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任霞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任霞

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凫城镇文王峪小学 277222

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形成的,只有坚持从小事做起,以身作则,以丰富多彩的少年宫活动为载体坚持常抓不懈,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才会逐步养成。我们学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家长整体素质不高,有部分家长不识字,他们大多忙于生计在外打工,即使闲暇时也很少顾及孩子的家庭教育。家长们“重智轻育”,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其他无所谓,更谈不上对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性教育,至此,孩子们的一些不良行为习惯就突显出来。孩子的习惯决定着孩子的明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呢?下面就谈谈自己担任班主任期间的一些粗浅实践:

一、规范训练,加强养成教育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关键在于明确要求和规范训练。学生生活在班级中,各种行为习惯都需要老师特别是班主任来督促引导。作为班主任,我在开学前一周就制定了班级行为规范,并征求了全班同学的意见,在老师的指导、督促下按要求实施。根据农村孩子家庭的实际生活情况,具体落实良好的行为。教师要讲明为什么提出这样的规则以及怎样遵守这些规则,还要注重亲自检查与督促,以便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家校合作形成合力,构建养成教育网络

学校实施养成教育必须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各种教育途径的作用,互相配合,形成合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共同完成养成教育任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以说学校是养成教育的主阵地,承担着道德知识上的教育和行为上的规范训练;家庭是养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要用自身的行为去影响孩子,指导并监督他待人接物的礼仪。在养成教育工作中,学校——家庭相结合是最好的模式。学校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家长开放日等形式,使家校形成合力,增强教育效果。我校的小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受到不同环境的影响。特别是出生在农村的农民,望子成龙心切,但由于自己的文化修养有限或由于生活习惯的不良影响,或多或少给我们的小学生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家长的言行举止、生活习惯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所以养成教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为依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点,任何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

从事教育的人都十分清楚,任何学生或多或少都会体现出家庭教育的程度与效果,每个孩子都会有家长的影子或特征。 家庭是人的第一个社会生活环境,是人们接受教育、德育最长久的场所。学校的德育必须以家庭教育为依托,让家庭德育成为学校德育好的助手与补充。因此,我们要想使养成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就要多方面、多渠道与家庭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使家校形成合力。这样就十分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其以后的学习与生活打好基础。

三、师之品行,良好习惯的示范者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永远是教师的主题。小学生眼里的老师往往是神圣的,他们的举止常渗透于孩子的言行。老师用爱来教育学生,还要用自己的人格影响他们,让其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和教育。我校开展了“弯弯腰”活动,要求学生看见纸屑、垃圾捡起它,放入校园近处的垃圾桶。学校领导、教师做好表率作用,看见垃圾马上把它捡起来,学生看见便跟着做。每次大扫除老师和同学共同参与,老师不是站在边上用嘴来指挥,而是亲自跟学生一起擦玻璃、瓷砖,一起拖地。学生看到老师亲自劳动,也干得更欢了。这样就训练了学生不乱丢乱扔的行为习惯,为校园环境干净整洁奠定了基础。

良好的行为习惯使人终身受益。一位教育家说过:“在孩子的心灵播种理想,就会收获行为;播种行为,就会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就会收获品德;播种品德,就会收获命运。”因此,对农村小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长年累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

论文作者:任霞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3月总第26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20

标签:;  ;  ;  ;  ;  ;  ;  ;  

浅谈农村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论文_任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