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论文_王春萍

(汾西矿业集团公司职工总医院呼吸科 山西 介休 032000)

【摘要】 目的:研究本院接收的慢阻肺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护理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并且研究对此类患者的护理方式中需要注意的要点,以提升预后。方法: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88例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阻肺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组。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接受观察的患者各44例,其中对对比组的被观察患者采用一般有效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采用在对比组采用的一般有效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细致的全面心理护理方案,包括:治疗前一般处理、治疗中全面护理、治疗后恢复护理等综合心理护理方案,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最终疗效进行比对。结果:经过全面的治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一般恢复情况比对比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要好,临床护理最终疗效明显优于对比组。差异均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老年的慢阻肺患者经加入治疗前、治疗中和治疗后的全面护理方案,能显著提高临床护理最终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对其提高治愈率、提升患者预后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老年人;慢阻肺;感染控制;全面综合护理;治愈率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0-0309-01

目前常见慢性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多,慢阻肺是其中之一。在一些综合因素下,如:年龄、气道问题[1],久而久之很容易发生慢阻肺疾病。而慢阻肺如果得不到合理的控制,很容易使呼吸系统病变加重,从而发生危险情况,威胁患者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也很大程度地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2]。为了降低这种反应的发生,特以此文以对老年人发生慢阻肺疾病患者的治疗全程的心理护理方法进行研究,以找出预防不良情况发生的方法,提升慢阻肺患者的预后。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2月88例在我院接受临床治疗的慢阻肺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符合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并同意入组,将其随机分组。将88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比组两组,每组接受观察的患者各44例,观察组:男23例,女21例,年龄在63~78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7.1±2.4)岁;对比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在64~79岁,平均年龄范围为(67.3±2.1)岁;两组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对所有患者应用控制感染的药物,并均为其做肺功能、气道实验等一般检查。

1.3 护理方法

1.3.1对比组 对入组患者予以一般有效常规护理方案:提供整洁的病房供患者修养,护理人员对患者用药、饮食等进行指导,出现异常时及时对症处置。

1.3.2观察组 观察组采用在对比组采用的一般有效常规护理方案的基础上再增加在心理方面的全面护理方案,包括:治疗前心理安抚、治疗中全面护理、治疗后恢复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并对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最终疗效进行比对。其具体综合护理方案如下。

(1)治疗前心理安抚:此病病程长、易复发,患者容易精神紧张害怕。护理人员要及时精准地判断患者情况,对患者进行安抚,并做全方面的检查,全面向其讲解治疗中可能遇到的情况、需要注意的问题,使其保持情绪平稳,积极配合治疗。

(2)治疗中全面护理:在治疗中要做到及时与患者进行沟通,时刻掌握患者心理情况,在感染持续发展时,可以对应调整治疗方案控制病情的同时及时对患者进行疏导,使其避免心情紧张,正视疾病带来的不便。

(3)治疗后恢复护理:做好健康教育,为患者及家属讲解疾病的发展和恢复、需要注意的问题,并为其讲解饮食上需注意的问题(低盐、低脂、低糖),要在教会患者生活中自我排解,教会家属耐心对待患者,并请其定时复查。

1.4 评定标准

以两组被观察患者的最终护理效果作为治疗护理疗效的评定标准:显效、有效和无效。

被观察患者经过完整的治疗护理后,症状有很大的缓解,患者心理状态良好,即为显效;症状有所缓解,患者心理状态尚可,即为有效;症状并无缓解,患者心理状态较差,即为无效[3]。

1.5 统计方法

本文所有被研究的数据,均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由上述结果可知:两组相比较,观察组的临床护理最终疗效较好,优于对比组的患者,P为0.013(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

3.讨论

慢阻肺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而慢阻肺病程长[4],在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时,十分容易使患者的情绪、生活水平下降[5],给患者带来了更深的痛苦,影响疾病的预后。

从以上表述可知,病人得到科学的护理是非常有必要的。护理人员必须要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全面性的综合性、多样化护理才能使患者在相对科学的健康教育指导和护理的过程中,改变烦忧的心理,积极配合治疗[6],使治疗发挥最大作用。

【参考文献】

[1]程晓琳,等.心理护理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4):12-13.

[2]姜丽萍,等.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护士杂志,2017,11(6):10-11.

[3]王烙,等.老年慢阻肺患者中运用心理护理的效果分析[J].现代养生杂志,2016,7(32):214-215.

[4]邱林,等.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特点及适当护理干预对其病情恢复的影响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2(34):28-29.

[5]张秀萍,等.社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阻肺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176-177.

[6]曲柳,等.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方式及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杂志,2017,30(2):134-135.

论文作者:王春萍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4月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30

标签:;  ;  ;  ;  ;  ;  ;  ;  

老年慢阻肺患者的心理护理方式分析与研究论文_王春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