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黄永清,宁夏,孔令孜,李小红,韦志扬[1](2020)在《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文中指出【目的】调研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面临的制约因素,明确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方向及重点,为相关部门制定政策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及统计资料,分析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现状、主要模式及特点等;设计调查问卷,系统调查近年来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困难;通过实地调研,了解创新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征集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建议;组织召开座谈会,与专家及专业人员一起研讨优化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对策措施。【结果】广西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基本建立,通过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及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但在农业科技成果供给、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农业科技成果需求等方面仍存在明显的制约因素。因此,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重点是:(1)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加快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机制,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建立科技需求信息反馈机制及国内外合作机制。(2)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加强平台建设及创新转化方式,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加强科技成果跟踪管理服务。(3)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激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建议】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稳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保障,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促使农业科技成果快速而有效地转化,最终实现广西农业高质量发展。
周紫光[2](2020)在《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缺少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现阶段,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较低,制约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落实、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四个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农科院校承载着农业人才培养、农业科学研究、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基本职能,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农业人才的基地,是承担农业科学知识创新和农业关键技术研发的重要力量,也是实现“三农”现代化的主力军,对于引领农业教育发展、促进农业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然而,我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着诸多问题,制约了农科院校深度参与和真正引领农业产业的发展。深化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是落实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的题中之义,是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农科院校更加深入广泛地服务“三农”发展的应然之举。本研究综合运用了问卷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高等学校职能理论、协同治理理论、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为指导,沿着“理论探讨—问题分析—经验借鉴—对策建议”的研究思路展开。除绪论外,本研究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基本理论探讨。本研究界定了农科院校、农业产业、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等核心概念的内涵,论述了高等学校职能理论、协同治理理论以及教育内外部发展关系规律理论,并对这些理论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二部分是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分析。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与访谈法,选取28所农科院校与3所涉农综合性院校的管理人员为调研对象,对我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第三部分是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诸多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内部因素的作用,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本研究从农科院校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两个维度,对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剖析。第四部分是美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启示。本研究运用案例研究法,探究了美国农科院校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美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特点,得出了其对我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第五部分是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本研究在理论探讨、问题与原因分析、经验借鉴的基础上,提出了深化我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姜春[3](2019)在《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Global Innovation Index,GII)显示:中国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国家,排名连续提升至第17位(共127个经济体)。这说明70年来,中国科技创新迈入“质量型”门槛,政府所实施的科技创新政策起到了创新体系均衡发展的积极作用。然而,在迈向创新型国家征程中,科技进步贡献率尚远低于全球科技创新国家第一集团的这个“阿喀琉斯之踵”仍然存在。这暴露出科技与经济“两张皮”的诟疾尚未得到彻底治愈,孕育原创性科技成果以及产业核心技术自主可控能力尚存在诸多缺憾。显然,作为教育、科研和服务社会三大功能于一体的高校难辞其咎。诚如,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所言,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核心要素之一就是看科技创新要素能不能成为发展的主动力,而科技成果转化是通向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渠道。在这里我们不仅需要挖掘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而且也要关注疏浚政策传导的“河道沟渠”。我们不禁思考:缘何中央、地方各层面出台一揽子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等微观主体后续乏力?在既有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基本建立的情况下,政策在高校层面的传导机制呈现何种图景?针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肠梗堵”魔咒,怎样畅通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以此克服政策效能递减?本文以阐述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机制为研究主线,遵循“概念界定→问题透视→因素分析→模型构建→机制阐释→政策设计”的基本逻辑与思路,探寻既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的“最后一公里”。在界定本文研究的基本概念基础上,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国内外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研究学术史进行系统梳理及评述,勾勒出该研究主题的知识图谱,说明本文的研究方向,确定了研究目标和内容;继而,选取在宁24所高校为研究对象,对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基本问题进行描述性分析,以此力图多维度展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貌,透视既有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与问题,指出政策在高校场域传导阻滞的症结所在;进一步地,围绕传导阻滞的问题,对在宁24所高校深度访谈,尝试运用扎根理论方法构建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影响因素及传导作用机制模型,并展开理论阐释,提出若干反阻滞策略。本文的主要发现有如下四点,(1)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肠梗堵”依然存在。相较于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四梁八柱”框架,政策最后一公里的“涓涓细流”有待疏浚与丰富,问题主要集中在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等四个方面;(2)影响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的因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有政策属性、决策偏好、内部管理、评价导向、外部支持和政策执行等,这些因素均会对政策执行行为的选择产生影响,形成正常执行、象征执行等行为策略;(3)从政策属性到政策执行之间还存在一个传导过程。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作用于高校呈现出“使命指引(Mission Guidance)→动力供给(Power Supply)→螺旋推进(Strategy Promotion)→行为选择(Behavior Choice)”的MPSB传导机制。在这个传导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动态循环的过程。(4)在政策传导阶段中各主要因素交互作用。使命指引主要是由政策属性体现,是前牵引驱动因素,直接影响政策执行行为和政策效果;动力供给是由高校政策偏好和组织外部支持的驱动力供给产生作用;螺旋推进是由评价导向与内部管理的双因素推动作用;行为选择是指在上述的使命、动力、策略的作用下,传导执行者采取的正常或偏差等行为。鉴于此,为打破“肠梗堵”魔咒,提出高校应自觉强化价值使命、加强政策宣传广度力度、推动组织内部改革与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政府需要加快完善政策协调机制、风险防控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绩效评估机制以及深化科技与金融的深度融合等;社会可以加快新型研发机构混合所有制建设、推行科技成果第三方评价行业标准和孕育技术转移专业化服务新模式等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丰富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传导理论研究以及畅通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真正“落地”具有重要理论蕴意与实践参考。
王冰[4](2019)在《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满意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业科研成果是增强农业自主创新力的重要战略资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是实现农业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环节。江西作为传统农业大省,目前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较低、科研人员创新积极性不高,究其原因是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不合理。基于此,本文以江西省农业科研单位的224位科研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制度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评价的描述性分析,发现科研人员对政策了解程度低、科研单位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不明确、未按政策规定的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奖励给科研人员。其次,进行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满意度评价的实证分析,发现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整体满意度偏低。运用熵值法计算出满意度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发现收益分配比例、税务筹划、科研活动以实际需求为导向对政策满意度的影响较大。最后,采用方差法和独立样本检验法分析科研人员的个体特征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影响,发现科研人员的性别、学历、在团队中的角色、科研成果转化奖励方式对政策满意度存在明显差异性,科研人员的职称对政策满意度不存在明显差异性。综合以上分析,本文为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对不同科研主体实施针对性地分配制度,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分配方案;二是制定公平合理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协调科研成果转化所涉及的各参与人员间的利益分配关系;三是制定合理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税务筹划,保障科研人员的利益;四是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多元的分类评价体系;五是要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的结合,鼓励科研人员积极完成科研成果转化工作。
袁泉[5](2019)在《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创新是引领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高等院校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创新最主要的表现形式,科技成果转化不仅是高校科技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高校的重要职责,是判断高校社会服务能力的重要标准。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明确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目标任务,为新时代高等院校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提出新的具体要求。本文在梳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基础上,首先评价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现状、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其次,建立评价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最后,根据现状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提出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提升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的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结论包括:第一,随着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的不断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和水平得到了不断的提升。但是应当看到,当前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还存在高水平科技成果“量质齐低”与市场脱节、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管理能力不足、科技成果转化运行机制不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知晓度和执行力有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中介服务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等问题。第二,1995-2016年我国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绩效偏低,且均未实现DEA有效。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年度均值均呈现出先下降后逐步趋于稳定变化趋势,但期间存在波动起伏区间。第三,1995-2007年以及2012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绩效全局Moran’s I指数低于0,为负相关;2008-2011年和2013-2016年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整体绩效值的全局Moran’s I指数均大于0,表明自2008年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空间相关显着性有所增强,集聚态势明显。第四,从第一阶段转为第二阶段,热点数量呈现增加趋势,且越靠近南方地区,热点聚类越来越紧密,即我国南方地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呈现较为明显的空间收敛。从冷热点的时空分布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分布总体趋势是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空间集聚性逐渐增强,由整体分散分布的特点逐步变化为连续、小面积空间分布的特点。
张庆祝[6](2018)在《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开展创业型大学研究,探索适合部分大学发展的新路径,激发大学的创新创业活力,是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应对高等教育内外部环境变化、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将创业型大学研究与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相结合,为农林院校的发展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提高农林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推动农林院校在服务农业现代化中实现新发展,对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综合运用生态学、创新创业、战略管理、新制度经济学等多学科理论,按照从实践到理论,由普遍理论到特殊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逻辑主线开展研究。通过对大学职能变迁的历史考察,认为创业型大学新形态的出现,是大学适应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创业型大学及时回应了社会发展对科学技术的迫切需要和创新人才的渴望,必将成为大学发展一种重要模式。研究以沃里克大学和MIT为例,梳理了他们成为创业型大学的历程。研究认为:创业型大学是在知识经济的背景下,充分利用区域与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机会,通过组织创新和职能拓展,实现将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并利用学术资本带来的发展资源,不断发展壮大的新型大学。创业型大学的本质是:具有变革和创新精神的大学的学术创业,是大学通过主动调整内部的生产关系、解放生产力的实践。创业型大学在组织、职能、文化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征。在组织方面,具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和跨越传统边界的创新组织;在职能方面,创业精神有机地嵌入到教学、科研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作为为创新创业文化的策源地,弘扬发展创新创业文化;在文化方面,存在着多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按照学术资源在知识领域高深程度(尖端学术资源和普通学术资源)与学术资源转化为学术资本难易程度(应用性学术资源和基础性学术资源)两个维度及其强弱组合,将创业型大学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创新性创业型大学和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借助Timmons的创业理论,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对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各有侧重,相互作用,动态发展,构成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基本发展模式。提出了应用性创业型大学的创业模型,并从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创业团队三个维度,给出了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的具体途径与基本模式。通过对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和现实的审视,回溯了农林本科院校的发展脉络,研究了农林本科院校的目前现状,并借用生态位的理论分析了农林本科院校为什么要转型以及为什么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为农林本科院校向农林本科院创业型大学转型构建了基本模式,并提出转变发展理念、改造组织结构、突显创业特征、推动教师转型、促进文化融合五个转型策略以及转型要遵循的整体性、动态性、开放性三原则,从外在制度和内在制度两方面对保障转型成功的制度建设进行了研究。根据战略地图理论,将农林类创业型大学的战略目标分为职能发挥、内部运营、学习与增长三个层面,并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绘制了学校转型的战略地图。最后,借助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研究成果,对某农业大学的转型发展进行了战略分析和设计。运用SWOT分析法,对该农业大学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从转变发展理念、开展组织改造、突显大学创业特征、完善师资队伍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该农业大学的转型进行了战略设计。
赵翔[7](2018)在《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自古便是农业立国的国度,中国农业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决定国家命脉的主要因素之一。然而,从近年来的科技发展来看,农业发展速度相对较慢,在科教兴国的基础上,应该对农业予以足够的重视。二十世纪末,各国相继重视的产学研合作为本国带来了非常可观的利益,并继续大力发展相关方面的合作。农业产学研是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农户等为主体,在市场化条件下,建立的一种共同从事农业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咨询与服务的组织形态,有着紧密的利益关系和不同的分工,协同和集成各种优势创新资源,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转移转化,是一种优化的科技创新行为。20世纪以来,随着化学科学、生命科学、信息科学等学科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大量运用,农业科技突飞猛进,创新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利用农业高新技术去改造传统农业,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了时代的潮流,成为了当今世界农业科技创新发展的新趋势。南京因为蕴藏着强大农业科技创新能量,拥有开展农业产学研合作,推动农业创新发展得天独厚的优势,尤其是改革开放政策以后,南京农业发展很快,农业竞争力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要素不断得到优化配置,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业劳动力素质不断提高,农产品数量大幅度增长的同时,农产品质量不断提高。然而,现在南京市还存在现代农业发展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匹配、科技引擎还有待加强、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水平不高、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水平不高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探索提高。农业产学研合作是联系农业科技与农业生产生活的重要纽带,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的重要路径。通过对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分析,认真研究政府为主导推动农业产学研合作、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如农业科技园区、农村科技服务超市的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平台的搭建、引导开展产学研合作项目等,并尝试针对现有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有效推动南京市的农业产学研合作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徐晓丹[8](2018)在《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创新正是针对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新形势提出的体现国家意志的重大战略举措,不仅是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高等学校创新能力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增强我国科技实力、国际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跨文化、跨领域、多主体参与的非线性创新组织模式,与以往的产学研合作机构存在较大差异,如何客观评价、有效激励,寻求体制机制的创新突破以促进高校协同创新的良性发展是国家面临的客观现实难题,也是本研究开展的目的和意义所在。本研究综合运用协同学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创新网络理论等,采用调查访谈法、案例研究法、文献研究法、系统分析法以及比较研究法,以高校协同创新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高校协同创新建设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路径,重点分析高校协同创新的利益机制和现实问题,在借鉴吸收国外协同创新制度设计、组织模式、运行成效的基础上,提出共同治理我国高校协同创新的制度路径。同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范式,通过对国家首批认定的14家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其中的13家实地调研、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具体分析这些自然形成的不同协同创新中心的利益述求以及影响协同创新利益配置的复杂因素,探索构建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及其实现途径。本研究发现,高校协同创新有其特殊的内在规律性,不仅是简单的政策构想和理论创新模式,而是长期以来人类创新实践的经验总结。高校协同创新的本质是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根本是体制机制创新。实证研究表明,不同类型协同创新进行利益配置的影响因素有一定差异,但总体上主要表现为重大任务承担能力和科研产出贡献度。面对高校协同创新这样一种由多元异质主体基于共同的目标愿景组成的复杂性开放系统,建立健全具有合理的配置原则、科学的评价体系、理性的契约过程和完善的配套政策的利益配置机制成为必要。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协同创新的顺利开展和深入推进,需要政府部门、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和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和密切配合。
许惠[9](2017)在《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培育及其协调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高校作为高层次人才的聚集地及原始性创新成果的重要源头,拥有着丰富的科技资源,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始终未能实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质的飞跃和提升。高校中的相关科技成果转化往往会涉及政府、高校、科研人员、企业(农户)和中介机构等多方主体。这些主体中,政府,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导者,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环境建设主体,主要通过颁布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科技成果推广宣传,设置转化机构等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是科技成果的重要生产基地,担任着为社会教育和培训人才的责任;科研人员是科技成果的产出者,在更新现代科技水平方面担负着主要责任;企业(农户)是科技成果的需求者和接纳者,是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落脚点;中介机构是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各主体的桥梁和纽带,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推广者。各主体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通过文献收集,分析了当前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选取了福建省各地市11所高校作为调查区域,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高校科研人员及相关职能部门人员展开调查,分析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培育情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业务培训、完善相关机制、扩宽推广渠道等培育对策;同时通过博弈分析法探究各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从政策调控、资源整合、市场导向、综合保障四个层面构建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各主体间的协调机制,并提出相关建议,进而为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间的协调互动及加快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提供参考。
曹叔亮[10](2017)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组织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组织载体,传统的高职教育组织载体主要是单一组织形式的高职学院及相关机构,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作为一种复合教育组织形式,是近十年来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新生事物,是高职教育开展合作创新的重要组织形式之一,而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是当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个新课题。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高职教育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期,与此同时,高职教育的组织形式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传统的单一组织形式继续发挥其原有功能与作用的同时,出现了大量的复合组织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已经成为我国高职教育组织发展的新趋势。目前,我国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有以下三类:集团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行业性的高职教育集团为代表,集群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地理集中的高职教育园区为代表,联盟式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主要以功能性的高职教育联盟为代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是高职教育合作创新的必要前提;合作创新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发展的必由之路,这是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最佳结合。本文遵循“理论分析—实践案例—理论建构—实践路径”的研究思路,以高职教育网络组织为研究对象,运用多学科的方法,结合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典型实践案例,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现状,厘清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构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阐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探索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机制创新等方面提出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导论。本章集中阐述了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述评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界定研究中涉及的核心概念,明确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简述研究中的可能创新之处。第二章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基本理论问题。本章主要从理论上界定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内涵特征、主要类型及其功能与影响,并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演化周期、影响因素、主要形式及其优势与意义。第三章分析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本章选取C市高职教育园区作为典型案例,主要介绍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及其形成与发展概况,详细描述了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发展进程与社会影响以及若干具体实践案例,最后对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予以评价,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第四章论述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与运行机制。本章主要从不同主体范围、组织方式、构建形式与目的指向等方面分析总结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并从动力机制、分工机制、信任机制、利益分配机制与沟通协调机制等方面阐释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第五章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从内部合作、内部竞争、对外合作、对外竞争与体制机制等方面探讨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从创新理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模式与创新机制等方面提出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二、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研究方法 |
1.1 文献法 |
1.2 问卷调查法 |
1.3 实地调研法 |
1.4 研讨法 |
2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2.1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取得的主要成效 |
2.1.1 农业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及推广体系基本建立 |
2.1.2 建立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2.1.3实施了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 |
2.1.4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稳步提升 |
2.2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及特点 |
2.2.1 政府引导型模式 |
2.2.2 建设农业科技园区模式 |
2.2.3 建设科技示范基地模式 |
2.2.4“政府+企业”多方推动模式 |
2.2.5 会展模式 |
2.2.6 科技特派员模式 |
2.2.7 农业企业主导模式 |
2.2.8 涉农科研院所及高校主导模式 |
2.3 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 |
2.3.1 农业科技成果供给方面的制约因素 |
2.3.2 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系方面的制约因素 |
2.3.3 农业科技成果需求方面的制约因素 |
3 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的主要任务 |
3.1 深化完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 |
3.1.1 加快完善农业科研项目管理制度 |
3.1.2 创新农业科技成果评价及管理机制 |
3.1.3 建立产学研长效合作机制 |
3.1.4 切实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
3.1.5 科技需求信息反馈机制 |
3.1.6 国内外合作机制 |
3.2 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
3.2.1 完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
3.2.2 加强平台建设,创新转化方式 |
3.2.3 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 |
3.2.4 加强科技成果跟踪管理服务 |
3.3 探索建立新型农业科技服务机制 |
3.3.1 激发农民对农业科技的需求 |
3.3.2 构建多元化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
3.3.3 推动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 |
3.3.4 推进“互联网+”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
4 对策建议 |
4.1 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改革 |
4.2 稳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保障 |
4.3 强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人才支撑 |
(2)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作用的研究 |
1.3.2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
1.3.3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经验与启示的研究 |
1.3.4 农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价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的创新之处 |
1.4.4 技术路线 |
2 核心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科院校 |
2.1.2 农业产业 |
2.1.3 高等院校内部管理体制 |
2.2 主要理论基础 |
2.2.1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
2.2.2 协同治理理论 |
2.2.3 教育内外部关系规律理论 |
3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的调查分析 |
3.1 研究设计与分析方法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组织与实施 |
3.1.4 调查统计与分析 |
3.2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
3.2.1 农业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2 农业科研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3 农业服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
3.2.4 教师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1 内部原因分析 |
4.1.1 办学定位未凸显农业特色 |
4.1.2 校内管理部门设置欠合理 |
4.1.3 绩效考评内容缺乏针对性 |
4.2 外部原因分析 |
4.2.1 政府授权不充分 |
4.2.2 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的影响 |
4.2.3 农科教结合管理体制的制约 |
5 美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与启示 |
5.1 美国农科院校的发展历程 |
5.1.1 萌芽时期:以培育农业人才为目标 |
5.1.2 发展时期:以农业科技创新为抓手 |
5.1.3 成熟时期:以提供农业服务为己任 |
5.2 美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的特点 |
5.2.1 科学合理的机构设置 |
5.2.2 明晰有序的权力配置 |
5.2.3 以院、系为中心自主办学 |
5.3 对我国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启示 |
5.3.1 优化农科院校内部机构的设置 |
5.3.2 重构农科院校内部的权力结构 |
5.3.3 授予院、系充足的办学自主权 |
6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路径选择 |
6.1 农科院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需要政府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
6.1.1 推进管办评分离,明确政府角色定位 |
6.1.2 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授权农科院校 |
6.1.3 整合农科教资源,构建农科教深度融合管理体制 |
6.2 农科院校要深化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 |
6.2.1 加强顶层设计,凸显“三农”办学特色 |
6.2.2 合理配置职权,推进“大部门制”改革 |
6.2.3 拓宽转化渠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 |
6.2.4 引导教师参与,强化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建设 |
6.2.5 优化考评内容,健全教师绩效评价管理制度 |
7 结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状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 B 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内部管理体制状况的访谈提纲 |
致谢 |
(3)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框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图 |
第三节 创新意图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意图 |
二、不足之处 |
第四节 基本概念界定及阐释 |
一、科技成果 |
二、科技成果转化 |
三、科技成果转化政策 |
四、传导机制 |
第二章 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文献时间与数量分布 |
第二节 区域特征分布 |
第三节 重要作者及观点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重要作者共被引知识图谱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高产作者分析 |
第四节 研究热点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热点 |
第五节 研究前沿分布 |
一、国外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二、国内相关研究的研究前沿 |
第六节 研究评述及问题提出 |
第三章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评价维度设定 |
一、评价维度选择 |
二、评价维度设定原则 |
第二节 科技创新投入 |
一、科技活动人员 |
二、科技机构建设 |
三、科技经费投入 |
四、科技项目 |
第三节 科技成果转化平台 |
一、技术转移机构 |
二、校级管理制度供给 |
第四节 科技成果产出 |
一、软科技成果 |
二、知识产权与专利 |
第五节 科技成果转化效果 |
一、科技成果获奖 |
二、技术成果转让 |
第六节 科技成果转化面临的基本问题 |
一、转移转化的动力供给 |
二、高等教育领域的改革力度 |
三、技术转移体系的健全程度 |
四、创新主体的承接能力 |
第七节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构建 |
第一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抽样 |
二、数据收集及效度检验 |
第二节 范畴提炼 |
一、开放式编码 |
二、主轴式编码 |
三、选择性编码 |
第三节 模型检验 |
一、编码一致性检验 |
二、效度、信度和理论饱和度检验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模型理论性阐释 |
第一节 政策使命指引传导阶段 |
第二节 传导动力供给阶段 |
一、决策偏好 |
二、外部支持 |
第三节 螺旋推进传导阶段 |
一、内部管理 |
二、评价导向 |
第四节 传导执行行为选择阶段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传导效能的建议 |
一、高校层面 |
二、政府层面 |
三、社会层面 |
第三节 未来拓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A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体系框架 |
附录B 在宁部分本科高校(不含民办)基本情况 |
附录C 科技成果转化调查问卷 |
附录D 科技成果转化状况调查系列报告 |
附录E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学研究活动情况 |
(4)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满意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
1.3.1 技术路线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农业科研成果 |
2.1.2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 |
2.1.3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协同创新理论 |
2.2.2 合作博弈论 |
2.2.3 利益平衡理论 |
2.2.4 激励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高校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研究 |
2.3.2 科研机构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研究 |
2.3.3 企业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评价研究 |
2.4 文献述评 |
3 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演进历程 |
3.1 国家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演进历程 |
3.1.1 建国初期-改革开放初期(1949-1978 年) |
3.1.2 改革开放初期-新世纪(1978-2000 年) |
3.1.3 新世纪以来(2000 年-今) |
3.1.4 国家科研成果转化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
3.2 江西省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
3.2.1 江西省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成效 |
3.2.2 江西省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不足 |
4 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评价的描述性分析 |
4.1 样本特征分析 |
4.2 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了解程度的评价 |
4.3 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方式的评价 |
4.4 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奖励比例的评价 |
4.4.1 单位奖励科研团队的比例 |
4.4.2 科研团队中不同角色的分配比例 |
5 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 熵值法 |
5.2.1 权重的确立 |
5.2.2 熵值评价模型 |
5.2.3 结果分析 |
5.3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政策满意度分析 |
5.3.1 二级指标满意度评价 |
5.3.2 总体满意度评价 |
5.4 个体特征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4.1 性别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4.2 职称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4.3 学历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4.4 团队角色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4.5 奖励方式对政策满意度的差异性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国内外经验与启示 |
6.1 国内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经验与启示 |
6.1.1 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比例明确 |
6.1.2 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主体清晰 |
6.1.3 物质与精神激励并重 |
6.2 美国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经验与启示 |
6.2.1 大学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 |
6.2.2 科研机构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 |
6.2.3 企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模式 |
6.2.4 经验启示 |
7 完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建议 |
7.1 明确利益分配的主体 |
7.2 制定公平合理的分配比例 |
7.3 统筹合理的税务规划 |
7.4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 |
7.5 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的结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1.4 研究思路与内容 |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分析 |
2.1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界定 |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理论回溯 |
2.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 |
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分析 |
3.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概况 |
3.2 高校科技成果投入产出分析 |
3.3 高校科技成果转让和技术服务收入分析 |
3.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环境分析 |
3.5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问题分析 |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实证分析 |
4.1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 评价方法选择及模型设计 |
4.3 数据来源、说明及处理 |
4.4 实证结果分析 |
5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主要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1.1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现实需要 |
1.1.2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内在要求 |
1.2 研究的意义 |
1.2.1 现实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简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2 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应用 |
2.1 生态学理论 |
2.1.1 几个重要概念 |
2.1.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2 创新创业理论 |
2.2.1 创新与创业 |
2.2.2 创新与创业行为 |
2.2.3 Timmons创业模型 |
2.2.4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3.1 战略管理与创业行为 |
2.3.2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 |
2.4.1 委托—代理理论 |
2.4.2 制度变迁理论 |
2.4.3 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5 本章小结 |
3 创业型大学的兴起与发展 |
3.1 大学职能的嬗变 |
3.1.1 人才培养职能的确立 |
3.1.2 科学研究职能的确立 |
3.1.3 服务社会职能的确立 |
3.1.4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 |
3.2 欧美创业型大学的崛起 |
3.2.1 沃里克大学 |
3.2.2 麻省理工学院(MIT) |
3.3 我国创业型大学的实践探索 |
3.3.1 福州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3.2 浙江农林大学创业型大学建设 |
3.4 本章小结 |
4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特征及模式研究 |
4.1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 |
4.1.1 创业型大学的缘起 |
4.1.2 创业型大学与大学创业 |
4.1.3 知识经济与创业机会 |
4.1.4 从学术资源到学术资本 |
4.1.5 大学的变革与创新 |
4.1.6 创业型大学的内涵解析 |
4.2 创业型大学的特征分析 |
4.2.1 创业型大学的组织特征 |
4.2.2 创业型大学的职能特征 |
4.2.3 创业型大学的文化特征 |
4.3 创业型大学的发展模式 |
4.3.1 欧洲模式和美国模式 |
4.3.2 应用技术性与学术创新性 |
4.3.3 应用性创业型大学发展的模式 |
4.4 本章小结 |
5 农林本科院校向应用性创业型大学转型发展研究 |
5.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的历史与现实审视 |
5.1.1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历史沿革 |
5.1.2 我国农林本科院校发展现状 |
5.2 生态位理论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分析 |
5.2.1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 |
5.2.2 农林本科院校的生态位策略 |
5.2.3 生态位视角下的农林本科院校转型 |
5.3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模式构建 |
5.3.1 组建创业团队——打造领导核心 |
5.3.2 寻找创业机会——选择转型突破口 |
5.3.3 激活创业资源——开启创业征程 |
5.4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策略 |
5.4.1 转变发展理念 |
5.4.2 改造组织结构 |
5.4.3 突显创业特征 |
5.4.4 推进教师转型 |
5.4.5 促进文化融合 |
5.5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原则 |
5.5.1 整体性原则 |
5.5.2 动态性原则 |
5.5.3 开放性原则 |
5.6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制度保障 |
5.6.1 外在制度保障 |
5.6.2 内在制度保障 |
5.7 农林本科院校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地图 |
5.8 本章小结 |
6.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战略分析与设计 |
6.1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的SWOT分析 |
6.1.1 转型发展优势 |
6.1.2 转型发展劣势 |
6.1.3 转型发展机遇 |
6.1.4 转型发展威胁 |
6.2 某农业大学向创业型大学转型战略设计 |
6.2.1 明确战略发展方向 |
6.2.2 深化组织机构改革 |
6.2.3 突显大学创业特征 |
6.2.4 完善师资队伍建设 |
6.2.5 推进创新创业文化建设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项目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六、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 |
一、优越的产学研条件 |
二、政府重视,政策扶持 |
三、模式多样,协同发展 |
第二章 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存在的问题 |
一、合作的层次不高 |
二、信息交流不够 |
三、机制不完善 |
四、资金投入不足 |
五、实用科技成果较少 |
第三章 加快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发展对策 |
一、构建农业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 |
二、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服务 |
三、提升农业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
四、建立农业产学研合作绩效激励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高校协同创新的发展维度 |
一、顺应大科学时代发展的需要 |
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需要 |
三、推进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需要 |
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需要 |
第二节 理论和实践价值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咨政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对象的确定 |
一、研究概念的界定 |
二、研究对象的选择 |
第二章 回顾与反思: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第一节 已有研究:多学科视域中的文献综述 |
一、协同 |
二、协同创新 |
三、利益配置机制 |
第二节 研究思路:结构内容和技术路线 |
一、已有研究评述 |
二、研究内容 |
三、技术路线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综合应用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四、系统分析法 |
五、调查访谈法 |
第三章 协同创新:宏观政策下的理想追求 |
第一节 范式转变:从封闭式创新到开放式创新 |
一、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二、创新理论演进 |
三、国家创新体系理论 |
第二节 模式变迁:从体制壁垒到融合集成 |
一、高校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化 |
二、高校学科、科研、人才发展的网络化 |
三、高校科技创新社会网络化的典型案例 |
第三节 高校选择:从产学研合作到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 |
一、协同创新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协同创新为高校实现“进位赶超”提供历史机遇 |
三、高校协同创新相关理论基础 |
第四章 现实困境:高校协同创新利益分析 |
第一节 厘清利益:理论机理与文献述评 |
一、利益相关者 |
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二节 聚焦利益:现实状况与理论诉求 |
一、高校协同创新中的利益相关者 |
二、协同创新利益主体需求 |
三、协同创新利益冲突分析 |
四、协同创新利益分配系统分析 |
第三节 协调利益:权力冲突的权利转向 |
一、利益相关者协调的逻辑起点 |
二、利益相关者合作关系的演化 |
三、利益相关者协调机制的构建 |
第五章 价值逻辑:应然的取向与规范性的理想 |
第一节 美国视角:协同创新发展历程及经验 |
一、美国协同创新发展历程 |
二、美国协同创新机制探析 |
第二节 欧盟借鉴:协同创新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
一、欧盟协同创新体系发展历程 |
二、欧盟协同创新组织模式特点 |
第三节 典型案例:借鉴思考为我所用 |
一、从美国I/UCRC看协同创新 |
二、协同创新的加拿大“NCE计划” |
第六章 共同治理: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制度路径 |
第一节 “共治”观念:高校协同创新治理设计之“轨” |
一、理论范式:利益相关者与治理 |
二、分析维度:整合与互动 |
三、协同层面:战略、知识、组织 |
第二节 机制构建: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之“钥” |
一、高校协同创新体系的构建要素 |
二、高校协同创新组织管理体制创新 |
第三节 体系框架: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 |
一、利益主体的协同机制 |
二、配置行为的优化机制 |
三、资源整合的保障机制 |
第七章 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案例剖析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实证研究:利益相关者多元诉求之“要” |
一、B协同创新中心管理体制与利益配置机制 |
二、八家协同创新中心有关利益配置机制分析(如表7-2所示) |
三、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实证研究 |
第二节 高校协同创新:一个期待续写的“故事” |
一、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结论 |
二、推动高校协同创新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2013年国家首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2: 2014年国家第二批认定的“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名单 |
附录3: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研究项目调研提纲 |
附录4: “高校协同创新工程”调研访谈提纲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培育及其协调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高校科技成果 |
2.1.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 |
2.1.3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 |
2.2 理论基础 |
2.2.1 技术创新扩散理论 |
2.2.2 博弈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2.2.4 生态学理论 |
3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和问题分析 |
3.1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及成果转化概况 |
3.1.1 科技成果转化人员数量不断增加 |
3.1.2 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力度不断加大 |
3.1.3 科技成果转化的数量和质量有所提升 |
3.1.4 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平台逐渐拓展 |
3.2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问题 |
3.2.1 转化资金投入仍然不足 |
3.2.2 高水平科技成果占比较低 |
3.2.3 技术交易市场还不够完善 |
3.2.4 政策法规不够健全 |
4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情况——基于福建各地市11所高校调研 |
4.1 调查方案设计 |
4.1.1 调查方法 |
4.1.2 调查对象 |
4.1.3 调查的主要内容 |
4.1.4 样本统计 |
4.2 结果分析 |
4.2.1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构成基本情况 |
4.2.2 当前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情况 |
4.2.3 当前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存在问题 |
4.3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培育措施 |
4.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主体意识 |
4.3.2 加强业务培训,提升转化能力 |
4.3.3 完善相关机制,增强转化动力 |
4.3.4 扩宽推广渠道,完善中介机构 |
5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协同机制研究 |
5.1 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协同存在的问题——基于各主体的博弈分析 |
5.1.1 供给方和需求方的博弈行为 |
5.1.2 政府与供给方的博弈行为 |
5.1.3 政府与需求方的博弈行为 |
5.1.4 中介机构和其他主体间的博弈行为 |
5.2 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主体协同机制的构建 |
5.2.1 协同原则 |
5.2.2 协同动力 |
5.2.3 协同机制 |
5.2.4 协同模型 |
5.3 促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协同的具体建议 |
5.3.1 优化制度环境建设,加大政府监管力度 |
5.3.2 建立资金投入体系,加强风险投资管控 |
5.3.3 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提升主体参与意识 |
5.3.4 立足地区发展需求,优化高校科研选题 |
5.3.5 建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主体有效合作 |
6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10)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网络组织与合作创新的研究综述 |
(三) 研究结论与存在不足 |
三、相关概念界定 |
(一) 高职教育 |
(二) 网络组织 |
(三) 合作创新 |
四、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三)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框架 |
六、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 研究内容的创新 |
(二) 研究视角的创新 |
(三) 研究方法的创新 |
第二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及其合作创新的理论界定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基本界定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形成动因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内涵、要素及特征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主要类型及比较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功能与影响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合作创新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基本特征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演化周期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影响因素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主要形式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优势与意义 |
第三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案例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的案例选择与案例概况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案例选择依据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的形成与发展 |
第二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具体实践案例 |
一、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合作创新 |
二、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的合作创新 |
三、信息产业园的合作创新 |
四、现代工业中心的合作创新 |
五、政校企所合作培养人才 |
六、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
第三节 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案例评析 |
一、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成效评价 |
二、C市高职教育园区合作创新的问题分析 |
第四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模式与机制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一、不同主体范围的合作创新模式 |
二、不同组织方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三、不同构建形式的合作创新模式 |
四、不同目的指向的合作创新模式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运行机制 |
一、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动力机制 |
二、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分工机制 |
三、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信任机制 |
四、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利益分配机制 |
五、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沟通协调机制 |
第五章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路径与建议 |
第一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发展路径 |
一、加强内部紧密合作,实现创新资源共享 |
二、促进内部协同竞争,通过创新引领发展 |
三、积极开展对外合作,构建合作创新平台 |
四、创新驱动对外竞争,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
五、建立合作创新机制,提高综合创新能力 |
第二节 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的政策建议 |
一、深化合作创新的发展理念 |
二、完善合作创新的组织结构 |
三、健全合作创新的政策制度 |
四、探索合作创新的实践模式 |
五、优化合作创新的体制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四、促进高等农业院校科技成果转化模式的分析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加快广西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创新研究[J]. 黄永清,宁夏,孔令孜,李小红,韦志扬. 南方农业学报, 2020(07)
- [2]农科院校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研究[D]. 周紫光.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3]打破“肠梗堵”魔咒 ——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在高校的传导机制研究[D]. 姜春. 南京工业大学, 2019
- [4]农业科研人员对成果转化收益分配政策的满意度研究 ——以江西省为例[D]. 王冰. 江西农业大学, 2019(03)
- [5]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绩效研究[D]. 袁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3)
- [6]创业型大学发展模式暨农林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D]. 张庆祝.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
- [7]南京市农业产学研合作现状与存在问题研究[D]. 赵翔.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8)
- [8]高校协同创新利益配置机制研究[D]. 徐晓丹. 厦门大学, 2018(06)
- [9]福建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多主体培育及其协调机制研究[D]. 许惠. 福建农林大学, 2017(12)
- [10]高职教育网络组织合作创新研究 ——以C市高职教育园区为例[D]. 曹叔亮.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