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早期干预教师培养及对我国的启示
● 章雪 肖非
【摘 要】 在早期干预发展过程中,早期干预教师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标准,亦未形成专门针对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体系。基于对美国早期干预教师培养模式的分析,建议我国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完善立法,确保早期干预教师培养更有针对性;联合高校、机构开展专门的培训,拓展职前培养内容;注重职后培训及职前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关键词】 美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早期干预
一、引言
早期干预(Early Intervention,EI)是指针对学前特殊幼儿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的教育训练,以尽可能改变特殊儿童发展的偏离和促进潜能的发展为目标。早期大脑发展的相关研究为早期干预提供了理论基础。婴儿出生后的第一年大脑发育速度最快,在这一时期,大脑对外界环境十分敏感,是进行早期干预的良机。早期干预越早开始效果越好,影响的持续性越久。在早期干预发展的过程中,早期干预教师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早期干预的对象也从婴儿个体扩大到婴儿所在的家庭、社区。作为实施早期干预的特殊教育专业人员,早期干预教师对满足特殊幼儿以及特殊幼儿家庭教育需求至关重要。为了确保干预的顺利实施与效果的自然显现,早期干预教师的职业资质和专业发展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早期干预教师资质越高,专业性越强,幼儿养护和教育水平就越高。从早期干预现实需要的角度出发,早期干预教师需要具备早期干预知识、家庭服务的知识、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知识、积极的心理品质及实施早期干预的实践知识。早期干预知识包括了解儿童生长发育规律、了解特殊幼儿与普通幼儿间的发展差异、对最佳干预环境的判断、基本的评估-干预-评价能力、判断转介的时机等。家庭服务的知识包括与家庭建立支持性的联系、为父母或其他家庭成员提供资源和信息、提高父母进行早期干预的能力。跨学科跨部门合作的知识包括尊重其他干预者、参与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制订、在团队合作中准确地进行自身角色定位、在以家庭为中心和以社区为中心的综合环境中积极推动早期干预目标的实现。积极的心理品质包括希望、效率、适应性、乐观等,这些心理品质有助于促进个人职业成长。
由以上数据对比可以看出,实验后实验班在颠球、20 m脚内侧运球过杆、脚内侧定点射门三个项目成绩高于对照班,其颠球技术具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主要从上述教师所需具备的知识与能力入手,具体体现形式不同。而我国目前尚未制定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标准,亦未形成专门针对早期干预教师培养的体系,故本文主要从美国早期干预教师的培养模式中探寻我国早期干预师资培养的有效路径。
二、美国早期干预教师任职标准与培养体系
美国有两个最为权威、最具代表性的早期干预教师任职标准,一为残障人士教育法案(Individuals with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ct,IDEA)中对早期干预教师的相关规定,二为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对早期干预教师的任职规定。
美国残障人士教育法案包含Part A—D四个部分,其中Part C主要针对为0—3岁残疾婴幼儿设立的早期干预项目。儿童所接受的早期干预服务与其个别化家庭服务计划的内容和要求相一致。该法案规定,早期干预服务对家长免费,早期干预服务人员要符合要求,具有一定资质,须获得州相关部门批准或认可的证书、执照,所从事的工作领域要与学科专业领域一致。
在遵循CEC标准的前提下,美国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早期干预教师职前职后培养体系。职前培养主要是指接受高等教育。美国高校开设不同类型的课程项目培养早期特殊教育人才。俄勒冈大学早期干预计划主要培养研究生和期望获得早期特殊教育初级资格的教师。它采用一种职前监督培养模式,由专业人员督导学生的进步和提供支持与反馈,并随着学生能力的提高逐渐降低支持水平。早期特殊教育硕士培养,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学生从多个渠道得到反馈,获得技能的提升。[1]为此,早期干预教师职前教育中会要求干预者进入儿童所在的家庭,为家庭提供支持,与家长合作的同时增长技能。按照IDEA的要求,成为早期特殊教育工作者就意味着在自然环境或最少受限制环境中采用循证实践对儿童进行干预,获得资质之后还需要接受在职培训,在工作场域中提高自己的能力,以此实现专业化发展。美国约一半的州开设了在职培训项目,康涅狄格大学发展卓越中心的设立就为早期特殊教育工作者提供了相应的信息。在职培训往往会与以家庭为中心的实践、以社区为中心的实践相结合。助教数量越来越多是当前一种发展趋势,即使职前针对合作进行培训,新老师在工作中也要继续学习,获得专业发展,与助教合作并指导助教的干预活动。[2]
美国特殊儿童委员会(Council for Exceptional Children,CEC)规定了特殊教育人员应具备的能力,涉及学习者发展与个体学习差异、学习环境、课程内容、评估、教学方案与策略、专业学习与伦理实践、合作七大领域。早期儿童部(Division for Early Childhood,DEC)作为特殊儿童委员会下属的部门之一,致力于提高残疾儿童和天才儿童的教育成就,主要服务于0—8岁的残疾儿童和有其他特殊需要的儿童及其家庭。早期儿童部以特殊儿童委员会所提出的七大知识能力领域要求为指导,为早期干预者和学前特殊教育工作者制定了一套独立的标准,涵盖知识与技能两大部分。这一套独立的标准分为初阶与高阶两个版本,适用于不同的人群。初阶标准基础性强,主要针对本科生、从未接触过特殊教育的人。按照特殊儿童委员会所制定的七大要求,详细规定了早期干预教师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高阶标准的要求有所提高,主要针对研究生和博士。对主要领域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主要包括评估、课程内容、教学服务与成果、研究与调查、领导与政策、专业学习与伦理实践、合作。从初阶到高阶呈现一定的延续性、连贯性、系统性。
三、美国经验对我国早期干预教师培养的启示
美国对特殊教育类别划分较为细致,有专门针对早期干预教师的任职标准,内容详尽,体系完整,层次清晰,培养方向明确。我国尚未对特殊教育教师类别进行区分,特殊教育教师培养均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2009)、《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5)为依据。尤其是后者,作为所有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专业准则,具有普适性。美国早期干预教师培养经验为我国未来早期干预教师培养提供了有益参考。
(一)完善立法,确保早期干预教师培养更有针对性
早期干预教师既要符合特殊教育教师的基本要求,又要凸显一定的专业特性。职前培养首先关注职业态度与职业认同问题,还要注重实践性,要在打牢专业基础的前提下积累实践经验,进行综合性学习,走专业化发展道路。具体而言,各培养单位可规定每学年应获得的实践性学分;开设早期干预方向的专业课程,传授先进的早期干预理念;开设硕士、博士或进修课程,提供继续深造的机会。此外,还要注重与家庭合作,跨专业、跨院校合作,利用好各种教育资源,例如高等院校与特殊教育学校、早期干预机构联合培养早期干预教师。
(二)联合高校、机构开展专门的培训,拓展职前培养内容
应制定专门的法律,对早期干预教师需要具备的专业能力、专业知识、专业理论水平等内容做出规定,对于师资培养、评价等问题的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组织,完善相应的顶层设计。国家还应制定出台一项全国通用的早期干预教师任职标准,在此标准的框架内留给地方一定的灵活性,使各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培养或任用符合要求的早期干预教师。另外,国家在宏观调控早期干预教师培养时必须关注早期干预经费投入问题。[3]
(三)注重职后培训及职前职后培训的一体化
我国特殊教育职后培训的模式包括校本培训模式、专家巡回指导研究模式、区际学校交互培训模式、远程培训模式、短期培训模式等。[4]早期干预教师的职后培训模式可以特殊教育师资职后培训模式为参照,在此框架之下,鼓励、引导教师们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定期写干预日记,日常进行工作反思,积极发现问题并进行研究,在单位内部形成观摩学习的体系,实现团队共同成长。在这一过程中,既要有专家指导,又要有同行间的经验交流。还要建构系统性的培训模式,以点、线、面的方式辐射开去。以早期干预教师所在的学校为基点,上级单位组织进行集中培训,领导、同行、专家齐参与;而后扩展到早期干预教育所在的县市乃至全省、全国。另外职后培训应具有延续性,与职前培训处于同一个体系之中,实现职前职后培训一体化,保障早期干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持续性。
某规模化猪场长白、大白和长大二元猪的繁殖性能比较分析…………………………………苏晶晶,陈德福,隋世燕(75)
方法:取艾叶50克,放入沸水中煎煮约15分钟,待水温稍低后,就可以把脚放入药液浸泡,每次浸泡 15~20分钟,水凉后可加入热水。
参考文献:
[1]Macy M, Squires J K, Barton E E.Providing OptimalOpportunities: Structuring Practicum Experiences in Early Intervention and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Preservice Programs [J].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009, 28(4):209-218.
[2]Appl, Dolores. First-Year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Teachers and Their Assistants:“Teaching along with Her” [J].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2006, 38(6):34-40.
[3]苏雪云,Long T, Emma L, Jarrett M.美国早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反思及启示[J].中国特殊教育,2010(5):58-64.
[4]章永,张慧琼.特殊教育教师职后“长短结合动态培训”模式构建——基于“天府特殊教育人才素质提升工程”的研究[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7(4):118-122.
【中图分类号】 G769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100875)
标签:美国论文; 特殊教育论文; 教师培养论文; 早期干预论文;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研究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