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_人均收入论文

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_人均收入论文

关于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证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8:G40-05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870(2000)03-0015-06

本文根据1999年9 月国家统计局城调总队组织的对城市住户基本情况进行抽样调查问卷及湖北省统计局城调队的抽样调查数据,对我国当前教育消费问题进行实证分析。

本次调研的全部样本总户数为137415户,各教育阶段就学人数总数为82434人。各教育阶段就学人数分布的样本情况,详见表1:

表1 各教育阶段就学人数分布统计

教育阶段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它

总计

人数 4214 2762 4653 11904 17838 31716 9347

82434

% 5.11 3.35 5.65 14.44 21.64 38.47 11.34 100

从上表可知,本次调研中,受高等教育为6976人,占总样本的8.46%;受中等教育为34395人,占总样本的41.73%; 受初等教育为31716人,占总样本的38.47%。 就学人员主要集中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四个层次, 完成国家“普九”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人数占总样本的 60.11%。此外,受幼儿教育为9347人,占总样本的11.34%,说明我国公民的学前教育意识日趋加强。户主的就业、职业、行业、文化程度及年龄结构分组样本情况从略。

本文主要利用各类就学人数的样本数据,分析受各类教育的家庭教育消费情况。

一、城镇居民收入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材料,我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收入系1999年8 月份的实际收入。统计数据表明,城镇居民收入有如下特点。

1、各省、市人均收入存在差异性。

由调查统计资料整理,各省、市人均收入平均为442.64 元; 超过700元的有广东(777.23元)、上海(745.60元)和西藏(743.99 元);500—700元的有京津苏浙闽云6省、市;400—500 元的有冀鲁湘海渝川青宁新9省、市;其余13省人均收入为300—400元。最高是广东, 最低是山西(313.51元),区域差为2.48倍。

2、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

以湖北省为例,城镇居民的收入结构情况如下:该省的总样本数据:1999年8月人均收入为322元(注:加入本省部分地、市调研数据,与上报国家统计数据略有出入, 下同), 其收入结构是:工资性收入为189.23元,从单位得到的其它收入为10.02元,其它劳动收入为10.61元,个体经营净收入为38.19元,财产性收入为2.21元,离退休金56.95元,社会救济金为0.48元,下岗生活费为3.60元,其它转移收入为4.90元。其中,工资性收入占总收入的58.77%, 仍为城镇居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各省、市收入结构基本上都是如此。

3、不同类别城镇居民收入呈较大的差异性。

根据全国调研资料整理,按住户就业分组情况看,国有职工人均收入为462.58元,集体职工为348.59元,其它单位职工为633.75元,个体经营者为573.76元,个体被雇者为386.72元,离退体再就业人员为 605.42元,其它就业者为322.22元,离退休人员为455.26元, 家务劳动者为297.65元,国有下岗人员为272.39元,内退人员为404.53元,失业人员为272.46元,其它人员为268.66元。家庭人均收入最高的有北京和广东的其它单位职工(1112.08元、1042.92 元)、 北京的个体经营户(1238.69元)、广东和西藏的退休再就业人员(1151.59元、1266.67 元)、上海的其它就业人员(1004.75元)、西藏的离退休人员(1126.75元);家庭人均收入不足200元的占总样本的21.57%。其中,有皖鄂琼陕青五省的国营下岗人员家庭(占14.28 %)和晋辽皖豫鄂渝青七省的失业人员家庭(占22.99%),等等, 他们生活在最低生活保障线下,对日趋增长的教育消费难于应付。据调研材料分析,最高人均收入家庭是最低人均收入家庭的8.95倍,差异较为悬殊。

按住户职业、行业分组统计,亦得相同结论。

4、不同受教育程度对居民家庭人均收入有较大的影响。

不同学历的劳动者的家庭人均收入情况,是我们感兴趣的数字。我们对全国调研样本数据进行整理,列表如下。

表2 按户主文化程度分组统计家庭人均收入

户主文化程度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人均收入

670.55567.07504.63444.69

最高人均收入1314.89

1179.01858.79763.26

最低人均收入 417.81399.46370.81334.46

户主文化程度

初中 小学 其它 合计

人均收入389.60342.19296.12442.64

最高人均收入 659.59582.40500.68777.23

最低人均收入 277.18262.94211.02313.51

从居民不同受教育程度来研究收入问题,发现教育对居民家庭人均收入存在较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不同教育程度的家庭人均收入,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以上海为例,户主的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家庭人均收入为1312.54元,大学专科为1179.01元,中专为855.36元,高中为732.24元, 初中为617.77元,小学为546.80元,其它为466.28元。若以小学文化的劳动者人均收入为1,则初中、高中、中专、 大学及以上各学历的劳动者的家庭人均收入之比见下表。

表3 上海不同教育程度家庭户与家庭人均收入比较(以小学户为1)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其它

家庭户比较0.55 0.88 0.81 2.26 3.52

10.37

人均收人比较 2.40 2.16 1.56 1.34 1.13

10.85

上表的数据表明,家庭成员文化水平的高低,对个人的收入的影响十分明显。研究表明,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人收入曲线外型比那些受教育不多的个人收入曲线外型要陡峭得多,且教育程度愈高,其达到收入高峰的年龄愈迟。因此,高学历者高收入,低学历者低收入,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调查材料表明,上海的人均收入高低差异为2.81倍,湖北省的人均收入高低的差异为3.66倍;性别之间的差异,女性胜于男性,为3.74倍;在低年龄阶段(30岁以下)的年轻人,受不同教育的差异给人均收入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高学历者高收入是低学历者收入的18.66倍。这里给我们发出了一个信息,即在未来的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的占有该是何等的重要,在那个时代,知识资本的拥有,将居一切财富之首。

二、家庭教育消费情况分析

家庭教育消费是指家庭为子女求学而支付的各种费用,这里不含成人教育、继续教育、文化社会教育所支付的书报、杂志、短训、旅游、研修、出国考察等广义教育支出费用。这些费用主要分为基本教育支出、扩展教育支出以及部分家庭承担的选择性教育支出。

基本教育支出,是指受教育者应付的最起码的教育支出,即上学期间家庭支付的学校规定必须交纳的各种费用,包括学杂费、书本费、指定教材及参考资料费、校服费、文具费、班费、水电费、住宿费、托幼费、学前班费以及学校统一交纳的保险费等,不包括购书和培训班费等。走读生在学校支付的午餐费用亦不包括在内。

扩展教育支出,是指上学期内,子女在课外上的文化补习班,艺术培养、兴趣爱好等各种培训班交纳的费用,以及自愿性购买课外读物、各种教育软件、磁带等其它费用;另外还包含调查户为子女聘请家庭教师每月所支付的家教费用。

选择性教育支出,包括择校生、借读生及其它各种情况的学生,在入学前或每学期初,向学校交纳的各种名目的,但不属于学习费用的额外支出,包括捐集资、择校费等。

由于基本教育支出和扩展教育支出是每个学生家庭必须承担的教育消费支出,而选择性教育支出,则是部分学生的监护人因工作或居住地的临时变迁,导致学生易地求学;更多的情况是,家长为满足学生能到理想的学校、进入理想的专业、理想的班级学习而额外支付的费用。故在计算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时,常常将基本教育支出和扩展教育支出之和称为家庭教育消费总支出。具体计算公式为

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总费用=上学期学杂书本费+上学期补习兴趣费+上学期住宿费+(每月住校生活费+每月家教支出)×5

本文主要以家庭教育消费总支出和基本教育消费支出作为衡量某个地域的教育消费水平。

(一)各教育阶段学生家庭教育消费结构情况

根据调研统计数据,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学生家庭教育消费及其结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4 各阶段教育消费及结构表

教育总支 基本教育 扩展教育 选择教育 (1)/(2)

出(1)支出(2)支出(3)

支出(4)(%)

本科生 4837.68

4632.05 205.63

242.7795.75

专科生 3971.18

3813.92 157.26

248.7596.04

中专生 2656.82

2531.69 125.13

460.6895.29

高中生 1440.52

1191.34 249.18

811.5382.70

初中生

801.35625.92 175.43

325.7878.11

小学生

547.79423.23 124.56

198.9577.26

幼儿园生 757.90700.89 57.01

149.9192.48

全国综合1208.44

1057.63 150.81

327.1487.52

由上表可作如下分析:

1.学生家庭教育支出随学生接受的教育程度增高而增加。

据统计数据表明,接受本科及以上教育的学生家庭教育总支出人均4387.68元,专科为3971.18元,幼儿园生为757.90元。若以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总支出人均费用为1,则初中生为小学生的1.46倍,高中为2.63倍,中专为4.85倍,专科为7.25倍,本科及以上为8.83倍,即一个大学生的家庭教育消费是一个小学生的8.8倍; 幼儿园乃儿童学前启蒙教育,当前普遍受到人们的重视,其消费费用为小学生的1.38倍。

在基本教育支出方面,仍体现这一特征。一个小学学生的家庭基本教育人均支出为423.23元,则初中为他的1.48倍,高中为2.81倍,中专为5.98倍,专科为9.01倍,本科及以上的基本教育支出达到4632.05 元,为小学生的10.94倍, 即一个大学生的家庭基本教育消费支出是一个小学生的近11倍;一个幼儿园的学生的基本教育消费支出亦是小学生的1.66倍。

2.基本教育支出为学生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主要方面。

在学生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中,基本教育支出是学生家庭教育支出的主要方面,这可以从基本教育支出占教育总支出的比例来分析。统计数据表明,小学为77.26%,初中为78.11%,高中为82.70%,中专为95.29%,专科为96.04%,本科为95.75%,幼儿园为92.48%, 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个比例基本上是随着学历的增高而增长。

各省、市的这一比率是:≥95%的有青海,90—95%的有冀晋蒙豫4省,85—90%的有15省、市,80—85%的有辽黑苏浙4省,≤80%的有沪京粤桂琼川黔7省、市。比率越低,扩展性教育支出就越高。

3、选择性教育支出是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由于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同时,我国又是一个教育大国,人均GDP不高,教育基础设施不足,各个地域的教育发展不平衡,因此, 还不能为每一个受教育者提供同样良好的教育环境、设施和条件。教育供给不足,教育质量不齐,教育能力不均,必然造成公民受教育程度与质量的明显差距,由此派生的选择性教育需求,只能以支付赞助费的条件而满足。因此,人们为了送子女就学于较好的学校,或选择理想的专业、班级入学,家庭就得花上一笔可观的额外的择校费、择班费。更有甚者,学校还将对具有偿付能力的家长或家长所在单位,要求交纳一定数额的捐集资费。就此次的调研数据表明,有各类学生共9300人参与选择性教育投资,占总样本的11.28%,共支出2716.37万元, 人均2920.83元。按调研总样本推算,全国的选择性教育消费总额将以千亿计, 这是一个潜力很大的市场,这个情况亦是当前教育消费中所讨论的一个热门话题。

据调研数据表明,选择性教育支出小学生人均支出为198.95元,几乎为基本教育支出的一半!初中为325.78元,高中为811.53元,中专为460.68元,专科为248.75元,本科及以上为242.77元。其消费水平以高中阶段为最。若以小学为1,则高中为小学的4.08倍, 这其中的原因是众所周知的。

(二)各省、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情况

经整理,各省、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情况和按东部、中部、西部区域分组各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5 各省、市城镇居民教育消费支出统计

省、市教育总支 基本教育 扩展教育 选择教育 (1)/(2)

出(1) 支出(2) 支出(3)支出(4)(%)

北京 1781.22

1404.47

378.75 631.5478.85

天津 1157.10987.35

169.751097.5485.33

河北 1109.73

1007.08

102.65 220.6490.75

山西

989.97903.3486.63 198.0991.25

内蒙古1087.82981.59

106.23 107.2890.23

辽宁 1477.80

1255.75

222.05 201.7384.97

吉林 1226.69

1096.64

130.15 492.5689.40

黑龙江1197.34

1015.38

181.96 239.2784.80

上海 1789.69

1198.79

590.90 292.8166.98

江苏 1411.07

1159.83

251.24 876.9882.20

浙江 1680.81

1375.82

304.99 696.9481.85

安徽

820.93713.06

107.87 816.4186.86

福建 1288.17

1125.73

162.44 498.7887.39

江西 1027.52922.69

104.83 128.2789.80

山东 1144.48

1021.60

122.88 171.1089.26

河南

937.78859.2178.57 242.8091.62

湖北 1291.60

1162.43

130.18 206.9389.92

湖南 1358.46

1197.37

161.09 436.0788.14

广东 1685.30

1247.95

437.35 418.7374.05

广西 1177.69848.38

329.31 411.4872.04

海南 1538.73

1065.88

472.85 467.1569.27

重庆 1064.95917.95

147.00 781.1186.20

四川 1079.80794.99

284.81 319.7873.62

贵州

868.81643.44

225.37 186.3374.06

云南 1174.38

1044.53

129.85 269.3188.94

西藏 1116.73

1002.90

113.83 34.0489.81

陕西 1275.77

1128.28

147.49 225.6488.44

甘肃 1097.27980.89

116.38 48.4289.39

青海

817.28782.6134.67 26.6495.76

宁夏

847.35758.4388.92 92.5689.51

新疆

938.01840.3797.64 46.4889.59

全国 1208.44

1057.63

150.81 327.1487.52

表6 东部、中部、西部城镇居民各教育阶段的教育消费支出统计

全国 东部12省中部9省西部10省

市 市 市

本科

4837.685354.72 4597.624355.21

专科

3971.184115.12 3876.773856.60

中专

2656.822538.62 2620.292383.24

高中

1440.521679.37 1378.771160.48

初中801.35 950.99 737.85 658.92

小学547.79 659.39 490.05 469.22

幼儿园 757.901012.73 571.17 633.59

全国

1208.441404.75 1113.901037.07

在以上表格中,有如下特点:

1、在不同的教育层次里,各类家庭的教育消费大相径庭。

比如,从全国各省、市总的样本看,本科生教育消费人均总支出为4837.68元,专科生为3971.18元,中专生为2656.82元,高中生为 1440.52元,初中生为801.35元,小学生为547.79元,幼儿园生为757.90 元。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也越高。由表6可知, 在各教育阶段东部12省、市的教育消费水平,都高于中、西部地区。此外,无论是按地区,还是按住户的教育程度、就业、职业或行业分组统计,都得到同样的结论。

2、在同一教育层次里,各省、市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相对悬殊。

由于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学生在同一教育层次就学,因其所学的学校、专业、班级不同,学校收费的标准大不相同。在不同的学校里,校与校不同;在同一学校里,不同专业、不同班级,收费标准也不同。这样,带来的家庭教育消费总支出也不尽相同。如本科生,教育总支出最高为6770.42元(沪),最低支出为3379.15元(青),相差2倍; 专科生最高为5439.26元(琼),最低为2829.02元(津),相差1.92倍;中专生最高为3680.05元(陕),最低为1993.64元(津),相差1.8 倍;高中生最高为2617.18元(沪),最低为651.91元(青),相差4倍;初中生、小学生的最高教育消费与最低教育消费均相差3倍以上; 幼儿园生最高为1789.69元(沪),最低为820.93元(皖),差额达近千元。这一现象在不同地区、不同职业和不同行业是普遍存在的。除上述原因外,还由于不同家庭对子女教育的期望值不同,“望子成龙”心切,故而对家庭教育消费的投资力度亦不相同,是造成不平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扩展教育消费支出中,家长不惜重金,为学生上各类课外补习班或聘请家教。如浙江、湖北、广东、山西等省,为本科生上补习班,不惜花费上千元的额外资金,最高金额人均达3123.05元; 另有家长不惜每月花费上千元,聘请家教为子女补习功课,最高金额达2080元/月。在选择性教育消费支出中,各类家庭教育消费悬殊更为明显,本文不作赘述。

3、在接受同一层次的教育中, 各类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存在差异性。

以湖北省为例,在本科层次教育中,“个体被雇者”家庭教育总支出为1040元,而“其它”家庭教育支出为8642元,差额竟达7602元,这里还不含选择性教育支出(下同);在专科层次教育中,“房地产业”家庭教育支出为1673.33元,而“电煤水”家庭教育总支出为5812 元,差额竟达4138.67 元; 在中专层次教育中, 家庭教育总支出最低者为1910.83元,最高者为5961.33元,差额达4050.50元; 在高中层次教育中,“离退休再就业人员”家庭教育总支出为785元, 而“个体经营者”家庭教育支出为4512.27元,差额为3727.27元;在初中层次教育中,“地质业”家庭教育总支出为633.21元,而“金融保险业”家庭教育支出为1859.11元,差额为1225.90元;在小学层次教育中,“地质业”家庭教育总支出为480.86元,而“科研人员”家庭教育支出为1005.91 元,差额为525.05元;在幼儿教育中,“从事家务劳动者”家庭教育总支出为426元,而“内退人员”家庭教育支出为1068.89元,差额为643.89元等等。导致这种差异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 “穷国办大教育”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三、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

计算家庭教育支出负担率平均的公式为

P=1/n∑(E[,i]/I[,i])

AP=∑P[,i]α[,i]

其中,P为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E[,i]是第i 个家庭某个子女求学的教育支出;I[,i]是第i个家庭的全部收入,n 是家庭样本总数;

AP为家庭平均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P[,i]为第i个家庭子女接受某阶段教育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α[,i]为接受不同阶段教育的人数比。

本文根据调研样本提供的数据,以家庭单个子女的教育消费支出为基准,计算出各阶段教育的消费支出的负担率平均,详见表7。

表7 各省、市各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

省、市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园 AP

北京

34.76 26.29 19.34 18.55 10.41 7.38 11.66 14.05

天津

36.82 25.83 18.20 12.37

7.06 4.22

5.85 10.56

河北

56.07 50.55 27.25 15.11

6.24 4.48

5.06 12.05

山西

59.51 61.93 39.89 17.59

8.29 5.45

7.36 14.38

内蒙古 63.61 51.40 38.21 17.20

9.20 7.57

9.01 14.70

辽宁

73.16 51.22 35.83 26.44 12.07 8.23 10.71 19.30

吉林

59.52 49.25 38.91 22.70 12.01 7.37

7.99 16.86

黑龙江 62.44 50.85 40.30 21.72 10.55 7.60

6.50 15.35

上海

49.46 30.55 16.63 19.12 10.62 6.56 10.34 13.07

江苏

45.63 35.63 20.44 14.79

7.73 6.09

8.56 12.72

浙江

56.22 45.98 23.98 16.10

9.24 7.61

8.03 14.05

安徽

48.59 40.64 25.79 13.15

7.01 4.82

5.96 10.05

福建

41.66 34.69 24.50 12.47

9.04 5.38

8.04 10.86

江西

58.58 41.15 32.40 11.29 10.88 6.22

5.57 13.15

山东

52.42 43.85 26.41 14.25

7.25 5.52

6.99 12.53

河南

50.73 47.25 30.08 14.38

6.84 4.30

7.16 11.51

湖北

63.99 46.73 36.50 21.51

9.91 7.81

8.64 16.78

湖南

62.94 58.45 34.72 18.69 10.58 6.07

8.09 15.71

广东

27.84 23.04 16.23

8.52

6.69 4.71

7.60

8.71

广西

68.58 34.34 25.58 10.90

6.79 5.13 11.71 12.30

海南

43.61 47.35 28.29 17.68 13.12 6.51 12.25 13.39

重庆

52.26 50.02 36.98 17.22

9.04 6.24

8.23 12.99

四川

50.57 46.34 34.67 16.67

9.57 6.83

6.99 12.89

贵州

45.50 37.63 23.17 10.62

5.61 4.78

6.46

9.76

云南

39.65 30.05 25.37 12.01

6.47 4.08

5.67

9.78

西藏

14.29 17.50 12.66

6.65

5.20 2.42

3.66

4.73

陕西

63.49 53.35 43.48 13.99

7.83 6.39

9.86 15.07

甘肃

48.07 41.42 26.26 12.48

6.23 5.20

6.83 11.11

青海

31.64 34.75 24.74

6.11

4.84 2.71

4.89

7.66

宁夏

34.47 33.65 22.42

7.08

4.56 3.60

6.22

8.14

新疆

38.77 34.32 25.52

8.53

5.40 3.66

4.00

8.61

全国

50.18 41.19 27.56 14.94

8.31 5.68

7.86 12.53

按户主的就业、职业和行业分组,进行了归类和整理,同样可以得到上述表(略)。

根据表7提供的全国有关统计数据,与1999年进行对照比较, 详见表8。

表8 1999年与1996年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对照表(%)

本科

专科

中专

高中

初中

小学

幼儿AP

(总) 50.18 41.19 27.56 14.94 8.315.68

7.86

12.53

(基) 48.03 39.55 26.24 12.34 6.494.38

7.25

10.96

(总) 14.17 13.97 14.85 12.24 7.854.69

──8.79

(基) 14.55 12.41 12.44

9.85 6.174.23

──7.44

由表中明显看出:

1、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也越高。 其中,本科为50.18%,小学为5.68%,若以小学为1,则初中为其1.46倍,高中为其2.63倍,中专为其4.85倍,专科为其7.25倍,本科为其8.83倍。在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方面,这个比例分别为1∶1.48∶ 2.82∶5.99∶9.02∶10.97。按各省、市户主的就业、职业、 行业及文化分组整理,都获得同样的结论。

2、各教育阶段家庭消费支出负担率呈差异性。

从各省、市来说,各教育阶段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呈差异性。比如,小学生的家庭教育消费负担率平均,浙江为7.61%,而西藏则为2.42%,相差3.14倍;初中生:海南为13.12%,而宁夏为4.56%, 相差2.88倍;高中生:辽宁为26.44%,而青海则为6.11%,相差4.33 倍;本科、专科和中专,分别相差5.11倍、3.34倍和3.15倍。

3、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呈增长趋势。

据文章[1]所载,1996年国家统计局城调队调研数据表明, 1996年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为8.79%,1999年为12.53%,上升了3.74个百分点, 平均增长速度为12.54 %, 这个增长势头还在继续升温。1996年各阶段教育消费支出均比本次要低,尤其在中专及以上教育阶段,1999年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大为增加,中专增加12.71%, 专科增加27.22%,本科增加36.01%,增长幅度随学历层次而递增;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亦有所增加。这说明,近几年来,教育消费倾向,的确已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热点之一。

四、研究结论及其政策建议

(一)研究结论

1、各类家庭人均收入差异较大,文化程度愈高,收入愈高。

2、家庭人均收入结构呈非单一性, 但仍以工资性收入为主要来源。

3、不同教育阶段的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不同,教育层次越高, 家庭教育消费支出也越大,“普九”义务教育阶段的家庭基本教育消费支出每学期为500—800元。

4、在同一教育阶段中,不同职业、 行业的各类家庭教育消费支出差别较大。

5、教育层次越高,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也越高; 全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为10.96%, 平均教育消费总支出负担率为12.53%,与往年比较呈增长态势。

6、 家庭教育消费支出负担率平均与家庭人均收入呈反向变化关系。

7、人均月收入在200元以下的家庭占21.6%,他们的生活负担较重,无力承担日益增长的教育消费支出费用。

(二)政策建议

1、增加投入, 实行教育成本分担是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治本良策。

目前,我国教育投资绝大部分由政府负担。 多年来, 教育投资占GDP的比例为2%左右,尚处于“教育供给短缺”时代,与国际投资水平4%相距甚远,这就需要政府增加投入,并实行教育成本分担, 即使在“普九”义务教育阶段,家庭还不得不承担部分学杂费等;高等教育费用对部分(≥13.52%)家庭实难承担,导致每年金秋时节, 一些生活贫困的家长和学子,面对“高校录取通知书”出现喜忧交集的尴尬场面。中央决定,在2010年内,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4%;与此同时,对各阶段实行教育成本分担,确为发展教育事业和实施全民素质教育的治本良策。政府要尽快地研究并制定增加教育投入的政策和措施,以及有关教育成本分担的可操作性的实施方案和细则。

2、按规划完成“普九”义务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各级政府要坚定不移地按规划完成“普九”义务教育。对于部分家庭经济特困户,实在难以维持子女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政府要实行收费补偿政策;对于低收入家庭在界定其食物消费支出与教育消费支出两费负担沉重的情况下,应实行学杂费减免政策,部分甚至全部减免基本教育消费支出费用;对收入不同的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制定教育收费政策方面,要区别对待;对欠发达的广大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要制定发展民族教育的鼓励和嘉奖政策和举措。

3、各级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 是今后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领域。

教育不仅是人力资本的投资,而且还是扩大需求,改变消费不足的有力手段。发展教育产业对经济的良性循环,特别是对知识经济产业的增长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与经济发展状况高度相关,如果高等教育发展过于超前或滞后,对经济发展都不利。因此,各级教育的发展,尤其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是今后扩大内需最有潜力的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领域。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9%左右, 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高等教育生均支出过高、教育公共支出占GDP的比例过低两个原因所致。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是扩张规模,在去年一次性扩招47%之后的几年内,继续实行扩招,使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在短期内达到社会经济发展可以承载的毛入学率10—11%的水平,到2010年达到15%。这需要政府、社会力量和家庭个人共同分担教育消费成本,而政府丝毫不能削弱、降低其职能作用和教育投资主渠道的责任和义务。

收稿日期:2000—05—25

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项目(鄂教科[1999] 025号,99C033)

标签:;  ;  ;  

教育消费的实证研究_人均收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