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极为迅速,制造业也有了巨大的进步。而作为制造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技术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越发广泛起来,运用好该技术也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本文从当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特点出发,分析该技术的特点和应用现状,最后提出若干合理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机械制造;自动化;机械设计
1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特点
当前的机械制造与过去的机械制造有着很大的区别,大量新技术得到应用,包括多种电子技术以及自动化相关技术。而这些技术在当前机械制造自动化领域中得到合理高效地整合,体现出的特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更加智能化,二是更加人性化。
综合来看,当前的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需要整合好电子计算机、自动化、机械、接口等多种技术,按照系统运行的要求,让各种技术为增强高机械制造自动化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成功率服务,最终保证产品达到质量好、效能优秀等特点。由于多种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开展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的各种机械设备要能达到系统运行的各种要求。而当前由于领域的差异,在技术上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性,而机器本身的内在要求促使机械设备的设计要根据产品的实际功能和性质进行。
目前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一方面能够让机械的优势能够得到最好的体现,另一方面也能很好地完善机械的各种功能,从而有效地保障最终制造的产品能够有着更准确的精度。自动化的工作形式对整个工作的细节要求和整个流程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只要做好细致入微才能够有效提高效率。在系统运行中使用的各种参数,会对最终产品的功能和质量有着直接性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做到对于各种参数的细致的控制,这样才能为机械设计制造自动化工作高效运行提供有效保证。
2我国机械设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应用现状分析
一直以来我国是制造大国,但是离国际一流的制造强国还是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我们机械制造方式到目前还是以人工为主要组成部分,而自动化技术要想全面彻底地铺开应用,还需要更进一步的努力。例如在电气工程方面来看,是自动化应用最为广泛的行业之一。但是其核心的技术都是由国外提供的,我们目前大多数还是在引用使用阶段,没有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用于自我研发。核心技术不在自己的手中,这就为将来埋下了隐患。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有的时候甚至连引用都引用不好。对于花巨资引用的机械自动化技术,很多时候只是满足于会操作会使用,对其原理没有深入研究,只考虑到现实的经济效益。这就造成了一旦相关机械相关系统在运行中出问题,只能依托国外人员才能够得到解决,既费时又费力。而国家对于自动化技术自主研发方面,投入的政策和资金还是不够,这也是制约自动化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当然,也有一些企业试图将引用的国外技术与自主研发的技术结合,尝试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然而可惜的是这种结合更多的从经济利益方面来考虑,忽视了自己的能力有没有达到,也没有对这种融合做好充分的测试和严格实验。在这种盲目结合情况下反而会造成极其不好的影响,让整个工程项目开倒车,大大阻碍了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发展。
3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有效途径
3.1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注重自主研究
长期以来,在机械设计制造方面我们都是以引进为主,自主研发为辅。这样的政策确实促进了机械制造相关行业的迅速发展壮大。但是在新常态下,一方面需要引进国外最先进技术,不能良莠不齐的一股脑都引用回来,要有标准有规划,保证钱花在刀刃上,引进的技术尽可能是最新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另一方面就是加大自主研发力度,政府出台相关鼓励政策,企业和个人主动参与研发,这样才能保证核心技术能够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为将来的话语权奠定坚实的基础。
3.2机电自动化与机械制造过程的技术融合
机电自动化和机械制造过程的融合,是自动化技术的主要应用体现,具体而言,机电自动化和机械制造过程的融合涉及到机械检修、修复、识别等内容。在机械设备管理中,技术人员需要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通过这种方式,确保机械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在机械设备的具体检修过程中,可以利用技术识别来分析和识别生产中出现的故障信息,然后需要将这些故障信息进行上传和保存,以为机械设备的后期维修进行参考。随着机电自动化技术在军事和医疗领域中机械设备的应用程度不断加深,可以将微型化技术与自动化技术作进一步融合,促使设计制造出的机械产品具备体积小、运用灵活、耗能低等特点,进而不断提升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效果。
3.3柔性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柔性自动化技术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主要依赖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在机械制造过程中,柔性自动化技术主要被运用于某些技术性操作环节,在这一技术的支持下,可以促进机械制造生产活动的高效进行,而且可以极大的降低生产成本。针对机械制造活动的开展,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极大的缓解了人力劳动压力,为工作人员的生命健康提供了良好的保障。借助数字化控制技术,在通过对计算机技术设备的有效利用,可以有效促进机械自动化,从而有效促进我国机械制造行业的发展,在柔性自动化技术的支持下,不仅提升了机械生产效率,而且使得产品的质量得到了更多的保障。
4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趋势
机械设计自动化有着很明显的发展方向,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多元化特征越发明显。与当前的机械设计相比,将会有更多的技术更多的行业参与到其中,其应用也会越来越广泛,其要求也会越来越细致越来越高。
二是集成化的特征更加凸显。与当前的机械设计相比,未来将目前分割开来的设计、制造、生产等各个环节打通,没有很明确的分割界限。可能会完善甚至重建整个运行系统,在系统运行之初就对各个环节有着明确而细致的要求,保证系统最大化的合力运行。
三是节能的要求会越来越高。一方面是保证各种材料能够得到最充分的使用,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对于周边环境的污染。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有效降低成本。另一方面是必须加大对于相关人才的培养和保障。需要建立专业的人才培养机构,制定相关倾斜政策。在提高现有人才的能力的同时,吸引更多的血液加入,并保障他们的现代专业化的水平。这也是实现节能要求最基本的人才保障。
5总结
综上所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目前已经到达了一个重要阶段,我们依然需要有选择性地引进国外的一流技术,同时要下大力度做好自主开发和人才的自主培养,这样才能保证我国的机械设计制造实现真正的弯道超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参考文献
[1]孙丽娜.日常生产中机械自动化的应用剖析[J].科技展望,2015(35).
[2]闫凯凯.有关机械自动化在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16(03).
[3]刘超.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发展方向研究[J].河南科技,2013.
[4]李知洋.探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山东工业技术,2016.
[5]李国应.浅谈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应用[J].科技风,2011.
论文作者:韦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1
标签:技术论文; 机械制造论文; 机械论文; 机械设计制造论文; 及其自动化论文; 机械设备论文; 机电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