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的成本收益分析
——基于和政县啤特果实证研究
路逸妃,窦学诚,龚大鑫,张英平
(甘肃农业大学,兰州 730070)
摘 要: 通过对和政县啤特果在不同流通模式下各环节流通主体的访谈调查,分析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的成本收益状况,以及各流通主体的成本收益率。研究表明,“果农—果农自销型流动摊点—消费者”流通模式的成本最低,“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流通模式的收益最高,而规模、流通环节等因素对成本的影响非常重要;各流通主体的收益分配不合理,果农的收益率偏低。利用龙头企业创新增收方式、扶持加工企业、建立健全流动摊点管制制度和着力打造统一、有序的批发市场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果品质量与市场竞争力,让果农分享流通环节增值。
关键词: 啤特果;流通模式;成本收益;和政县;成本收益率
引言
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农业生产方式发生快速转变,农产品流通渠道多样性日趋明显,相继出现了一系列新的流通渠道与形式,形成了不同的流通模式。不同流通模式涉及不同的流通环节,流通环节是确保农业生产经营效率的重要一环,对于农产品经营成本与收益产生直接影响。本文通过对和政县啤特果流通的实证研究,将进一步明确流通环节对于农产品流通成本及收益的影响,进而为和政县啤特果产业发展及我国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择提供决策参考。相关文献表明,学者们对于农产品流通领域的经营效率研究日趋多样,但大多集中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成本结构宏观研究,鲜有对农产品成本收益在不同流通模式下的实证研究。因此,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对和政县啤特果在不同流通模式下的成本收益分配情况分析,研究不同流通模式对农产品经营成本及效益的影响,解决和政县啤特果流通渠道不畅,流通服务水平低,流通主体收益分配不合理等问题。
一、材料与方法
第一,研究区域选择。啤特果又名酸巴梨,是蔷薇科梨属秋子梨系统的一个品种,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在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和政县有广泛种植,且已初具规模,目前已发展成为和政县林业产业的一部分,其收入也已成为和政县居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随着啤特果产业发展和规模不断扩大,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例如,果农经营规模小,流通服务水平低,其主要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操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不高,产品保鲜能力和流通服务水平相对较差,缺乏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等。加之在销售过程中,市场信息不畅通,社会化服务水平相对较差。和政县三十里铺镇的啤特果种植与销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故本文选取和政县三十里铺镇为研究区域。
第二,研究对象确定。考虑到和政县啤特果目前流通模式中的主要流通环节与流通主体,本研究主要对啤特果流通过程中各流通环节的主体进行调查,包括果农、加工企业、收购商、农贸市场、水果店、消费者等。
第三,研究内容。基于研究目的出发,本研究调查内容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方面,各流通主体的成本分析,包括啤特果流通过程中的包装、运输、损耗、存储、人工等成本;另一方面,啤特果流通过程中的价格、利润、进价、销价和收益等。
第四,研究方法及数据获取。考虑到农产品流通模式下流通环节及主体的差异性,本研究主要采用案例调查法,通过对各流通模式下流通主体的深度访谈获取更加准确可靠的研究数据。其中,深度访谈数据样本包括32户果农、5家啤特果收购商,20位零售商、8家批发商、4家中间商、26家零售摊点。另外,针对快递物流行业人员也进行了访谈调查。
(1) 工程区水流自深水向近岸,涨、落潮流相对强弱有较明显不同。深水区涨潮流相对较强,且潮流场为受潮汐影响的往复流;浅水区则相反,深水区落潮流相对较弱,潮流为涨潮状态下逐步漫滩,落潮状态下归槽,流向主要受坡度影响。
运行数据以15 min为最小时间间隔,取自国电东胜一号机330 MW亚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在7月1~3日三天的运行数据。机组负荷为167~329 MW,平均负荷253.3 MW,平均负荷率为76.76%。图2示出理想机组整体发电效率ηtotal的平均值为40.06%;实际整体发电效率的平均值为39.46%,相比理想ηtotal降低0.6%,相比海水冷却的超超临界机组ηtotal低约3.51%[1]。
二、结果与分析
(一)啤特果流通模式分析
通过对和政县啤特果现有流通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主要存在四种流通模式(如下图所示)。
和政县啤特果流通模式图
1.模式一:“果农—收购商—农贸市场—消费者”。该模式是和政县传统的啤特果流通模式,该模式下啤特果从果农到消费者手中要经过收购商和农贸市场两个环节,涉及多个流通主体。其有固定的销售场所和时间,但由于农贸市场的交易特征,其销售环境比较差,深受时间、天气等自然因素的影响。
他身上有习武之人的豪爽之气,对金银钱财不甚在意。小舅子住便住罢,也不过是多双筷子多个碗的事情。当然,这和李公甫父母早亡有很大关系。
1.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流通成本比较。在扣除各环节的生产成本进货价格后可以发现,四种流通模式下的流通成本由大到小分别是:模式三(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模式一(果农—收购商—农贸市场—消费者)>模式二(果农—收购商—水果店—消费者)>模式四(果农—果农自销型流动摊点—消费者)(见表11)。
通过对四种模式的比较分析发现,由于加工企业和水果店经常受到政府部门的日常监督,其不仅在价格、质量等方面有很好的法律保障,且经营时间不受外部因素的影响,避免了天气、季节等因素带来的不利影响。而这些因素的存在,正好极大地满足了顾客对购物时间及品质的要求,因而,模式二和模式三在近几年流行起来,深受消费者欢迎。总体来看,这两类模式都是通过加大成本投入,改善购物环境来取得顾客的信任。而在农贸市场模式和果农自销型模式下,这类成本相对投入较低,加之缺少相应的法律保障,导致其在销售过程中出现的卫生、标价、缺斤短两、以次充好等问题比较突出。另外,这两种模式下啤特果的销售时间较短且不固定,基于消费者视角,此模式购买环境相对恶劣,致使部分消费者流失,经营收益减少。但同时由于此两种模式零售过程中的成本较低,使得啤特果的销售价低于水果店模式,而这将会吸引价格敏感型顾客。
(1)果农生产环节的成本。这一环节的成本构成主要包括物资费、土地费、人工费等。据调查,该环节的成本为每亩地1300元,亩产量为2000斤,平均每斤生产成本为0.65元(见表1)。以2018年9月三十里铺镇啤特果地头购价即每斤1.00元来计算,该环节果农每销售1斤啤特果可获得利润0.35元。
(二)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流通成本分析
1.“果农—收购商—农贸市场—消费者”模式下的流通成本分析。该模式下,啤特果流通主要涉及生产、采购、零售等环节。
4.模式四:“果农—流动摊点—消费者”。该模式是目前最为广泛的一种流通模式,涉及流通主体少,环节少,但由于流动摊点的局限性,使得该模式没有固定销售场所,深受气候等因素影响,具有很强的季节性,且主要以果农家庭经营为主。
表1 啤特果生产环节成本统计
2016年10月,郑州大学成立河南母亲学院,挂靠在继续教育学院。母亲学院计划针对已婚女性开设包括思想教育、职业技能、婚姻家庭、智慧生活等方面的课程。母亲学院旨在帮助母亲们练就智慧生存、快乐生活、焕发魅力的本领,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一己之力。
(3)农贸市场交易成本分析。啤特果在零售环节的成本主要包括:每天5元的摊位费;每天30元的人工销售费;每天10元的运输费;每天3元的水电费。总成本为48元,按每天200斤的水果销售量计算,该环节平均每斤啤特果的增加费用为0.24元,具体(见下页表3和表4)。
表2 啤特果收购环节成本统计
表3 啤特果在农贸市场的成本统计
表4 啤特果在各流通环节下的成本与收益
综合分析来看,模式三(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具有采购与销售的规模化和专业化等优势,在延长了啤特果生产产业链的同时,拓展了其价值链,从而提高了其生产附加值与市场竞争力。并且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单位成本有着很大的下降空间,因此该流通模式具有较好发展前景。
表5 啤特果在零售环节的成本统计
表6 啤特果在各流通环节下的成本与收益
3.“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流通模式下的成本分析。此模式下,啤特果从果农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共包括以下环节:果农生产环节→企业加工环节→销售商零售环节。
(1)果农生产环节发生的费用。该环节的成本与模式一该环节的成本相同,即平均生产成本为每斤0.65元,但由于加工企业是成批大量收购,其收购价格比其他模式下的收购价格要低,即每斤0.95元。因而,果农的利润为每斤0.3元。
(2)企业加工环节的成本。根据对和政县八八啤特果加工厂主的调查得出,其生产的饮料出厂价为2.5元/瓶,平均每瓶饮料消耗啤特果1斤,所以每瓶饮料的原料成本为1元。啤特果在企业环节的流程为:包括过磅→清洗→榨汁→加工→包装→冷库储存等流程,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包括运输费、材料费、人工费用(见表7和下页表8)。
本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2个月牙槽骨组织骨保护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微型种植体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可提高牙槽骨的自我保护能力。而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观察组骨保护素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主要原因可能为,在植入微型种植体后,可能会损伤种植体临近的牙根及牙周组织[6]。因此,在种植体植入前需对患者的牙槽骨骨量进行评估;通过拍摄X线片评估种植体植入的方向及位置,避免其对牙根及牙周组织造成损伤[7]。有研究显示,当外界刺激较小时,牙周组织骨保护素表达水平高于骨保护素配体,从而抑制破骨细胞的形成,维持牙周环境相对稳定[8]。
4.“果农—果农自销型流动摊点—消费者”流通模式下的成本分析。此流通模式产生的费用主要包括五项:一是果农往返于产区和销售点之间的运输费,每天15元;二是每天2元的卫生费;三是街道办向果农收取的摊位费,每天2元;四项是人工费,每天为30元;五是每天3.75元的包装费用。按每天150斤的销售量计算,即平均每斤的成本为0.025元(见表9和表10)。
表7 啤特果在企业加工环节的成本
表8啤特果在各流通环节下的成本与收益
表9 果农自销型流动摊点模式下的成本统计
表10 啤特果在各流通环节下的成本与收益
(三)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分析
2.模式二:“果农—收购商—水果店—消费者”。该模式是和政县啤特果第二大传统流通模式,其流通环节众多,涉及流通主体也较多。相比模式一,该模式下的销售不受天气、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由于水果店受到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其在价格、质量方面有一定保证,且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顾客对生活品质、购物时间的需求。所以,该模式也是最受深受消费者欢迎的一种模式。
第三代金融危机不再仅仅局限于宏观经济表现和宏观政策,开始更多的关注资本价格、金融市场、市场信息等方面。比如由于投资者和融资者之间信息不对称产生的市场失灵和“羊群效应”就会加大股票和资金市场的波动性;再比如债务人因为资金不足陷入流动性危机,从而不得不将自己的部分资产低价售出变现用于偿债,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市场价格体系引发危机。进一步的,如果债务人出现违约,这种流动性的缺乏就会因为金融系统的紧密联系而逐渐蔓延并影响到其他领域。相应的第三代金融危机理论也有很多分支,比如信息不对称引发金融风险、道德风险的发生、流动性市场无效率、危机在金融市场间的传染等。
模式四的流通总成本最低,只有0.35元。而该流通模式是我国最传统的自产自销型模式,可以看出该模式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其竞争优势主要在于果农自产自销,使得果农的进货成本极低。而模式三的流通成本最高,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流通模式下的流通过程比较复杂,加之其加工过程中的各种费用,使得其整体成本比其他三种模式的成本整体要高。
表11 不同流通模式下的流通成本
模式一与模式二的流通成本虽然差别不大,但其零售环节的差异使得农贸市场环节的成本明显高于水果店环节的成本,这主要是因为天气、服务等因素对啤特果销售的影响,从而使得其影响显现在成本差异上。相对来说,水果店模式的流通成本更为合理,因为其在零售环节能够通过改善购物环境来提升顾客满意度,从而提升啤特果的销售量,进而获得溢价。相较于模式一,该模式节省了0.048元的成本,究其根源在于:在同样市场竞争环境中,顾客满意度因素(购物地点、购物舒适度、保鲜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流通成本。
[17][18][20][21][22]何中华:《人的存在的现象学之真理观》,《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5期。
3.模式三:“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该模式是近几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流通模式,主要通过利用企业优势,增加啤特果的附加值获得收益,其流通过程中的资金、设备投入大,但涉及流通主体少,流通环节简单,且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强,产品的种类多,是目前比较活跃的一种模式。
2.“果农—收购商—水果店—消费者”模式下的成本分析。该流通模式下,啤特果从果农手中流通到消费者手中共涉及到生产、收购、运输环节、零售等四个环节。所以,涉及成本主要包括生产环节的成本、收购环节的成本、运输环节的成本和零售环节的成本等。由于模式一与模式二涉及生产和收购环节的成本相同,因此省略相关论述,直接介绍啤特果在该模式下销售环节的成本。本次调查的水果店中啤特果销售量占总销售量的15%左右,即每天销售30斤啤特果。该环节产生的费用包括:每月900元的租赁费;每月2000元的人工费,其主要以家庭经营水果店为主;每月400元的运输费;每月120元的卫生缴纳费;每斤0.025元的包装费。由于啤特果销售量占整个水果店销售量的比重为1/10,按每天60斤的销售量计算,每斤啤特果的流通成本等于水果店每天的费用×1/10除以每天的销售量(见表5和表6)。
2.不同流通模式下啤特果流通收益比较。比较不同流通模式下的收益可以发现,加工企业模式的收益最高,收益为1.05元,其次是水果店模式的收益为0.6元,再次是农贸市场模式的收益为0.5元,最后是果农自销型模式的收益为0.3元。综合流通成本与收益的比较可以发现,想要提升收益就要加强经营的规模化,同时要加大对相关技术设备的投资力度。加工企业模式主要通过延长啤特果产业链,改变传统的流通模式,使得顾客满意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而获取较高的收益。水果店模式下主要通过保障购物时间与稳定环境,从而获得了比农贸市场模式更高的收益。而农贸市场和果农自销型模式下由于购物环境相对较差,产品溢价能力不强,因而果农只能通过降低销售价格来吸引消费者,从而致使收益率相对将低。从不同流通模式长期获取收益的能力来看,加工企业模式因其自生的优势极大的提升了顾客的满意度,进而获取到高于其他模式的收益,且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规模化、专业化必将成为农产品经营的必然途径,而企业具备这一发展潜力,所以企业模式是未来农产品流通模式发展的主要导向。但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和政县仅有1家啤特果加工企业,对啤特果的收购量比较少,而且在价格等方面没有形成竞争,使得果农处于不利的地位,从而影响其生产的积极性,不利于和政县啤特果产业的发展(见表12)。
(2)收购环节的成本。该环节环节主要包括分级、保鲜、包装、冷库储存等流程,其成本费用主要包括代收费、材料费、人工费(见表 2)。
表12不同流通模式下的流通收益
3.各流通主体的成本收益率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在只考虑收益的情况下果农的收益率最高,而综合考虑收益周期因素后发现,果农的收益率在各流通主体中最低,而加工企业的收益率比果农的收益率高出99.18%,水果店的收益率比果农的收益率高出46.82%,其他各流通主体的收益率比果农的收益率高出15%左右。由于啤特果的生长周期长,对果树挂果期前的投入比较大,生长过程还存在着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影响啤特果的产量和品质等风险,且啤特果作为农产品的一种,其对价格波动的预防能力差,使得果农在整个流通过程中收益率最低。
而对于中间商而言,其一般具有比较广的流通渠道,交易对象的选择面也比果农广,因中间商具有雄厚的资本,其可以在啤特果价格下降时选择退出市场,等到价格升高时再进入市场,其对市场的适应性比较强,能很好地应对灵活变动的市场,规模化的经营使其成为最大受益者。相比之下,啤特果一旦成熟,由于其保存时间和条件有限,即使收购价非常低,果农也只能接受低价出售,情况严重时甚至请求收购商低价收购啤特果,因此“谷贱伤农”的现象经常出现,收购商对果农能否获利、获利的多寡产生巨大的影响(见表 13)。
表13 啤特果各流通主体的成本收益率
续表
三、主要结论
通过本文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果农—加工企业—消费者”模式,最具发展优势与潜力。该模式中间环节对加工企业的投资,使其生产、采购、销售等流通环节具有规模化与专业化优势,从而实现了产品产业链的延伸与价值链的拓展,成为最具发展前景的流通模式。第二,各流通主体的收益分配不合理,果农的收益率偏低。综合考虑收益周期因素,得出啤特果流通收益率:加工企业>水果店>其他流通主体>果农,且差距较大。这种不合理的收益分配不仅会严重影响果农生产的积极性,也会影响果农和加工企业之间的合作。虽然该模式延长了啤特果产业链,提高了其附加值,但其带来的收益都被加工企业占有,并没有让渡一部分给果农,果农没有分享流通环节的增值。这终将影响到整个产业链中各主体的分工协作与功能发挥,从而影响整个产业发展。
四、相关建议
第一,加大扶持力度,引导创新发展模式。加工企业以其绝对的优势在市场竞争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扶持加工企业,促进加工企业发展壮大,以加工来延长啤特果的保鲜期以便择机进入市场,进而避免价格波动对收益带来的不利影响。积极引导建立“合作社+加工企业”模式,通过产品生产规模化、经济化,降低产品交易成本,增加果农收益。
第二,完善生产功能,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农业龙头企业作为连接果农与市场的纽带,对于解决卖果难、扩大销售量、提高收益率具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当前和政县龙头企业数量不足、规模较小,且功能单一,缺乏竞争实力。因此,要大力推进龙头企业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其产前指导、产中加工、产后销售等功能,着力提升其发展水平,进而增加产品的附加值,提升产品收益。
多元开放条件下高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坚持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相结合原则,就是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专题报告、讲座等形式,从不同视角系统阐释马克思主义理论,厘清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其它意识形态的界限,使学生懂得马克思主义理论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理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同时,阐明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特征,它是指导无产阶级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理论,是为广大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服务的。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科学性是意识形态性的基础,意识形态性又使科学性得到进一步的证明和发展,坚持二者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高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教育的说服力和实效性。
第三,扩宽销售渠道,提高果农参与能力。在啤特果流通环节,要提高果农的市场参与能力,减少对果农流动摊点的制约,避免单一模式的流通垄断,通过扩宽产品销售渠道,改善产品流通环境,进而减少果农损失,推动消费者、中间商、生产者实现三方共赢。
新托架安装完成后,将原托架进行调直、调平,确保新旧托架横向角钢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将新旧托架横向角钢进行焊接。
第四,规范市场制度,构建专业交易市场。和政县是啤特果的集中产地和集散中心之一,但目前果品销运没有形成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果品销售也是各自为政,极易产生无序竞争。因此,建设一个集批发、零售、配送、汽车调度、信息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产地交易市场,规范交易环境与制度,将有利于提高农产品服务组织专业化,保障产品的顺畅流通,进而提高产品流通收益。
参考文献:
[1]周峻岗,尚杰.基于不同流通模式的农产品流通效率评价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2).
[2]陈耀庭,戴俊玉,管曦.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流通效率比较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15,(3).
[3]李玉香.不同流通模式下新疆鲜食葡萄流通成本收益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3.
[4]陈耀庭,戴俊玉.不同流通模式下农产品流通成本构成与利润分配——基于漳州香蕉的实证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14,(10).
[5]张默,尹涛.鲜活农产品的两种流通模式比较分析——不经过批发商模式和大型连锁零售商模式[J].辽宁经济,2014,(7).
[6]薛建强.中国农产品流通模式比较与选择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4.
[7]郑鹏.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8]刘天祥,孟琴.分工视角下我国农产品流通效率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8,(22):115-117.
[9]李美羽,王成敏.“互联网+”背景下鲜活农产品流通渠道模式优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102-114.
[10]李宁,喻倚阳,肖润芝.农产品流通模式优化研究——基于湖南省张家界市的实地调查[J].中国市场,2019,(4):177-179.
[11]李靓,穆月英.批发市场主导模式下不同渠道蔬菜流通效率的比较——基于微观农户视角的DEA-Tobit模型[J].中国流通经济,2017,(4):69-76.
[12]陈耀庭,蔡贤恩,戴俊玉.不同流通模式的农产品交易效率分析[J]农业经济,2013,(1):120-122.
Cost-benefit Analysis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Under Different Circulation Modes——Based on the Empirical Study of the Piteguo of Hezheng County
LU Yi-fei,DOU Xue-cheng,GONG Da-xin,ZHANG Ying-ping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Lanzhou 730070,China)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st-benefit situation of the piteguo under different circulation modes and the cost-benefit ratio of each circulation entity through the interview investigation of the main circulation entities of Hezheng County piteguo under different circulation modes.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circulation mode of“fruit grower—self-selling mobile stall—consumer”has the lowest cost,while“fruit grower—processing enterprise—consumer”has the highest benefit,and the scale,circulation and other factors have a very important impact on the cost;The income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circulation entities is unreasonable,and the yield of fruit farmers is low;This paper proposes to utilize the innovation of income support leading enterprises,processing enterprises,establish a perfect the regulation system and play a mobile stall of creating a unified and orderly wholesale market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fruit quality and market competitiveness,and allow fruit farmers to share the value of circulation.
Key words: Piteguo;circulation mode;cost benefit;Hezheng county;cost-benefit ratio
中图分类号: F76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30-0090-06
收稿日期: 2019-04-18
基金项目: 中共甘肃省委政策研究室委托研究项目(ZYSZK2018-08);甘肃省社科项目(YB078)
作者简介: 路逸妃(1994-),女,甘肃靖远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窦学诚(1962-),男,甘肃西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龚大鑫(1983-),男,甘肃兰州人,讲师,博士,从事农业经济研究。
[责任编辑 刘兆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