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深静脉血栓论文_张梅友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深静脉血栓论文_张梅友

湖南省安乡县中医院(湖南 安乡?415600)

桂枝茯苓丸源出《金匮》,由桂枝、茯苓、牡丹皮、芍药、桃仁各等分,白蜜和丸而成,为化瘀消癥,治妇人癥痼之方,临床可用于多种瘀血病症。笔者用本方加味,治下肢深静脉血栓多例,疗效满意。

1.?验案举隅

肖xx,男,70岁。初诊日期:2014年10月 15日。

患者病左下肢肿胀疼痛1年余。初但小腿肿胀,沉重疼痛;后渐上延,胫肿过膝。站立或行走后加重,抬高患肢休息可缓解。曾多次住院治疗,经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为周围型深静脉血栓形成。予疏血通、低分子肝素钠、华法林等活血抗凝效不显,病情有向上发展趋势。诊见患肢肿胀发热,肤色暗红,青筋显露,浅静脉扩张。测髌骨上15cm处周径,左43cm,右41cm;髌骨下10cm处周径,左40cm,右32cm。腓肠肌压痛,霍曼氏征阳性。舌紫黯,苔滑,脉涩。西医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医诊断:脉痹、水肿。辨证为血凝脉中,瘀水互结。治以通调血脉,祛瘀行水。方选桂枝茯苓丸加味:桂枝10g,茯苓10g,牡丹皮10g,赤芍药10g,桃仁10g,红花10g,牛膝10g,,水蛭3g(为末冲兑),土鳖6g,炮山甲6g。水煎,日一剂,分温再服。嘱穿弹力袜,抬高患肢;注意保暖,避免下肢受寒。

二诊(11月5日):患肢肿胀渐消,大腿肿胀已不显。测髌骨上15cm处两侧周径相差﹤1cm;髌骨下10cm处周径,左38cm,右32cm。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腓肠肌压痛消失,霍曼氏征阴性。舌转淡红,苔白,脉弦。病情好转,续进前方。

三诊(11月25日):患肢肿胀明显消退。髌骨下10cm处左右周径相差4cm。病既显效,效不更方,守方续服。

四诊(12月15日):患肢肿胀大消,两侧小腿周径相差2cm。肤色皮温已正常,浅静脉不显扩张。病欲向愈,予前方去炮甲,余药不减。

后一月复诊,患肢肿胀已不显,两侧小腿周径相差﹤1cm。病情痊可,予前方炼蜜为丸善其后。

2.?临证体悟

下肢深静脉血栓为常见周围血管病。缘由静脉壁损伤,血液淤滞及高凝状态所致。血栓形成,使得血液回流受阻,导致肢体远端肿胀疼痛;栓子脱落,可并发致命性肺栓塞;亦可因迁延不愈而成血栓后综合征。本病在中医学似无相近之病名。然据其以下肢肿胀疼痛为主症,当属痹证、水肿之范畴。痹者,闭也;血脉闭阻之谓。盖由下肢受寒,寒凝血涩;或创伤手术,损伤血脉;加之血液浓黏,血流缓慢,致血液淤滞,终致凝结。血凝脉中,阻塞脉道,闭阻经络,不通则痛,发而为痹,是为脉痹。经云:在于脉则血凝而不流(《素问﹒痹论》)。仲师曰:血不利则为水(《金匮﹒水气病脉证并治》)。瘀血化水,停聚局部,则肢体肿胀,发为水气。此瘀血水肿之所由作也。唐宗海曰:血与水本不相离。瘀血化水亦发为肿。是水病而不离乎血,血病而不离乎水。故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血证论﹒汗血》)。张石顽曰:左半边肿甚者,肝肾间有瘀血也,散血为要(《张氏医通﹒水肿》)。故治之之法,当通调血脉,祛瘀以行水。桂枝茯苓丸恰具活血通脉,祛瘀行水之功。方中桂枝辛温,擅通血脉。《本经疏证》称“其用之道有六:曰和营,曰通阳,曰利水,曰下气,曰行瘀,曰补中”。盖以其入肝肾膀胱三经,能直入血分、水分,是以既能行瘀,又能利水。故仲景治蓄水蓄血皆用之。用于此,自当为君。桃仁味苦甘平,为破血行瘀之要药。赤芍药苦平,行瘀消肿。《别录》称其“通顺血脉,缓中,散恶血,逐贼血,去水气”。牡丹皮苦辛微寒,擅清瘀热。《滇南本草》称其“破血行血,消癥瘕之疾”。三药共为臣辅,助君药以祛瘀行水。茯苓甘淡性平,运脾渗湿利水为之佐,使停聚之水得以转输,归诸决渎。其治血治水,悉中窾要。唯原方以白蜜和丸,意在缓消渐磨;今瘀阻脉道,攻治宜速,故改丸为汤。又以恶血凝聚,恐非寻常化瘀之品所能消,故加水蛭、土鳖、炮甲等虫类啮血之品以破之。水蛭主逐恶血、瘀血……利水道(《本经》);土鳖逐瘀而消水肿(《本草再新》);穿山甲能“宣通脏腑,贯彻经络,通达关窍,凡血凝血聚为病,皆能开之”(《医学衷中参西录》)。至若红花,取其活血行瘀,且能利水消肿(《本草再新》);牛膝引诸药下行,且生用能去恶血(《纲目》)。诸药加入,功力倍增;可以破瘀,可以通脉;可以利水,可以行血。用治本病,俾衃血消溶,停水运行;血流畅通,无使淤凝,庶几无并发肺栓塞之虞。

论文作者:张梅友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0

标签:;  ;  ;  ;  ;  ;  ;  ;  

桂枝茯苓丸加味治疗深静脉血栓论文_张梅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