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颖[1]2004年在《基于会话发起协议的存在服务器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指出基于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ing)和存在(Presence)的Internet服务在显着地增长,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用户使用该服务,但是这些即时消息服务都是基于私有技术,没有支持不同服务提供者之间的互操作的技术标准,标准的缺乏阻止了不同在线系统的用户交换信息。会话发起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的开放式设计使得它非常适合于即时消息和存在,因为这个原因,一个称作“SIP for Instant Messaging and Presence Leveraging Extensions (SIMPLE)”的SIP扩展产生了,已经成为了标准化各即时消息和存在服务提供者的最主要方法。和SIP一样,SIMPLE是一个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标准。根据SIP协议的原理,以及在即时消息和存在方面对SIP的扩展的实现机理,提出了一个存在服务模型,并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了一个健壮、安全、灵活的企业级存在服务器系统。该系统能很好地实现存在功能,它不仅仅是表明用户是否在线,而且能够描述用户间不断变化的通信方式,意愿,容量,特性和能力等。为即时消息和存在服务提供统一的标准。该系统在实现的过程中,在模型上层实现具体的存在应用时,采用了SIP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和SIMPLE PRESENCE API作为与SIMPLE实体的交互接口,它们是对SIP/SIMPLE开发的标准Java接口,实现了该系统的可移植性,只要是任何基于SIP /SIMPLE的程序都可以通过SIP API和SIP/SIMPLE协议栈交互,这样任何SIP/SIMPLE服务器,用户代理在协议栈内可通用。该系统采用了开放的体系结构,具有很好的可配置性和可扩展性。它既可以单独作为一个存在服务器实现存在功能的表示,也可以和其他的代理,重定向,注册等SIP服务器协同工作,构成一个SIP网络系统。同时也非常易于扩展以适应SIP本身的发展。
王泽德[2]2008年在《基于SIP的CSCL系统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有了更为广泛的活动范围和更多的合作机会,群体合作的规模越来越大,范围也越来越广。在教育领域,人们将目光由个别化学习转向群体协作学习。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简称CSCL)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布式的学习模式,更加强调学习的个性化与协作化,强调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交互与协作,在网络教育领域得到了新的应用与发展,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如何利用现代网络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构建一个有效的虚拟的网络协作学习环境来开展协作学习,实现真正意义的协作与交互,是摆在人们面前的一个新的课题。基于目前国内外网络协作学习系统的研究与开发现状,笔者对现有的几种典型的CSCL系统模型进行了深入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原则,采用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这种基于文本的应用层控制协议,利用其在会话方面具有的灵活、方便、易扩展以及与现有的Internet应用紧密结合的特性,结合Agent技术、CSCW技术及数据库技术,对现有的协作学习系统进行改进,设计并构建了一个具有移动性、智能性、实用性的CSCL系统模型,从教师角度力图使其能有效、及时的监控与指导学生学习;从学生角度,力图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小组的合作交流,为学习者创设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使学生在与小组成员广泛深入的协作中获取知识并得到及时的学习结果评价,以取得小组合作的最大绩效。
珊丹[3]2008年在《SIMPLE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即时通信技术是当前最热门的网络应用技术之一。该技术不仅可以用来发送即时的文本信息,还可以支持音频、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在个人通信、企业运营、商务沟通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是,各开发商自己推出的主流即时通信软件协议格式各不相同,为兼容性、扩展性、安全性,以及与传统电信网的互通带来障碍。为解决这些束缚,互联网工程任务组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主持研究相关协议,努力规范并推广健壮、安全、灵活的即时通信协议。其中,新兴的SIMPLE协议发展最为迅速,并已经得到微软等诸多厂商的认可。SIMPLE是从当今流行的SIP协议发展而来,继承了其简单、易于扩展、开放灵活、便于实现等优点,并可以与市场上已经存在的众多SIP设备在通信方式上实现无缝融合,方便与大力推广SIP的电信网实现互通。本文首先阐述SIP协议的基本原理和相关内容,从而引入SIMPLE协议,并介绍其研究领域和整体构架;然后对SIMPLE的相关协议提案对比归类、深入分析,重点关注SIMPLE对SIP在即时通信领域的扩展部分,将其内容概括为4类主要的机制——事件通告、事件发布、表示和即时消息机制,并详细解释各个机制的功能、扩展方法、实现流程;在此基础上,构建SIMPLE协议栈的软件层次模型,提出并详细说明基于该模型的协议栈设计方案;并针对oSIP协议栈做SIMPLE协议的扩充设计,为深入研究开发基于SIMPLE协议的应用系统提供协议栈原型;而后说明对该协议栈的简单测试及结果分析;最后做出总结。
林霞[4]2004年在《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会话发起协议)是由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提出的一个应用层的信令控制协议,用来创建、修改和终结一个或多个参加者参加的会话进程。这些会话包括Internet电话、Internet多媒体会议、远程教育等。SIP利用带有会话描述的SIP邀请消息来创建会话,使参加者能够通过SIP交互进行媒体类型协商。SIP利用代理服务器帮助发送请求、进行认证与授权以及提供呼叫路由策略。SIP也提供注册功能,允许用户向代理服务器登陆当前地址。SIP独立于底层的传输协议。主要研究和探讨了会话发起协议的结构及其实现机制,具体分析了SIP协议的请求消息和应答消息,功能实体和消息体。在此基础上,对简单的SIP网络模型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新的SIP网络模型: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该模型利用事件通告机制来传送双音多频信号,通过SUBSCRIBE和NOTIFY两个消息来实现交换机对SIP终端的完全控制。这样,该模型既实现了简单的SIP模型的功能,又提供了与传统电话网络的良好互通,将传统PSTN(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网络中的交换机与IP网络中的交换机功能相结合,实现了企业内部的二网合一。最后给出了此模型的部分实现,即IP 电话的体系结构和功能模块的实现。并对此模型进行了性能分析,分析了其在可扩展性等方面的优点,同时也提出了其不足之处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李华伟[5]2008年在《基于P2P-SIP的自适应网络电话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电话(Voice over IP,VoIP)将逐步取代传统的PSTN网络。作为构建VoIP信令协议之一的SIP协议,以其突出的简单、灵活、分布式控制和易于扩展等优点获得业界的青睐。P2P系统中各个节点地位相同,不会因为单个节点的失效而影响整个系统,这就使P2P拥有高扩展性、健壮性和高容错性等特点。如何针对SIP与P2P的优势,使这两种技术能够有效地互补结合是当前研究的一个热点。目前,主要有两种P2P和SIP结合方式,但它们在DHT机制和SIP消息路由等具体实现上存在不稳定和不完善等问题。对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P2P-SIP的自适应网络电话模型,并展开深入的研究和探讨。首先,本文介绍了P2P技术和SIP协议的优缺点和相关特性,并分析二者之间的结合需求。针对现有两种P2P-SIP结合模式不足,充分发挥P2P系统的自适应特性和SIP的简单、易扩展等优点,采用了基于DHT机制的Chord算法,设计一种具有多层网络结构的基于P2P-SIP的自适应网络电话系统。随后,本文从整体架构上研究该模型,并采用模块化方式来处理它。其中采用多线程方法来解决SIP底层通信的不完善,并改进DHT模块的一些算法以增强系统的稳定性。最后,论文对该系统模型进行了仿真和性能测试,从理论分析和实验数据分析等多个角度考察新模型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模型解决了目前SIP系统的配置和维护不便,以及服务器瓶颈等问题。使系统具有自适应、成本低、易于扩展等特性。
武洋[6]2006年在《SIP通信的动态加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会话初始化协议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是一种基于IP网络的多媒体通信信令控制协议,是下一代通信网络的核心协议之一。目前用于保证SIP通信安全的机制大部分都是从Internet现有的安全协议中引进来的,但是它们都存在缺陷和局限:TLS不能支持UDP通信;IPSec VPN只能支持端到网络边缘的安全,缺少角色访问控制机制,并且使用的是传统的静态加密方法;SIPS URI方案也受到TLS的限制;HTTP摘要鉴别只支持单向的身份验证;S/MIME缺少PK(I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公钥基础设施)的支持。动态加密方法针对上述问题而设计,通过四个方面的改进增强了身份认证和消息的完整性、机密性,并被融入到安全SIP通信的客户端与服务器的具体设计中。首先,安全分级协商机制提供可选择的、可协商的安全服务:安全级别是根据几种安全技术的不同集合来区分的,并且是通信参与者根据其不同信任度和不同选择来共同协商而定的。其次,基于角色证书的改进PKI技术通过与粗粒度的RBAC相结合,保证了更高层次的身份认证;同时SCEP、LDAP、OCSP的实现完成了对角色证书的动态管理。然后,在会话通信过程中加入了AES密钥的实时更新策略,这种更新是基于通信回合的,并且与上次密钥、硬件特征、明文都相关的;同时用实时窗口策略保证了通信双方更新的同步。最后,一些随机数字节被插入到密文中,完成了动态混杂处理;插入的位置是根据密文、密钥的特征计算出来的。对改进PKI技术的测试表明对角色证书的动态管理是成功并有效的;并通过对动态加密方法和IPSec VPN两种安全机制加密性能的对比证明了SIP通信中的动态加密方法是高效的、可行的。
李晓丽[7]2013年在《面向用户体验的虚拟桌面增强技术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计算机性能的日益提升,人们越来越注重如何运用服务虚拟化技术来瘦化客户端。虚拟化技术,尤其是桌面虚拟化,凭借其在资源整合与灵活接入方面的优势,正逐步成为当前研究与应用的热点之一。但是,现行的虚拟桌面解决方案存在一些影响用户体验的问题,例如启动风暴和交互操作延迟等。本文分析了影响虚拟桌面用户体验的关键因素,重点研究了实时交互数据的传送延迟问题。针对THINC远程显示服务系统,分析了其系统架构与技术特点,并建立了实验环境。在对系统进行测试后发现,THINC在突发性强的广域网环境中客户端操作延迟明显,数据传输质量严重下降。论文参考SIP协议对传输质量的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基于实时会话的虚拟桌面业务承载方案(RtDesk)。该方案使用电信级质量的实时通道来传送实时交互数据,而使用尽力而为通道传送其他数据。论文依据RtDesk设计并实现了原型系统,通过实验测试了不同带宽条件下所提方案对用户体验的提升效果。结果表明,原型系统可明显改善实时交互数据的传送延迟,从而证实了RtDesk方案的可行性。
李剑[8]2006年在《SIP软交换系统中NAT/FW穿越技术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和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数据及多媒体业务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实现网络与业务融合的需求也越来越迫切,但目前的网络无论是PSTN还是互联网都难以满足人们对话音、数据与多媒体融合业务的渴望,难以实现人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能够以任何方式通信的美好愿望。在这一背景下基于软交换技术的NGN概念应运而生。NGN可在统一的分组网络上融合通信、信息、电子商务和交易等业务,满足多样化、个性化业务需求。在NGN逐步从实验走向商用的过程中,许多实际问题是不容忽视的。由于IP地址紧缺以及出于安全等各种原因,大量的企业网和驻地网都采用了NAT/FW技术通过共用一个或少量有效IP地址的方式连接到INTERNET中。但是目前绝大多数的NAT/FW仅支持HTTP/FTP等少量数据类应用协议的穿越却无法支持会话业务控制流报文与媒体流报文的穿越。SIP作为软交换中的一个重要协议,目前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的焦点是针对SIP和NAT/FW的特点,研究SIP协议穿越NAT/FW的方案与实现。本文从SIP协议和NAT/FW入手,对SIP协议和NAT/FW相关技术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了基于SIP协议的端到端通信在NAT/FW环境下存在的问题,并对目前业界中存在的几种主流解决方案进行了讨论和比较。在此基础上,针对SIP协议和NAT/FW的特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SBC(会话边界控制)的穿越模型,重点讨论了该模型的通信模型、基本架构、工作流程和其它关键技术,并给出了该模型的具体实现,对其中关键模块的实现进行了重点讨论。为了对该模型和实现进行验证,本文还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并给出了初步的性能评估。研究和实践表明,本文所提出的基于SBC的穿越模型能够有效的解决SIP协议在NAT/FW环境下的穿越问题,满足了NAT/FW环境下基于SIP的端到端通信的要求,为NGN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参考,并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钟通[9]2004年在《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多媒体会议克服了传统的通信工具不具备的面对面的沟通效果,又节省了时间和费用,提高了开会效率,所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无论是基于电路交换网的H.320 系统还是基于分组交换网的H.323 系统,都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设计复杂、难以扩展等缺点。下一代网络(NGN)、软交换、SIP协议的发展和不断完善为实现高效率、易于扩展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提供了平台。在研究了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组成及其关键技术、软交换、NGN、SIP 协议的基础上分析了基于SIP 协议的符合NGN 框架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组成,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多点控制器的研究和开发。该系统具有资源利用率高,会议终端接入速度快,实现容易等优点,且由于SIP 协议是基于文本的协议,使得各个厂家的设备互通调试方便,软交换设备具有协议适配功能,使得该系统可以同时接入多种协议的终端。本课题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介绍和总结了多媒体会议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及其发展。多媒体会议系统主要由会议终端、多点控制单元(MCU)、信道(网络)及控制管理软件组成。MCU 是关键设备,它的主要功能是对视频、语音及数据信号进行混合和切换。◆介绍了下一代网络的原理及其发展。NGN 是以软交换为核心,由边缘接入层、核心传送层、控制层、业务应用层组成,其控制和业务相分离,具有开放性、提供业务方便快捷、部件之间通过标准的协议互连等优点。◆介绍了SIP 协议的组成和呼叫过程,并和H.323 协议作了比较。SIP 包含SIP 用户代理和SIP 网络服务器,其信令消息编码采用文本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SIP 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方案,该系统由软交换、MCU、会议应用服务器、计费服务器、网管服务器及会议终端组成。软交换为控制层,会议终端通过分组交换网络接入软交换设备,传送层为分组交换网,其它设备属于业务应用层。◆对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多点控制器进行了设计,多点控制器是多点会议的控制设备,主要完成多点会议的信令处理,并控制多点处理器进行媒体处理。多点控制器和应用服务器、多点处理器、计费服务器有接口。◆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展望了下一步的工作。
董晓然[10]2008年在《基于SIP/SIMPLE的网络会议的研究和实现》文中研究指明即时通讯是一种实时的互联网交流方式,包含即时消息、通话等多种形式,已成为继电子邮件和Web之后的第叁大互联网应用。本文所探讨的网络会议也是即时通讯的形式之一,它利用互联网实现多个用户之间通过文字、语音、视频等手段进行通信,是多媒体会话的一种应用,目前己应用于即时通讯领域及其他独立系统之中,受到了广泛欢迎,但网络会议多方共同参与的特点使得传统的实现方案受到了信令控制、终端的处理能力和网络带宽等的限制。本论文围绕网络会议展开讨论,首先介绍并分析了SIP协议和IP组播技术的原理及它们在会议控制和媒体流分发方面的优势,然后列举了当前基于IP网络的网络会议的一些基本模型,并分别说明了特点和不足,然后重点提出了基于SIP协议和IP组播技术的网络会议的实现模型,并详尽阐述了其主要的技术特点和应用特点,说明其在会议控制、减轻终端处理负荷和高效利用网络带宽等方面的优势。此后,在该模型的基础上设计了能够应用的网络语音会议系统,即一种具体的应用模型。论文主要提出了该系统的主体需求,并且根据需求设计了网络会议的具体控制流程,通过信令交互图对系统底层的实现过程进行了解释。随后,详细叙述了依据该应用模型而开发的网络语音会议系统的重点实现细节。其中包含了对软、硬件开发环境的描述、新设计的用户接口的描述、对SIP开源协议栈的扩展的描述和对主要的实现流程的解释。最后,对围绕本课题所作的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要做的工作进行了进一步的说明。
参考文献:
[1]. 基于会话发起协议的存在服务器及其应用研究[D]. 梅颖.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2]. 基于SIP的CSCL系统模型研究[D]. 王泽德. 贵州师范大学. 2008
[3]. SIMPLE协议栈的研究与设计[D]. 珊丹. 大连海事大学. 2008
[4]. 基于事件通告的会话发起协议网络模型的研究[D]. 林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04
[5]. 基于P2P-SIP的自适应网络电话的研究[D]. 李华伟. 中南大学. 2008
[6]. SIP通信的动态加密方法研究[D]. 武洋. 华中科技大学. 2006
[7]. 面向用户体验的虚拟桌面增强技术研究[D]. 李晓丽. 南京邮电大学. 2013
[8]. SIP软交换系统中NAT/FW穿越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 李剑. 电子科技大学. 2006
[9]. 基于SIP协议的多媒体会议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钟通. 电子科技大学. 2004
[10]. 基于SIP/SIMPLE的网络会议的研究和实现[D]. 董晓然. 北京邮电大学. 2008
标签:互联网技术论文; 软交换论文; sip论文; 网络模型论文; 消息机制论文; 技术协议论文; 功能分析论文; 通信论文; sip服务器论文; 科技新闻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