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海

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海

广州市恒合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广东省广州市 510620

摘要: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的建筑行业取得很大进步,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做出重要贡献。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为基础的材料,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优劣将会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使用寿命起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水平,对混凝土施工质量进行科学有效的控制十分重要。文章就针对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控制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技术分析

1影响建筑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

在建筑施工期间,影响混凝土质量的主要因素繁多,比如说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外部环境、技术条件、温度控制、施工工作者等。其中原材料就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首要因素,原材料质量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混凝土的发挥功效以及使用周期。因此,有关的施工单位务必要对所需材料予以谨慎地择选与检测处理,而且还需要做好施工期间的质量控制工作,由此才能保证材料的质量过硬。从当前状况来看,建筑混凝土频繁产生的问题就是裂缝隐患,这通常是因为原材料的质量以及施工中的质量控制无法契合指定的标准,因此,相关的施工人员需要在施工期间强化原材料质量的检验力度。

影响混凝土质量水平的技术性因素通常包含如下几种,具体如下:①材料比例不科学。普通混凝土由水泥、粗骨料以及细骨料等制作而成,倘若水泥的标号、粗、细骨料的品质以及水灰的配合比重等无法达到指定的标准,就会降低混凝土的强度。②疏于对温差的控制。混凝土在浇筑结束之后,到了养护阶段,混凝土的强度还无法到达既定参数时,相关的养护工作者就务必要把控好温差,只要产生温差偏高的问题,就会有损混凝土所要发挥的功效以及使用周期。与此同时,在影响模板制作的主要因素方面,倘若相关的工作人员对模板表面处理得不合理,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泥浆外漏或者是气泡,进而降低混凝土的强度,引发质量隐患。

2房屋建筑混凝土的施工技术

2.1选择适宜的材料

首先,混凝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水泥,由于水泥自身的性质问题,在水化的过程中,热量不断增高,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所以,施工之前,要注意选择购买低热水泥。把控好了水泥的质量,才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符合标准,减少混凝土产生裂缝或其他问题的可能性。其次,混凝土中另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集料,集料可以细化为细骨料和粗骨料这两种类型。前者常用于粗砂,在降低水泥用量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而粗骨料能够有效地采用矿石以及连续级配。所以,碎石颗粒的大小直径必须要严格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不管是哪种类型的骨料,它的质量必须要过关,只有高质量的骨料,才能够保证它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处于稳定状态,进而保证混凝土强度的优质标准。第三,混凝土中必须添加一种重要的物品,它就是粉煤灰。它能优化混凝土的脆性以及收缩性,把水化热的温度降低,粉煤灰的选择和添加能够有效的增强混凝土的抗裂性,在实践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2.2混凝土配合比与拌和施工

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的过程之中,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外界的气候、天气以及调配设备本身的质量等,会影响到水泥的水硬性与坍落度等。因此,在对混凝土进行调配的过程中,需要对所处环境、地域条件等进行综合性的考虑,由此确定所需要的用水量以及其他物质的添加量。在混凝土调配过程中,水灰比至关重要,只有保证两者比例合适,才能进一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需要把握拌合时间。一般情况下,浇筑1.5h后拌合较为适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各类材料的添加量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精准把握,添加量的误差在±2%之间。此外,材料的投入顺序也十分重要,在拌合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遵循相关标准中明确的投料顺序。为了保证拌合质量,需要选择质量性能佳且功能齐全的外加剂。如果未掺入外加剂,搅拌时间至少在90s以上,而如果投入了外加剂,则搅拌时间则需要控制在2min以上。在搅拌的过程中,应当注意观察混凝土的性能与质地,保证所拌合的混凝土和易性、黏聚性、保水性等参数能够满足标准需求。

2.3混凝土施工的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其浇筑工序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在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的过程中必须要科学、合理的予以控制,具体体现在以下几点内容:第一,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必须要连续性的进行,中途切不可随意的进行中断,这样一来可以大大的降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几率。第二,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确保混凝土长期处于搅拌的状态,同时还要对其质量进行一系列的检查。第三,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必须会涉及到模板以及钢筋等也应当重点关注这些结构的变化情况。第四,除上述几点之外,必须要严格规范混凝土的振捣和搅拌工序,只有从这四点出发并且加强进行重视,才能更好的确保其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2.4混凝土振捣

在对混凝土进行振捣时,应当以机械振捣的方式开展振捣工作,振捣时按照“快插慢拔”的原则进行。一方面可以防止表面混凝土先振实而与下层的混凝土发生一定程度的离析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混凝土能填满振动棒抽出时所造成的空洞。在对混凝土振捣点设置时,需要保证振捣点排列的均匀性,同时采取多点振捣的形式,避免出现漏振的情况。在分层振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振捣棒插入混凝土中的深度进行一定程度的控制,一般控制在3~5cm之间,同时需要注意振捣棒不得碰到钢筋、模板以及预埋件等。完成混凝土的振捣工作之后,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出现龟裂的现象,在混凝土振捣大约3~6h后,需要用长刮齿按照标高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刮平处理,并在此基础之上用木抹反复搓压多变,最后用滚筒往复滚动,确保浇筑混凝土表面的密实性。

2.5加强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

混凝土结构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后期的养护工作来加强稳固工程的耐久性,在规定的工期内,要预留出足够的混凝土结构养护时间。混凝土强度主要是在混凝土养护阶段形成的,因此,混凝土结构的养护工作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保温、保湿的养护工作,保湿可以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洒水润湿,并覆盖塑料薄膜的方式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减少混凝土表面水分的蒸发,有效避免因水分散失较快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干缩,形成裂缝。混凝土凝固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而产生裂缝,裂缝的产生大大的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减少了建筑的使用寿命。因此,混凝土养护工作必不可少,通过洒水、喷洒防护剂、覆盖塑料薄膜等措施,降低混凝土裂缝的产生,有效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确保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完整性,为提升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提供有利的保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建设工程来说,混凝土的质量极为关键,检测混凝土的质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基于此,相关的检测工作者需要严谨地检测混凝土质量水平,当察觉到隐患问题之后,需要迅速找到影响因素,由此确保整个工程能够顺利推进。

参考文献:

[1]薛思胜.浅谈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J].技术与市场,2017,24(7):239-240.

[2]赵康.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中国人,2017(2):62.

论文作者:杨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9

标签:;  ;  ;  ;  ;  ;  ;  ;  

房屋建筑土建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论文_杨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