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建筑深基坑支护中的锚喷支护应用论文_曾爱群

 兴宁市方圆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行业的作用不言而喻,现阶段,人们对建筑行业的施工质量也有了新的要求,促使锚喷技术应用范围更加广泛。本文根据以往工作经验,对锚喷支护的适用性及特点进行总结,并从喷锚方案的选择、具体施工内容、施工要求、参数设计及锚固体稳定性四方面,论述了建筑深基坑支护中锚喷支护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锚喷支护

前言:

在具体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质量的进一步提升,人们需要对深基坑支护方式合理应用。在具体技术使用时,锚喷支护技术的应用范围很广,涉及到各个深基坑支护的工作流程。通过锚喷支护技术的使用,可以提升整体施工工作的挡水效果,这样一来,不仅施工过程变得更加安全可靠,施工质量也能够得到进一步保障。

1.锚喷支护技术的应用特点

在建筑工程深基坑挖掘过程中,需要保证与深基坑支护工作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深基坑支护作用便可以得到全面发挥。另外,在建筑深基坑工作之中,工作人员应该确保暂时性支护与永久性支护工作得到全面结合,这也是锚喷支护技术的应用特点之一。整体来看,由于锚喷支护技术的广泛应用,提升了相关支护工作的工作效率,还能对深基坑实施迅速及全面防护,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基础条件。在一些恶劣的环境下,深基坑支护条件显得更加多样化,为了满足相关施工标准,相关施工人员可以提前利用该项技术技术对深基坑进行防护,避免整体建筑施工效率降低的同时,维护土体的稳定性。另外,在锚喷支护工作开展过程中,无论是锚杆还是混凝土喷射,聚能在支护工作中表现出相同的特性,即土质柔性的保持,这主要是由于源岩层在深基坑施工中会出现一定的变形趋势。除此之外,锚喷支护的灵活性较强,对于各种结构和深度的工程,均可以利用锚喷技术实施支护处理,而且在修整和更换工作的实施上,也能为支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条件。

2.建筑深基坑支护中锚喷支护的具体应用

2.1工程案例

在某五星级酒店建设过程中,整体框架结构为地上8层,地下2层,总面积在5300㎡左右,地下深基坑尺寸为22.85m×34.50m,基坑挖掘深度为7.20m。在该酒店整体外观建设上,西面主要的墙体建设材料为砖瓦,与基坑边距保持在4m以上,而北面和东面为小区住宅楼的外墙,与基坑之间的距离为3.60m和4.70m,酒店南面由于未得到开发,显得十分空旷,更不会为施工工作带来影响。另外,在具体施工之中,施工人员还要保证不破坏周边建筑。从整体地质分析来看,土层一共包括两种,其中一种为粉质黏土层,厚度在3.70m左右,另一层为砾岩土层,厚度约为10.85m。其他工程概况如图1所示[1]。

图 1 工程概况图

2.2喷锚方案的选择

在传统支护技术使用过程中,由于坝体自身的厚度值较大,在工程中还占有一定的面积,在挖掘作业开展时,为了不破坏周围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将开挖量和支护面积进一步降低。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传统重力型的挡土墙设计与现如今的施工要求并不相符。如果能够对岩石锚喷支护技术进行应用,不仅能够提升整体工程的经济性和适用性,还能为建筑工程的安全性提供良好基础。另外,还能进一步提升施工效率,达到缩减工期的目的。具体的方案对比内容如表1所示:

2.3施工内容

在边坡作业实施锚喷支护作业时,为了给后续工作提供方面,施工人员可以事先立好四排锚杆,第一排的锚杆长度应该保持在6.0m,并对18mm的钢筋进行配备;第二排锚杆设计的长度应该以7.0m为主,并对规格为44mm的钢管配置于其中;第三排锚杆长度应保持在5.5m左右,在钢管的配置上可以与第二排相同,从而满足人们对锚杆的使用需求;在第四排设计过程中,锚杆长度应保持在5.0m左右,配置物为钢筋,规格与第一排相同。在四排锚杆设计好之后,之间的间距应该保持在1.2m左右,以梅花形式的安装为主。当所有安装工作全部完成之后,便可以开始边坡的支护工作,此时,工作人员应该重点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查,并与相关标准进行比对。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C20等级的混凝土为最佳选择,整体厚度也要控制在8cm左右。另外,在钢筋选择过程中,应该以5.0圆钢为主,提升网筋整体的使用标准。与此同时,在网眼的制作上也存在一些要求,以26×26cm为主。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还要促使整个施工项目与边坡喷层相连接。

2.4施工要求

在施工技术实施过程中,主要应用的材料包括豆石、碎石和中砂,使用比例为1:2:0.5,在配比时还会应用到硅酸盐水泥和水。为了保证配比工作的科学性,施工人员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对加速凝剂进行适当添加,实现水泥重量比的进一步提升。例如,在上料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应根据具体要求对配料进行充分搅拌,在上料作业全部结束之后,还可以利用送料管或升降机对水泥、砂等混合物进行运送,从而保证搅拌工作的均匀开展。除此之外,在锚喷作业准备阶段之中,工作人员还需要对道路中的浮石进行合理清理,还可以对打孔和清空作业进行进一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实现锚杆的进一步固定。如果在开挖作业中遇到了岩石面,可利用分段处理来确保开挖作业的稳定实施,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省人力资源,还能将机械设备的利用率提升[2]。

2.5参数设计及锚固体稳定性

在锚杆长度计算过程中,可利用以下公式进行计算:L=mH+S0=5.8,为了方便研究,将L固定为6m。在上述公式中,m代表经验系数,取值为0.75,H代表基坑的垂直方向深度,取值6.7mS0代表止浆器长度,设为0.6m。在锚孔设计过程中,可以借助于洛阳铲钻,也可以选择锚杆钻机,孔径用D表示,数值为145mm。还可以利用S1代表锚杆之间的距离,S2代表排距,在这些数据得到之后,便可以得到如下表达式:S1S2=KDL,在该式中,K代表注浆的工艺系数,取值为2.1。如果用T表示锚固体界面的摩擦阻力,则可以利用上述公式得到锚喷墙面所得到了具体压力值,为30.15kPa,具体表现形式如图2所示。

图 2 锚喷体结构

总结:综上所述,在深基坑支护中应用锚喷支护,可以进一步提升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实践研究表明,锚喷支护具有成本低廉、性能优良等优势。另外,在该项技术实施过程中,柔性支护体系的应用同样显得十分重要,可为施工人员的调控作业提供更好的便利条件,如果将锚喷技术应用在深基坑边坡支护之中,可以为整个建筑结构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李晟,郑颖人,吴应祥.地下油库锚喷支护拱顶圆筒罐室的设计与计算[J].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2017,13(03):737-745.

[2]商传强,罗鹏飞.矿用小孔径全景电子窥视仪在巷道支护安全评估中的应用[J].山东煤炭科技,2017(01):22-23+26.

论文作者:曾爱群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3

标签:;  ;  ;  ;  ;  ;  ;  ;  

试论建筑深基坑支护中的锚喷支护应用论文_曾爱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