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好的导语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我们要创造科学有效的导入形式,就必须把握课文的特点,根据学生好奇心理,运用喜闻乐见的导入形式导入新课。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导入
一、开门见山式导入法
这种导入法常常被许多老师利用,其优点是,直接入题,富有实效。于永正老师最常采用这种教学法,他在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是这样导入的:“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大家一起跟着老师写课题。注意:‘鲁’字当中这横要长,‘迅’字要注意笔顺,捺要写出变化,一波三折。”
二、“直述式”导入
就是教师以直接讲述的形式,给学生以引导,大多用在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知识,信息量很大,给学生的自读活动作直接的铺垫。这种直叙不等于“灌输”,关键在于直述的效果能否引导和激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三、复习导入
案例:《雾凇》第二课时。
这节课我们一起跟随课文感受吉林雾凇奇观。
1.出示雾凇视频。
2.出示四字词语。
请同学们边读词语边想象,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
第一组词: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美丽动人。师问:谁来读?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我感受到了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的雾凇。真棒,谁能读得比他更好?听了你的朗读,老师感受到了像水晶一样透明、像玉石一样有光泽的雾凇。
——请女生读。
第二组词:银松雪柳、千姿百态、琼枝玉树。师问:请自由读第二组词。谁来读?你感受到了怎样的雾凇?——我感受到了银光闪闪、千姿百态的雾凇。说得真好。谁再读?听了你的朗读,老师仿佛看到了松柳凝霜挂雪,如朵朵白银,十分壮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请男生读。
这是我上《雾凇》第二课时的导入,采用的是复习导入法。语文课本是一个博大的知识体系,前后的知识点、题材内容、艺术风格等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复习、联系旧课或已有知识可以作为学习新课的开始, 以旧启新,以故引新,温故知新,有时既能巩固旧知、克服遗忘,又能让学生自信百倍地去学习新知。从已知到未知,也符合人们的认识规律。这节课的开头我就先让学生观看雾凇的视频,通过动态的图景把学生直接带入吉林的松花江边,调动他们对雾凇的直观感受。然后读四字词语,边读边想象,把自己对雾凇的感受说出来,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加深对雾凇更深刻、全面的理解,为接下来的课文学习打好基础、做好铺垫。
四、设疑引趣法
古代学者陈献章说过:“疑者,觉悟之机也。”一个问题的提出,往往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并激发他们思考,然后带着疑问进入新课。这种方法开门见山、简洁明快,三言两语就直切正题,是一种直接导趣、诱发学生好学的方法。
五、介绍性导入
介绍作者导入新课,虽然在小学阶段用的比较少,但了解作者却也是一种课文解读的切入点,也就是孟子所说的“知人论世”。课堂导入以引导学生从了解作者入手,了解他的身世际遇,对于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也是有帮助的。
六、故事导入教学
因为小学生的感性认识占据思想的主要地位,他们对一些相对简单同时又能吸引他们注意力的事物往往比较感兴趣。除了相应的游戏教学外,故事教学的导入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方法。结合本节课要讲解的内容,把教学内容延伸到课外,教师可以自己编排故事,也可以通过总结课文的中心思想来进行导入,或将小学生作为故事情节中的一个角色,这样都可以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吸引到课文教学中来。
还有很多导入方法,大家都可以借鉴,笔者也从网络上找到了一些,在此也做一个简单的分享,比如简介导入、实物启示法、教具演示法、实验导入法、录音导入法、图示描述法、录像导入法、趣味导入法等等。鉴于篇幅的关系,笔者不能把所有的方法加以详解,但是我相信我们广大的老师都可以把这些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发扬光大。教育的目的不在于让学生学到多少东西,而在于教会他们一种学习的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去开启每位学生的聪明才智,让每位学生在新课改的推广下得以滋润和成长。虽然小学语文的教学导入只是整堂课一个微小的组成部分,但我们不能忽视,要谨慎待之,它不仅仅是一门技术,更是一门艺术。好的导语像磁石,它能让学生分散的思维在短时间内集中起来;好的导语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思想上的启迪,提高他们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当然,新课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远不止以上这些,究竟选择何种导入法,要根据实际情况,因人制宜,因课制宜,一切从实际效果出发,切忌生搬硬套。我们只有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新课程所蕴涵的理念,认真研究每一节课每一个环节,才能得心应手、随心所欲地驾驭课堂,才能取得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论文作者:永静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5
标签:雾凇论文; 学生论文; 课文论文; 导语论文; 方法论文; 老师论文; 新课论文; 《教育学》2019年3月总第17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