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应用于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效果研究论文_邝漫霞

品管圈应用于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效果研究论文_邝漫霞

邝漫霞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广西贵港 537100)

【摘要】 目的:研究和观察品管圈应用于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开始,在我院放射科开展品管圈活动,将活动实施前一年造影剂血管外渗率和患者满意度作为对照组,将活动实施后一年的相关数据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数据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造影剂血管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放射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进行检查时造影剂的血管外渗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影像学检查的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品管圈;造影剂;血管外渗;活动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5-0169-02

在进行CT检查或者磁共振扫描检查时,如果注射了造影剂的浅静脉血管出现了破裂,那么造影剂将会漏出血管,并渗入到邻近的组织间隙当中,导致组织间隙出现充血、肿胀等表

现[1]。相关的研究发现,造影剂血管外渗会进一步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护患纠纷的发生率[2]。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了放射科当中,旨在观察该活动对于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4年1月开始,在我院放射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护理人员一共15名,均为女性;年龄在19岁~4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6±11.8)岁。其中有2名从事放射检查工作10年以上,有9名从事放射检查工作5~10年,4名从事放射检查工作5年以下。15名护理人员当中有1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4名护师,9名护士。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有人员均参与本次品管圈活动,并设置1名圈长,负责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由护士长任督导员,负责对圈员的服务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

1.2 方法

1.2.1确定活动主题。品管圈成员通过召开会议,对放射检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次活动的主题。通过讨论和分析我们发现,在检查中患者注射的造影剂一旦发生血管外渗,就会导致患者外渗部位出现红肿,甚至发生皮下溃疡或坏死,增加患者的痛苦,因此将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率作为本次活动的主题。

1.2.2现状调查并分析原因。经统计发现,在2013年1月-12月期间,放射科检查患者共3257例,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发生例数一共为15例,外渗率为4.61‰。经分析,导致患者出现造影剂血管外渗的原因包括护理人员穿刺技术不高、临床经验不足、患者的血管较细、患者不配合、造影剂的流速太快等。

1.2.3制定对策。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理论基础和操作技术;使用耐压高、材质柔软的留置针。在进行注射之前,应先通过高压试打剂量为2mL的生理盐水,并细致观察留置针是否通畅、是否出现了外渗以及患者血管是否耐受。在注射造影剂之后应观察造影剂的曲线是否上升、图像是否清晰,一旦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注射。通过健康宣教为患者及其家属详细介绍造影剂外渗的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该现象的认识程度,并让患者了解留置针的重要作用,提高患者的配合度。

1.3 评价指标

将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的造影剂血管外渗率进行统计和对比,并由患者匿名填写满意度调查表。满意度调查表为本院自制,满分为100分,85分及以上为满意,70分~84分为较满意,70分以下为不满意。患者满意度=满意+较满意。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并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用卡方和t值进行检验,差异性用P值进行判定,P值小于0.05表示本次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值大于0.05代表无统计学研究意义。

2.结果

通过对研究结果进行统计和观察发现,观察组的造影剂血管外渗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造影剂血管外渗率和满意度对比

组别 造影剂血管外渗率(‰)患者满意度(分)

对照组4.51(15/3257) 83.1±4.3

观察组2.04(6/2941) 96.7±2.4

3.讨论

品管圈是近几年出现的先进的管理模式,指的是通过全员参与,对工作场所进行持续不断地改善,同时提高护理的质量,并以尊重人性为起点,运用愉快轻松的管理方式,使员工们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参与到管理活动中来,并在工作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3]。有研究认为,护理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素质、专业素质和心理素质。而品管圈活动的实施目的就在于提高护理人员进行质量管理的参与度,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并增强他们的责任心[4]。在本次研究中,将品管圈活动应用在了放射科的检查中,研究的结果证实,实施后的造影剂血管外渗率明显低于实施前,实施后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实施前,P均<0.05。在进行放射科检查时,造影剂均是通过高压注射器注射入患者体内,这样能够对注射的剂量和速度进行设置,但是由于单位时间内高浓度造影剂的快速大量注入容易增高浅静脉压,并对患者的血管产生强烈冲击,因此容易出现静脉血管破裂、导致造影剂的外渗。而品管圈活动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对策的拟定,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着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工作的积极性,从而有效的降低了造影剂的血管外渗率。

综上所述,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放射科,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进行检查时造影剂的血管外渗率,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影像学检查的质量,使患者更加满意,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贾立红,尹安春.基于品管圈的术前检查管理研究与实践[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35):21-24.

[2]孟令香,刘晓宁,唐芳等.品管圈对提高小儿磁共振检查镇静成功率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08):592-594.

[3]吴南洲,李梦露,张晓晶等.品质管理圈在提高肝脏MR检查质量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4,22(03):213-216.

[4]李玉凤,于芬,何肖群等.品管圈活动对缩短CT检查患者等待时间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7(23):126-127.

论文作者:邝漫霞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5年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0

标签:;  ;  ;  ;  ;  ;  ;  ;  

品管圈应用于降低造影剂血管外渗的效果研究论文_邝漫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