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伦理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飞跃_伦理道德论文

论伦理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飞跃_伦理道德论文

论伦理道德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跨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伦理道德论文,历史性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不断推进,以及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体制和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公民道德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伟大进步,正在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历史性跨越。

深刻理解伦理道德对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

伦理道德是调整和规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相互之间关系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则。伦理道德在人类社会发展进步中的地位和作用,早就引起中外著名思想家的极大关注,成为历史最悠久、内容最丰富、地位最崇高、影响最深远的精神领域和思想领域。思想家、理论家、科学家,可以说,首先都是伦理学家、道德家。伦理学家、道德家的社会功能和历史使命,就是秉承人类伦理、道德、正义、理想的心灵指令,研究如何增进人类安全、健康、幸福、文明,如何增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进步。从中国的孔子、老子,到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西思想大师,对人类社会的和平、秩序、正义、公平、信誉、诚实、勤俭、谦逊、良心、宽容、友谊、智慧、耐性、毅力、真、善、美、扶危济困等高尚、理想、永恒的道德主题和伦理价值,给予过大力褒扬和憧憬,对人类社会存在的战争、动乱、虚伪、狭隘、妒忌、偏见、猜疑、粗暴、恃强凌弱、贪赃枉法、愚弄百姓、自私自利、霸道、奸诈、谎言、欺骗、残忍、专横、假、恶、丑等伪道德、反道德现象和思想行为,进行过无情鞭笞和批判。中国古代社会被称之为伦理社会、道德社会,孔孟创立的儒家思想,作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主流文化,留给中华民族和人类世界最宝贵、最重要的精神遗产,也是关于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深邃思想和精辟阐述。在西方,从古希腊大思想家到近代启蒙思想家,无不因对社会伦理、社会道德的执着追求和深刻揭示而令后人赞叹、敬仰和尊重。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使人类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发生了深刻革命,实现了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向辩证法、主观愿望向客观现实转变的历史性跨越,开辟了伦理道德理论与实践的新时代。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人们对道德的认识和研究就存在着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两种不同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种不同是根本上的、全方位的,从对道德产生的根源、阶级的性质、内容的结构和历史的作用等定性分析,到对道德主体的特征、动机的形成、行为的选择、实施的过程、评价的尺度、进步的机制等实证分析,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都有着完全不同的答案。而两者最大的区别则在于对待人民群众道德的态度,在于是否承认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及其道德意义对推动人类社会道德进步所具有的决定性地位和作用。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自己的学说,无产阶级相信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她的永恒的灵魂,她的终极的关怀、奋斗的目标,是解放无产阶级及广大劳苦群众,进而解放全人类,建立一个以个人自由发展为基础的人的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她所提倡和追求的是无产阶级的伦理道德,是劳苦大众的伦理道德,是大多数人的伦理道德,因而,也是真正现实的伦理道德,理想的伦理道德,人类的伦理道德,是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伦理观、道德观、行为观。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世界历史发展的创造者和推进者。人民,只有人民,才是人类社会伦理道德进步的创造者和推进者。人民群众的道德思想和道德实践,是任何社会、任何时代的主体道德、主导道德,代表和反映着一个社会、一个时代道德的整体面貌。古今中外,任何现实的价值尺度和道德准则都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际生产生活之中,蕴藏于人民群众的灵魂深处。只有对人民群众道德实践活动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体验、挖掘,才能真正认识、理解社会发展与道德进步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性质、特点和规律,才能把握和引导社会道德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和未来走向。离开绝大多数人道德生活的现状,离开与绝大多数人密切相关的利益,离开对绝大多数人精神世界的关怀,就不可能对道德现象作出科学、合理、正确的解释。一切非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致命弱点,就是置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于人的认识与研究的视野之外,往往热衷于宣扬极少数人的英雄主义伦理道德,热衷于鼓吹想当然的理想主义伦理道德,热衷于编造虚幻的空想主义伦理道德。

建立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伦理道德是意识形态,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重要中介。伦理道德,一方面从根本上和长远上受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决定,反映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性质和要求,并伴随着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另一方面通过价值导向、规范体系和社会风气等方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和作用于现实的、具体的人的思想和行为。人民群众的道德实践和道德生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多结构的意识形态体系。什么是道德的,什么是不道德的,道德不道德应该以什么为根据,应该以什么为标准,是极其复杂的社会问题,涉及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生产方式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涉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文化制度的合理性和生命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社会伦理道德体系大厦的支撑点则是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核心价值。所谓核心价值,就是一个社会、一个时代的生产方式和经济基础对人的思想行为提出的最根本、最重要,也是最普遍、最基本的要求。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伦理道德,不同的社会具有不同的伦理道德,主要是指每个时代、每个社会,存在着与其他时代、其他社会根本不同的、具有自己特定含义、特定本质的核心价值。事实证明,从纷繁复杂的道德现象中辨别、提炼、概括出这一核心价值,是科学、准确、简明地认识、把握不同时代、不同社会道德本质和特点,正确指导和大力推进社会伦理道德建设的重要前提和逻辑起点。拨开古今中外思想行为的层层迷雾,可以说,人类伦理道德发展经历了4个不同时代和社会,孕育并创造了4种不同的核心价值。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整体主义道德、古代社会的权力主义道德、近代社会的个体主义道德、现代社会的集体主义道德。把迄今为止的人类伦理道德划分为整体主义、权力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样4种历史类型,既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形态及其更替是社会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是由低级向高级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过程的基本观点,也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决定事物发展变化性质与规律的基本观点。这样划分反映了人类社会有史以来发生的3次质的飞跃,即由原始社会向古代社会的转变,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由近代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样划分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4个时代所面临的不同社会主要矛盾相一致的,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4个时代所解决的不同社会发展主题相吻合的。

第一,整体主义道德,产生于原始社会,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人与自然的关系,规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维持人类集体生命的生存与延续。人类社会在远古时代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如何处理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作为整体在自然界的生存竞争中怎样维持人种的延续、繁衍与发展。那个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始阶段,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与社会的知识能力和工具手段十分有限,人类与自然界的分化尚处于初级阶段,人类在相当程度上还依赖于大自然的恩泽与赐予。在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极低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人类来说,最基本、最重要,也是最崇高、最优先的追求目标,是保证生命的安全与延续。当时,现实的一切秩序、一切道德,都是建立在人类能够生存下来,生命能够延续下去这一根本前提之上的,任何人的任何行为只要符合这一核心价值和最高目标,就是公平的、正义的、合理的、道德的。在原始时代,人类社会完全没有个人意识,没有私人财产,没有阶级阶层,没有国家权力,没有政治统治。那是一个一切人是一切人,一切人为一切人的整体主义社会。整体主义是人类社会本质和特征最原始、最直接、最真实的体现和反映。

第二,权力主义伦理道德,生成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调整的主要对象是阶级与阶级、阶层与阶层的关系,规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维持人类社会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阶级统治出现以后的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是阶级社会的早期,处于私有制社会的雏型,人类社会生产力有了进一步发展,但又不够充分,生产不足造成的人类生存问题已经基本解决,生产的部分剩余,使私人占有制成为可能,进而发生了第一次社会大分裂——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压迫阶级和被压迫阶级、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成为最基本、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过程。国家与法律作为表面上凌驾于各阶级、各阶层、各集团之上的最高社会组织形式和管理形式诞生了。等级主义伦理道德在继承和发扬了原始社会整体主义伦理道德的合理内核基础上,适应调节社会阶级关系、阶级矛盾、阶级斗争、阶级统治的需要,把伦理道德规范体系向前推进到巩固和维护阶级压迫、阶级剥削、阶级统治的新秩序上来。在这种时代背景和社会制度下,国家权力是整个社会的代表和象征,是社会有型组织的纽带和中介,是个人社会财富和地位的主要资源和根据;个人或家庭与国家权力中心的性质和远近成为界定自身社会地位、社会身份、社会等级的主要依据;统治阶级内部因在政治权力阶梯上占据位置的高低而划分为不同的阶层和等级,人类作为整体第一次发生了大分化,被纵向划分为若干履行不同社会职能的群众。因政治权力、行政权力在这一分化和分工中的决定性地位和影响,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也常常被人称为权力社会和行政社会,具有下层人为上层人存在和生活,下层人服从和服务于上层人的显著特征。权力社会的最大特征是金字塔型的社会结构,最顶端或说坐在金字塔尖位置上的是皇帝、君主、国王,是被人格化了的真龙天子。朕即国家、朕即法律,朕即公理,朕即一切,有权便有一切,是古代社会权力主义伦理道德的真实写照和最高概括,是广大民众接受和认同原始社会整体主义伦理道德核心价值观的客观态度。

第三,个体主义伦理道德,诞生于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人与人的关系,规范体系的核心价值是确认和维护个人的地位、自由、权利和利益。进入近代社会后,人类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即处理自然人与自然人之间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的关系。近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随着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与经验的积累与提高,人类发明并迅速发展起机器工业生产,物质财富迅速增力口,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科学技术成为社会进步的强大动力,伦理道德由以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秩序为主题转变为以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主题。在这个时期,需要对待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作为个体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是什么。也就是说,在已经确认整体生存和国家权力的合理性的前提下,人类社会要不要承认和保证个人追求自由发展、追求幸福生活的权利,要不要解放和发展个人人性。于是,文艺复兴时代和启蒙时代的思想家、科学家提出了与扼杀人、无视人的权力主义——特权主义根本不同的崭新的伦理道德。人的解放,人的价值,人的自由,人的平等,人的幸福,人的感情,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人的命运,第一次成为人类社会直接面对的优先解决的核心问题,并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这就是个体主义伦理道德应运而生的社会基础和思想基础。民主、法治、自由、平等、人权等一系列新的思想、新的概念,其核心内涵是如何才能保证每个人都拥有同等的发财致富、幸福生活的发展机会和发展权利,如何才能建立和巩固保证实现这一理想道德的社会机制、社会体制和社会制度。人的发展,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内在条件,人的素质;一是外在条件,物质因素。从继承与现实的角度看,人们在这两个发展条件方面是不可能完全平等的,而且在智力因素差别不大,或智力因素作用不大的情况下,外在条件,即地理条件、资源状况、个人拥有的资金和财力,就成为发展的最关键、最基本的因素。这也就是为什么马克思把资本主义社会称之为“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社会的根本理由。

第四,集体主义伦理道德,孕育于现代社会,成长于社会主义社会,调整的主要对象是人与社会的关系。在摆脱等级主义、特权主义、专制主义的伦理道德对人的个性、利益与权利的扼杀和抹杀、摆脱个体主义、个人主义对社会利益与社会和谐的破坏和对抗这两个历史困境之后,人类伦理道德开始了新的历史发展进程,即创立、发展和完善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的伦理道德。人类在现代社会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处理人与社会的关系,即如何处理个人与社会、个人与集体之间发生的相互依赖、相互分工、相互交流和相互作用的关系,需要认识和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人作为类、作为群体在现代社会互动过程中怎样认识和处理所面临的分工与合作、竞争与协作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的任何生产生活行为,一般说来,都存在于一定组织,一定群体之中。人们无论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还是在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甚至在思想生活、精神生活领域,组织形式、组织活动、组织管理等方面都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纯粹属于个人性质的思想行为在现代社会几乎不存在了。个人的命运往往与一定的组织和群体的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由个人组成的组织和群体的边界,大可以扩展到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小可以微缩到一个单位的小组、职位,乃至一对朋友、一个家庭。集体组织已经成为人的生命形式,人的存在形式,人的活动形式,人的发展形式。离开集体组织,个人就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一种无助感,一种危机感。现代人,离不开集体,离不开组织,离不开社会。于是,人与组织,人与群体,人与社会的关系,一个人应该如何恰当理解和处理这一关系,就构成了当代人类社会伦理道德发展进步的主题。集体主义担负的历史使命,就是让人人理解集体与社会,认同集体与社会,服从服务于集体与社会,同时在集体中获得成长发展的机会和权利。

集体主义是现代社会伦理道德体系的核心价值、主要支点。集体主义不同于整体主义,而是整体主义的直接对立物。集体主义不同于权力主义,而是权力主义的否定之否定。集体主义不同于个体主义,而是个体主义的升华。集体主义与整体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集体主义是在承认个体生存发展的权利前提下人们自觉自愿形成的富有生命力的有机群体,整体主义则根本无视个体的存在,根本不把人当人,而是当作整体的附属物、依赖物,是整体的工具,而不是整体的目的。集体主义与权力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集体主义侧重于人的社会功能和互动过程的自然属性,权力主义则侧重于人的社会地位和社会财富的阶级属性。集体主义与个体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协作、共同利益和共同发展,后者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立、竞争、个体利益和个体发展。

在集体主义伦理道德占主导地位和支配地位的社会里,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也是社会发展的手段,是社会关系的主体,也是社会关系的客体。人是社会互动过程的思想形态,也是社会互动过程的实践形态,造成社会问题的直接原因是人,解决社会问题的最终使者也是人。人是一个社会的组成分子,又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存在。人是多种多样的社会关系、社会实践和社会过程的富有生命的载体。只有对人所具有的不同身份和所扮演的不同角色进行科学的划分,明确的辨别,清楚的分类,才能认识和把握现代社会中人的多重属性,帮助人们建立起符合时代要求和发展的新型伦理道德体系。

当代中国伦理道德的历史性跨越

人类社会自始至终存在着人与自然的矛盾,人与人的矛盾,人与社会的矛盾,自始至终需要认识和处理好自己面对的这3种最普遍的道德关系和道德矛盾。调整和解决这3种关系和矛盾的基本道德精神、道德原则、道德规范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

任何一种新型道德代替原有道德,都是以历史上形成和积累的道德为基础,为前提,为条件的。也就是说,人类只有首先解决或基本解决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和矛盾这一人类社会生存与发展的最基本的前提之后,才能把解决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提到自己面前,只有在确立或基本确立了整体和个体的地位和作用之后,才能把解决个体与群体、群体与整体之间的关系和矛盾问题提到自己面前。必须指出,这种价值取向和价值核心的不同,绝不意味着新时代的道德与历史上形成的道德是截然分开的、根本对立的,更不意味着新时代的道德可以完全否定,彻底抛弃历史上形成的道德。不同的道德绝不等于对立的道德,相互背离的道德。伴随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人类日益扬弃过时的失效的道德规范,保留下人们普遍接受、认可和遵守的道德精神、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使之成为新道德生成和发展的现实基础和前提条件,进而把道德水准提到一个新高度,并运用各种舆论工具确立、倡导、宣扬和奉行新的核心价值。当近代个体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候,并没有抛弃和否定整体主义,而是把它作为合理内核和文明成果继承和保留下来。当现代角色主义形成和发展的时候,更没有抛弃和否定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而是把它们作为合理内核和文明成果继承和保存下来。随着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能力和手段的不断增强,人类社会伦理道德领域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着不同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并且经历了由低到高、由少积多、由量到质、由浅入深的逐步形成、提高和升华核心价值的历史过程。这一历史过程的每一次飞跃都是人类伦理道德认识与实践由一种质的宏观、中观、微观,跨越到另一种质的宏观、中观、微观,不断实现着宏观、中观、微观有机结合、相互转换的历史性转折。宏观,就是人类社会的整体;微观,就是人类社会的个体;中观,就是人类社会的群体。顾名思义,中观是承上启下,承前启后,既能下达微观,上至宏观,又能作为中介把微观与宏观相互联结起来,实现宏观与微观的对接、沟通、渗透和交流。整体主义伦理道德最典型的形式就是中外古代爱国主义英雄人物和英勇壮举,个体主义伦理道德最典型的形式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提出的人权、人性、人道、人格、人情等思想主张,集体主义最典型的形式是现代社会及其各阶层、各职业形成的政党、团体、单位等种种组织创立和倡导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整体主义、等级主义、个体主义、集体主义这4个道德发展阶段的演变充分说明,人类伦理道德的发展是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相一致的,是一个整、分、合的历史过程,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历史过程。

中国社会曾经历塑造过完全的以整体主义为核心的传统道德。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最深,流传最广,影响最大,故事最多的是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英雄人物和典型事迹。可以说,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捍卫中华民族的完全统一,保持中华民族稳定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是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共同心声和理想信念。因此,中华民族越是在危机的时候,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是在面对种种挑战的时候,越表现出顽强不屈、坚韧不拔、前仆后继的崇高精神境界。

当代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同时推进、融合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发展进程决定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即当今的中国公民道德建设必须同时完成3个时代不同、性质不同的伦理道德的历史跨越。这就是:(1)继承和发扬整体主义道德传统。纠正封建主义制度对整体主义的束缚和扭曲,赋予新的时代内容,在即将跨入新世纪的伟大历史时刻,面对国内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国际变化万端的形势,做到这一点尤为重要。(2)弥补和确立近代个体主义道德精神,纠正资本主义制度对个体主义的夸大和歪曲,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面对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滋长、蔓延的今天,正确引导人们确立自我、认识自我、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显得更加迫切。(3)确立和推行现代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避免错误理论和实践的导向对集体主义道德原则的攻击和诋毁,顺应当代世界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转移的要求,让集体主义道德原则体现鲜明时代特征,避免僵化的、过犹不及的“左”的或右的认识和实践。同时完成这三项艰巨任务,意味着我们必须正确处理整体主义所代表的爱国主义传统、近代个体主义所代表的人文主义传统和现代集体主义所代表的角色主义方向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大力继承整体主义传统,提倡集体主义精神时,切不可忘记个体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历史地位和强大作用,切不可忘记我国在实现向现代社会历史跨越过程中未曾经历过资本主义所造成的断裂和缺陷;在弥补近代个体主义道德精神时,千万不要割裂历史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无视或忽视整体主义阶段形成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更不能忘记或否定在现代社会经济政治基础上形成的集体主义原则;在大力奉行集体主义原则时,既不能盲目否定近代个体主义,也不能盲目延续古代整体主义,始终不忘记、不否定历史上整体主义和个体主义所处的特殊历史时代和所完成的特殊任务。

总之,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建设既要发扬整体主义精神传统,又要克服整体主义固有弊端,防止整体主义悄然复辟;既要继承个体主义精神传统,弥补个体主义传统之不足,又要克服个体主义固有弊端,防止个体主义恶性膨胀;要在取长补短、优胜劣汰的基础上创立和完善具有现代社会性质的全新的集体主义伦理道德,清醒认识和坚决防止集体主义发生变异。这就是时代对中华民族创造力、鉴别力、选择力提出的严重挑战和考验,这就是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这就是当代中国伦理道德实现历史性跨越的神圣使命。

标签:;  ;  ;  ;  ;  ;  ;  ;  ;  ;  ;  ;  ;  

论伦理学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飞跃_伦理道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