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界面临的挑战与任务_科技论文

科技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科技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21世纪的钟声即将敲响的前夕,世界正在经历着激烈的变革。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精辟地指出:“世界变化很大很快,特别是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进步深刻地改变了并将继续改变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古今中外,一些哲人、思想家以及经济学家都对科学技术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培根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影响人类几个世纪;马克思的“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论断,把科学技术在生产和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天才性创造,再次将科学技术对于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重要性凸现出来。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蒸汽机、电力、内燃机等,曾牵引社会由农业经济时代进入工业经济时代,或由农业经济或劳力经济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或资源经济社会。而本世纪中叶开始产生的新的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再次牵引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一、一个急剧变化的时代

21世纪,科学技术将向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广泛渗透,对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知识经济的出现将会引起社会价值观念、经济结构、管理方式等一系列的深刻变革。

1.观念的变革

(1)知识正成为生产的第一要素。知识经济是一种智力支撑型经济。它是一种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为最重要因素的经济。在传统经济发展中,大量资本、设备等有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而在知识经济中,智力、知识、信息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决定性作用。应用知识提供智力、添加创意成了知识经济活动的核心问题。财富和权力再分配取决于拥有的信息、知识和智力。

1968年组建的英特尔公司,以250万美元起家,30年后年销售额达到250亿美元。世界驰名的耐克公司本身没有一家生产工厂,但它却称霸于全球运动鞋市场。生产厂家都是以许可证方式在生产“耐克”牌的产品。这家公司的所有财产就是“耐克”商标、商场销售能力和设计开发能力。

近年来一大批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崛起充分说明: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扩散和应用。正如世界银行副行长瑞斯查德指出的:知识是比原材料、资本、劳动力、汇率更重要的经济因素。

(2)人力资源决定企业竞争优势。知识经济的竞争主要是高科技产业之间的竞争,而高科技产业的发展主要由高素质的人才所支撑,因而,一个企业有无竞争优势,主要决定于这个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数量、质量,以及如何对人力资源进行开发和使用。纵观国内外成功的企业,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对人才的重视——广招人才、开发人才、大胆启用人才。德国西门子电气公司之所以发展成为世界电气界的一颗璀璨的明星,离不开西门子对人才的重视。西门子公司认为,职工技术是否熟练,技术专家的多少,是增加生产,保证质量,提高竞争力,赚取最大利润的关键。一整套对人才的选拔、培养、使用办法,成了公司整体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3)智力资本决定一个人的财富。知识经济培育了新一代的巨富,蕴育着“知识=财富”新分配观念的诞生,其中包含知识是创造财富赢得财富的基础和知识的创造是财富创造的直接现实体现,它预示着一种新的财富分配格局——谁掌握了知识,创造了知识,谁就赢得财富。今天,世界富豪前10名的一半以上与信息等高科技产业相关,信息是未来知识经济时代的润滑剂。现在,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已连续四年稳坐世界首富交椅,其财富来自于计算机软件所包含的知识当中。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够摘取世界首富的桂冠,靠的是比尔的思维、智能和观念。

2.经济结构将发生重大变化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看出:技术革命是不断孕育、产生新的产业和不断改造、淘汰落后产业的过程。如果从发达国家三大产业结构的变化来考察,我们能够对这一变化过程和趋势有更深刻的把握。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的比重发生了变化,即第一、第二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下降,而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步上升并成为主体。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平均为65%,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也占总就业人数的60%~70%左右。

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以产值计算)持续下降,日本1963~1967年期间为9.7%,1971年下降为6%,1988年则下降到2.3%;美国1950年不到7.3%,1971年下降为3%,1988年下降到2.3%;英国1963~1967年为3.4%,1989年下降为1.2%;德国1960年为5.7%,1970年下降为3.4%,1988年下降到1.6%。第二产业所占比重大体上从70年代初开始下降,日本由1971年的44%下降到1988年的34.9%;美国维持在35.5%~36.9%之间,之后开始下降,到1988年下降到26.4%;德国从70年代之前的52%左右下降到1988年的41.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呈持续上升趋势,日本由1963~1967年的49.5%,上升到1988年的71.3%。

各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变化。主要是第二产业内部结构不断变化,即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化。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还表现在使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断进行设备和工艺的更新和产品的换代,从而赋予传统产业以新的活力。

上述发展变化的基本趋向,在进入90年代以来有加速的趋势。比如,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基本构件——半导体制造相关的投资增长速度,在北美、欧洲和日本1993~1994年和1994~1995年度都超过34%。知识密集服务业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国际技术收支情况的数据显示,1985~1993年期间,专利和技术服务的贸易额增加了20%。

早在80年代中期,美国已意识到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美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产业结构调整,将一些污染严重、费工费料、技术简单、利润微薄的产品逐渐用进口品来替代;对一些仍有优势的产业注入新的知识和新技术以继续保持其世界领先地位;集中力量研究开发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计算机、微电子等知识密集型产业是所有产业中增长最快、产值最高的产业。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已过半,近些年保持在53%上下,从业人员已占私人经济非农业从业人数总和的75%。近些年里,随着信息产业的迅速崛起,信息服务和电讯服务成为新的热门行业。

欧盟统计局最近公布的报告也指出,在过去10年中,绝大多数的就业机会来自服务业,尤其是商业和私人服务业。在创造财富与就业上,服务业如今已成为支配欧盟经济的主要行业,据该局统计,欧盟服务业创造的产值已占GDP的64%,占就业人数的66%。

随着上述经济结构的发展变化,必然引起就业结构的变化。就业人口结构逐渐向技术、知识、信息方面倾斜。在物质生产部门中,电子工业等高技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上升,而采掘业、冶炼业等传统产业就业人口比重下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部门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其就业人口比重下降,而信息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将上升。不但第一、第二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逐渐下降,第三产业部门的就业人数急剧上升,而且产业结构的提升和现代化,对就业人员的素质将提出新的要求。劳动力市场对科技人员和有高度熟练技能工人的需求日益增长,而对体力劳动或非熟练工人的需求不断减少,如1970~1994年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熟练技能工人年均就业增长1%,而非熟练工人下降0.7%。在美国,由于产业结构的不断高级化而出现的结构性失业已经成为美国社会失业的新特点。

3.高新技术产业异军突起

目前,知识经济最突出的现象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25年前,全世界仅有5万台电脑,而如今已增加到1.4亿台,全世界因特网的使用者约7000万,预计到2001年将达约3亿。近年来,在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带动下,在全球GDP中,已有2/3以上产值与信息行业有关。

据统计,世界信息产业1990年产值为1489亿美元,现已突破1万亿美元,成为跃居传统产业之上的最大产业之一。1996年,美国投入信息产业的资本占资本总量的40%以上,大大超过了其他产业。

纵观进入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最亮点在于其信息产业的迅速增长和突飞猛进的发展。近年来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源泉是4万多家软件公司和300多家芯片公司。1996年美国全年新增产值的2/3是由微软这样的企业创造的,1994年至1996年间,高新技术产业对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已达27%,远高于房地产业的14%和汽车产业的4%。美国经济增长的1/4以上归功于信息技术,电脑和电讯业的增长速度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的两倍;过去六年来,美国私人医疗服务和高科技是美国经济增长速度最高的行业,大大超过了传统上被认为是美国主体经济的汽车制造、建筑和化学工业等的发展。

从1986年到1996年美国上市公司的业绩排名来看,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前17家公司几乎全是生物医药、计算机软件、芯片制造等知识型企业。1986年至1997年的12年内,英特尔公司的股价上升了2950%。微软公司1998年2月的市值跃居全球股市第二,大体相当于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市值的总和。

高科技的迅速发展已经使工业发达的美国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电脑发明于1946年,但真正走向千家万户应该说始于80年代。仅仅不到20年的时间,美国家用电脑普及率已接近45%,居世界领先地位。美国由于应用电子计算机等新技术每年完成的工作量相当于4000亿人年,这相当于美国人口工作量的2000倍,相当于全世界人口工作量的87倍。

在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各国首脑和经济专家一致认为,美国的经济景气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4.知识和技术创新速度加快

劳力经济和资源经济的发展固然离不开创新,特别是资源经济在其发展历程中,每一次创新,如石油资源超越煤炭资源,石油化工超越煤炭化工,内燃机技术超越蒸汽机技术等,都极大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技术创新所经历的时间相对比较漫长,范围相对比较有限。而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科技的发展将更加迅猛,技术革命向产业革命的转换周期将更短。这主要表现在科技成果大量涌现,专利数量大幅度上升,新技术从发明到实用的周期缩短(见表1),科技知识的老化和更新速度加快等方面。

研究表明,人类在最近30年获得的新发现和新发明大约等于过去2000年的总和,近代物理学中90%的知识是1950年以后新发展的。据估计到2020年,人类知识将是20世纪80年代的3~4倍;到2050年,80年代的科技知识大约只能占那时知识量的1%左右。

在这样一个新技术不断出现,落后技术迅速被淘汰的社会中,一个企业的竞争力的大小,取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强弱。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失去存在的根基。在技术和产品的生命周期日益缩短的知识经济时代,“不创新,就灭亡”,唯有全面创新,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等,以及将这些创新互相结合,并形成一种持续创新机制,使技术与经济、教育、文化有机结合,综合协调,一体化发展,才能赢得和保持竞争优势。

二、科技界面临严峻的挑战

1.国际竞争的焦点集中在科技和教育

发达国家纷纷调整和制定发展战略,加强宏观调控,确定科研开发重点,以期在21世纪的国际舞台上占得领先地位,科教已成为各国政府优先发展的目标。

美国是以“自由经济”自居的国家,但近些年的迹象表明,美国正在强化政府在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领导作用,突出科学技术在政府决策中的地位。1993年2月,克林顿上台后发表的第一个正式声明,便是宣布新技术政策报告。1993年11月,成立国家科技委员会,克林顿亲任主席。1994年8月3日,克林顿和戈尔签署了《为了国家利益发展科学》的科技政策文件。1995年8月,美国政府发表的科技政策声明表示,要将民用科技的总开支增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新政策的重点在于加强科学的作用,以服务于美国的“核心利益”,促进政府、工业界和科技界的合作。1996年7月,美国科技委员会发表《科学与国家利益》报告,再次强调知识经济时代科教的重要地位,报告强调:到20世纪结束时,信息将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最重要的商品,美国创造知识的速度以及利用新知识的能力,将决定下世纪美国在国际市场中的地位。

“科技兴国”、“知识致富”是欧盟近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1995年3月初,欧盟在布鲁塞尔主持召开了“西方七国集团信息社会部长级会议”,提出要建立“全球信息社会”。欧盟第四个和第五个《科研和技术发展框架规划》(1995~1998;1999~2002)的主体之一就是大力发展信息和通信技术。欧盟委员会在1997年7月发表《2000年议程》中明确提出“将知识化放在最优先地位”,同年底发表《走向知识化欧洲》的报告,强调加强科技、教育工作。

日本政府于1996年7月通过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提出加大科技预算、强化人才培训和加强独创性基础研究等新措施,表明日本已由“技术立国”揩始转向“科技创新立国”,在21世纪与美国一争高低。

2.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有拉大的危险

面对世界科技迅猛发展的态势,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有拉大的危险。根据瑞士国际管理开发学院和世界论坛所作的世界各国年度国际竞争力评价报告显示,我国科学与技术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在46个国家和地区中列第20位。科技国际竞争力是我国国际竞争力8大类指标中唯一连续下降的指标。

我国与发达国家科技实力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科技研发队伍相对较弱。在国际科技评价中,“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每百万劳动力中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的人数”是两个重要指标。从“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总人数”指标来看,我国差距不是太大,但是,如果从“每百万劳动力中从事R&D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这一指标来看,差距便迅速拉开,只有发达国家的1/5~1/10(见表2)。

(2)科技投入长期偏低。科技投入是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的基本条件之一。所以,西方国家在评价一国或地区科技发展时,都习惯用科技投入占GDP或GNP的比例来衡量该国或地区的科技实力。

根据1992年的统计资料,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成员国的研究与开发费用情况为:在16个国家中,R&D占GDP的比例,只有一个国家(西班牙)低于1%,达0.85%,8个国家在2%以上;7个国家在1.25%~2%之间。其中:美国R&D占GDP的2.77%,日本占2.88%,德国占2.73%,法国占2.43%,英国占2.22%。

与发达国家或某些科技较发达的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我国的科技投入差距极大。最近几年我国在科技经费投入方面的统计才与国际科技投入指标逐步接轨。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显示:1996年,我国R&D经费支出为327亿元,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0.5%;1997年,R&D经费支出虽有所增加,达到368亿元,但R&D占GDP的比重仍为0.5%。

毋庸讳言,无论是我国R&D总经费的绝对值还是R&D占GDP或GNP的比例,都无法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某些指标也比不上一些后起的新兴工业化国家。

(3)科技投入经费来源和分配不合理。从R&D经费来源方面看,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是R&D经费的主要投入者(约占总经费的60%)。而在发达国家,企业是R&D活动的主要投资者。美国1970年企业界R&D经费占总R&D投入的40%,1980年为49%,1990年为55%,1995年为61%,1997年为65%,而美国联邦政府的投入由1970年的57%下降到1997年的30.5%。韩国R&D经费中,政府的投资比例1976年为78%,1982年下降到50%,1991年又下降到20%。目前韩国政府R&D投入比例为16%~18%,与日本类似(日本政府投入占R&D经费的18%左右)。

再从R&D经费的分配方面看,我国R&D经费分配给政府R&D机构与给企业的比例约为5∶3;而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德国等)这一比例约为1∶7。

从以上分析和对比中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的企业R&D机构既是R&D资金的主要投入者,又是R&D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而我国恰好错位,是政府而不是企业担当着推动企业技术进步的主体。

(4)科技产出效率低下,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科技产出一般可以从研究开发机构发表论文、研究成果获奖数目及专利数目来分析。1993年全国4875家R&D机构共发表论文6.9万篇,平均每个机构发表14.2篇。但事实上只有其中2697家R&D机构发表了论文。这意味着我国44.6%的R&D机构一年竟然没有发表一篇论文!

1993年全国4875家R&D机构获得国家级奖的成果总数为888项,省、部级奖的成果总数为6535项。4.5%的机构包揽了全部国家级成果。1.64%的机构包揽了近一半的部级成果,而全部部级成果是由不到15%的机构分享,80%多的科研机构基本不出重大成果。

1993年全国4875家R&D机构共获发明专利443项。这意味着:我国R&D机构平均一年只获得0.09项发明专利!拥有专利授权数超过3项的机构37家,只占机构总数的0.75%。而日本的东芝、日立公司1991年在美国的专利数分别为1156和1139项,几乎是我国近5000家R&D机构一年获得的国内发明专利总数的3倍!我国1993年申请发明专利不到2万件,而专利申请数量居世界前两位的日本和美国,分别为38万件和19万件!韩国1991年的专利申请已达12.9万件,排在世界第六位。

中国每年的科研成果达3万多项,实现转化的只占20%左右,据抽样调查,转化达1000万元以上的成果仅占所有转化成果的2.8%,表明我国科研与产业之间尚未建立起长期稳定的紧密联合。

创新能力往往决定一个国家的未来。中国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效率不高的现状若不尽快扭转,关于21世纪是“龙的世纪”的预言将会落空。

(5)技术引进水平低,创新能力差。我国引进的技术,从总体上说,居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很少,大部分是中间技术,还有一些是属于国外已被淘汰的技术,有些引进设备投资高、耗电量大,经济效益差,污染严重。

我国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迟缓。据国家科委对2300项引进技术的调查,其中只有9.2%的引进项目得到不同程度的消化吸收。在220个被调查企业中,只有2%的引进企业与科研单位联合搞消化吸收。盲目引进,重复引进,重引进轻消化吸收,使我国存在着陷入“落后—引进—再落后—再引进”的恶性循环的危险。

(6)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我国资源相对匮乏,人均占有量很低。与此同时,资源利用率低下,单位国民生产总值能耗是日本的5倍,美国的2.6倍,德国的3.6倍,甚至是印度的1倍。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0%~40%。而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本世纪初为20%左右,50~60年代为40%~50%,70~80年代为60%~70%,建设信息高速公路后,这一比重将会提高到90%。

(7)全民族的科学传统和创新意识薄弱。中国的现代科学起步很晚,比英、法晚300年,比俄国晚200年,至今并未形成传统科学精神。中国历史上历代统治者从未给予科学技术以重视,从隋朝以后逐步盛行的科举制度,重文采轻科技,形成长达1000多年中国特有的文化传统。就全国来说,人民大众至今还缺乏对现代科学技术重要性的深切认识,普遍缺乏科学思想、科学信念和科学精神,在部分人群中迷信和邪门歪道还相当泛滥。这种倾向危害很大,对实施科教兴国是一种根本性障碍。近代世界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民族如果没有崇尚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共识,不具有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就不能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因此,努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技术水平,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引导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树立科学精神,掌握科学方法,鼓励创新,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任务。

总之,与西方国家比较,我国科技存在很大差距。其中的重要原因是几十年计划经济造成的科技体制僵化,结构性矛盾突出;科技与经济脱节,科技资源配置和机构布局不合理;独立科研机构所有制单一,产权关系不明晰;科技人员自由择业、平等竞争、人尽其才的环境尚未形成,人才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这种状况将使我国在知识经济时代到来之时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我们必须树立危机意识和紧迫感,面对现实,励精图治,迎接挑战。

三、辽宁省科技界面临的任务

辽宁省的科技工作面临着国际国内双重挑战,担负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双重历史任务,根据辽宁省政府的要求,我们面临如下繁重而紧迫的任务。

(1)到2000年,科技进步在辽宁省经济增长中的贡献份额力争达到50%,使辽宁省经济由资源型向知识型转化。

(2)到2000年,辽宁省高新技术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要从1998年的10.5%提高到15%以上。要培育一批产值达10亿元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或企业集团。

(3)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把高技术作为智力资本的增量,盘活辽宁省传统产业资产存量,为辽宁省大中型企业走出困境,贡献力量。

(4)解决辽宁省在可持续发展中环境污染、能源短缺、资源浪费、人口就业等问题,促进科技与社会协调发展。

1999年是迈向21世纪的关键一年,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科技工作任务异常艰巨繁重。我们必须牢牢树立机遇意识、创新意识、市场意识和高科技意识,迎接挑战,埋头苦干,在新的一年里使科技工作有一个大的发展,新的飞跃,为迎接新世纪辽宁的腾飞打下坚实的基础。

1999年辽宁省科技工作的思路是:继续贯彻十五大精神,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技对外开放,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引进技术、人才、资金为突破口,以营造有利于科技进步的良好环境为支撑。抓重点,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抓条件,尽快建立两个资金;抓储备,培育成果源及复合型人才;抓难点,开展科技创新示范工程。以大科技培育大市场,为全面推进辽宁省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服务,为提高辽宁省经济运行质量和在国内外的竞争能力服务。为了具体落实上述思路,科技工作要抓好以下十件大事。

1.深入开展农业科技革命,加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程

一是围绕实施农业科技创新增效工程,抓好主要农作物新品种选育、工厂化高效农业产业开发、主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高产高效耕作栽培模式等30余项重点农业项目,组织多学科联合攻关,为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提供技术支撑。二是加速持续高效农业示范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区、星火密集区的建设,为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提供区域发展样板。三是进一步加强科技扶贫,重点抓好人才培训和资源开发,深入开展“送科技下乡”、“科技之冬”等科学技术普及活动,增强广大农民接受和使用先进适用技术的能力,在全省农村形成学科学、用科学的社会氛围。

2.组织实施"1355"高新技术产业化工程

为实现2000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500亿元的宏伟目标,从1999年起要组织实施"1355"工程项目,即10项重大产业化项目,30项重点产业化项目,50项“后继”产业化项目,50项引进对接产业化项目。为此,一是发布《辽宁省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实施方案》,明确分工,落实任务。二是分类指导,重点扶持。特别是对十项重大产业化项目要抓住不放,落实政策,落实经费,务必抓出成效。三是出台优惠政策。要针对辽宁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实际情况,在国家和辽宁省已经制定和正在执行中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的政策基础上,根据新情况、新形势,制定出辽宁省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若干规定,并颁布实行。1999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值要达到1100亿元,培育年产值超亿元的高新技术企业100家,超十亿元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累积要达到2000家。

3.扩大科技对外开放

1999年全省要在提高科技开放层次,大力引进高新技术方面有一个较大的突破。一是组织一批规模较大的高科技企业与国外跨国公司、著名大公司、大财团合作,具体落实外向牵动,与巨人同行,捆绑发展的战略思路。二是创办海外学子创业园。要分别在沈阳、大连按国际孵化器标准建设海外学子创业园,借以吸引海外学子回国创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三是拟在美国、日本和欧洲建立四个信息网站,重点跟踪硅谷等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发展动态。四是与国外共建科研实验基地和高科技人才培养基地。1999年要促成美国生物技术制品公司与中国医大共同成立糖尿病研究中心,美国BIOTECH CORE公司在辽宁省建立癌症检测药剂开发中心,会同美国西北理工大学、太平洋大学举办高新技术产业化管理、国际商贸等培训班,1999年拟举办2期,共30人。

4.强化高新区建设,迎接挑战,跨跃发展

为了迅速夺回失去的位次,一是到欧美及东南亚招商。要通过艰苦细致的工作,引进一批资金,引进一批项目。二是在五月份组织开发区拉练,学习推广“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作,一站式服务”的管理模式。三是要求有关市政府加大高新区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并加强创业服务中心的建设,使高新区建设上一个新的台阶。

5.抓好省市政府签约的28个产业化项目的管理

一是对签约的项目,只要进展良好,即纳入省科技计划,其中50%的项目争取列入重点项目管理,并加大经费投入力度。二是坚持责任状项目季度通报、月月检查、跟踪服务、在线管理的作法,重大问题及时向省长报告,并根据进展情况进行调整。三是对承担责任状项目企业,凡符合高新技术企业条件的一律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

6.落实省政府与科技部联席会议制度,搞好科技创新示范工程

一是贯彻国家科技创新会议精神,1999年召开一次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研讨会,选择一批基础条件好、机制新、发展迅速的企业,组织实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并争取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的支持。二是推动企业采用自动控制技术、先进制造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召开一次CAD、CIMS技术应用现场经验交流会,再稿3~5个智能工业样板企业。三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的中介机构建设,加强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中心等中介机构的工作力度,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使现有18个工程技术中心的任务更加明确,装备更加完善,在科技成果的工程化、配套化、商品化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7.拓宽科技投入渠道,建立两项资金

一是辽宁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1999年基金额要达到5000万元,旨在为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解决其贷款渠道不畅的问题。二是建立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和风险投资资金,选择合适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进行风险投资运作,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集团化、国际化。资金规模1999年要达到2亿元,2000年达到4亿元。

8.深入开展省校合作

一是在成功地组织了与中科院和清华大学的科技合作之后,1999年要继续组织好与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哈工大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签约合作,并使合作重点项目达到100项。二是选派精干人员,在合作大学设立办事处,加强信息沟通和项目引进。三是制定和完善与国内重点大学科技合作的实施方案,使合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9.加强技术储备和复合型人才培养

一是围绕辽宁省优先发展的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精选10至15项独具辽宁省地方特色,具有广泛应用前景,在国内领先、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的前瞻性应用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应用开发项目,组织联合攻关,为辽宁省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技术支撑。二是继续组织实施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到1999年累积培养50名“一人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复合型科技人才,拨出专款,重点支持。

10.深化科研机构和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一是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搞好典型示范。1999年拟选择10个科研院所作为科研机构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的典型,召开全省深化独立科研机构改革现场会,交流改革成果,推广改革经验,使大多数科研机构走向市场。二是对独立科研机构,组织专家开展科技资源情况调查活动,为进行科研机构调整、人才分流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作准备。三是开展科技创新基地的试点工作。明年要围绕辽宁省独具特色和优势的领域,以独立科研机构或有实力的科技企业为依托,按新的模式、体制和机制组建2~3个科技创新基地。基地建设要采取首席专家制、课题制等形式,长期稳定支持一批重点人和重点项目。在具体管理上坚持“开放、流动、竞争、协作”的方针,打破条块分割,克服重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走出一条新路。四是继续对科技计划管理进行改革,对重大产业化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实行招标制、评估制,使科技资源向大项目倾斜,向产业化倾斜,向优秀复合型人才倾斜。同时抓紧“十五”计划及2015年长远规划的调研及编制工作。

标签:;  ;  ;  ;  ;  ;  

科技界面临的挑战与任务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