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24点”,又称“24点”游戏,通常用扑克牌来玩,即从一副扑克牌中去掉大小王(52张牌)后(如果是初入门,可以选用1~10这40张牌),任意抽取4张,每张牌必须用并且只能用一次,用加、减、乘、除(可运用括号)把牌面上的点数算成是24,其中A、J、Q、K分别表示1、11、12、13。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是“感知、动作——表象——概念、符号”,以“24点”游戏为计算能力提升载体,学生在感知大量事例的过程中能建立牢固而清晰的表象,逐步认识到运算规律的存在。并且让学生在具有浓厚兴趣的游戏氛围中遭遇运算问题,进而运用运算知识解决问题,能理解和升华对运算知识的认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抽象思维。
一、算“24点”数学活动提高小学生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运算能力的高低不仅会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成绩,还会影响学生的智力发展,因为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是其思维敏捷度和思维灵活性在运算方面的体现。在小学阶段主要是培养学生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能力,但是学生长期接触计算,因枯燥和繁复往往会给学生带来对运算的厌倦。
算“24点”数学活动不但融入了四则运算方法,而且能够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觉地、积极地运用四则运算进行运算,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运算能力。而且,由于该活动的每组数字(每组4个数字)能够算出24点的方法大都有2种以上,教师如果能够加以引导的话,鼓励学生采用多种算法,在提高运算能力的基础上还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因为“24点”算法的多样化,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良好的运算品质也能在活动中得到有效培养。因此,要针对“24点”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在运算方面的数感、兴趣、思维等,促进学生计算基础、综合运算能力以及运算技巧方面的提高。
二、算“24点”数学活动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传统的教学以教师“教”为主,学生的知识是在老师的“灌输”下获取的,师生之间的地位是“授”与“受”的关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这种状态下学习的学生,学习兴趣低下,其能动性和创新精神往往会被扼杀。因此,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原有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学习方式,对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算“24点”数学活动和计算教学相结合,其本质就是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上的一次改变。本活动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能够通过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在获取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活动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强调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活动的重点,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学习方式的变革。
三、算“24点”数学活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
《国家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应该学会解决问题,进行数学思考和交流,以及形成积极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在进行“24点”活动的过程中,需要从“24点”这一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寻找、探求多种答案的方法,这种多种途径解决问题的活动方式,需要充分调动学生所学的知识灵活地加以运用,而不只是套用某个计算公式或运算法则。这样的学习活动对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其次,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是在与数学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中同步进行的。“24点”活动是在出示4张扑克牌后,学生从中提取信息,经过头脑加工,运用加、减、乘、除、括号、平方等运算符号计算出24点,在这个加工的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发展了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说出结果计算的过程。“24点”活动是一个团体活动,由2个或4个人组成一个组开展竞赛,以最快速度算出24点。这种竞赛活动其实就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的机会,学生把计算结果告知其他学生,再由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对于错误的思维,学生能够在组内进行反思,这一过程让学生学会了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能力。最后,“24点”活动除了关注学生的思维过程与方式,还能在发展学生思维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正确的态度。基于“24点”游戏规则的易掌握性,很多学习成绩一般的学生都能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成功,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领悟到学习的乐趣和独特的体验。“24点”活动其实就是教师为学生创造的一个激励性的环境,让创造思维贯穿整个活动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充分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心灵得以丰富、人格得以完善。
四、算“24点”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动力之源,培养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的良好动机,有利于培养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课程标准中倡导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在现实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而“24点”数学游戏恰巧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并能提高学生口算、计算的能力。单纯的计算往往枯燥乏味,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倦情绪。利用“算24点”游戏简单易行,不受场地、时间限制的特点,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一个小学生,做20道四则运算会厌烦,但让他们算上“24点”,把计算和娱乐结合起来,比单纯的计算更容易接受、更容易做好。正因为这款游戏适合小学生,有趣味,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他们都乐于参与、乐于计算,因此,根据低年级学生好动、好胜心强的心理特点,可采用多种训练形式代替以往单一练习的形式。
论文作者:李雪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能力论文; 思维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方式论文; 解决问题论文; 《素质教育》2020年4月总第33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