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_社会学论文

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_社会学论文

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自然科学论文,社会科学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提要 本文借助库恩的“范式”概念作为研究的基本结构单元,通过与自然科学范式的比较,以社会学为例,研究了社会科学范式的特征,指出社会科学范式除与自然科学范式一样具有整体性、工具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外,还具有与自然科学范式不同的多元性、民族性或地域性、价值性或目的性和互补性等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这些特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范式”是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科学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基本概念。库恩在其颇具影响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及其他一些论文中,运用“范式”的概念对物理学、化学等经验自然科学进行了探讨,得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结论,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

在库思那里,首先,‘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这个词。一种范式,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1〕其次,范式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整体, 它不仅仅是一种理论知识,而且还包括各种与理论密切相关的哲学信仰、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就自然科学而言,甚至还包括仪器设备等,即范式是所有这些东西的“分解不开的混合物”〔2〕。 尽管库恩很少用“范式”概念来说明社会科学,甚至认为“在社会科学中究竟哪些分支已具备这种范式,还完全悬而未决”〔3〕,但是, 库恩所用的研究方法给我们以极大的启示,库恩所提出的问题,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兴趣。

不错,在社会科学中,迄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像牛顿力学或达尔文进化论那样占统治地位的统一范式,而是多个学派林立。但是,没有统一范式并不是意味着没有范式,如果在科学共同体所共有的东西的意义上来理解范式,那么,社会科学早就存在着一些共同的东西。在社会科学中虽然存在不同的学派,但却有公认的创始人,有一些各学派都公认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在研究对象上也有所共识。各学派代表人物的代表著作同样系统地阐述了他们各自的基本哲学信念、价值标准、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并为其共同体成员所一致遵循。可见,在社会科学中同样存在着范式,只不过这些范式除了有着与自然科学范式相同,还存在着与自然科学范式明显相异的多种特征罢了。因此,我们可以用范式作为基本理论结构单元,在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中研究社会科学范式的特征,如同科学哲学家们通常用物理学为例讨论自然科学那样,我们在本文中将以社会学为例对社会科学范式进行研究。

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比较具有如下共同的特征:首先是整体性,库恩对自然科学范式的整体性作了精辟的论述,这里不再重复,社会科学范式同样具有整体性。以社会学为例,从孔德创立第一个社会学学说开始,每个社会学学说都不仅仅是单纯的基本理论,而是与其哲学信念、价值标准、研究方法密切相连的整体。例如,孔德和马克思几乎是同时代人(孔德比马克思大20岁),但他们对19世纪上半叶欧洲社会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一个原来信奉孔德实证主义社会学范式的社会学家如果转而接受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说,他必须从立场、观点和方法上都来一个彻底的改造。这种情境恰如库恩所描述的:“他会发现,他用熟悉的工具观察他们以前已经观察过的领域时看到了新的不同东西,范式改变确实使科学家们用不同的方法去看待他们的研究工作约定的世界。”〔4〕

这种整体转变的情况也同样适用于分析本世纪社会学的发展。例如,30—5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结构功能学派和60年代兴起的现代社会冲突学派都着重于对社会进行宏观分折,但前者强调社会系统是一个各部分相互依赖、协调发展、保持均衡与稳定的整体,而后者则认为社会处于由于冲突而引起的持续不停变化的状态之中,冲突促进系统的团结、统一和有秩序的变迂;前者强调社会发展,规范对人的社会化的作用,后者却认为个人的利益,权力的分配不均和对权力的争夺是造成社会冲突,因而也是促进社会变迁的根源;前者着重于科学的、系统的、实证的分析方法,而后者提倡人文主义的分析方法等。如果从一种理论转换到另一种理论,同样要经历包括理论基本假设、哲学背景、价值标准、研究方法等全方位整体的变化。我们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不把社会学学说当成一个由上述各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的范式,就无法真正理解社会学。

其次是范式的工具性,库恩认为范式是科学共同体用来解决疑难的工具,也即实际上用来达到某种目的手段,提出新范式的目的往往是为了解决引起旧范式危机的那些反常问题,新范式提出后又为科学共同体规定许多新的可能应用这个范式来解决的疑难问题。

同自然科学相比,社会科学范式的这种工具性在实用性上更为明显,任何社会科学范式都是为了解决社会某一方面,某一层次的问题而产生,并随着对这些问题解决的程度而走向兴盛和衰落。例如本世纪40年代,美国国内经济欣欣向荣,人民生活比较稳定,因此当时迫切需要一种保持社会秩序稳定的理论,结构功能主义理论于是应运而生。到了60年代,美国在经历了一段繁荣后,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日益暴露并尖锐,出现了文化冲突、行为反常、社会失衡、心理变态等社会冲突现象。结构功能学派对此一筹莫展,被人指责为“一个虚构的社会学理论”〔5〕。客观的社会现实引发了人们对冲突问题的极大关注, 需要了解产生冲突的原因,提出解决冲突的办法,以维护社会的稳定。由于现代冲突理论分析了冲突产生的原因和作用,并且提出了著名的安全阀定律。这不仅恰好适应了这种需要,而且应用它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某些社会冲突,所以就一时兴盛起来。

第三是范式的相对稳定性或韧性。库恩认为范式不同于波普尔所说的理论,它不会一遇到反常就被证伪,而是在一定时期内依靠定向聚焦的作用把科学共同体注意力集中于对某些问题的研究而不顾反常的冲击,并通过不断解决疑难和适当调整结构去消解反常和促进自身的发展,范式直到遇到实在无法逾越的危机之前,都能保持相对稳定,这种相对稳定性有时也被其他科学哲学家称为韧性。

社会科学范式同样具有类似的特征,如社会学中的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在60年代一度陷入困境之后,并没有一直衰落下去,而是在继续坚持基本原理和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身调整以适应现实社会的变化,形成了新结构功能主义理论,并继续在社会学界占有重要的地位。再如社会交换理论也是本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种社会学范式。虽然其代表人物霍曼斯强调社会交换的公平进行,强调人的心理需求和报酬的刺激情景,而另一代表人物彼得·布朗在发展霍曼斯奖励概念的同时,偏重于交换过程中的冲突和对立以及不公平现象,偏重于交换关系中的不平衡状态,但是他们的基本理论假设是共同的,没有多大变化。

通过以上叙述可以看出,社会科学范式具有与库恩所描述的自然科学范式相同的整体性、工具性和相对稳定性等特征。

社会科学范式之所以与自然科学范式有相同的特征,首先是由于社会历史是自然历史的延续,社会历史的主体—人也是自然界长期高度发展的产物,从根本上说,人类社会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是物质世界中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形式。社会的全部内容本质上是物质的,同自然界一样在客观规律的支配下运动、发展变化。由于人类社会与自然历史在本质上的联系性,所以研究社会规律的社会科学范式与研究自然科学规律的自然科学范式就必然有某些相同的特征。

其次,是由于人类知识体系的整体性和一致性。知识体系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理论体系,它包括关于自然界的知识和关于人类社会的知识,两种知识都是人类知识体系之树上的花朵。人们在认识自然界的同时,必须认识社会,因为任何有关对自然界的知识,都只有在社会中才有可能,都受关于社会知识的制约,同样,社会知识也受自然知识的制约和影响。英国著名学者贝尔纳曾谈到自然知识对社会的影响,他说:“科学影响历史有两条途径,第一是靠科学在各种生产方法上所导致的那些变更,其次,靠科学在各项发现和观念。”“种种科学观念,一旦形成条理,就回到人类的思想总汇去。”“知识和科学方法就在不断增强地影响到思想、文化和政治的全部形式。”〔6〕

当代知识体系发生了变化,出现了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这些学科发展很快。科学家们还预测,下世纪初将出现一个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为特色的交叉科学时代。这进一步说明客观世界本来是统一的,知识体系本来是连续的,过去只是由于我们暂时认识能力的限制而将它们割断了。由于知识的整体性,因此,自然科学范式就与社会科学范式有一些相同的特征。

人类社会虽然来自自然界,但与自然界又有许多本质的区别,因此社会科学范式就有与自然科学范式不同的特征。

第一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范式的特征是多元性,即在同一历史时期总有多个相互竟争的范式并存。虽然许多科学哲学家认为自然科学史表明,自然科学的发展从来没有出现过库恩所描述的那种由一个范式一统天下的局面,在同一历史时期总是有不同的研究纲领或研究传统存在,但他们毕竟不能否认,在某个历史时期,确实存在着像牛顿力学、达尔文进化论那样占绝对统治地位的学说,其他学说则难以与它们匹敌。但是在社会科学中却不存在这样的局面。社会科学自始就是多种学说长期并存,例如社会学产生之初就是多种学派林立,即使到了本世纪60年代,社会学在美国获得了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也同样是学派林立,群龙无首,各种理论和流派竟有四五十种之多。美国社会学家N.怀特在《美国社会学当前群龙无首状况》(1985)一文中指出,这种迹象并不表明出现了一个新霸主,而是表明在美国社会学界出现了某种前所未有的现象,把多样性和理论的多元论作为常态予以接受。虽然仍有一些社会学家试图寻找类似帕森斯结构功能主义那样的总体理论,绝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理论上的多元论是不可避免的,甚至是有益的,可以促进人类认识过程的完善。他们不再企求建立总括一切的社会学总体理论,而致力于研究那些适用于一时一地的理论课题。

第二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范式的特征是民族性或地域性。自然科学范式是通用的,从其基本理论到具体应用都不分民族和地域,那些试图把自然科学理论说成是某个民族或某个国家特有的理论而特别赞扬或拒绝接受的做法都只能说明自身的愚蠢而留下千古笑柄。〔8〕 但社会科学范式的产生和应用却总是同具体的民族、国家、地域相结合,尽管同一学科的社会科学范式可以有某些相同的概念和基本规律,但它们不仅在应用上却要受到特定的历史背景、文化特征、经济发展程度乃至于语言、思维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状态等限制,而且还可以生活于特定地域里的民族在一定历史时期的需要出发,建立起相应的理论,从而形成特定的范式。没有哪一个国家或民族能完全照搬另一国家或民族的社会科学范式而成功应用于本国或本民族具体实际的。如美国社会学理论尽管是受欧洲思想大师的影响,可以说,欧洲大师们的思想是美国社会学理论产生的丰厚思想土壤,但是,美国社会学家并没有把欧洲的社会学理论完全照搬到美国,而是将它们美国化。美国化了的各种社会学理论不仅反映了美国的社会现实,而且与美国特有的实用主义思想、个人主义特色、学术自由化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种贯穿着美国民族精神的社会学范式。

再如,中国学者在引进西方社会学时,从一开始就带有强烈的中国化倾向,以解决中国社会运行面临的严重危机。当时社会学家吴文藻曾呼吁要找一种有效的理论框架并与中国国情结合起来。在众多的理论中,他选择了他认为能够适合中国国情的功能学派理论作为进行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与费孝通等人一起形成了以燕京大学社会学为骨干的“中国功能学派”。〔9〕他还鉴于中国地广人众的特点, 提出了进行社区研究。马克思主义者李大钊等结合中国实际宣传马克思主义社会学,强调阶级分析,运用暴力革命建立新秩序,而毛泽东、陈翰笙则长期从事以农村社区为对象的社区调查。这些都显示了使社会学范式中国化的倾向,尤其是中国共产党人一贯提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这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科学范式的特征。

第三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范式的特征是价值性或目的性。价值作为哲学范畴,是指客体满足主体需要的重要性。“‘价值’这个普通的概念是从人们对待满足他们需要的外界物的关系中产生的。”〔10〕在自然科学中也渗透着人们的价值倾向,但是以求真为最高原则,它只能告诉人们自然“是”什么,可以告诉人们在自然面前我们“应该”怎么做,但是不能要求自然“应该”是什么。自然对任何人都是一视同仁的,因此自然科学对任何人的价值也应该是一样的,不存在什么阶级性问题。与此不同的是,任何社会科学范式的提出都是有目的的,都有明确的针对性,不仅告诉人们社会“是”什么,而且告诉人们社会“应该”是什么,以及人们“应该怎样”构造一个满足人们需要的社会,甚至试图告诉人们按照范式所构造的模式去创造、管理、控制社会。因此,任何社会科学理论都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人们(包括研究主体)的实际利益需要,所以在阶级社会中有时社会科学范式的价值性就会以阶级性的形式表现出来。例如,西方的许多社会学学说都带有维护资本主义现存制度的目的,而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学则带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强烈批判色彩。一些西方社会学家也认为社会学理论中包含着意识形态的内容,如美国佛罗里达大学社会学家金络克认为,社会学理论包含着社会主体对理论的主观评价。任何社会学理论都产生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受社会经济的制约,也受研究者生平经历和世界观的影响,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带有阶级色彩。〔11〕

实际上,任何国家的社会科学学者都热衷于研究当时急需解决的现实社会问题,各国政府也都希望利用他们的研究成果进行决策,所以成功的社会科学范式从来都不是被禁锢的象牙塔中的摆设,而是人们改造社会的工具。

第四个不同于自然科学范式的特征是互补性。互补性的概念最初是由物理学家玻尔为解释量子力学提出来的。他认为在宏观世界里看来是相互排斥的两类现象,如波动性和粒子性,对我们全面理解同一微观现象却是互相补充、不可缺少的,他称之为互补原理。

不同的社会科学家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时期的问题不同提出了众多的社会科学范式,但他们面临的是同一人类社会,对于我们全面完整地理解人类社会都是必要的。由于社会现象的复杂性,使得社会科学家们尽管可以热衷于某个范式而反驳或排斥另一些范式,但是他们自己也确信,没有一个范式能完全地描述和解释社会结构的全部复杂性。社会科学家可以从复杂的社会现实中抽出某一侧面进行研究,并以此构成自己的理论,但是在运用这一理论解释具体的现实时,总会暴露出这样或那样的局限性,为了作出更为合理的解释就不得不有意或无意地,或多或少地借助于其他范式。正如美国社会学家里茨尔所说:“如果不运用所有这些范式的洞察力,社会现实的任何一个方面都不能得到充分的令人满意的解释。”〔12〕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与自然科学范式相比,社会科学范式有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的形成大致有如下原因:

首先,社会现象不同于自然现象。“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不是没有自觉的意图,没有预期的目的的。”〔13〕

有目的的主体意志造成振荡着的实践过程,在具体的社会历史中,具有多方面复杂关系的社会意识使社会更加复杂化,更具有随机性。而且各种复杂的关系、结构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逆性。在社会中几乎很难发现简单类型的函数关系,使人们难以用单一的模式来描述社会。

而且,复杂的社会现象在不同国家,民族又表现为不同的社会氛围。在一个社会氛围中特定的原则被认为是不证自明的,理所当然的,特定类型的证据被无可置疑地接受,但这些原则在另一个社会氛围中不仅是可疑的,而且是非常离奇的。社会科学家不敢以一定社会环境中的特定原则,特定类型的证明,特定的材料对另一社会氛围的情况作出假定。

此外,现代社会发展也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人类进入20世纪后,一场以微电子技术和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新技术革命兴起。这场技术革命使知识成为社会中的具有决定作用的重要力量。由于知识在一系列技术中的应用,一方面导致了生产力的提高,产业结构的变化,从而人们有多种可供选择的职业,更多可选择的信息及多样化的新材料、多维化的空间视野、多样化的生产方式。另一方面则使社会更加复杂,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用碎布块拼成的被面式的格局”〔14〕,社会正向多维和多元方向变化。社会的多元化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方面对社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有影响,另一方面对社会科学的需要广泛多样,不同的社会科学范式所透视的正是千姿百态社会现象的不同侧面,在多维的社会背景下,社会科学呈现出多元性和互补性。

其次,从研究主体与客体互动关系来看,“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5〕这深刻地揭示了现实的人与一定社会关系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主体是在既定的无法摆脱的社会中研究社会,而研究主体本身又是社会客体中的成员,也就是说任何社会中都扮演着既是观众又是演员的双重社会角色。正如美国学者肯内斯·D ·贝莱斯所说:“自然科学家一般并不介入他或她正在研究的现象,而社会科学家则置身于正在研究的现象之中。”〔16〕

而且,社会的需要和个人的需要是社会运行的动力,也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动力。对社会现象的研究是以社会的需要,人们自身的需要为出发点的,因此,社会科学家在选择研究课题时,也主要以解决现实社会问题的重要性为依据,这就是一个价值判断。在许多问题上,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乃至于不同的个人对社会问题重要性的理解是不一样的,研究者置身于社会之中,不可能采取完全中立,或所谓纯客观的立场作出判断。即使对那些人们公认为重要的社会问题,不同研究者出于自身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资料的收集、整理、取舍和评价,以致于理论的构建也会有所不同。研究者完全可以将他所代表的社会集团的利益价值观念、文化传统乃至于个人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以各种方式渗入到他所建构或遵循的社会科学范式之中。即使研究者们共同认定了某些社会事实,但不同的研究者却可以对同一事实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作出不同的价值判断甚至产生“好得很”和“糟得很”这样完全对立的极端评价。与此相反,在自然科学中,有不同社会利益和价值取舍标准的科学家却可以遵循同一自然科学范式进行研究。因此,社会科学范式具有明显的价值性特征。

最后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自然科学范式还是社会科学范式,其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的正确与否都只能由社会实践来检验。尽管二者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但在这一点上,却是殊途同归的。

注释:

〔1〕〔2〕〔3〕〔4〕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李宝恒等译,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0年,第10页,第90页,第12页,第91页。

〔5〕参见(美)乔纳森,H.特纲:《社会理论的结构》,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

〔6〕(英)贝尔纳:《历史上的科学》,科学出版社,1983 年,第26页。

〔7〕钱三强:“迎接交叉科学新时代”,《光明日报》,1985 年9月7日,第4版。

〔8〕例如, 当年纳粹德国曾宣布爱因斯坦创立的相对论是“犹太人物理学”,并禁止在学校里讲授相对论和出版有关相对论的著作。

〔9〕廖菲:“社会中国化与中国社会运行”,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10〕转引自张向东:“对我国社会学发展道路的反思”,《宁夏社会科学》,1989年,第2期。

〔12〕(美)T·D.约翰逊:“社会学—多重范型的学科”,《国外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第243页。

〔14〕阿尔温·托夫勒:《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

〔1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第18页。

〔16〕转引自章哲:“社会科学中的价值问题”,《社会科学》,1991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  

社会科学范式与自然科学范式特征的比较研究_社会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