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近代中国体育的八个美国人_运动会论文

影响近代中国体育的八个美国人_运动会论文

影响中国近代体育的八位美国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人论文,中国近代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基督教青年会(The Young Men' s Christian Association简称YMCA青年会)于1844年由英国的乔治·威廉姆斯(George Williams1821~1905年)在英国伦敦创办。1851年传播到美国,并得到空前发展。早期会徽为三角形,代表德智体三育,寓意“一个健全的青年必须具备高尚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和强健的体魄”,① 1888年又提出群育,增添为社会服务等新内容。1889年由美国、加拿大两国青年会在纽约联合成立青年会北美协会。

1885年,青年会随教会学校传入中国。至1895年10年间,中国学校青年会已有27所之多。北京、天津、上海、汉口、烟台等地的教会人士多次向青年会北美协会提出派代表来华建立城市青年会的要求。1890年,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联合议案商请北美协会选派干事来华。是年4月,北美协会学生部总干事魏夏德来华,进行为期6个月的考察,魏氏认为中国具备条件建立城市青年会。1895年,北美协会应邀委派青年牧师来会理来华。此后,青年会北美协会陆续派人来中国开展青年会工作。本文主要介绍八位,他们对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具有划时代的开拓作用。

来会理(Dr Willard Lyon)

来会理1870年出生于中国宁波,② 童年在杭州度过,其父母是杭州长老会传教士,1880年他10岁时随父母回到美国,1881年,进入美国俄亥俄州的伍斯特大学预科学习,1891年毕业后入芝加哥麦考密克神学院,在校期间曾任学校青年会主席,积极参加“学生海外志愿活动”,并担任该组织教育干事,主编《学生志愿者》。③

1895年9月1日,受青年会国际委员会北美协会的派遣,作为国际委员会在中国的首任干事,携夫人从美国乘船前往中国,于10月5日抵达上海。

来会理按照青年会的宗旨,把组织工作的重点放在学校的学生方面。经多方考察,来会理认为北京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中心,而天津则是近代教育的中心。天津已建有多所新式高等学堂,且都开设英语课,尤其医学堂和北洋大学的学生英语水平普遍较高,便于他在学校中开展工作。他最终选定天津为事业的起点。

1895年12月1日,医学堂的“勉励会”开会欢迎来会理。来会理在会上演讲介绍青年会的宗旨。此后,他相继在其他学校的演讲均受到欢迎,很快打开局面。4所大学百余名大学生议定12月8日在天津正式成立中国第一所城市青年会,推举来会理为总干事。

12月8日天津青年会成立大会前后,来会理组织会打篮球的友人在“节制堂”的空场上表演了两场篮球(当年称“筐球”)游戏,天津人第一次见到篮球的玩法,引起了极大的兴趣,这就是篮球项目正式引入中国之始。来会理在他的回忆录中描写中国青年会员最初打篮球的情景:“……会员对篮球运动极感兴趣,……他们盘好发辫,修短长长的指甲,脱去长袍,把书生的尊严放弃,换上一副高兴活泼的姿态了……”。④ 近代体育的兴起改变了中国青年学生不良的生活习俗和精神面貌。为了便于参加体育活动,他们改变“三长”(长袍、长辫、长指甲)。1896年3月28日,天津举行了中国篮球史上的第一场正式比赛。

来会理是向中国传授篮球的第一人,是中国城市青年会的第一任总干事,也是中国青年会全国协会的创始人。来会理以他各方面的才能,特别在管理、教育及培训人才等方面进行了创造性的工作。在华工作两年多后被青年会国际委员会调回美国委以重任。

格林(Robert R.Gailey)

1898年4月,北美协会派格林来华继任来会理天津青年会总干事职务。格林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格林身材高大,在大学期间曾连获三年全美(美式)足球明星之称,被选为全美橄榄球最佳中锋。

格林认为“办教育是打开中国大门的法宝”、“教育是中国复兴的重要因素”。⑤ 他认为办教育开学堂便于联络和影响中国新派教育的先行人物,能与社会上层建立联系,与官方沟通,以利于青年会在中国的发展。而开展体育运动可以改善青年沉闷的书生气,换上快乐朝气的精神面貌,使于接近青年,开展青年工作。

格林抵津就任之初,即热心青年人的足球运动,1902年成立了第一支新学书院足球队。当时队员都将长辫子盘于头顶,当练习或比赛踢得兴高采烈时,辫子滑落拖在背后,因此人们戏称新学队为“辫子足球队”。⑥

1901年,格林与天津知识界知名人士创办“普通中学堂”,1903年,格林以该学堂为主,发起了天津学校联合运动会(即我国校际运动会之始),当年参加此次运动会的学校有北洋大学堂、官立中学堂、新学书院和高等工业学堂等校,至1925年共主办了21届。于1913年开始扩展参赛地区,成为华北区域性运动会,即华北运动会,至1934年共举办18届。1910年格林辞去天津青年会总干事职位时,天津青年会各项会务的开展已颇具规模。

1910年,格林调入北京基督教青年会任总干事,仍十分关注扩大中国体育运动竞赛事业,是年,格林倡议与天津青年会、上海青年会三家共同组织召开了全国学界运动会,辛亥革命后被国民政府追认为我国第一届全国运动会(从1910年至1948年共举办七届)。

格林为逐步扩大中国体育竞技范围,从校际、区域际至全国性运动会,在组织建设、人才培养方面下了不少工夫。早在天津任职期间就曾邀请多位外籍干事饶伯森、盖克、沃克尔、郝瑞满、白雅各、胡格、哈伯克等体育专家到北洋大学、新学书院、工业学院、高等工业学堂、私立和官立中学等院校讲演、辅导传授球类、田径等项运动。这些措施对提高各校运动技术水平和普及工作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同时培育了一批人才。

饶伯森(Dr.C.H.Robertson)

饶伯森博士原任美国普度大学(University of purdue)机械工程教授。1904年来华,任天津青年会干事。饶伯森是美国普度大学毕业的跳高名将,擅长演讲。曾到京津各校介绍西方近代体育之各项球类及田径运动,宣讲体育之作用,致使“各项体育活动鹊起”。⑦ 1908年,第4届奥运会前夕,为使我国青年了解奥运会,饶伯森作了《中国参加奥运会的前景》演讲,并配合放映了奥运会盛况的幻灯片,激起同学们对奥运会的极大兴趣。随即青年会会刊《天津青年》发表文章,向国人提出三个问题:中国何时能派出一位选手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能派送出一支体育队伍参加奥运会?中国何时才能举办奥运会?⑧ 此后,与奥运有关的文章更多出现在一些刊物上。参加奥运会成为国人的愿望。1896年,第一届奥运会曾向清政府发出邀请,清廷上下官员不知奥运为何物,⑨ 不屑一顾的年代已成历史。

1910年,饶伯森在回国休假期间,在美国犹他州蓝湖遇见菲律宾马尼拉青年会干事埃尔伍德·布朗(E.S.Brown)谈及在远东举办区域性奥运会的设想,得到布朗的响应和支持。之后,布朗经与日本青年会协商,同意成立远东体育协会,由中、日、菲三国青年会组成,并由三国青年会选派本国体育代表队。1913年5月在马尼拉举行了首届“远东基督教青年会运动会”。⑩

艾思诺(Dr.Max J.Exner)

艾思诺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医学博士兼体育家。1908年11月17日,受北美协会之派遣抵达我国,在上海青年会推行西方体育项目。他面向社会,举办体育讲座、卫生讲座,进行我国首次体能测试,宣传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增添乐趣的道理,吸引青年人参加体育运动。在运动技术方面,艾思诺曾举办田径、器械体操、球类、重竞技及拯溺、跳水等训练班及体育干事培训班。举行体育训练班的公开表演,这是西方体育在中国的首次公开表演和传播。艾思诺可谓中国社会体育的创始者。(11)

继艾思诺之后,又有一批美国体育专家来华,到上海、北京、天津、长沙等地青年会任体育干事,他们同样既能讲学又能示范,对传播与推进中国近代体育起到很大作用,近代体育很快风行于我国。

1910年,北京青年会总干事格林倡议举办全国学界运动会,艾思诺任大会会长。1910年10月18日至22日艾思诺趁南洋工业展览会在南京举办之机,在南洋劝业场会场举办了中国首届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称“全国学校区分队第一次体育同盟会”,比赛项目有田径、篮球、足球、网球四项,运动员来自京津沪及南京、广州、香港、汉口、武昌共140人。大会的筹备、组织及进程均以青年会体育部为主承办,秘书、裁判等工作人员主要由青年会外籍体育干事担任,运动会秩序册及体育运动术语均使用英语,运动器材均为进口货。本届综合性运动会非常轰动,每日观众达四万余人。辛亥革命后,国民政府将本次运动会列为“第一届全国运动会”。青年会成为我国举办综合性大型运动会的开拓者。艾思诺起到组织者的作用。奠定近代体育在中国发展的基础。

艾思诺善于组织规划,他还曾规划兴建了上海青年会体育馆,拟定体育发展大纲,筹备体育运动人才训练处,成为中国第一位体育专业干事。

侯格兰德(Hoagland.Amos N)

侯格兰德毕业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是该校一员足球名将,毕业后做过几年生意,然后到马萨诸塞州的春田(Spring field)青年会体育干事培训中心接受专门培训,于1912年至1918年任北京青年会体育干事。

侯格兰德以行政管理和组织工作见长。在北京青年会连续工作多年,为北京青年会的体育事业做了大量工作,其中两项影响更为深远。

1.1912年创立了华北地区的第一个体育协会。该协会初名为“北京体育协进会”,后更名为“华北体育联合会”,侯格兰德任该会名誉秘书。几乎每年都要组织华北运动会,其规模、次数和影响在全国位居前列,从1913年至1934年共举办过18届。比赛内容包括田径及各种球类,以后增设游泳、体操等项比赛。由于华北运动会的举办,使华北地区发展成为全国各区体育组织范围最大的一个区。通过频繁的体育比赛,体育活动得到进一步推广。

2.1914年5月21日至22日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全国运动会,由北京体育协进会主办。实际其主要负责人是侯格兰德。当年北京政权由袁世凯掌控,为了借助运动会树立他个人的形象,扩大自己的影响,袁世凯对这次运动会颇为热心,他捐助1000块银元和大银杯一个,并且同意运动会在天坛举行,由内务部提供劳力,在天坛公园开辟运动场。本届运动会参照了远东运动会比赛项目,田径增加至17个单项,球类设篮球、足球、排球、棒球和网球。为中国的体育比赛逐渐与国际接轨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比赛结束,华北队成绩显著,在篮球、排球、棒球及网球上夺冠,田径取得了13项冠军,充分展现了华北区的体育雄厚实力。北京青年会在全国运动会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影响巨大。这与侯格兰德出色的组织能力与工作效率不无关系。这是北京举办最早的一次全国运动会。比赛第一天观众达万余人。

蔡乐尔(Dr.C.A.Siler)

1912年9月,美国春田学院教授蔡乐尔博士来到天津青年会任体育部第一任主任干事。蔡乐尔擅长多项运动技术及生理学、诊断学。蔡乐尔是篮球运动发明人詹姆斯·奈史密斯(J.Naismith)的高材生。蔡乐尔来华专职辅导开展各项体育运动,而其中篮球运动最为突出。1914年10月,天津青年会在东马路建成新会所大楼,内设篮球馆,吸引众多青年来会所参加体育锻炼。由于参加篮球运动的人数逐渐增多,所以分设成年、青年、少年三个班,并组织了篮球队,经常开展竞赛活动,从而也带动了天津各学校的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在天津成为最受群众喜爱的项目。蔡乐尔经常出任各级篮球比赛的裁判工作。天津青年会成为中国篮球运动的摇篮。(12)

葛雷(Dr.J.Gray)

葛雷博士于1912年,经美国青年会全国协会派遣,与体育专家侯格兰德(A.N.Hoagland)、麦克乐(McCloy)同期来华,负责推动我国各地体育运动。

葛雷博士来华,时任中国青年会全国协会体育干事。他在饶伯森博士1910年与菲律宾青年会创意举办区域性奥运会设想的基础上,于1912年发起创办了远东运动会。1913年5月在菲律宾马尼拉举行首届时称“远东基督教青年会运动会”。由中、日、菲三国青年会组成,决定每两年一届,由三国轮流主办。第一届菲律宾获137分居首,我国获42分居次,日本14分居后。1915年5月在上海举办第二届,比赛项目称“基督教青年会运动项目”,包括田径、游泳、棒球、网球和篮球,我国以92分对74分胜菲律宾,日本仍居后,我国夺得冠军,令全国民心为之一振。1917年在东京举行时,国际奥委会建议更名为“远东运动会”。我国承办了第二、五两届,从第一至七届,中国代表队的选拔和组织工作大多由青年会干事负责。美国体育干事葛雷、麦克乐、柯尔克先后主其事,直到1927年第八届在上海举行时,由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主持。“远东运动会”自1913年始,中国体育第一次走出国门,第一次参加了规模较大的国际性运动会,成为奥林匹克运动在亚洲的先驱,为我国参加奥运会奠定了基础。葛雷博士等做出了贡献。

1913年,葛雷与史温(A.H.Swan)等体育干事在浙江莫干山举办暑期青年会体育干事训练班,为期一个月。主要为几个大城市培训青年会体育干事。学习内容有:体育概论、运动竞赛规则、在术科方面学习篮球、排球、体操、游泳及室内田径运动:跳高、立定跳远、推铅球等项。同时还将当时称为“国术”的武术也列为体育课程。结业后,学员回到各自的单位开展体育活动和开办各种小型体育训练班。1924年5月,第三届全运会由武昌青年会承办,聘请葛雷为大会技术顾问。

麦克乐(Dr.C.H.McCloy)

麦克乐是美国著名人体生理学、实用解剖学及统计学专家。于1913年至1926年间,曾两度来华任上海青年会干事,在任期间他曾出任多所大学体育系主任及教授,协助创建著名的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体育专修科,并担任第一任科主任。1916年秋上海青年会全国协会成立体育专门学校,该校“教务诸君博学硕望,一时名流,有葛雷、史温、麦克乐、蔡乐尔及中国教员郝伯阳、王克私、范子美等位”。(13) 麦克乐是该校最受欢迎的一位教师。他教学深入浅出、且富幽默,使学员兴趣盎然。上体操、棒球、篮球、游泳等技术课,示范准确,讲解简明,易懂易记。在大力宣传西方近代体育的同时,他还对中国民间传统体育和游戏进行了许多整理研究工作,并进行中国学生体格的统计、研制体育测验标准等,均为我国首例。

1921年,麦克乐第二次来华,在济南组织“中华全国体育研究会”并担任“中华教育改进会”体育顾问。创办《体育季刊》(后改名《体育与卫生》)。在体育专业论著方面,上海青年会书报部出版了麦克乐编著的《分级器械运动》,对我国早期近代体操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至今仍可作为体操教学的参考用书。麦克乐著《体操释名》(《Gymnastic Nomenclature》)一书,统一了我国体操术语,促进了体操运动在我国的推广。经1956年国家体委运动司组织专家进一步修订后,沿用至今。另有《体操图说五种》、《柔软体操》等体操书籍出版,对我国体操事业之发展都有一定积极作用。(14) 麦克乐并在沪、宁一带的学校和体育团体中进行有关体育的演说。麦克乐编撰的体育教科书和其他专著,对当时中国体育界有极重要的影响。

注释:

①(14)周佳泉:《基督教青年会与中国近现代体育》《体育文史》,1998.1,p.29,1998.2,p.33

②④⑤⑥⑦⑧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与近代天津文明》,2005.5,p.36,p.202,p.40,p.123,p.105,p.125

③左芙蓉:《社会福音、社会服务与社会改造——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历史研究1906—1949》,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7,p.60

⑨华智:《夙愿——董守义传》,人民体育出版社,1990

⑩(11)(12)(13)傅浩坚:《基督教青年会对中国近代体育发展的影响》,香港浸会大学,1999.11,p.44,p.9

标签:;  ;  ;  ;  ;  ;  ;  ;  ;  ;  ;  ;  

影响近代中国体育的八个美国人_运动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