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施工现场是建筑企业的主战场,是企业经济目标向物质成果转化的场所。加强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方面。由此,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断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越来越受到建筑行业主管部门和施工企业的重视。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目前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由于其作业都属于在露天情况下进行的,而且高空作业居多,再加之建筑施工人员具有较大的流动性,这就导致施工现场事故隐患较多。只有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水平,才能有效的减少施工现场的隐患,提高工程的质量,降低工程成本,增强施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施工现场管理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其作为项目管理的关键部分,对于加强工程的质量,对工程结构及装饰进行优化控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施工现场施工质量与施工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及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关系,所以通过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不仅可以有效的为企业节省资金,同时也可以提高施工的效益,提升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有效的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二、施工现场管理的意义
建筑施工企业系列标准的贯彻控制,要求施工企业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现场,突出施工现场质量控制,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考核建筑施工企业的第一系统目标,即质量、安全、成本、工期四大指标的落脚点也都是在施工现场。施工现场露天高空作业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事故隐患多发地段,加强施工现场管理能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加强工程操作的系统性推行。另外,在施工现场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为施工企业节支增收。工期的拖延或赶工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安全和成本因素。加强施工现场管理,提高合同履行率,能确立企业信誉,保证企业效益施工现场管理是施工企业各项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是整个施工企业管理的基础。
三、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任务
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根据生产管理的普遍规律和施工的特殊规律,以每一个具体工程和相应的施工现场为对象,正确处理好施工过程中的劳动力、劳动对象和劳动手段的相互关系及其在空间布置和时间安排上的各种矛盾,做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保质、保量、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务。施工现场管理的基本内容包括:
1、编制施工作业计划并组织实施;
2、制定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各项现场管理制度;
2、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管理,合理利用空间,创造良好的施工条件;
3、做好施工中的调度工作,及时协调土建工种和其它专业工种之间、总包与分包之间的关系,组织交叉施工;
4、做好各项施工作业前准备工作,为后期连续施工创造条件;
5、认真填写施工日志和施工记录,为交工验收和技术档案积累资料;
6、规范场容、环境保护、文明施工。
四、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主要内容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人员管理
要以人为本。一个团队就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让这个团队中的每个员工都融入到这个大家庭之中,这样在各员工之间可以产生荣辱与共的氛围,这样在职责分明下又不失相互友爱,而且在精神和物质都满足的条件下也会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凝聚力。其次,健全整个建设过程中项目管理的规章制度,各尽其职,使得产生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无规矩不成方圆,一支技术精湛素质过硬的团队只有听从领导的指挥,才能发挥其优势使得工程任务按期按量完成。
2.对施工现场技术的管理
在一个建筑工程项目中不仅所需的材料种类繁多而且其施工过程也较为复杂,这就需要不同工种之间进行有效的且有利的配合。此外,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熟悉施工图纸,根据自己的相关专业技能和施工合同,对每一道工序进行应有的优化,做好施工工艺上的技术准备。而且越是高素质的技术管理人员越能熟悉每一道工序,越能更好的控制工程的施工进度,所以对技术人员进行更深层的培训,不仅有助于提高他们的施工以及技术水平,也能使施工质量得到更好的保障。
3.对施工现场施工工艺的管理
施工的关键是进度和质量,作为一个工程项目,其施工现场的情况总会因材料供应或者设计变更等发生变化,但我们绝对不能套路化,必须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和相关标准完成每一道工序,不偷工减料,是施工质量得到保证的重要因素。必须按照规章制度进行严格的检查,经过层层的检查以及验收后方可进入下一道施工工序,以确保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4.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主要是针对防火、用电以及人身安全等相应的施工安全问题。对施工现场安全的管理主要是以预防为主和安全第一为方针,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以及标准化的管理力度以确保施工安全的顺利进行。
五、消除安全事故隐患
根据调查显示,部分建筑企业的施工管理领导人,为了在自己任职期间创造出辉煌的业绩,欺上瞒下,为了业绩缩短工期,偷工减料,使用不正当手段谋获暴利,导致建筑工程在施工期间与完成施工后,常发生许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管理制度的不完善,在运作过程中才会给人有机可乘,造成管理制度趋向形式化。因此,要提高工程质量管理,就一定要严格管理,一切按照建筑工程施工程序做事。为减少施工单位质量出现问题,建设施工部门主要对施工质量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的监督,通过对材料、设备、员工、工艺方法等等可能影响工程质量的一切因素加以监控。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控制:
1、建立严格的技术管理体系。
根据工程项目的重要程度,在开工之前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组织开展技术的全面交底。面对工程工期长,结构复杂的建筑项目,可以按照基础、结构、装修等几个阶段,分别开展技术交底。在开展各项施工之前,要由项目技术负责人、专业技术员向参与此项工程的所有员工进行技术交底。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指导现场施工,全面布置施工生产活动,控制施工进度,保证质量和安全,调整劳力和机械的基本依据。
2、在施工过程时严格检查技术资料与工程质量。
在施工过程中,严重影响企业项目管理水平高低的因素,就是工程质量是否达标、技术资料是否齐备,这些都是检测部门进行质量评定的关键。
3、材料控制。
建立材料管理制度,对于原材料、半成品、结果配件等进行彻底的检查验收,保证供货方的质量信誉,保障收货人的经济效益。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质量不仅仅与我们的日常生活、财产安全有联系,还维系着我们的生命。因此,强化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坚持标本兼治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达到规范的指标。我们只有不断总结和学习新的技术与管理经验,切实抓好各项规章制度,才能搞好施工现场管理,保证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韩雪.综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4).
[2]肖磊,蒋建伟.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下旬,2011(11).
[3]胡胜光.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门窗.2017(10)
论文作者:蔡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施工现场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技术论文; 建筑论文; 建筑工程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