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教育难点及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难点论文,对策论文,流动党员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劳动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流动党员队伍日益扩大,切实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已成为各级党组织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
一、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主要难点
目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普遍存在“四难”:
1.组织关系转移难。按规定,党员外出在3个月以上的, 应区别不同情况转移临时或正式组织关系,并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有关活动。而现实是,一些流动党员整天忙于务工经商,发财致富,“党员意识”逐渐淡漠,加之制度上的某些缺陷,转移组织关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大大降低,无形中把自己置身于党的组织之外。一些地方的党组织对外来的流动党员,特别是外来务工经商的农民党员抱歧视态度,或从保护地方某些利益出发,拒不接收流动党员转来的组织关系,致使部分流动党员长期找不到党组织接收,只好把组织关系揣在身上,成为“口袋党员”。1992年以来,我县为164名流动党员转出了组织关系,其中,仅94 人被对方党组织接收,占转出总数的57.3%。
2.组织活动落实难。参加党的组织活动,既是党员享有的重要权利,又是党组织对党员实施教育管理的主要途径。但当前却有不少流动党员的组织活动难以落到实处。一方面,一些流动党员远离原党组织,难以经常回原地参加组织活动,而部分流入地党组织又不愿意接纳他们参加组织活动,使这些流动党员成为没有“娘”的“孤儿”,参加不上党的组织活动。另一方面,一部分流动党员党性观念淡化,只顾个人挣钱致富,忽视党的组织活动,成为不过组织生活的“特殊党员”。据调查,近两年从我县转出的流动党员只有62人参加过流入地党组织活动,占转出总数的37.8%。
3.经常教育坚持难。党员的教育管理是一项长期的经常性工作,不能一曝十寒。但流动党员因其流动性大,往往难以坚持经常教育。有的党组织只是在外出党员临行前“突击”教育一番,有的党组织虽然建立了外出党员联系制度,但由于流动党员情况比较复杂,能够坚持经常联系的也为数不多,基本上放弃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出了问题,就以惩罚代替教育。
4.权利义务监督难。履行党员义务,行使党员权利,既是党员教育管理的内容,也是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有效途径。由于流动党员的行踪无常,情况千差万别,常年在外,既不向原党组织汇报自己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情况,又不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的活动。这就使原党组织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们各方面的情况,也给流动党员正常履行义务和行使权利带来许多困难。
二、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的原因剖析
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新时期整个党员教育管理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摆在各级党组织面前的一道难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认识上的偏差。流动党员是顺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而产生的新事物。对加强其教育管理的重要性、紧迫性,许多党组织和党员还认识不足,导致行动上自觉或不自觉地表现出轻视或忽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倾向。一些流出地党组织认为外出党员是“嫁出门的女”,不必管,一些流入地党组织觉得外来党员是“借店歇脚”,不是自家的人,一旦接收其组织关系,就有可能涉及到劳保、福利等一系列问题,何必自找麻烦,干脆不管。一部分流动党员由于受市场经济负效应的影响,追求金钱,认为现在是搞市场经济,越自由越好赚钱,何必自找“紧箍咒”,让党组织把自己管起来。
2.自身特点的制约。流动党员具有一般党员不同的特点,他们远离原党组织,所从事的工作具有多变性。他们的活动范围广,国际国内,城市乡村,趋之所及,辐射面广,具体工作的选择性大,三百六十行,择优而事,随意性强。这些特点,增加了党组织与他们在联系、教育、管理、监督、指导等各方面的难度。
3.管理渠道不畅。现有的党员教育管理机构基本上仍是行使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职能,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这一新情况反映滞后,不能有效地发挥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协调、指导、服务和监督等职能作用。基层党组织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职责不清,导致一些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都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消极态度,造成一部分流动党员想转组织关系无处接,想参加党的活动无处去,想及时交纳党费无人收,想向组织倾吐心声无人听的“四无”现象。其次,缺少统一规范管理规章,各行其是,各自为政现象普遍存在。
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组织根据各自情况先后出台了一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一些问题。但严格地说,这些办法和措施一般层次较低、地域性较强,离科学化、规范化还有相当差距,难以在全国普遍推行。然而,全党、全国不统一步调,协调行动,仅靠各地自作主张,是很难做好这篇大文章的。无章可循,各自为政,已给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造成了一些混乱。比如,一些流动党员从原党组织转出组织关系后,流入地党组织却一再拒绝接收,或虽勉强接收组织关系,却拒绝让其参加该党组织的活动;一些原单位党组织不同意流动,不予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流动党员,在流入单位却过上了党的组织生活等。
4.管理机制失灵。目前,整个党员教育管理从总体上还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静态管理机制。而这种静态管理机制已难以适应以灵活性、多变性为主要特征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需要,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缺陷:一是基层组织设置滞后。现有基层党组织基本上是按地域条块设置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的经济成分日益复杂,已突破原有条块限制,正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规律重新组合,“三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经济等新经济组织正日新月异地发展,越来越多的党员正在向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跨不同所有制形式的单位流动,而这些单位的一些基层党组织却尚未建立或健全。二是组织关系转移手续繁琐。目前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流程是:流出地党支部——基层党委——县以上党委组织部——流入地县以上党委组织部——基层党委——党支部。这种繁琐的程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部分流动党员转移组织关系的积极性。三是教育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现在,大多数党组织仍是照搬计划经济体制下的那种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而这种方式、方法正好与流动党员分散、灵活、多变的特点相悖,沿用它来教育管理流动党员,往往出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的恶性循环。
三、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对策
1.走出认识误区。大量党员流动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党员走南闯北,务工经商,经风雨见世面,能促进他们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学习别人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经验,提高致富本领,增长党员才干,有利于带动整个党员队伍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有利于培养和充实后备干部队伍,有利于增强党组织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各级党组织要站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高度,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出发,破除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单位所有的狭隘思想,摒弃对流动党员的各种偏见,提高对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自觉地承担起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神圣职责,把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纳入党建工作的重要日程,常抓不懈,抓出实效。
2.努力消除地方阻隔。加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是全党的共同职责。能否打破地域界限,实行“全国一盘棋”,是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能不能落到实处的关键。在这项工作中,当前应注意解决好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要认真抓好《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试行工作。尤其要在《流动党员活动证》的使用上下功夫,注意调动教育管理者和受教育管理者双方的积极性,把流入地管理与流出地管理相结合,使流动期间的教育管理与流动前后的教育管理相衔接。要切实加强对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及时总结、推广试行工作中的好经验,及时研究解决流动党员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尽快建立起流动党员管理的正常秩序。二是要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规则。在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基础上,应及时颁发全党通行的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细则,对流动党员中基层党组织的设置、组织关系转接、教育管理的实施和监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以便各地遵照执行。
3.改革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应适当减少转移环节,下放转移权限。流动党员在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精减县以上党委组织部这一环节,只经过原党支部——基层党委——流入地基层党委——党支部。在全国范围内转移组织关系,可在县以上党委组织部加快推行利用微机并网管理等现代化手段,迅速及时地为流动党员转接组织关系。
4.更新教育管理机制。核心是要逐步建立起反映灵敏、调控有力、运转高效的开放性动态管理机制,在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上做到“四化”:一是组织设置同步化。要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党员流动的实际需要出发,打破过去那种基层党组织设置上的地区、行业和所有制界限,使之与新的经济组织相适应。特别是在建立新的经济组织时,要积极创造条件,同步设置党的基层组织,以免给党员教育管理造成“空档”。二是组织活动务实化。在活动内容的选择上,要注意贴近流动党员的思想和生产、工作实际,适应他们的接受能力和水平,突出针对性,重点抓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市场经济知识、实用技术知识和党性党纪等教育,力求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获。在活动的形式上,要走灵活、分散、小型、业余的路子。三是管理方式多样化。流动党员的管理,必须适应流动党员的特点,摒弃那种集中单一的陈旧管理方式。而针对外出外来务工经商党员,辞职、留职、应聘党员和人才交流中的知识分子党员等不同类型流动党员的特点和规律,分门别类地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管理规范。要根据机关、企事业、农村、街道等不同行业的不同要求,按照条块结合、优势互补的思路,探索不同的管理方式,切实改变过去党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单一化、共性化模式。四是管理渠道网络化。要疏通管理渠道,使上级党委和基层党组织,流出地党组织与流入地党组织之间,纵向相通,横向相连,使全党各级党组织和各地党组织号令统一、步调一致,从不同角度和层次分别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消除流动党员教育管理中的“盲点”和“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