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探讨超声在宫外孕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10例宫外孕患者,治疗前均经腹及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并与手术及病理对照,分析其诊断的准确性。结果 110例超声诊断的宫外孕中,105例诊断正确,诊断符合率达95.4%。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宫外孕的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经腹及经阴道超声相结合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关键词】 经腹超声 经阴道超声 宫外孕
【中图分类号】R730.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2-0054-02
宫外孕是妇科急腹症之一,其发生率占妊娠的0.5-1%,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1]。超声检查是宫外孕的首选辅助检查,可为临床提供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重要信息。本文通过对110例宫外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110例,年龄18-46岁,平均年龄26岁,均为在我院2008年1月-2013年11月就诊的宫外孕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并经手术及病理证实。
1.2 百胜-DU6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日立-EUB7500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器,经腹部探头频率3.5-7.0MHz,经阴道探头频率5.5-7.5MHz。
1.3检查方法 经腹部超声:患者适度充盈膀胱,取仰卧位,对子宫及双侧附件区作多切面扫查,观察子宫的位置,大小,形态,宫内有无妊娠囊,附件区有无包块,包块与子宫、卵巢的关系,盆腔、腹腔内有无积液,并观察包块内及其周围的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显示血流频谱,并记录。经阴道超声:患者排空膀胱后,取膀胱截石位,探头上涂上消毒耦合剂,套上避孕套,一人一换,做子宫及双侧附件区纵、横及冠状切面扫查,重点观察子宫的大小,宫腔内有无孕囊,孕囊内有无卵黄囊,有无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附件区有无包块及包块的内部回声,包块与子宫、卵巢的关系,盆腔、腹腔内有无积液,包块内部及其周围血流分布情况及血流频谱。经腹及经阴道超声相结合综合分析,得出超声诊断。
2、结果
110例宫外孕患者经腹确诊者有25例,22.7%,经阴道探查确诊者有88例,占80.0%,超声表现:不同部位宫外孕共同声像图表现为子宫稍大,宫内无妊娠囊声像,大多数子宫内膜明显增厚,有时可见子宫内膜分离征,形成假孕囊,应与宫内妊娠相鉴别,输卵管妊娠声像图上可分为4种类型,[2]总结如下:
2.1未破裂型(39/110) 一侧附件区见一类妊娠囊环状高回声结构,壁厚,较均匀,中央为液性暗区,部分液性暗区内可见卵黄囊,胚芽及原始心管搏动,盆、腹腔多无积液,CDFI;环状高回声内可见血流信号,RI 0.4±,胚芽内可见闪烁的血流信号,RI 1.0。(图1)
2.2流产型 (49/110)一侧附件区或子宫后方见形态不规则稍低回声区,有时低回声区内可见类圆形的厚壁液性暗区,并可见盆腔积液。CDFI:不规则稍低回声区局部可见较丰富的血流信号,RI 0.4±。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图2)
2.3破裂型 (10/110)一侧附件区或子宫后方见一较大强弱不均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内部并可见不规则液性暗区,偶见孕囊样结构,腹盆腔内可见较多游离液性暗区。CDFI:包块内无血流信号或可见少量血流信号。
2.4 陈旧型 (2/110) 一侧附件区不均匀混合性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晰,,可有少量盆腔积液,实性回声内可见血流信号。
该组110例病人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100例为输卵管妊娠,2例宫角妊娠(图5),2例卵巢妊娠,1例宫颈妊娠(图6),误诊5例:2例为盆腔炎性包块,1例为黄体囊肿,1例为黄体破裂,1例为卵泡破裂。
3、讨论
宫外孕是妇科常见急腹症之一,若不及时诊断、治疗,可危及生命。该类患者一般有明显的停经史,阴道不规则流血,早期可有下腹一侧隐痛或酸胀感,破裂时患者突感下腹一侧撕裂样或阵发性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常伴有恶心、呕吐,肛门坠胀和排便感,出血量多时,可出现昏倒与休克。尿妊娠试验多为阳性。宫外孕发病与输卵管炎症,输卵管手术,输卵管发育不良、功能异常,宫内节育器放置,受精卵游走及输卵管肿瘤压迫密切相关,其中以输卵管炎症为最常见病因,轻者影响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的正常运行,使其中途受阻而在该处着床,严重者可致输卵管完全堵塞而致不育。宫外孕中95%为输卵管妊娠,其余发生在卵巢、宫颈、腹腔及阔韧带等约占5%[1],近年来,由于剖宫产率增加,剖宫产切口处的异位妊娠发生率也逐渐上升[2]。输卵管妊娠时,由于输卵管管腔狭窄,壁薄,孕卵植入后,易引起出血,孕卵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发生流产或破裂,引起胚胎死亡,但也有极少数胚胎可在腹腔内继续妊娠。
宫外孕早期未破裂时,超声显示一侧附件区完整的非均质团块,有时可见完整的妊娠囊及囊内的胚芽回声,偶可见原始心管搏动,本组39例属于此种类型,占35.5%,该类患者停经时间短,约39-50天,其患者为停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无明显腹痛,当孕卵发育到一定阶段可发生流产或破裂,形成包块,超声显示为附件区边界不清、内部回声不均匀团块,此型最多见,本组59例属于此种类型,占53.6%,该类患者临床表现为一侧下腹部隐痛不适或酸胀感,常伴有恶心、呕吐及肛门坠胀感,血液可凝聚或与周围肠管包裹形成包块。急性大量出血者,超声表现为盆腔、腹腔内大量液性暗区,此类病人常表现为剧烈下腹疼痛或全腹痛,晕厥甚至休克。本组误诊5例患者,2例为盆腔炎性包块,因其月经史不详,临床表现为下腹痛,超声查见附件区包块而误诊,但此类患者尿妊娠试验阴性,阴道后穹窿穿刺无不凝血可以鉴别;1例为黄体囊肿误诊为早期宫外孕,黄体位于卵巢内,CDFI:黄体囊肿周围有丰富的血流信号,该例患者黄体内可见一小囊性结构,误以为卵黄囊故误诊了,动态观察黄体囊肿有改变及结合尿妊娠试验可以鉴别;1例为黄体破裂,1例为卵泡破裂,因其月经不规则,,腹腔穿刺抽得不凝血而误诊。宫外孕还要与卵巢囊肿蒂扭转相鉴别。在以后的工作中,要注意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综合分析,必要时配合阴道后穹窿穿刺及诊断性刮宫检查,以便及时明确诊断,减少误诊。
本组110例宫外孕患者经腹确诊者有25例,占22.7%,经阴道探查确诊者有88例,占80.0%,经阴道超声相对于传统的经腹部超声,因其频率高,其分辨率高[3],能更清晰显示子宫及附件区的细微病变,显示病变与子宫的关系,显示病变的血流信号,且经阴道超声避开了腹壁及肠管的干扰,能清晰分辨卵巢及包块的轮廓,提高诊断的价值,但是经阴道超声扫查范围局限,当患者宫外孕破裂形成较大包块时,经阴道超声不能完整显示包块及内部回声及腹腔积液,这时,就要结合经腹超声,因此,经腹超声结合经阴道超声,能互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综上所述,经腹超声结合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在诊断宫外孕时,实时、便捷、无创、可重复性好,对宫外孕的诊断及 鉴别诊断有重要临床价值,可作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参考文献
[1]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1394-1395.
[2] 谢红宁,妇产科超声诊断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68-71.
[3]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四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84-85.
论文作者:陈国萍
论文发表刊物:《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1-7
标签:超声论文; 宫外孕论文; 阴道论文; 输卵管论文; 患者论文; 多普勒论文; 回声论文; 《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3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