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的理论思考_信息社会论文

信息化的理论反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信息化主流视角的确立

笔者在文献[1]、[2] 中曾经讨论过关于信息社会的范式和不同角度的问题。文献[3]、[4] 也分析和讨论了从不同角度研究信息社会的学术流派。我们在文献[1] 中概括了研究信息社会的5种视点,现在看来,其材料和观点并未过时,除其中的批判理论现在看来可以归入多维探索或是社会学观,可以将到目前为止的信息社会理论的探索概括为四个范式。

第一,信息经济范式。认为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其经济性质:劳动力向信息部门的转移、职业结构组成的变迁、信息活动及产值在GDP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从而得出信息经济的诊断。

其代表人为马克卢普、波拉特等。这一范式有经验材料的支持,在理论上有较大的吸引力。然而波拉特为代表的理论在诸多方面都受到批评:对信息职业的定义过于宽泛,缺乏实际操作意义;对信息工作者的分类自相矛盾;对如何促进向信息社会的转变没有提出什么建设性的意见。

第二,信息量范式。以日本学者的研究为代表,不是考虑信息的生产过程,而是信息产品和服务的普及程度。用信息比率和信息化指数来进行测量。研究的内容包括信息消费的量、传播媒介的分布和信息活动的性质等。

其特点是将人们的信息交流和信息行为也纳入研究的范围。但其缺陷在于使用的方法粗糙,对信息社会的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政治结构等方面没有有价值的理论。

第三,信息技术范式。即将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扩散和渗透作为信息社会的决定性特征。其代表性学者包括诺拉和孟克、托夫勒等,它关心的政策问题是如何促进信息技术在社会中的使用和扩散。但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这种范式面临两方面的困难和批评:第一它不是一种经验研究,所以对不同社会或国家进行比较很困难;第二,被认为是技术决定论的观点。

第四,社会学范式。将信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多方面的研究。其代表人物前期是贝尔,世纪之交则有曼纽尔·卡斯特尔。

这一范式提出一种新的社会图景:在技术、社会—经济结构、文化、价值等方面都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新的社会的框架。研究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技术和文化等多侧面。

贝尔已经作为后工业社会理论的提出者为大家所熟知, 但曼纽尔·卡斯特尔(Manuel Castell)尚不为我国读者特别是情报学界熟悉。其代表作为信息时代三部曲:经济、社会和文化(第一卷:网络社会的崛起;第二卷:认同的力量;第三卷:千年终结)。出版于2000年,均已有中译本。 该书被著名学者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 Giddens)认为是可以比拟马克斯·韦伯的《经济与社会》的力作。

我们可将第一个范式称为美国范式,第二个范式称为日本范式,第三个范式称为欧洲范式,第四个范式称为综合范式。客观地来讲,信息经济范式和信息量范式对我国的影响较大。由于各种原因,欧洲范式的影响比较小,其研究成果没有受到认真的对待和评价,甚至可以说长期处在被忽视的状况。

但是从国际上的发展来看,情形则大有不同。特别是从上世纪90年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以后,事实上欧洲范式逐渐占据核心地位,成为理解信息社会的主导观点和潮流。

主导范式得以确定,源于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特别是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普及,几乎是一夜之间,信息社会从未来学家书中的主题变成了伸手可及的现实。有趣的是,例如80年代轰动世界的《第三次浪潮》、《大趋势》,作者都是以未来学家的面貌出现,而在2000年出版的《网络社会的崛起》中,作者一再提醒读者信息社会已经是活生生的现实,他是以社会学者而非未来学者的身份在进行写作。美国于1993年提出的NII计划(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很快扩展为全球范围的GII(全球信息基础设施)。技术的进步及随之而来的社会、经济进程远超过人们、甚至包括未来学家们的预测,学术界、各国政府、地区组织、联合国,都自愿或不自愿地将目光聚焦于新的技术的迅速扩散及其影响。其中的探索过程非本文所能细述。但最终,目光聚焦于现已成为熟识的ICTs(信息通信技术群)。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1997年评论说:最近在信息和通信领域的发展在性质上的确是革命性的,信息和知识在数量和可接近性方面都在扩展。在许多领域未来的决策者将拥有前所未有的新的发展工具,在诸如农业、健康、教育、人力资源和环境管理,或交通和企业发展等领域,发展都是革命性的。信息与通讯技术具有巨大潜力,特别是对发展中国家、对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世界达成的共识是,ICTs是塑造信息社会的关键和核心,这一共识在仍在持续中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中有突出的表现。该次会议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球范围讨论信息社会的问题。会议的整个会期从2003年到2005年,第一阶段的会议已于2003年12月在瑞士的日内瓦召开,达成了两项重要的成果:《原则宣言》和《行动计划》;第二阶段的会议定于2005年12月在突尼斯召开。

《原则宣言》第八条指出:“教育、知识、信息和通信是人类进步、努力和福祉的核心。此外,信息通信技术(ICT)对我们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都产生着极大影响”[5]。在此基础上,讨论信息化的诸多方面是非常有益的。

2 信息化的核心和实质

对照上述信息化社会的定义和标准,我们可以不必担心技术决定论的指责,而将ICTs视为信息化的核心和实质,即信息化就是现代ICTs技术的研发、产品生产、使用和渗透及其对产业、经济、社会带来变化的过程。这一观点可以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得到强有力的支持。

从理论上来分析,按照马克思主义学说,实质上可以从两个主要的角度来区分社会形态,通常我们所作的区分如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是以生产关系,即劳动者和生产资料的占有状况来进行划分的。但是还有一种可能是更为基本的划分方法,即根据生产力的标准来进行的社会形态的划分,这也同样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的,即按照生产方式可以将社会分为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信息社会。马克思本人就非常重视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对社会的影响,他写道:“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的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6]。

人类社会进步的奥秘隐伏于资源—工具—生产力—社会的连锁反应之中。人类能够利用什么样的资源就可能制造什么样的工具,就可能形成什么样的生产力,就可能促成什么样的社会。“古代人类只懂得利用物质一种资源,因而就只能制造镰刀、锄头一类人力工具,只能形成农业时代的生产力,促成农业社会的生长和发展;近代人类逐步懂得了利用能源,把能量资源与物质资源相结合,就制造了机车、轮船一类动力工具,形成了工业时代生产力,促成了工业社会的生长和发展;现代人类正在向信息资源进军,综合利用信息、能源、物质三种资源,于是计算机、人工智能系统一类崭新的生产工具——智能工具正在迅速涌现,信息时代生产力正在茁壮成长,信息社会正在向我们大步走来”[7]。

从实践上来看,对信息社会的认识无论从信息、知识职业或者是从社会信息量来进行观察的确是文不对题。笔者曾经在文献[8] 中分析过人类社会信息的使用情况,指出人类社会从来就有信息职业和信息的使用和交流,因而这些特征并不是将信息社会与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区分开采的根本特征。这种根本的区别只能够在一个社会的主导生产方式中去寻找。因此信息社会的开端应该从电子计算机(或称电脑)开始。电脑出现以后,人们才开始使用机器去进行信息的生产、存贮和处理。但是在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早期,其对经济的影响是非常有限的,主要用于国防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信息处理。革命性的变化来自微电子学的发展及个人电脑(PC)的普及,PC一方面使得计算机真正成为在经济部门中举足轻重的产业,另一方面则是其在各个部门的使用给经济和社会带来的巨大变革。更具有革命性的变化是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逐渐普及的互联网,以互联网为代表的ICTs技术使得网络成为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为一体的功能综合的信息平台,是劳动者、劳动工具、劳动对象的全新结合,是一个生产、工作、生活的大平台,从中带来的全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必将从根本上影响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且深刻地影响社会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价值等。

经过以上分析后,我们不难体会信息社会世界峰会的信息社会定义中对ICT 的高度重视。信息化在本质上就是由现代ICTs技术赋予我们的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任何时候可以方便地获得任何需要的信息的状态。

3 信息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信息化的概念既然是以ICTs技术为核心的,那么它不仅仅是一个只对我国有用的概念,而是可以用其来分析所有国家乃至全球信息化发展以及进入信息社会的进程。根据ICTs技术本身的发展特点,以最具有代表性和意义的信息通讯技术为标准,可以将信息化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当然是从电子计算机出现以后。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出现于1946年,计算机具有完成形式化操作的能力,使它能够代替人类的形式化(数学的和逻辑的)思维,“计算机是收集、存储、处理和检索大量信息的工具……它能够通过计算和逻辑推理而给出解决问题的答案”[9]。早期的计算机是很复杂和不易操作的,当时机器用晶体管,机件庞大,有好几个立方米,又容易损坏。由于体积大和线路复杂,经常发生故障,修理相当困难。此外,这些最初的计算机必须使用“机器语言”,后来又使用汇编语言,只有少数熟悉这种神秘对话的信息处理技术人员才能懂得这种语言。机器内部繁多的操作规程不利于推广使用,所有这类机器又互相不能兼容,也就是说,一台计算机的操作程序不能用到另一台上去。

“因为机器复杂、操作困难,这种计算机的用途有限,而且使用效果令人沮丧。这正是那种供‘少数不幸者’使用的机器”[10]。

虽然自1965年IBM360问世以后,计算机的体积缩小,机器的可靠性提高,可以使用高级语言及相互兼容。但是它们仍然体积大、价格贵,只在国防、教育、大企业中得到使用。在1970年,法国250个企业拥有该国计算机总数的80%。

信息化的第二个阶段是以微电子学的发展和PC的普及为标志的。微电子学通过小型化、自动化、计算机和机器人化,对经济与社会、对家庭和劳动产生深远的影响。

PC的增长及使用,使得信息产业得以高速发展。上世纪80年代初,罗马俱乐部主席奥莱里欧·佩切伊认为:“微电子学的发展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当时“传统工业,如钢铁工业、汽车工业、橡胶工业等,普遍陷入了困境。……唯独以微电子学为基础的信息工业蓬勃发展,年增长率超过20%,集成电路销售额年增长率最高达到68%,计算机销售额年增长率最高达到52%,产品质量指标按数量级提高,成本按数量级降低……其应用不仅已经深入到工农业生产的一切部门,而且正在向管理部门、服务部门以及每个家庭渗透”。

也就是在此阶段,我国开始关注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的技术革命。

信息化的第三个阶段是以互联网的出现和迅速普及为标志的。在这一阶段,信息化的发展是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的结合为特征,形成目前被国际上广泛认可和重视的ICTs群。

OECD2004年信息技术概要:“ICT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关键作用。ICT领域在经济活动中所占份额呈不断扩大趋势,而且该技术已经成为经济表现的一项重要投入”[11]。

为此需要对ICTs有进一步的了解。

人类行为基于信息交换和通讯,交流可通过许多不同渠道:声音、文本、手势、运动、表情。人类交流的更大部分正在被数字化(或者E化),这种数字化的信息生产、交换、交流、消费的过程所依赖的技术系统就称为ICTs。ICTs的使用对信息和编码化的知识的处理和分配有重要影响。ICTs可以定义为接收、操作、处理、传输信息的技术系统。ICTs不仅是电子计算机,也不是单纯的信息传播技术,它实际上是原有的计算技术、信息媒介和传播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融合。

ICTs的核心表现是信息的数字化:通过该过程,信息流、通信和相应的机制——不论是文本、声音、语言、图像或其他——都被编码成为二进制数字,ICTs使用二进制数字接收、处理、传递信息。“互联网的发展不仅给资讯传输带来了革命,而且正在带动电脑硬件和软件、通讯线路和资讯产业等相关工业的发展”。美国商务部正是基于此,称以网络为基础的经济为“数字经济”[12]。并预测,数字(网络)经济的增长将受到4类经济活动的驱使:网络建设、企业电子商务、商品和服务的数字传输、有形商品的零售。

信息化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数字化特征被学者、政府和国际组织强调,Carlsson在文献[13] 中分析了在新经济中有哪些成份是新的,得出的结论是,信息并不是新的,只是信息的形式和传输的方式是新的。在旧的经济中,信息流是物理的:现金、支票、声音、报告、面对面交谈、模拟电话、图片、邮寄等。而在新经济中,所有信息形式全部变成数字,存入电脑,以光速在网络上传播。因此,互联网是一种新的全能工具,使收集、处理、传递信息更快和更具有效率。

卡斯特对此的分析更具有深度,“新信息科技借助于改变信息处理的过程,影响了所有人类活动的领域,并使得不同领域间的这些活动的要素与作用者之间得以产生无穷的联系”[14]。他进一步断言,在全球网络的情形之下,不再存在所谓的三个世界,只有两个世界,即第一世界和第四世界:一方面有价值的领域和人口区段连接上价值创造与财富获取的全球网络,另一方面,以网络里的价值为标准,没有价值或不再有价值的一切事物和人口便脱离了网络,最后被抛弃。

我们对信息化发展三个阶段的分析具有浓厚的政策含义。从技术发展的本质来认识,信息化的过程并不是连续的,而是断裂的。信息化对技术发展的面貌和性质具有强烈的依赖性。而技术的发展往往具有竞争性和不可预测性。所以要监视和评估技术的最新发展,并且根据技术的变化对相关的策略和指标进行调整。举一个例子。在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方面,法国曾经实施过Telematque计划,这个词是1978年法国政府说明计算机与电信间的交叉复合而使用的词汇。制订这一计划是要扩充电话网的功能,向居民家庭提供电子服务。到1993年,发展到有600万个终端,20000个联机服务站。但是法国的这种制度并未国际化[15]。

4 信息化的内在逻辑

考虑ICTs本身的演变和发展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任务,但是信息化绝不仅仅是ICTs。UNCTAD(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在2003年的一份报告中指出:“ICTs不是发展的万能药、真实世界过程的替代。如果真实世界不完善,那么ICTs并不能使之完善”[16]。

当今人们更多地强调的是ICTs给经济和社会带来利益的方面,如ICTs帮助人们有效地获取和分享信息,更快地进行知识和信息的积累、传播和应用。ICTs可以重塑和重组工作的方式,并且最终对使用它们的部门的结构和面貌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但是技术的扩散、使用和渗透要受到经济、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也就意味着,信息化是有着其内在的逻辑的:信息化发展的过程是否存在着固定的顺序?信息化在社会的各个地区层面,信息化中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究竟是何种关系?发达国家的信息化和发展中国家的信息化的步骤和内容是否存在差异?信息技术结构和社会经济结构及文化价值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互动关系?这些问题都有赖于对信息化内在逻辑的理解。对这些问题的解答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去了解信息化的内在逻辑。当然,这些工作即使是在发达国家开始研究的时间也并不长,其中还存在着许多的未解之谜。

例如,关于信息技术究竟是否能够提高生产力,一直是国际经济学界存在争论的问题。因为从美国的经济统计数据来看,在信息科技发展最迅速的一段时间,生产力增长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信息科技促进生产力的增长并没有得到宏观经济统计数据的支持。“最高的生产力增长率发生于1950—1973年间,当时工业技术革新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成为一个体系,被融入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中。但到了70年代初期,这些技术的生产力潜能似乎已经消耗殆尽,而且新信息科技在随后20年里也未能扭转生产力增长减缓的现象”。

当然,成果和进展也是有的。如下图所展示的S曲线,是由加拿大学者在1999年提出来的,意在说明ICTs的扩散是可以分成几个阶段的,并且每一个阶段和前面的阶段是有密切关联的。

这一模型其后被各国在分析ICTs及其经济—社会交互影响时广泛使用。这三个阶段实际上可以理解为信息化发展的不同的程度。

准备阶段是信息化发展的初级阶段,即信息化的基础设施、人力资源、经济资源、能力等方面的条件具备。这些是信息化的基础。

使用阶段相当于信息化发展的中级阶段。这一阶段是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即信息化的各种条件和基础都具备以后,自然就在这一基础之上进行相关的活动(例如e-政府,e-商务等等)。

附图

图1 ICTs扩散的三个阶段

影响阶段对应于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即当信息化水平达到较高的比率时,它对经济与社会产生明显的影响,或者甚至改变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例如电子商务目前即使在美国,大约也只占到所有交易总额的不足10%,显然还不足以对全社会的乃至全世界的贸易结构产生决定性的影响,甚至重新对贸易协定中交易行为进行定义。但是假如这一比例超过50%时,情形又会是如何?

由S曲线,我们可以得到一些关于信息化的非常重要的结论。

——前一阶段的状况对后一阶段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或者是后阶段发展的条件。没有良好的投入和准备,就不会有普遍的使用,没有普遍的、各个层面的使用,就谈不上信息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利益和作用。

——虽然不同国家在实现信息化的过程中可以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路径,但是信息化的发展是有客观并且统一的标准的。因此,不应过分强调各个国家的独特性,应该可以用一套统一的概念、定义和标准来进行信息化水平的测量和国际比较。

此外,在发达国家已经进行的一些研究中,也揭示出ICTs在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使用和扩散时的特殊规律和路径。例如文献[17]指出,企业在运用ICTs时,技术并不是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关键是取决于管理者相信自己能从中获益。这些预期利益包括:降低成本,增加交易速度和可靠性,改进管理技能,改进合作能力,建立更好的客户关系等。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最近刚刚出版了一个系列报告,就是关系ICTs在经济合作组织成员国扩散的一些经验研究。

联合国UNPAN进行全球e-政府服务的评价和排名,根据其研究的结果,e-政府服务通常遵循特定的路径,也可以视为政府信息化过程中的不同层次:

——建网站;

——延伸非交互式网(内容);

——提供有限的交互;

——提供交易能力;

——提供政府网站一站式交互服务。

客观地讲,目前国内在这方面所做的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都比较少,有必要在了解国外相关成果的基础上加强研究的力度。

5 信息化的结构模型

关于信息化的内容,国内已经有了不少讨论。如前述的国家信息化体系的六个要素,包括信息资源、国家信息网络、信息技术应用、信息技术与产业、信息化人才、政策。

邮电部经济技术发展研究中心认为信息化有五个层次:即产品、企业、产业、经济、社会生活[18]。

国外的趋势则是各国及地区提出的e化计划。比较早的是e欧洲计划,主要内容包括:e-政府、e-商务、e-教育等。IAOIS(国际信息社会发展协会)2004年年会讨论的主题包括e-学习、e-社区、e-健康、e-商务、e-社会、e-交易、e-经济、e-服务、e-教育、e-生活等,涉及的内容可谓广泛。

但是发达国家的有关信息社会的讨论更多的是已有的“信息化”,而对于转型的问题涉及较少,阅读其文献总感觉和阅读西方经济学有相似的感觉。西方经济学都是对已经建立起来的市场经济的运行的原理和规律的研究和阐述,那么尚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的国家如何转型呢?这一状况直到制度经济学有了进展以后才有了较大的改观。目前西方学术界对信息社会的研究也有和上述类似的地方,诚如卡斯特所言,他的研究是对已经存在于西方世界的信息社会的现实的研究,那么发展中国家如何向信息社会发展?这里当然就是一个如何信息化的过程。在此方面显然必须有发展中国家的独特视角。

笔者从阅读的大量文献中选出两个模型略作介绍,这是站在发展中国家视角提出的十分有见地的信息化模型。

第一个模型是由印度学者提出来的[19],称为8Cs模型。该模型可以用下表概括。作者认为信息社会是诸多因素的综合。

表1 印度学者提出的8Cs模型

ICTs作为工具

联通性(connectivity) ICTs的可支付性和分布(PC,互联网接入,

软件等)。

内容(content) 对公民是否有用于日常生活的有用内容.

社区(community)

是否有在线/离线社区,论坛可供公民讨论?

商务(commerce)有无为个人、企业、政府运用E-事务的基

础设施(包括技术、法律)?

能力(capacity)个人和组织是否具有将ICT有效用于日常

使用的人力资源、能力?

文化(culture) 对ICT限制,或是有开放、进步的文化政策,

鼓励ICT的使用?

合作(cooperation) 在公民、企业、学术机构、非政府组织,政策

制定者之间是否有适当的合作,创造有利于

使用ICT的气候?

资本(capital) 是否有足够的金融资源投资于ICT基础设

施和教育?

第二个模型是由拉美学者提出来的[20],笔者认为有相当的理论深度。 这是一个三维的立体模型,见图2。

附图

图2 信息社会的结构

信息社会由水平层、垂直层和交叉层构成。

水平层包括两个层面,其基础是物理基础设施,以硬件和接入为主。在其上是一般应用服务,如软件、网络服务器、浏览器等。基础设施和一般应用服务构成数字化过程的基础,所有其他活动都在此基础上展开,因此称为水平层面。

垂直层面包括各种制造和应用数字化信息流的部门,这些部门关注的核心问题是数字信息的处理。通常国际上通过电子网络运动的信息流都加上前缀e表示, 因此垂直层由许多个e-部门来表示。

横切层面:除了不同的水平层面和垂直部分之外,数字化过程必须由一系列相关领域的制度发展来支持。这些制度都有可能会在信息化的过程中成为瓶颈。其中比较重要的有法律法规、金融机制、人力资本等。

这一模型一方面表明信息化的过程是一个多维度因素的综合体,而且可以用来作为分析工具,确定不同的部分以及涉及主题之间的依存和联系。

笔者希望以此两个模型的介绍,说明目前我国学界对信息化的研究,一方面要学习和借鉴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果,同时也要看到,发展中国家也都在进行有关信息社会的理论研究,提出了诸多的信息化计划。其中也有许多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并且由于中国也仍属发展中国家的行列,其中的某些成果甚至比发达国家的成果更适合我国的状况。当然最终的目的我们要在综合、借鉴的基础上有自己的理论创新。

标签:;  ;  ;  ;  ;  ;  ;  ;  ;  ;  

信息化的理论思考_信息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