董琴琴
摘要:语文教师是语文课堂的引导者,但笔者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联结者。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文本与文本的联结;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的联结;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与学生的联结,才是一个成功的引导者,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联结;语文教学;有效性
“联结理论”是上世纪80年代末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提出的。该理论认为,人一出生就有寻求和建立事物之间关系的倾向,大脑可以从多种渠道获取信息,并可以把这些信息储存在由大量节点织成的神经网络中,这些节点之间的联结力度由于被激活而得到强化。根据该理论,人对客观事物的认知由于联结、激活而强化,笔者认为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担当起联结者的责任,在教学实践中主动建立联结。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在充分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建立文本与文本的联结;在充分了解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建立文本与学生的联结;在充分了解学生思维特点的基础上,建立学生与学生的联结,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一、建立文本与文本的联结
教材的文本与文本之间看似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但实际上,只要教师留心,你就会发现这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关性。这相关性就把它们联结成一张巨大的网。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把握教材文本,建立文本与文本的联结。
1.把握文本,有效拓展延伸
“新课改”以来,大多数的公开课都安排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但是有些教师的“拓展延伸”环节却把语文课的情感与价值目标作为拓展的基点,最后好好的语文课成了思想品德课。对于这样的拓展延伸笔者是不能认同的。那么,怎样才是有效的拓展延伸呢?
笔者认为,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应是基于“语文工具性”的拓展延伸,是基于知识与能力目标的拓展延伸,必须要把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放在第一位。而要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不必苦苦寻找课外的文本。在处理教材文本与课外资源的关系时,应把教材文本作为主体,而把课外资源作为辅助。因此,有效地利用现成的教材文本,建立文本与文本之间的联结不失为一种好的办法。
而要实现这样的有效利用,教师必须是充分把握教材文本,才能建立文本与文本的联结。笔者的语文课堂主张“一课一得”,即一个课时解决一个“工具性”的目标和“人文性”的目标。比如说《安塞腰鼓》这篇课文,涉及到的知识点较多,比如排比手法的应用、动静结合、反复手法等,如果面面俱到,结果很有可能适得其反。笔者就只顾及一点“排比手法”而忽略其余,把动静结合的手法放在拓展延伸的练笔“运用动静结合手法写学校下课铃响后的场景”中,把“反复”手法的运用作为《我们爱你啊,中国》这一课的拓展延伸。所以,我们应该发掘教科书文本的潜在价值,在充分把握教材文本的基础上,仔细寻找文本与文本之间相关的知识点联结,将有相同语言表现形式的文本互相交错搭配、互相作为拓展延伸的对象。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利用教材文本的价值,将知识点之间的联结强化。
2.重组单元,构建知识网络
苏教版教材一般是以“人文”主题组织单元的,如六年级上册七个单元的主题分别是“心中有祖国”、“人间真情”、“奋斗与生存”、“民风民俗”、“景物聚焦”、“名人风采”、“读书有方”。这样组织单元有它的有优点,但我们不可否认它的缺点:知识点太过松散,没法建立起一个体统的知识体系。笔者认为教师完全可以在学期开始前统筹安排,将单元重组,向魏书生老师的“知识树”一样,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教学知识点的体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还是以六年级上册文本为例,把都有“环境描写”这一知识点的课文《最后的姿势》、《爱之链》、《青海高原一株柳》重新组成一个单元,把都有“对比”手法的《安塞腰鼓》、《船长》、《小草和大树》重新组成另一个单元……这样,整个的一册书就可以归为几个知识点的整体,教师在教授其中一个知识点时,就可以把另外两篇具有这个知识点的课文作为拓展延伸的内容,文本与文本之间就建立起联结,并且整本教材都形成了一个知识的网络,这一定有助于学生强化语文的知识和能力,从而也就能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二、建立文本与学生的联结
教材文本的内涵是丰富的,但学生也不是一张纯粹的“白板”,他们也有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而要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就应该建立起文本与学生的联结。乔治西蒙斯在《网络时代的知识和学习:走向连通》一书中提出,学习就是建立网络的过程。具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创建外部学习网络,即联结并建立知识源,创造和联结外部新知识;二是头脑中固有的内部学习网络,它是存在于我们心智中的结构。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在不同知识、经验和思想之间建立联结的能力,这会比单纯掌握某一个知识点能获得更大的回报。要建立文本与学生的联结,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联系已有经验
联结是意识形成的中心环节。联结性学习对语文阅读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可以充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根据文本设计诸如此类的问题:本来是怎样的?与预期有什么不同?相似在哪里?为什么作者不那样去写?引导学生主动与自己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结,深入学习文本的内涵,从而打开语文学习之门。例如笔者在教学《青海高原一株柳》时就引导学生调动自己的已有认知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柳树形象,再引导他们比较文中的这株柳树和他们印象中的柳树形象的区别,然后再提问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样的一株柳,从而让学生把握文本所蕴含的青海高原的柳树坚忍不拔的品质内涵。
2.运用已有经验
语文教学担当着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重任。除了对文本的理解之外,更重要的是要“用”。“学以致用”,“知”目的是为了“用”。“知”是“用”的基础,在“用”中“知”得到强化。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把联结的已有经验运用到新的语境中去,从而更主动更有效地学习。比如,在学习了《最后的姿势》一课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后,可以让学生把这一知识运用到《爱之链》这一课的新的语境中来理解这一课中的环境描写的作用,也可以运用到教材文本的习作练习之中。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及时调整他们的记忆策略,引导学生建立旧信息与新信息之间的联结,使他们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加速学习的过程,并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度分析和加工,加深理解和记忆。
三、建立学生与学生的联结
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但这种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直接与感性经验联系的,具有很大程度的具体形象性。而我们教师就是要根据学生思维的特点,在启发中建立思维与感性经验的联结,从而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换。联结英国著名戏剧家萧伯纳说过,“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一下,我们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但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就都有了两种思想,甚至更多。”笔者认为,课堂讨论和习作互评互批是有效的交换思想,建立生生联结的方式。
1.在讨论中激发学生的思维
语文教师应根据文本内容,在联系学情的前提下,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讨论环节。在平时的教学中,笔者对课堂讨论的设计十分慎重,不随便出示一个问题交给学生讨论。只有当确定好一个课题后,才会让学生真正参与讨论,新知识、新观点也就不断涌现和迸发,学生对学习内容才会有更深入的理解和牢固的掌握。另外,也可以事前布置学生对课题进行的思考的任务。
2.在习作互批互评中建立联结
学生习作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运用语言文字具体记叙自己所熟悉的人和事的方式。但是传统的作文批改方式让很多语文教师感觉“高耗低效”。
其实,有些时候,不如放手让学生去互评互批。笔者在教学进行了多次实践,发现每次互批互评,孩子们都兴奋不已,他们不仅找到了习作的乐趣,还以孩子的眼光去发现、去表扬、去探索、去校正,更主要的是能从读者的角度去写作、去誊抄,还体验到了做教师的辛苦。在互批互评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现一双双微笑的眼睛:“这儿你想说什么?自己读读再告诉我。”“你这个细节描写真精彩,我也要学习学习!”“你写的这件事情我也经历过,原来还可以这样写啊,谢谢你,我又学到一招了!”……就这样,学生们在互评互批中建立了认知和思维上的联结,在经验的借鉴和思维的碰撞中,习作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
语文教师要成为是语文课堂成功的引导者,首先必须是一个成功的联结者。教师只有在充分把握教材文本、学生学情的基础上,成功建立起文本与文本、文本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联结,才能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作者单位:①江苏省苏州大学文学院215006;②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车坊小学215125)
论文作者:董琴琴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7
标签:文本论文; 学生论文; 知识点论文; 教材论文; 教师论文; 基础上论文; 笔者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年7月中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