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的人文传统与当代史学的人文关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史学论文,人文论文,当代论文,传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05)01-0046-04
一、史学也要考虑人文关怀
“人文关怀”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词。有学者提出:马克思主 义哲学批判地继承了西方人文主义的伟大传统,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 维度。对于史学工作者来说,是否也应该做同样的思考呢?
所谓人文关怀的基本含义,主要是指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 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的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等。这样一种精神对于历史学来说也 是完全适用的。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先驱者的李大钊早就明确地提出过史学与人生的关系问题。 他认为历史学就是研究社会的变革的学问,即是研究在不断的变革中的人生及为其产物 的文化的学问。他认为:现代史学给了人们“乐天努进的人生观”和一种新历史观,可 以“导引我们在历史中发见了我们的世界,发见了我们的自己,使我们自觉我们自己的 权威,知道过去的历史,就是我们这样的人人共同造出来的,现在乃至将来的历史,亦 还是如此。”
在当代西方史学中,关注人也是一种十分流行的趋势。当代法国著名史学家雅克·勒 高夫在他的新著《圣路易》翻译成中文后,他在专为中国读者写的前言中说:“本书中 译本促使我关注声誉卓著和真挚友好的中国公众,因而,这是我十分珍惜的一个机会。 ”他所谓的“关注”中国公众,就是希望中国读者能够把西方的传记传统和中国的传记 传统加以比较。他说:中国史学的传记传统至少始于司马迁的《史记》,他要求中国读 者能够进行“对比和互动”的阅读。因为对于13世纪的基督教会和中国社会这种自我封 闭的社会的了解和认识,将使我们认识到:“对于远隔万里的两个社会来说,今天确有 必要互相了解,因为相互了解能导致宽容、多元化和对历史记忆的和平比照,从而增进 人类财富。”
雅克·勒高夫在这里所表述的思想可以说是对史学的人文关怀的很好的诠释。他希望 中国的读者不仅了解中国的历史,也了解西方的历史;不仅了解中国人的生活,也了解 西方人的生活。当人们有了宽容、多元化的精神和对中外历史的对比了解,就有助于直 接、间接地增进人类财富,促使人们更好地生活。由此看来:注意史学的人文关怀已经 是当今世界著名史家的自觉意识,而对于今天紧跟时代潮流的新一代中国史学家来说, 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新课题。
二、中国传统史学的人文精神
在中国几千年的史学发展中已经蕴育着一种人文精神。所谓人文精神,就是人类对自 身价值的肯定。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就在不断探索着神、自然与人三者之间的关系。随 着文明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于自身的价值就有越来越清醒的认识。这种人文精神在史学 中也有所表现,但这种人文精神往往被神意、天命等超自然的观念所遮蔽,所以史学的 人文精神会显得比较微弱,需要我们认真去发掘。
中国传统史学的人文精神表现在哪里?有的学者对此已经作过研究。瞿林东先生指出: “中国史学中的人本思想传统、‘思齐’与‘内省’的人生修养的传统、关心国家命运 的忧患意识传统、史学审美传统等,都反映出极其鲜明的人文精神。其特点是历史感与 时代感的结合,是在现实的关注时,从不脱离对过去的思考和对将来的憧憬。它反映在 人对自身价值的认识上,它更反映在人对社会责任的认识上。”这个论述可以说是对传 统史学的人文精神的高度概括。笔者赞同瞿先生对此问题的观点,在进一步的思考中也 提出一些补充的看法:
首先,从史学观点上来看,传统史学在论述历史的变迁、历史的因果时往往能够以“ 人事”的解释来对抗“天命”的解释,即以人本身的原因来解释历史。
重视人,本来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论语》说:“子不语怪力乱神。”这就表明在 孔子的眼中,史官的作用已经与巫师分离了。以后的历史学家在面对重大历史变迁时更 是能够察觉“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在一些史学著述中也反映了古人对“ 以民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认识。《尚书》中关于“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 思想可以说是这种精神的最初体现。唐代史家吴兢在《贞观政要》中则大量记述了唐太 宗君臣对于“以人为本”的思想的认识。
第二,传统史学从其内容上看也很注重写人。司马迁开创了记传体的编撰形式,首次 在历史著作中记载了大量的形形色色的人物,使历史记载凸显了人的活动和作用。《汉 书》延续了《史记》的传统,使史书对于记载人的活动有了可遵循的模式。到了唐代的 刘知几则把史书记载人物活动的问题看成是史家不可推却的责任。他说:“夫人之生也 ,有贤、不肖焉。若乃其恶可以诫世,其善可以示后,而死之日名无得而闻焉,是谁之 过欤?盖史官之责也。”
我们浏览一下二十四史的篇目就会发现,《史记》、《汉书》中尽管也有循吏、儒林 、游侠、滑稽等反映社会中下层人物的历史记载,但是所占篇幅比较小,而《宋史》、 《元史》、《明史》中,对社会上普通人物的记述比例就大大增加了。以《明史》为例 ,它的列传部分共有220卷,其中从列传第10到第169卷是按照政治标准选择的对明王朝 有特殊贡献的人物,主要是不同身份的官员,但是写知识分子的儒林和文苑的比例增加 很多,共有7卷。写身份较低的下层政治人物的“忠义”之士也有7卷,而以“孝义”见 长的普通人物则有2卷,“方伎”、“隐逸”各1卷。此外还有“列女”3卷,虽然这些 人物的选择是按照当时社会流行的标准也就是封建的伦理道德标准选择的,但这些人物 的身份为普通的妇女则是不争的事实,她们有的人连姓氏都不清楚,只题名上海某氏、 石门丐妇、兴安二女等。更值得重视的是,《明史》为农民起义首领李自成、张献忠立 了传,虽然说是列入了“流贼”传,但它毕竟完整地记载了这“亡天下”的农民起义过 程。除了正史之外,明清以来所保留下来的大量地方志书,也按照正史的模式来搜求本 地区符合记载标准的人物,这些人物则更是普通人物,其数量要比正史所载大得多。
第三,传统史学非常重视历史的教化作用。这一点对于中国史学来说已经是个古老的 话题,前人对此都有过许多论述,但我们讲到传统史学的人文精神时又不能不提到这一 点。“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史学对人的教化作用非常明显,这是其人文传统的重 要体现。
对于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忧患,是中国历代文人学士的一个传统,也往往是史学家著书 立说的思想动机。孔子作《春秋》,正是由于对社会“世衰道微,邪说暴行有作”的形 势感到忧虑,从而激发起写作的欲望。许多历史学家都具有范仲淹的胸怀,他们“不以 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具有这种情怀的 历史学家写出的作品,必然也会深深感染读者。像宋代杨万里那样,读了《通鉴纪事本 末》后感到“如生乎其时,亲见乎其书,使人喜,使人悲,使人鼓舞。”
史学对人有劝善惩恶的作用早已得到普遍的认同。诚如刘知几所说:后之学者“不出 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这种“思齐”与“自省”,就意 味着通过读史可以使人学会做人的道理,从而增强人们的道德修养。
读史可以给人增添智慧,也是教育家们常说的话题。无论是治国理政者,还是一般的 读书人,都可以在读史中,“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 ,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样必然会提高人们对是非善恶的辨别力,从而增长智慧 、增长能力。由于史学具有这样的人文精神,对于人的教化具有重要的功能,所以历代 教育家都把读史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内容。
三、史学人文传统的时代局限
中国史学的这种人文传统是21世纪中国史学继续向前发展过程中必须继承的一种精神 财富,同时,史学的人文精神需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使之成为每一 个史学工作者自觉遵循的一种精神力量,它才可以形成人文关怀的作用。这是由于中国 史学的人文传统受到时代的局限,它不能简单地被新时期的史学工作者所利用。
传统史学的某些著作虽然宣传了一些“以民为本”的思想,但是它与我们今天所要求 的“以人为本”的精神是有本质的不同的。传统史学著作所讲的“民”虽然也是“人” ,有些地方两个词也是通用的,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在传统史学著作中,“民”或“臣 民”,主要是相对于“君”或“君主”而存在的对立物。君主是统治者,臣民是被统治 者,这个地位是不能颠倒的。虽然古代杰出思想家也有“民为贵,君为轻”的主张,但 并不意味着真正揭示了“民”的价值,在很多情况下,有些比较明智的统治者也强调“ 以民(人)为本”,但这种对“民”的生存条件的重视,其根本目的还是在于维护君主政 权的稳定。《管子》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 唐太宗对于君与民的对立关系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他认识到“民犹水也,君犹舟也”的 道理,深刻感受到“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 不用,诚可畏也。”正是有了这种“可畏”的自我感觉,才使他自己“不敢纵逸”,而 必须“先存百姓”。他懂得“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对 “民”的力量这种“可畏”,也正是出于自身政权稳定的考虑。
由此可见,古人所谓的“以民为本”,并不同于今天我们提出的“执政为民”,当然 也不意味着人民群众真正当家作主。这里我们并不苛求古代的君主和思想家应该具有今 天人文关怀的种种要求,他们的“以民(人)为本”的思想已经是十分可贵的,而且在当 时的历史条件下也是难以做到的。今天,我们必须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对“以人为本”的思想赋予新的涵义,提出新的要求,使各方面的工作都能体现 出人文关怀。在这方面,以记载人类的历史活动的过程、分析人类生存活动的条件、研 究人类社会生活的趋势为主要目的史学工作者是可以有所作为的。
四、史学在人文关怀方面的缺陷
长期以来,我们的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史学在20世纪的发展中取得了斐然的成绩, 但是,过去的史学工作,也包括我们今天的史学工作,在体现人文关怀方面还是有不少 缺陷的。
第一,从史学工作者所关注的主要领域来看,史学工作者的主要注意力还是关注政治 史、军事史、外交史、革命斗争史或者重大历史事变、重要历史人物等方面,近些年发 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史、社会史、文化史已经被更多的学者重视起来,甚至出现了一 定程度的“社会史热”。不同历史时期的人的社会生活状况开始得到史学家的关注,不 同历史时期的普通人的社会生活状况也开始得到关注。但史学如何更全面地反映不同时 期人的生活状况、人的命运的变迁、人为改变自身命运所进行的抗争等等,仍是史学家 应该注意的课题。在很多史学论著中,人的作用比较模糊,有的只有史料的摘引,有的 只有事情的过程,有的则只有数字的堆积。
第二,史学家对人的研究往往停留在人们的外在行为上,而对于人们生存与发展的社 会环境与社会心理活动方面的揭示不够。仿佛历史中的人都是没有情感、没有意志、没 有需求的人,这样的历史就不能真正使人理解,真正打动人。不能深入揭示人的心理世 界,就不能真正把握人的活动规律。
第三,史学工作者对死的文献资料比较重视,而对于亲身经历过历史过程的那些历史 活动参与者、目击者的活的口碑资料则重视不够。许多活生生的历史见证者往往被忽视 ,他们往往掌握着历史过程中最宝贵、最闪光的东西,但这些至多只能作为他们讲给后 代的零碎故事,历史学家们不屑于知道这些,而他们自己也缺乏记载这些事物的能力。
第四,史学工作者的工作基本上是在专业的范围内,直接为群众服务的工作比较少, 可以提供给广大群众阅读的史学成果也比较少。多数群众所了解的历史是从影视作品中 得到的,这里有真正的历史,也有戏说的历史,但史学工作者却很难改变这种状况,史 学工作不能满足群众对历史知识的需求。
五、史学应该真正体现人文关怀
以上所述只是史学工作缺乏人文关怀的一些表现,问题远不止如此。在新的世纪中, 历史学应该有新的发展、新的作为,使其成为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既古老又有强劲生 命力的一门学科,必须在增强其人文关怀的能力上有所改进。
首先,史学有很多分支,史学工作有许多层次,任务不尽相同,但是史学工作的基本 任务应该是反映人类自身发展的历程。因此,史学应该真正把人作为历史进程中的主体 ,反映出人的处境、人的命运、人的智慧、人的发展,能够使今天的人感受到人自身的 力量,受到鼓舞、受到启示,从而为争取更好的生存条件去努力奋斗。因此,新世纪的 历史学在表现人的力量方面应该有所突破。不论是政治史、经济史、军事史、外交史、 社会史、文化史,都应该能够看到人的活动。因为不论哪一个历史领域,都是人的活动 和创造的结果。无论哪一个历史领域,脱离了人,就脱离了历史的根本。不仅要有高层 的精英人物的活动,也要有中下层的普通人群的活动。我们所以主张写普通人,不是反 对写领袖、写历史中的精英人物,更不是贬低他们在历史中的作用。写普通人,不是写 所有的人。这里的普通人是从身份、地位上说的,而他们的历史活动仍然是具有特殊价 值的,是值得进行历史记载的。同时,史学产品在反映人的活动时,既要反映人的活动 的外在表现,又要反映人的内在心理。要使这种人的活动的记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 而不是抽象的“人”。近些年,心态史学有所发展,这是对“人”的研究的深化,这方 面的研究应该得到加强。
第二,史学工作的深入必须依赖史料,这方面既要重视“死”的文献资料的作用,也 要重视“活”的人的口述史料的作用。今天七、八十岁的老年人,都是过去几十年历史 的见证者,他们对过去的历史有着实际的感受,这对于研究现当代历史是非常宝贵的。 这些前辈人的亲身感受,对于后一代人来说,比那些文献资料会有更强的感染力。史学 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以增强其社会功能。有学者撰文指出建立中国口述史学 工程的设想,既要关注新中国建立前后各个时期的重要历史人物,也要关注普通的人民 群众,如工人、农民、手工业者、私营企业主、科技人员、教师、艺术家等,应注意抢 救一些重大事件的参与者、决策者和经历者等重要人物的口述史料,以及濒临绝迹和消 失的特殊行业、特殊工艺、特殊人物的史料。这对于构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的中国口 述史学是十分必要的。有关部门应该对于口述史学的建立,给予适当的扶植。
第三,史学工作者应该关注广大群众对于历史科学产品的需求,为他们提供真实可靠 、科学性强而又为他们喜闻乐见的史学作品。史学的最终目的还是应该为人服务,脱离 了服务的对象,史学也就失去了自身存在的价值。即使是史学中最专业的部分,也不可 能只是为史学家自身服务,它只是间接地为群众服务罢了。因此,史学工作者应该增强 自己的服务意识,要眼里有群众,尽可能地把自己的工作与群众的需求、社会的需求结 合起来。史学只有在为群众服务的过程中,才能不断地增强自己的生命力。
第四,要创新史学成果的表现形式。史学成果的面孔不能千篇一律,永远不变,要适 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脚步,要创造更多、更好的形式来表现人的历史创造能力,要让更 多的普通人的历史活动受到历史家的关注,这样传统的历史记载形式就有很大局限,必 须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传统史学的纪传体、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近代史学的章节体 等,在新的时代还可以继续发挥他们的优势,但随着新时代人的社会生活的多样化,史 学体裁也应该多样化。为了更凸显普通人的历史作用,应该更多地编写地方史、城市史 、企业史、学校史、村史、家庭史、社会团体史以及各种人物的传记。既要有文字版的 史学作品,也要有更多的电子版的作品问世。
最后,我们也应该指出:史学工作者本身也是人,史学工作的人文关怀自然也应该包 括对他们的关怀。应该爱惜史学工作者的人力资源,要改善和创新对史学工作者的评价 标准,使他们能出精品,不要重复劳动。要鼓励史学工作者多出产品,也要给他们积累 和思考的时间,机械的量化要求不可取。要为各类史学刊物平等竞争创造条件,史学产 品的价值要根据产品本身的价值而定,不能仅看发表在哪一级刊物上。要提高史学产品 的报酬,使史学工作者的劳动价值得到较为合理的体现。要实行灵活的人事制度、工作 制度,在职的史学工作者也应该有必要的调整,他们的身心健康应该得到关注,不能年 年都出同样多的成果,年年都承受过重的压力。引进竞争机制是必要的,但不能忽视对 于人的关怀,竞争的目的应该是更好地发挥人的作用,体现人的价值和尊严,而不能由 于不适当地竞争使其受到伤害。退休的史学工作者应该有发挥作用的空间,尽力避免人力、物力资源的浪费。
总之,在新的世纪里,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条件下,每一个人,都应该真正享有人的 生活与工作条件、社会条件,他们的自身价值应该得到合理的体现,他们的个性与尊严 应该得到保护。历史学本来就是有关“人”的学问,是真正的总体的“人学”,历史学 应该成为社会人文关怀中的巨大的精神力量,这是历史学永无止境的社会功能。我们只 有自觉地意识到史学的这种功能,才能把这方面的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