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2组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工娱疗活动,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时采用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精神分裂症;康复治疗;护理效果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nursing effect of EEG biofeedback therapy instrument in rehabilitation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patients. Methods:Seventy schizophrenic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n = 35)and observation group(n = 35).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EEG biofeedback therapy instrument,while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rehabilitation nursing combined with work and recreation activities. Results:the score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symptom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The effect of rehabilitation nursing on schizophrenia patients treated with EEG biofeedback therapy instrument is ideal,and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and applying.
Keywords EEG biofeedback therapy instrument;schizophrenia;rehabilitation treatment;nursing effect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治愈率低等特点,且随着抗精神药物的不断发展,多数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控制,但是药物治疗难以改善患者社会功能,出院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认知功能缺损,导致患者难以真正的回归到社会[1]。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具有无创伤或床上小、可逆性等特点,能根据患者情况调节相关参数,使得患者治疗更具針对性,但是部分患者治疗过程中由于缺乏理想的护理方法,导致治疗预后较差[2]。为了探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在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护理效果。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医院收治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取精神分裂症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8~61)岁,平均年龄(46.72±2.84)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8.68±1.21)年。观察组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0)岁,平均年龄(47.09±2.91)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8.84±1.32)年。入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临床诊断标准,均经过生化指标、量表等评分得到确诊。本课题在伦理委员会批准、监督下进行,患者对治疗、护理方法等知情同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2组均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采用CVFT-MG201脑电仿生电刺激仪进行治疗,治疗时将电极粘贴在双侧耳廓后面的乳突部位表皮,准备完毕后开启治疗仪进行刺激,根据患者耐受调节刺激时间和输出电流,治疗5次/周,30 min/次,连续治疗8周。
1.2.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治疗过程中采用常规方法护理方法:向患者宣传、教育精神分裂症、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相关知识,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3]。观察组采用康复护理联合工娱疗活动:1)营造良好氛围。治疗过程中保持治疗室安静、光线柔和,消除各种噪音的干扰,温度、湿度保持适宜。治疗前治疗师正确指导患者放松全身肌肉,帮助患者解开衣领、衣扣。2)强化护理。治疗过程中运动“强化”措施,积极鼓励患者放松身体,体验反馈治疗中带来的放松、舒适,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促进患者恢复[4]。3)工娱疗活动。为了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临床治疗时可以通过手工、跳操、画画、打球、跳绳、甜品制作等方式陶冶患者的情操,让患者保持愉悦的心情,利于治疗恢复。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对2组治疗、护理前后情况进行评估[5]。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例(%)]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s)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组护理前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是精神分裂症患者中常用的治疗方法,该方法利用数字频率合成技术产生特定的仿真脑电成分的电刺激电流,并且通过粘附在表体的电极,在耳背乳突部位进行刺激,从而能改善患者脑部血液循环,促进损伤的脑细胞早期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睡眠质量,帮助患者调节情绪,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同时,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的使用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再加上工娱疗活动的积极开展,能让患者保持身心放松,从而发挥良好的焦虑缓解作用,有助于降低唤醒水平,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实施常规护理能让患者对疾病和治疗方法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了解,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早起恢复,使得患者的治疗更具针对性[6]。
综上所述,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治疗时采用康复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晓燕.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伴强迫症状患者的影响[J].國际护理学杂志,2014,8(11):3057-3059.
[2]武平,梁繁荣,李瑛,等.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观察[J].中医杂志,2011,52(1):45-48.
[3]王恩玺.30例齐拉西酮联合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8):359-360.
[4]邓娟,陆雪山,梁凤珍,等.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国康复,2013,28(3):229-230.
[5]刘玲玲,冯珍.肌电生物反馈的临床研究及应用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3):289-290.
[6]尹雪冰,莫显祥,黄瑞荣,等.认知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2,9(36):141-142.
论文作者:宫兰云,杜向坤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4
标签:患者论文; 精神分裂症论文; 治疗仪论文; 反馈论文; 生物论文; 方法论文; 过程中论文; 《健康世界》2018年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