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二大连锁零售商的经营招牌,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零售商论文,第二大论文,招牌论文,世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今,法国零售巨头家乐福是仅次于美国沃尔玛的世界第二大零售商。截至2003年3月,家乐福已在31个国家建立了各类连锁销售点9200多个。其中,开设20家分店以上的国家和地区就有巴西、马达加斯加、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韩国、中国和香港。
家乐福在不少国家的消费者中耳熟能详,但它的发展历史并不长。1959年,富尼耶和德富雷家族成立了家乐福公司。次年,在法国开设了第一家超市。1970年,家乐福股票在巴黎上市。后由于法国政府对本土开设超市限制较多,在本土扩张不尽人意,于是在1973年,家乐福走出法国,在西班牙巴塞罗那开设了第一家国外超市。1981年,家乐福推出“通行证”,即会员制。1984年,家乐福开始进入金融服务业。家乐福进军中国市场后,几年来不断开设超市和全球采购中心,已成为在中国扩张最成功的外资零售商之一。目前在中国共拥有36家店。2002年,家乐福在中国的商品采购金额达到1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27%。那么,到底是什么创造了家乐福如此辉煌的业绩?
全球统一采购配送
家乐福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是因为它不仅有全球统一的连锁经营模式,而且拥有先进的全球采购体系和流通手段,能够做到统一采购、物流分销、仓店合一,因而在最大程度上节约了人力和物力,降低了成本。这为家乐福占有市场,赢得利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也为其吸引顾客创造了有利条件。
除了采购中心驻地采购外,在世界各地举办的商品博览会现场,也往往活跃着家乐福采购人员的身影,他们经常举办供需双方直接见面会,致力于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在采购中,他们以中低收入消费群体的需求为出发点,以产品稳定的质量和销路、尽可能完美的性能价格比和长期有保证的货源供应为标准,大批量采购商品,降低了产品的单价,在对手面前取得了竞争优势。
各国生产的产品总有一些其他国家无可比拟的优势。正因为如此,家乐福在开设连锁店时,也增设了“全球采购中心”。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家乐福相继在中国开设了36家连锁店,同时采购中心也在北京、上海、天津、武汉、广州、大连和宁波等制造业发达的大中城市落户。据家乐福最新透露,该集团已制定一项名为“GoWest”的扩张计划,将全面拓展其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业务。据悉,由于外商投资西部享有优惠政策,而且西部市场空间广大,所以西部地区将成家乐福下一步扩张的重头戏。与此同时,家乐福从1985年起就着手在许多生产厂商里建立和发展自有品牌,以充分发挥其品牌效应;生产商为扩大销路,也愿意将自己的产品冠以家乐福的品牌,从而促进了产销两旺的双赢局面的形成。
服务至上取信于民
在家乐福连锁店购物遇到问题,可以在入口处的接待处询问。要选择合意的商品,可找服务人员,他会耐心向你介绍各种品牌产品性能。购物后,如不满意可在售后服务处得到满意服务。法国的家乐福超市里有一支脚登旱冰鞋的服务员队伍,他们在商场内外穿梭往来,为顾客服务,并参与超市的保安工作。
家乐福对社会和消费者的承诺是多方面的。一是重视环保,以利于可持续发展。他们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减少包装的重量;采用可循环使用的包装物质;取消污染环境的重金属等有害物质。二是保证食品卫生,关爱消费者健康。他们规定销售食品的细菌标准,执行预防为主的原则,并建立了迅速而有效的食品收回程序。三是承担社会责任。广泛参加社会活动,包括灾害紧急援助、扶贫助困、助学、支持医学和科学研究等。在法国,家乐福每年参与的此类活动超过2000项。良好的商品性能价格比和周到的服务,使家乐福赢得了众多消费者的信任。平日顾客盈门,过节摩肩接踵,这正是家乐福兴旺的写照。短短的40多年间,家乐福正是坚持以“提供各种周到的专业服务和尽可能价廉物美的商品”为宗旨,才得以不断扩张壮大。
通行证件妙用多多
在家乐福的大型超市中,还专门有一个金融服务处,各种金融服务资料齐全,服务项目众多,就像是一个小信贷银行。它的服务包括分期付款购物、购置汽车和工程(包括家装,房屋修缮)贷款等等。
但是,要享受金融服务必须先办一张“通行证”。办证需要出示本人的身份证,最近一个月的工资单和法国电信公司的电话单、银行账户单等有效证件,一旦带全了材料,手续就很简便快捷,当场即可办妥,等两三天(制作时间)即可领证。办证时只须交6.86欧元。据介绍,凡是家用电器都可以分期付款,食品之类的商品是不能分期付款的。分两次(即购物时付一半,次月再付一半)至四次付款的(每月付1/4),不加收利息。按10个月分期付款的,须加收3%的利息。如果需要贷款购置汽车或用于各项工程,利率为8.1%。贷款的额度为3000、5000、7000、9000和15000欧元,还款期各分为12、24、36、48和60个月5种。贷款额越大,还款期越长,支付的贷款利息自然就越高。
“通行证”犹如一张个人消费信用证,还有多种功能。持证人凭“通行证”可以在家乐福存款和取款机上取款,还能享受某些商品的特殊折扣。如果参加超市组织的旅游、看演出、订杂志、入保险活动,持证人还可享受相应的优惠。家乐福还为持证人特设了收银台,减少了付款排队的时间。
家乐福销售与金融服务于一体,可谓一举两得,既使消费者多了理财手段,也让自己的服务更贴近消费者,揽住了一大批常客。家乐福的成功,金融服务功不可没。
因地制宜“连锁”市场
在世界零售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家乐福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好的成绩,还因为它善于因地制宜开拓国外“连锁”市场。
法国的家乐福是法国式的,土耳其的家乐福是土耳其式的,巴西的家乐福是巴西式的,中国的家乐福是中国式的……这是家乐福家族的一项基本政策,正如家乐福销售经理阿兰·蒂埃弗里指出的那样:“确认当地居民的需求和希望推荐他们期待的商品和服务,乃是我们的办店理念和根本。”就说买鱼这件事吧,法国人买鱼除了仔细看外,还要用鼻子闻;日本人爱买包装好的半成品;土耳其人总要翻过鱼鳃看;中国人喜欢把活鱼提回家里;波兰人和捷克人要求售货员当着他们的面把鱼敲死。
中国的家乐福也有其独自的特点,因为自行车还是中国人的主要交通工具,所以北京和上海的家乐福出售的矿泉水多是散装的,而不像其他国家多是6瓶装的纸板箱,出售的面粉和粮食也多是小包装的。在中国南方的家乐福超市,人们可以买到烤小猪、活甲鱼和蛇等。日本是多地震的国家,那里的家乐福的天花板不仅低,还用较轻的建筑材料制成。日本人买菜都是事先包装好的,他们不喜欢散装,也很少过秤称。59%的马来西亚人信奉伊斯兰教,在马来西亚每个家乐福超市里,专门设立了供穆斯林职员和顾客祈祷的地方。出售猪肉的货柜和收银台也都由非穆斯林职员经营。波兰人酷爱伏特加酒和醋渍小黄瓜,这两种商品的货柜格外醒目。
在泰国的家乐福超市里,人们会发现里面大量陈列着装满肥皂、牙膏和食品的小塑料桶,这是专门为那些施舍僧人的顾客准备的,他们常常购买这些商品送给和尚。
家乐福还善于适时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式。例如,2001年阿根廷遇到经济危机,流通货币十分紧缺,政府不得不利用各种票证来支付公务人员的薪金和养老金,尽管这种票证是不能兑换的,但人们用它购物,家乐福也接收。
这种因地制宜“连锁”市场的战略从家乐福上世纪70年代开拓国际市场时就实行了,几十年来一直是家乐福经营的法宝。“与所在地的周围环境融为一体”,“按照当地的民情民意办店”,这是达尼埃尔·贝尔纳领导的家乐福的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