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陈雅南,魏阳阳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陈雅南,魏阳阳

中交三航局交建分公司 上海 201900

摘要:目前,我国的铁路建设在不断地发展,其中最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路基过渡段,由于属于过渡的地带,会出现很多的因素给线路的质量有影响,尤其是桥梁和路基上,为此,应对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研究,并结合我国路基过渡段施工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国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关键词: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提高质量

前言

在铁路施工过程中,路基过渡段是施工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铁路的正常和安全运行有关,同时影响列车在实际运行中的舒适性。通过对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分析,可以大大提高铁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另外,针对铁路路基和桥梁连接的部位,要进行严格地控制,因为铁路线路的结构稳定和轨道的刚度会受到严重的影响,通过采用路基过渡段的设置,可以减小线路结构和轨道刚度的变化,并且可以大大降低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概率。为此,对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的分析研究将确保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1施工案例分析

例如,某条线路的高铁在专线设计时的时速是200km/h,在路基的要求上要具备耐久性以及平稳性,轨道刚度的变化大大减小,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概率大大降低。在铁路路基过渡段主要的类型有:路堤和桥台过渡段,路堤过渡段和侧向结构。其中过渡段DK129+808.47到DK132+062.47在地表上均是黏土,承载能力为80kpa。要使用管桩PHC-500,单桩的承载力应控制在1179KN。

2地理环境分析

这条高铁的路基过渡段施工地区处于滨海平原地区,地形上很平坦并且很宽阔;地面的上下落差在2-6米之间。地表的水系很发达,河渠纵横。村落相对密集,交通非常便利并且农耕很发达。

3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技术

3.1施工的准备

3.1.1外业技术准备

进行施工作业中,所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外部技术数据收集工作。其中有生活房屋的修建,办公设备的购置,同时生活的基本条件配齐,将管理层和技术人员的办公和生活满足。

3.2技术要求

3.2.1针对碎石要采取搅拌,同时要求在施工场内采取集中的拌和。

3.2.2在进行施工前,要按照设计的规定将采取室内的试验,同时将施工的配合比进行确定。

3.2.3进行大面积填筑工作之前,要将生产出的级配碎石填料以及拌和、摊铺、碾压机械等进行人工的整平和挖挖掘机的摊铺作业,在压实过程中,厚度不得超过30厘米,松动厚度不得超过33厘米,其中松动因子的比例为1.1。

3.2.4针对级配碎石配合比:在路涵过渡段要使用普通级配碎石,针对路桥过渡段为水泥级配碎石,比例在3,针对过渡段基床表层级配碎石为5水泥级配碎石。

进行施工前,要将铁路路基中过渡段施工的施工工艺、质量的各项标准、规定和施工的流程等方面采取明确,同时,应结合施工的实际情况,妥善处理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排水问题。

3.3铁路路基过渡段中基坑的回填

C15砼用于在铁路路基过渡段中回填基台和桥台的侧向结构。针对基坑中的松散土要采取及时地清理干净,桥台台后的基坑回填要采用无砂砼的预制块,对其进行渗水墙的砌筑,与此同时,在渗水墙的最底部位置将透水管进行埋设,可以让水能够快速地排出。对于涵洞,应提前对纤维筏和防水层进行保护;埋设的沉降观测桩的测量作业要采用全站仪放样,要按照设计中的相关要求和标准采取埋设沉降观测桩;此外,还应测量地面的高度,并且路基的过渡部分的尺寸极端极端,以及过渡部分的填充范围。

3.4混合料搅拌

针对施工过程中的混合料,搅拌的设备要优良,才能将各种各样的拌合物数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保证配料的准确度。针对水泥的储存,要将防潮工作提前做好,防止出现损失或者结块的情况;料仓上口就要采取安装过滤网将大粒径的混合物采取删选,防止有离析的情况出现;最后将集料采取分析和检查工作,确保配料的准确度,让搅拌更加均匀。与此同时,在混合料拌和的过程中,尤其是施工的现场要配置专业的工作人员将拌和的材料进行严格地配比,同时针对配比的实际情况采取抽查,将水泥的含水量和剂量采取检查做好数据的记录工作。针对料斗处要派专人负责监管,将下料的情况进行管控,还能起到辅助下料的作用,防止下料过程中发生卡堵的问题;另外,针对天气的实际情况要采取信息的采集,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雨天,耽误施工的工期和质量。

3.5铁路路基过渡段的地基处理

要严格地按照设计的图纸采取施工,尤其是高程清表,在桩帽的设计过程中,采取砂砾进行铺设工作,厚度为50cm,可以保证铁路路基过渡段全部桩的综合应力。同时也保障了基底的承载能力符合设计的标准和要求。

3.6施工的措施

在铁路过渡段,应采取基础处理,地面排水工作应提前完成。避免出现降水后,造成路基施工中的地基和基坑中有存水。在铁路路基过渡段采用驱动桩处理地下室的过程中,应对基础的桥面进行处理。此外,基台应安装有无砂凝固的渗水墙,其厚度为0.15厘米。应在渗水墙底部安装软水管,使水平稳排水,防止水积聚在地基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6.1路桥过渡段的填筑

要填充的材料主要是3个水泥级砾石和5个水泥级砾石。3级砂砾材料的高度为1.8米。

3.6.2摊铺混合料

(1)使用挖掘机和人工的方式进行摊铺和整平,同时要将自卸车方量和每层的填料方量进行数据的参考,将每一层的车数采取计算,同时将填料的边界以及摊铺的厚度可以采取控制,其中压实的厚度要控制在30cm。

(2)建立的模型,计划车辆数量和固定间隔必须有专人控制。在铺路之前,工作人员需要遵循松散车间的厚度并使用白灰进行识别工作。

(3)进行级配碎石装车过程中,要将每车料的数量做到有效地控制,防止出现有的路段过多或者过少的情况。

(4)检查分级碎石的含水量,最佳含水量或最佳含水量为-3至+2,要采用挖掘机进行粗平,然后利用人工的方式采取精平,同时将高程、横坡度以及平整度采取检测,针对局部的细集料要进行人工的处理。

(5)要想确保路床边缘的压实效果,就需要将级配碎石外侧包边改良土与过渡段级配碎石进行同时的填筑工作。在填充过程中,必须使用分级砾石填充范围线,以获得下一级砾石的顶部。同时,根据摊铺厚度,首先采用铺路级砂砾。然后进行填筑包边改良土,摊铺的过程中不要将级配碎石和改良土采取混合,最后采取两侧的位置向路基中心进行一步一步的碾压作业。

(6)要想确保路基施工的整体连续性,相邻的路基改良土要和过渡段采取一起填筑工作。路基的过渡段和路基要进行台阶的搭建,一般30cm高60cm长,针对路涵过渡段一般在30cm高,60m长的台阶搭接。在步骤构造过程中,在通过压实试验后,可以进行下一步骤的构建。

3.6.4碾压混合料

使用滚筒的原理应该轻而重,先稳定然后振动。在每次往返行程中,压路机在40厘米以上压实,轧制速度为2.0至4公里/小时。针对沉降观测桩和台背,要使用小型的碾压设备采取夯实,在夯实的过程中,需要有专业的工作人员对其指挥,防止出现施工中机械桥台和涵洞有损伤的情况。针对碾压成型后检测K30、EVD和孔隙率,如果出现不符的情况,要继续采取碾压工作。碾压工作结束后,首先要做好日常的养护工作,要针对土工采取洒水以及遮盖等相关的保护措施,确保每天进行补水一次,让过渡段的施工在养护期间是一直湿润的装填,同时湿润度要维持在一周时间内;另外,在养护期间,要将车辆的通行情况采取管理,防止车辆在养护期间通行。在铁路路基过渡段轧制混合物的过程中,要求相关技术人员准确记录轧制的数量,顺序和速度。铁路路基过渡段完工后,需要结合路基变形模量,地基系数和路基孔隙度等数据。确保指标完全符合设计标准。

4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控制对策

4.1基底的处理

{为保证铁路路基过渡段基础的整体质量,必须按照设计图纸和有关标准进行开挖。与此同时,将基底的地质复核和承载力检测采取提前规定,保证设计的图纸和检测的结果一致。

4.2控制好填筑的厚度

在填充路基过渡段的过程中,应有效控制松散路面的厚度,并应控制在28厘米,30厘米和32厘米。另外,结合压实机的压实次数和试验结果,可以得到最佳的松动厚度;填筑的过程中要将填料的摊铺厚度采取管控,保证各种的填筑料都均匀,防止出现大颗粒造成离析的情况。采用推土机进行散料的摊铺的过程,要有专业的人员对其采取找平和翻拌等操作,将填筑的质量大大提高。同时,在路基填筑过程中,施工应按施工过程测试标准进行。做好日常控制,测试和记录工作,使铁路路基过渡段的填充质量达到标准。

4.3机械的填平

在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机械的技术平衡非常高。在填料足够之后,推土机用于粗加工,并且在粗加工处理之后进行压平。另外,进行整平和摊铺的过程汇总,要使用人工辅助小型挖机的形式,将填料中不足的地方采取拌和。

4.4及时控制路基出现的变形

进行铁路路基过渡段的施工过程中,首先要将路基发生变形的情况采取控制,要严格地按照设计标准采取系统的监测。防止路基有变形的情况,降低路基发生沉降的几率,另外,要采用沉降预测和评估的技术对其进行设计,可以大大地将路基发生沉降问题进行控制。最后,确定无碴轨道结构施工和铺轨时间。

此外,针对级配碎石中已加入水泥的混合料,要尽量在2个小时内完成,采用小型的摊铺机针对沥青砼完成摊铺,同时采用小型振动压力机压实,确保沥青混凝土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铁路路基过渡段的防水防渗能力。为了更好地满足铁路客运的安全稳定。

结语

综上所述,在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过程中,首先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结合地质调查工作和天气状况。最好使铁路路基过渡段有序运行。

参考文献

[1]中交三航局连盐项目一分部.过渡段工艺性试验作业指导书.

[2]王智,李飞.论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的步骤与工艺措施[j].科技创新导报,2012(13):132-132.

[3]范亚峰.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技术[J].科技传播,2010 (5).

[4]刘忠枢.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

[5]马广忠.高速铁路桥路过渡段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J].四川建材, 2017(11):164-165.

[6]余伽义.浅析高速铁路路桥过渡段沉降控制施工关键技术[J].科技风, 2010(11):106.

论文作者:陈雅南,魏阳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3

标签:;  ;  ;  ;  ;  ;  ;  ;  

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技术浅析论文_陈雅南,魏阳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