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王红斌

桂林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541001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对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治疗的成效。方法:选择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60例,均为我院耳鼻喉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随机分组,就采用负压置换治疗(对照组,n=30)与采用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观察组,n=30)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所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扩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总有效率,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关键词: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鼻内镜鼻窦扩大术;效果观察

临床耳鼻喉科疾病领域,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发病率居较高水平,由鼻-鼻窦某一部位抵御能力下降或机体免疫力降低,促使真菌侵袭导致。受糖皮质激素、广谱抗生素滥用现象的影响,近年本病发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应用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在改善预后方面价值显著[1]。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旨在证实此项手术开展优势,指导临床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60例,均经CT检查确诊,并经病理检测证实。随机分组,观察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年龄21-67岁,平均(42.2±3.4)岁,病程6个月-10年。临床表现:颜面部疼痛、头痛7例,少量血涕14例,鼻腔有异位、鼻塞9例。对照组30例,男13例,女17例,年龄20-69岁,平均(42.4±3.5)岁,病程6个月-12年。临床表现:颜面部疼痛、头痛9例,少量血涕13例,鼻腔有异位、鼻塞8例。两组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实验,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机体其它系统合并严重疾患者,组间自然信息可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本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常规负压置换方案治疗,即首先取1%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应用,以促鼻粘膜收缩,将鼻涕擤尽,协助患者取仰卧位,适度垫肩,将糜蛋白酶、地塞米松配入0.5%呋喃西林麻黄素滴鼻液,取混合液2ml,于侧鼻腔注入,用连接吸引器的橄榄头精准在治疗侧前鼻孔塞入,指压另侧鼻翼,以对其侧前鼻孔封闭,同步开动吸引器,1-2s后停止,重复6-8次,1次/d,一个疗程为一周,共行2-3个疗程治疗,行全身抗真菌治疗。观察组:本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方案治疗,具体操作:全麻成功后,在鼻内镜下,对鼻甲作骨折处理,移开后,行扩大鼻道操作,切除钩突,并咬除筛泡,使上颌窦扩大,应用吸引器将窦口赘生粘膜吸除。于上颌突内铡,完成窦口明显扩大操作,扩大至少达1.5cm×1.5cm,若有中鼻夹大存在的情况,即行部分切除,对中鼻道扩大。在30°、70°内镜下,依据实际情况,对规格合适的吸引管、抓钳选取,有效冲洗术中出血。彻底清除窦腔内霉菌,后切除鼻腔内多余鼻息肉,有效处理水肿、增厚的粘膜,对大部分粘膜予以保留,行消水肿干预。对空洞鼻腔予以有效填充,术后48h将鼻腔内填塞物质逐渐抽除。定时用生理盐水对鼻腔冲洗,至少每日1次,术后1周可离院,术后前2个月每周至少安排1次冲洗,后调整为每2-4周安排1次冲洗,行全身抗真菌治疗。

1.3 效果评定标准 显效:嗅觉衰退、鼻塞、流脓涕等症状、体征均消失,采用鼻内镜检查示,鼻窦开放性良好,粘膜上皮化,炎症及脓液消失;有效:症状、体征好转,脓液减少,粘膜有肉芽组织生成;无效:症状、体征无变化,鼻窦口狭窄,鼻息肉形成,脓液分泌增多。

1.4 统计学分析 涉及数据均输入spss13.0,组间计数资料总有效率采用(%)表示,行x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所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对真菌感染的形式具决定性作用,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以曲霉菌和毛霉菌为主要致病菌,可促凝乳酶弹性、脂肪酶、蛋白酶等产生,具较强侵袭性,当患者机体存在免疫功能缺陷或免疫功能低下时,菌丝可向周围组织迅速扩张,并对血管构成侵犯,促血栓形成,造成远端组织缺氧、缺血及全身性酸中毒的情况。酸性及高糖环镜均为真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此环境还同时具有较强的对纤维素分解的能力,利于真菌的扩散,从而促恶性循环形成。故临床在治疗时,如何将此恶性循环打破,是改善预后的关键[2-3]。对真菌适宜生长的微环境予以破坏,是治疗首先需开展的步骤,故手术为重要的治疗手段,可将坏死组织彻底清除,确保中鼻道,窦口鼻窦复合体等畅通。采用常规鼻内镜手术或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所用的负压置换治疗均对上述鼻窦开展的要求无法满足,需行扩大的鼻窦开放术,以确保引流通畅,发挥对微环境的改善作用[4-5]。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针对所选病例,应用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在确保鼻窦充分开放的基础上,在鼻腔内就良好的引流通道予以建立,以对鼻腔顺畅通气发挥保障作用,同时,针对解剖存在异常的病例,通过手术,还可对异常进行矫正,并对部位或全部鼻粘膜予以保留,对鼻粘膜的正常功能具保证作用。另外,还需对全身性疾病进行积极治疗,如糖尿病等。就变态反应性霉菌性鼻窦炎而言,可取皮质类激素及抗真菌药物予以治疗。术后常规对术腔进行清理、冲洗。并安排定期随访,以及时发现并有效处理异常,使患者预后得以最大程度的改善。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观察组所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总有效率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7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针对临床收治的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应用扩大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提高总有效率,具非常重要的应用成效。

参考文献:

[1] 王向东,王成硕,张罗,等.侵袭性真菌性鼻及鼻窦炎的诊断及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3,2094):174-178.

[2] Payne SJ,Mitzner R,Kunchala S,et al.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 15-Year Experience with 41 Patients[J].Otolaryngol Head Neck Surg,2016,154:759-764.

[3] 倪伟琼,蔡昌枰,王士礼.真菌性鼻-鼻窦炎研究进展[J].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4094):244-248.

[4] Callejas CA,Douglas RG.Fungal rhinosinusitis:what every allergi-st should know[J].Clin Exp Allergy,2013,43;835-849.

[5] 周蔚,刘全,王德辉,等.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的诊疗和预后分析[J].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6,51(8):568-572.

论文作者:王红斌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5月上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4

标签:;  ;  ;  ;  ;  ;  ;  ;  

侵袭性真菌性鼻-鼻窦炎扩大的鼻内镜鼻窦手术治疗体会论文_王红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