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常常是作者在某种特殊条件下有感而发的产物,或愤世嫉俗,字里行间充斥着对当今社会的不满;或热情洋溢,表达了对新生事物的讴歌与赞颂;或托物言志,言在此而意在彼……总之,每篇文章都有其特定的写作背景。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的思维能力有限,很大程度上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对一些有特殊意义的文章,他们还不能很好地把握理解方向。因此,在教学中,适时穿插“写作背景”,能拓宽学生思维的广度,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何做到适时穿插?这需要教师根据文章的不同,匠心独运。
一、开门见山,未成曲调先有情。
如在教学《土地的誓言》时, 巧借“九·一八事变”导入,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了作者的感情之中。把握了基调之后,学生对文本的认识就显而易见了。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1931年9月18日那一天被烙上灾难和耻辱的印痕,日寇的铁蹄揭开了这场悲剧的序幕。从那一天起,沈阳、东北三省乃至整个中华大地也经历了长达十几年的苦难与抗争。1941年9月18日,一位流浪在关内的东北作家端木蕻良,遥望着生他养他的故乡,寻找着北方的大熊星座,满怀悲愤和思念,写下了激情飞扬的文章,那就是《土地的誓言》。这节课我们就随着作者的思路,缅怀那段令人心碎的历史。”
学生们仿佛进入了那悲惨的年代,课堂气氛变得十分凝重,为下面进行有效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中间过渡,春风化雨润无声。
《孙权劝学》一文,在妙趣横生的对话中,人物形象跃然纸上。学生对于孙权、吕蒙、鲁肃三个人物并不陌生,对于们之间的职务也了如指掌,所以学生在朗读时一般会定位于孙权严肃中带有委婉的批评,也能读出吕蒙的那份自豪、鲁肃的那种赞叹,但对于孙权的那份由衷的恳切和鲁肃吃惊的原由并不知晓,因此朗读时只能略知一二而不知详情。因此,适时地穿插背景资料,便可“春风化雨”。
【资料一】
孙权尽心为吕蒙治疗,每当医者给吕蒙针灸,孙权就为之难过。孙权想多看看吕蒙,又怕他太过劳碌,于是命人凿通墙壁暗中观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发现吕蒙吃下点东西,孙权就高兴,对手下人有说有笑;如发现吕蒙不进饮食,孙权就长吁短叹,夜不能寐。
学生自然明白了孙权与吕蒙的关系不仅仅是君臣之分,还有伯乐对千里马的慧眼识珠,更有不分彼此的那份情若手足的友情。因此再读孙权的话,就会自然少了些许的批评、多了些许的语重心长了。
【资料二】
吕蒙幼年丧父,因家庭贫困自小没过书,据说连写奏折都要人代笔。他当时的顶头上司鲁肃自然瞧不起他。几年后,鲁肃经过吕蒙的驻地,因一向瞧不起吕蒙,本想径直而去,后部下劝说才勉强前往。喝酒的时候吕蒙问他如何应付荆州的关羽,鲁肃说到时候随机应变,吕蒙随即为鲁肃献计五条。后来鲁肃死前举荐吕蒙为大都督。
了解了这段小插曲之后,鲁肃的目瞪口呆还有那份由衷的赞美就溢于言表了,而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与把握也随着背景资料的出示水到渠成。
三、卒章显志,推波助澜动人心。
有些文章,如果不了解写作背景,学生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对于主旨的把握自然肤浅,自然读不出作者寄予在字里行间的深情厚意,就达不到预定的教育目的。这时,适时的背景引用,自可“推波助澜”。
梁衡借《夏感》这篇文章,除了表达自己对夏天的情有独钟之外,更重要的则是自己对劳动人民的那份深深的敬意。
我总是对那些在穷乡僻壤埋头工作如黄牛拉犁一般的人寄予十二分的同情……那爬满皱纹的脸与青筋暴突的手,常使我心中掠过一丝无名的悲哀,好像上帝就专造这批人来吃苦的……他们甘愿吃苦的这种精神实在是人类的一份重要的财富……
借助背景资料的引用,梁衡文章中的那份理性韵味自然显出,那份百姓心不需要强调,而学生对劳动者的敬畏与感恩心自会油然而生,达到了对文本更深一层的理解与把握。
背景资料的作用,对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功不可没,所以“该出手时就出手”。但作为老师,也要本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原则,真正实现解惑的使命,成为帮助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促进者、引路人,也应做到“该出手时才出手”,使背景资料的引用适时适地。
论文作者:刘艳凤 毕雨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3/31
标签:孙权论文; 那份论文; 背景论文; 学生论文; 鲁肃论文; 资料论文; 文本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6年1月总第18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