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论文

试析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论文

试析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

惠晓峰,耿曦彤

(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延安716000)

摘 要 :青年历来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党的十八大以来,青年仍然是党和国家领导人重点关注的群体之一。习近平关于青年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从中形成了内涵丰富、内容广泛的青年观,即:青年要爱国,忠于祖国;青年要正心,立德修身;青年要求知,勤学好问;青年要笃实,知行合一;青年要奋斗,勇担责任等。习近平的青年观,处处体现着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重托,是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促进青年一代成长的重要遵循。

关键词 :习近平;青年观;知行合一

任何思想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一蹴而就的,都是在对前人的理论成果不断丰富和发展、探索和实践的基础上,在对当下时代问题不断关切的基础上形成的。习近平通过对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的继承和发展,通过总结前人的思想理论,以及自己在梁家河七年的知青岁月,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以及青年群体的现状,发表了一系列关于青年的讲话,最终形成了具有时代特色以及鲜明个人风格的青年观。习近平的青年观内涵丰富,从各个方面论述了青年在成长成才过程中应该注重的问题,为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新的要求,指明了新的方向。

肋机构设计借鉴了台湾学者颜鸿森提出的颜氏创造性设计法,提取EST-VIII构架式展开天线基本单元运动原理(图7),在抛物线方向通过展开机构与拉索作用在金属网面形成抛物线,在柱面方向通过矩形肋拓展即可得到柱面[7-8]。

一 、青年要爱国 ,忠于祖国

2014年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同师生代表座谈时对当代青年提出了“爱国、励志、求真、力行”[1]的热切期盼。热爱祖国是每个人最纯洁、最高尚的情感。爱国就是我们对祖国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荣誉感的统一体。习近平将爱国放在首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要求也将爱国放在首要位置,可见爱国是进行一切事物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

首先,青年要认真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历史就像是一面镜子,包含着许许多多的经验和启示。我们每个人无形中都在从历史中汲取智慧,不断学习成功经验,总结失败教训。通过了解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我们才能更加清楚地认识伟大的祖国,了解我们的先辈是如何为了民族复兴、人民幸福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从而不断增强青年的爱国主义意识。青年还要通过学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来培育自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样才不会迷失方向。

水分状况是影响植物分布、生长发育的环境因子,植物对环境水分的需求有其临界值和最高点。土壤过湿,水分处于饱和状态,土壤含水量超过田间最大持水量,这种现象成为湿害。在农业生产上,植物的湿害不如干旱普遍,但是在某些地区或某个时期,湿害可能造成严重的危害。如在雨量大、排水不良或地下水位过高的土壤和低洼、温室设施等常会出现水分过多、空气湿度过大造成对植物的危害。

加压过滤机是将过滤机置于一个封闭的加压仓内,圆盘过滤机落料槽下有刮板输送机,在机头处装有排料装置。入料由泵给入到过滤机的槽体中,加压仓内充进一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在滤盘上,通过分配阀与通大气的气水分离器形成压差。在压力作用下,槽体内的液体通过浸入煤浆中的过滤介质排出,而固体颗粒被收集到过滤介质上形成滤饼。随着滤盘的旋转,滤饼经过干燥降低水分后,到分配阀的卸料区卸落到刮板输送机中,由刮板输送机收集到排料装置。如此连续运行,当达到一定量后,收集的滤饼由排料装置间歇排出机外,整个工作过程自动进行。

最后,青年要有国家情怀,忠于祖国,乐于奉献。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2]56只有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2]56所以,青年一定要有家国情怀,不断增强对我们民族历史和璀璨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不断形成忠于祖国、奉献祖国、爱国爱家的高尚情怀,立足实际,运用自身能力,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和人民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 、青年要正心 ,立德修身

“德”自古代时就被人们所看重,古时有“五德”之说,指的是忠、仁、诚、节、勇。习近平在北京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德者,本也。”[3]172在此,习近平强调,一个人如果没有道德,就算身体强健、智力发达,也只是在助纣为虐。有才无德对社会的危害也是相当大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衡量一个人的主要标准是道德和伦理,道德是第一要务,一个人只有先立德修身,明白德行的重要性,其才能才会成为自身的闪光点,才能将才能用在正道上。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自我修养的严格要求,“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4]的思想是端正为人处事的根本,而自身德行则是做事情最基本的方面。

马克思对黑格尔矛盾观的解构主要体现在对其性质的批判。早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中,马克思就指出了批判的价值——“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它不是解剖刀,它是武器。”[1]4马克思指出,黑格尔试图用思辨来解决现实矛盾完全是痴心妄想。“你们要求人们必须从现实的生活胚芽出发,可是你们忘记了德国人民现实的生活胚芽一向都只是在他们的脑壳里萌生的。”[1]8也就是说,黑格尔的唯心矛盾观主要错误在于把现象的矛盾理解为本质中的理念中的统一。

习近平在青年时期,就以“知行合一”作为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行为准则。在走上领导岗位后,更是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作为自己的基本工作理念。在北京大学考察时,习近平就对青年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忠于祖国、忠于人民,立鸿鹄志、做奋斗者,求真学问、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10]

当然“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遵循善行就好比登山一样步履艰难,而遵从邪恶就如山峦崩塌一般迅速,毫不费力。每个人都具有惰性,这里的惰性包含着行动上的和道德上的惰性。行动上的惰性就像生活中将今天该完成的事情拖到明天,很多人喜欢将事情拖到最后限期,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拖延症”,总是需要在外部的压力严格约束下,才能完成。道德上的惰性则是说人们内心的善良防线,这个惰性是自己纵容出来的,也就是说在没有外部监督下,我们需要靠自己内心的道德防线来约束自己,这点实属不易,需要内心强大的信念来支撑。

其次,青年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5]109实现设定的目标不仅需要坚持不懈的奋斗,还需要从点滴小事做起,注重每一个细节,把细小的事情当作磨练自身的试金石,多做一些小事情,积少成多,为干大事打好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个人连一件非常细小的事情都能处理的完美无瑕,那么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严谨的做事态度,养成一个谨慎的做事习惯。这样以后不论遇见的是小事还是大事,都能处理的得心应手。

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中国古代历来讲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169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将自身的修养提升到一定的境界,才能去达到治国平天下的层次。修身是我们个人层面的基本要求,每个人只有先达到了最基础的要求,实现了个人层面的要求,才能往更高层面努力。一个人如果连最基础的要求都无法达到,那么怎么才能抵达更高的层面,又如何能为社会甚至于国家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三 、青年要求知 ,勤学好问

习近平指出:“青年处于人生积累阶段,需要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8]他认为青年应该发奋学习,学习是青年不断积累的过程,是为做事情打好基础的过程。每个青年都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理想,而实现人生理想的前提就是进行不断的学习与积累。一个人积累的知识越多,就越能清楚地认识自身存在的不足,就越能努力的填补缺漏。只有掌握了知识,学到了真本领,青年才能不断的充实自我,提升能力,逐渐走向成功,为祖国、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最终实现人生价值。

习近平强调的学习首先是要进行广泛的阅读。习近平在梁家河当知青的时候带去的是一箱书,刚开始他在劳动的时候觉得每天都非常的辛苦,总有干不完的活,劳动的强度让他感到非常的震撼,那个时候,读书对于他来说就是最大的放松,在书中他可以自由自在的翱翔。劳动之余,放羊的时候、田地里干活的时候他都在求知若渴地看书。在梁家河艰苦的环境中,他想方设法的寻找莎士比亚的作品,并且细细品读,在读的过程中他不断的思考着“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最终立下了“为祖国、为人民奉献自己的信念”。[9]不仅如此,当习近平得知下乡队伍里一名知青有《浮士德》这本书时,他走了30里路去借书,又走了30里路去取回这本书。习近平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所以在不同场合讲话时总能引经据典,用最简洁明了的话语讲述深刻的道理。

青年学习不只是学习书本里的条条框框,更重要的是学会独立思考。习近平曾引用《论语·为政十二章》中的一句话:“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131一味木讷呆板的学习而不动用头脑对学到的知识进行思考梳理,就会对学到的知识感到杂乱困惑,只凭借聪慧的头脑考虑问题而没有基础知识的储备,就会在学业上陷入困境。所以,青年要“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到金”,[3]173在学习的过程中,要能够耐得住寂寞,刻苦学习,独立思考,最终获得闪闪发光的真知灼见。

习近平还强调学习要有兴趣。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5]133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就会全身心投入学习,不会被外界的因素所影响。与此同时,一旦对一件事物产生了兴趣,就会有想要探索下去的欲望,此时我们不仅想要了解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且更加想要探索事物的本质现象及其成因,这样才能把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同时也就发现了学习的乐趣,形成了一个良性的循环。

其次,青年要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将优秀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学习中国文化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要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包罗万象,是早期人们智慧和劳动经验的宝贵结晶,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学习中国传统文化,能够使青年汲取到中华文化中最经典的理论知识;第二,要学习中国革命文化。中国革命文化是指中国的红色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文化中比重极大的一部分,其中包括了党带领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形成的一系列理论、经验和精神,这些红色文化是中国独有的宝贵财富,青年要了解中国的民族文化,就必须要深入学习革命文化;第三,要学习中国先进文化。中国先进文化就是我国在艰辛的探索中不断学习国外经验,并且坚持“扬弃”精神,结合中国的实际所创造出来的,可以长期指导我们发展下去的优秀文化。青年必须要将中国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先进文化结合起来学习,这样才能真正的融会贯通。

习近平还提出青年要终身学习。“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5]153青少年好学,要像早晨刚刚升起的太阳一样,冲破云雾,看起来光芒四射;壮年好学,要像正午的太阳一样,既明亮又美丽;老年好学,就要像燃烧着的蜡烛,即使微弱,也会放出一缕光明。正是由于青年正值青春,所以在人生阅历和知识的储备上都很欠缺,所以要把握好时光,努力充实自身。不仅如此,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都应努力学习,活到老学到老。

3)大数据时代相关技术的产生充分考虑了数据处理效率、处理方式和处理后的实践应用效果等因素,如无线网络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等,都在数据高效处理中发挥着自身的应用优势。同时,在加快我国城乡建设步伐,促进城乡规划学发展的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大数据时代对这类学科产生的影响,促使该时代背景下城乡规划学走向计量化的过程得到相应的支持,并明确与之相关的机遇和挑战。

习近平在给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全校学生的回信中指出:“学如弓弩,才如箭镞。”[5]149青年这一时期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时期,正如一年之中最重要的季节是春天一样。习近平语重心长的勉励青年要抓住一生中这个记忆力最好,接受能力最强、状态最好的时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为以后的人生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

青年应该如何树立“德行”?习近平强调,青年首先应该努力学习,在学习基础上尽自己最大努力带头去形成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用“扣扣子”比喻价值观的形成,他指出:“青年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1]习近平通过在梁家河七年的学习和磨练,转变了对梁家河的态度,学习到了“大学问”,为人生方向的坐标打好了基础,扣好了他人生中的第一颗扣子,这就要求我们从青年时期就要开始打好基础,找好坐标,扣好第一颗扣子,重点把握好立德修身的方向,不能偏离,这样才不会行差踏错。

四 、青年要笃实 ,知行合一

树立德行就是树立道德与人格。“德者,本也”,德是一切事情的根本,凡事都要以“立德”为先。决定一个人可以走多远的决定因素,不是才能的多少,而是德行是否优秀,这是一种勇于实践、善于实践的精神与能力。习近平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3]168大学的目的,是致力于使人们明白内心深处的道德,使人们摒弃旧事物,创造新事物,从而使人们知道事物的精华所在,彰显光明正大的品德。因此,我们国家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3]168这一价值观就是对我们的基本要求,要求每个人都要以核心价值观作为衡量基本品德的道德之线,时刻提醒我们要注重自身的德行,一个国家如果缺失了德,那么就无法兴旺发达立身于世界民族之林;同样,一个人如果没有德,就无法立身。

《易经》中指出:“刚健笃实辉光,日新其徳。”[11]随着当前社会趋于浮躁,思想价值观念纷繁复杂,青年人缺乏阅历,容易冲动、内心空虚,对未来没有方向感,说明青年人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做事情的时候,往往会眼高手低,甚至只说不做,长此以往,就会导致盲目自大,只会纸上谈兵,一旦进行实践就会暴露短板,从而怀疑自我。浮躁,是在奋斗目标缺失、进取能力低下时产生的一种倦怠心态,这种浮躁心态导致的自我放纵,不仅会葬送自己的人生,而且会毒化社会风气。面对这种风气,习近平提出“要知行合一,做实干家”。[10]青年这一时期是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一定要沉下气来,认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如何做人,并且要少说大话,多干实事。

“笃”是忠贞、踏实、专一以及坚持不懈的象征。“笃行”就是实践,是学习的一个阶段,不仅要学到知识,而且要把它应用于实践当中,使所学到的知识经验最终得以实施,做到知识与实践的统一。习近平倡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告诫青年在做事情的时候要兢兢业业,不能偷懒,在做人方面要踏踏实实,厚德笃实。习近平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3]173这些话不仅饱含了习近平对新时代青年的殷切希望,而且也指出了青年应如何才能做到实干。

首先,青年要“功崇惟志,业广惟勤”。[3]41取得伟大的功业,是因为拥有伟大的志向;完成伟大的功业,就在于辛勤不懈的工作。习近平用这句话告诫青年,一定要有志向,人生有了志向,才不会迷茫而没有方向感,并且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的为实现目标而奋斗。

“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5]61习近平多次提到修身养性是一个缓慢而持续的过程,不能急于求成。修身就是要不断发现自身的不足、错误,纠正错误,不断的成长,所以要“君子检身,常若有过”,[6]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7]修身讲求要缓缓图之,这就好比用温火慢慢地炖物,才能炖出物的精华;同时也讲求要迅速地攻克,不能拖沓,就好像用猛火煮物,才能攻克。缓慢修养的是我们的善行,猛火急攻的则是我们的恶行。

最后,“广大青年要努力成为有理想、有学问、有才干的实干家,在新时代干出一番事业”。[10]习近平强调青年做事情要注重细枝末节,不能眼高手低,注重目标中的每一件小事,把每一件小事都当成一项重大的事情去做,扎扎实实做事,踏踏实实做人,最终才能实现大目标、大理想。总之,青年一定要以行求知,以知促行,真正的做到“知行合一”。

1.队伍问题。从成校方面看,目前成校教师大多由原小学、中学的专业教师转岗而来,专业性不强、年龄偏大,这些都影响整合的推进;从文化礼堂来看,管理人员往往兼任着社区里其他岗位的工作,工作繁杂,对和成校整合开展活动积极性不高。

五 、青年要奋斗 ,勇担责任

习近平指出:“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民族复兴铺路架桥,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12]越是积极主动的人,就越能把握人生方向,有效管理生活,经营人生,不断激励自己取得进步。青年意味着拼搏,意味着奋斗,趁着年轻,可以不断的朝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拼搏,就算失败也要越挫越勇,青年就要有一股不达目的永不放弃的拼劲。习近平指出:“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13]没有奋斗的历程,就失去了人生的重要意义,失去了青年应有的劲头,只有通过不断的奋斗,才会不断的出错,不断失败,不断的总结经验,最终才能不断的获得成长。

我跳起来去关窗户,白丽筠却一副无动于衷的懒散样子。她坦然地面对刮进室内的狂风,一副砍头只当风吹帽的等闲姿态。窗户关上,风静止下来。我的眼泪却潸潸而下。我那颗坚硬的心,原不肯轻易软化,还想找寻逃避的借口,可是事实证明白丽筠为我付出的太多了。我匍匐在白丽筠的膝头上,忍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钱理群说:“我们的大学,包括北京大学,正在培养一批‘精致的利己主义者’。”[14]所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就是指那些高智商的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伪装自己,通过表演、配合对自己目标有利的人,获得他们的认可,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出现“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这一观点,是因为当下许多青年人缺少对社会的责任和担当,完全为了自己的目的而做一些事情。习近平针对这一问题,强调:“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15]从而不断强调青年要奋斗,要勇于担当责任。

青年的责任主要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对自己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就是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语言、行为等负责,要敢做敢当。“敢做”,就是前文提到的“笃行”,要踏踏实实的去实现自己的志向,持之以恒;“敢当”,就是要敢于承担责任,每个人享受荣誉很简单,但是承担责任的时候,往往又觉得非常困难,喜欢把责任推脱给别人。每个人应该有这样的信心,别人所能承担的责任,我同样可以承担,别人不能承担的责任,我也要努力承担。我们要具有最基本的责任意识,对自己负责,否则,就是不合格的人。其次,是更高的责任,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承担历史赋予青年的责任,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习近平指出:“一个国家的进步,刻印着青年的足迹;一个民族的未来,寄望于青春的力量。”[16]青年不仅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也是国家发展的不竭动力和源泉,必将祖国推向更好层面的中流砥柱。

第二天,崔仁浩就带着我去他家,说是要把我隆重介绍给他的家人。下午五点左右,我穿上他送给我的PRICH套装,走进了他的家。之前,我总在想,究竟是怎么样的家庭,才会生出这样形象气质俱佳的男子,进他家门的那一刻我明白了。

回顾历史,有多少仁人志士都胸怀天下,怀揣着一颗责任之心、爱国之心。“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是当代中国青年必须和必将承担的重任。”[17]每个时代的青年都要承担不同的历史责任,而在当下,我们青年的责任就是为祖国的各项事业不断奋发拼搏。我们的国家正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不断的走向繁荣,青年的责任就是要为社会、为国家的发展注入新鲜的活力,不断的为推动社会进步、国家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此同时,也要为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贡献自己的智慧。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青年是国家的象征,民族的希望。所以,每个青年都要努力在为国家贡献力量的过程中发光发热,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人生价值。

综上所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一系列讲话中始终相信:“青年一代,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18]党和国家高度关注青年,围绕青年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政策方针。习近平在对青年充分信任、无限关爱的同时,也对其提出了严格要求与殷切希望。希望青年认真学习习近平有关青年的讲话,深刻领会青年观的基本内涵,真正铭记于心,不断努力进步,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贡献自己的力量,与时代和社会共进步,担起时代重任,让青春无悔。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

[2]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G].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4]王文锦.礼记译解[M].北京:中华书局,2016:805.

[5]人民日报评论部.习近平用典[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15.

[6]习近平.之江新语[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07:175.

[7]习近平.在第十八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01-12.

[8]像海绵汲水一样汲取知识——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之二[N].光明日报,2017-05-05.

[9]习近平.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22.

[10]习近平.广大青年要肩负起国家和民族的希望[N].人民日报,2018-05-03.

[11]刘君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3辑[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5:206.

[12]宇文利.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N].中国教育报,2018-05-08.

[13]习近平.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3-05-05.

[14]钱理群.北大清华再争状元就没有希望[N].中国青年报,2012-05-03.

[15]习近平主席的贺词[N].人民日报,2015-10-27.

[16]习近平.中国有梦,青春无悔[N].中国青年报,2013-05-06.

[17]习近平.习近平致全国青联十二届全委会和全国学联二十六大的贺信[N].中国青年报,2015-07-25.

[18]习近平.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N].人民日报,2013-11-09.

Analysis of 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Xi Jinping ′s Concept of Youth

HUI Xiao-feng,GENG Xi-tong

(School of Marxism,Yan′an University,Yan′an 716000,Shaanxi)

Abstract :Youth have always been widely concerned by people,and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youth are still one of the groups that the CPC and state leaders focus on.Xi Jinping delivered a series of important speeches on youth,from which a rich and extensive view of youth was formed,which pointed out the direction of youth development and provided a guide for youth in their growth process.The basic connotation of Xi Jinping’s concept of youth includes;Youth must be patriotic and have faith in our country;Youth should rectify the mind and have self-cultivation;Youth must have a desire and inquisitive to the acquisition of knowledge; Youth must unite knowledge and practice; Youth need to work hard and dare to undertake the responsibility.Xi Jinping’s view on youth reflects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to the future of state and nation,and it is not only a driving force to China’s educational development,but also a principle orientation to the growth of youth.

Key Words :Xi Jinping; the concept Youth; the unity of knowledge and action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9975(2019)02-0023-05

收稿日期 :2018-12-12

作者简介 :惠晓峰(1970—),女,陕西清涧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耿曦彤(1994—),女,陕西渭南人,延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齐文娟 ]

标签:;  ;  ;  ;  

试析习近平青年观的基本内涵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