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语文学科中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要慎之又慎、酌之又酌。教师要学会在教材人物的精神版图中找到最合适的楔入点,像“盐”融入“汤”中那样,将小学生心理问题中共性的、隐秘的、普遍的地方找出来,然后找到可以突破、可以解决的方法策略,共同塑造孩子们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渗透 拓展延伸
无可否认,当下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常常受“说教”之诟病,“苦口婆心的‘说教’,换来的却只是‘知’的表层体验”。的确,纯理论说教有时造成的就是孩子们的无动于衷,唯有融心理健康教育于学科教学中,就像“盐”融入“汤”中,良好健康心理的生成才会变得自然而然。作为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在语文学科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学会在教材人物的精神版图中找到最合适的楔入点,才能更好地塑造孩子们的阳光心理。
一、不是“硝烟味”,而是“人情味”
听过一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的公开课,感慨颇多。一个教师在临下课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的父母对你是如何的?你周围同学的父母亲,哪个比较严厉?哪个比较溺爱?”以下是部分教学片断:
生1:我班的宋××同学的妈妈太溺爱了,六年级了还一路上给他背书包。生2:孙××的妈妈也太纵容她的儿子了。上周日,明明是他的错,她妈妈硬是把我骂了一顿。生3:王××同学的奶奶太娇惯她了,不让她在家里干任何家务活。……
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很热烈,而教师则微笑着一直鼓励着孩子们热烈地说下去。最后总结道:“对呀,我们同学中的一些父母亲的确太溺爱了,通过今天的学习,以后告诉自己的父母亲,不能太溺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表面看,这样的拓展由文中的人物联系到学生自身,是一种由此及彼而又注重现实印证的路子,然而,这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合适吗?教师或者其他同学是否注意到那些被揭露出的孩子们脸上的一丝羞耻、些许尴尬甚至几分快要涌出的恼怒?细究以上环节,我们可以发现,“心理健康渗透”已变成了“批评和自我批评”,语文课已经变成了道德说教课,课堂中充满了一股浓浓的“硝烟味”。想想,没有被“牵连”的暂且不说,凡是那些被揭露出的学生,在课堂中如何心安理得地享受课堂的快乐?哪里还有自由阅读的诗意、幻想和美?哪里还有自由学习的精神享受?在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面对互相揭露的现象应该勇敢地按下“暂停键”,尽快地制止学生:不以文中的“憎恨对象”对号入座,不映射自己的父母亲,不揭露学生的私生活。
二、不仅仅是理论灌输,也是现实印证
都说“给学生一点空间,他们会还你十分精彩”,此话果真不假。比如,上述活动中有关“父母亲慈爱和严爱”的讨论,的确引发了一波又一波的精彩。不过,在激动之余,同学们或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思考:我们的父母亲是如何对待我们的?我们和父母亲吵架后心理是正常的吗?发生矛盾时我们是否从父母亲的角度出发?我们会因为父母亲的严厉而心理灰暗吗?于是,理论和现实印证,不仅仅成为教师执教此课的一个重要视点,同时也是孩子们内心认知中自然而然的一个诉求。
三、不仅仅是拘囿于课本,也是拓展延伸
新的课程视角下,心理健康教育不能仅仅拘囿于课本,不能仅仅固守于课堂,而是要穿越教室和教材的边界,穿越学校和家庭的边界,引领孩子们走向课外,走出课本,走向丰富多彩的现实和社会,以此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弹性和容量,并以此塑造孩子们的阳光心理。就《“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而言,除了教材的基本线索和基本内容外,我们还可以结合一些心理异常的小学生的特点设计一些新的、有意义的、针对性强的拓展活动。
可以在课末进行以下拓展:
1.如果说爱有两种,一种是慈祥的爱,另一种是严厉的爱,你更想得到哪一种爱?为什么?如果现实决定了你只能得到一种爱,而且偏偏就是一种严厉的爱,你会接受吗?你会觉得遗憾吗?
2.如果现实决定了你只能得到一种爱,而且偏偏就是一种“精彩极了”的溺爱,以至于你所做的一切都是好的,你所有的一切作品都是精彩的,你会怎样?
3.请你用自己喜欢、擅长的方式表达对父母的爱,可以是文字,可以是画画,也可以是对联,可以是手工制作……
从“选择爱”到“谈论爱”再到“不同方式表达爱”,实际上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过程,也是从情感体验到道德实践的过程。这不仅仅是理论上的“螺旋上升”,也是在实践层面上的“由根生干,由干生枝,由枝生叶”。这样的“由此及彼”,除了是一种教学模式,更是一种育人形态,不但可以洞开孩子们的认知视域,而且为孩子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林巧霞 让礼仪成为学生的生命自觉[J].中小学德育,2015,(9):51。
[2]陈俊一 程晓云 窦桂梅 站在课堂上的校长[J].教师月刊,2015,(2):27。
论文作者:丁海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孩子们论文; 父母亲论文; 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溺爱论文; 教师论文; 心理论文; 现实论文; 《教育学》2019年5月总第1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