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孟杰 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展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要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个方面相统筹,另一方面又要着力于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从而促进社会建设全面协调和谐发展。认真学习党的中央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实践基础上大力推动理论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社会建设,思想,意义
一、 何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
早在 1918 年左右,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之中就提出了“民权初步社会建设”,把物质建设和社会建设以及心理建设并举,但这一概念在当时并没有被人们广泛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虽然早在革命根据地就进行着社会建设的局部实践,但是我们党在当时也并没有明确界定“社会建设”的概念。近年来,随着我们党对社会建设重要性认识的进一步加强、社会建设理论的提出,这一概念才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社会建设可相应的分为广义中义和狭义三个层次,但是社会建设最主要的是社会自身领域的建设,即狭义社会建设。结合学界的看法,本文认为我国社会建设可以概括为:社会建设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和动员全国人民,以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和谐为目标,在社会领域所进行的一系列整合社会资源、协调利益关系、发展社会事业以及开展公共服务和管理的活动。
二、 各个阶段社会建设探索
1. 社会建设初步探索阶段
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让中国人民摆脱了“三座大山”的压迫,获得了解放,进入了当家作主的历史新时期。然而,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接手的是一个千疮百孔、百废待兴的国家局面。1956 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谈到:“我们一为‘穷’,二为‘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1]此后,毛泽东和其他中央同志也多次强调,中国的基本国情就是:人口多,生产力落后,发展不平衡。同时这也是考虑一切问题的出发点。因此,面对着经济文化十分落后、生产力不发达的情况,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2. 社会建设继续发展阶段
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时期之后,在新的历史背景之下,我们党与时俱进,结合当时的现实条件,继续推动着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不断深入。当时“文革”刚结束不久,党和全国人民在反思中面临着社会主义道路究竟该怎么走的历史决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党中央集体,进一步的深化了对社会建设的认识,迈开了社会建设的关键一步,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思想和新论断:邓小平通过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论断,为社会主义建设确定了最基本的价值目标,把共同富裕当着经济建设的根本目的;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注意综合平衡,要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把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当作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还把人们群众的意愿作为开展各项工作的检验标准,在制定方针政策的时候充分考虑老百姓的利益。邓小平强调,“发展才是硬道理”, 要把经济建设设作为社会发展和建设的中心,而社会主义发展生产力,成果是属于人民的;要统筹兼顾各项事业和各方利益的相互关系,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的关系,要重视社会的稳定,维护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内外环境;邓小平还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三步走”的战略,同时强调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以保证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协调发展,等等。
3. 社会建设理论的确立阶段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继承并发展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认识的基础之上,在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期的新情况下,在领导全国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积极应对随着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入而带来的一系列新问题。在这一时期,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践行“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以前所未有的高度关注民生、改善民生。[2]
四、社会建设思想的理论、思想来源
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思想、理论来源,胡锦涛曾经谈到过:“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要加强对我国历史上关于社会建设理论的研究,要注意研究国外社会建设理论,借鉴其积极成果”。[3]可以看出,社会建设思想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其本身包含十分丰富的理论来源。
五、社会建设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点指出的诸如教育、就业、分配等的六个具体方面并不是社会建设任务的全部内容,而是基于当前我国社会实际情况而确定的与人民群众关系最密切、矛盾最突出的工作重点方面。十八大有两点创新点:十八大的提法是“在关注民生与提高社会管理中推进社会建设”第一,更加关注民生,注重民生的质量。十七大是这样的,是“推进以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但十八大更加关注民生的质量。第二,十八大明确提出社会管理与民生都是社会建设的重点,社会管理具有和民生一样的地位,在十七大报告中是没有的。
六、结语
社会建设的战略目标包括社会和谐以及人的全面发展。此外,改善民生是当前社会建设的重点和着力点,是实现社会建设战略目标的切入点。最后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思想的意义在于
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建设理论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有助于推动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建设有助于激发社会活力。
参考文献:
[1] 李灵革. 纪录片下的中国二十世纪中国纪录片的发展与社会变迁[D] .浙江大学,2004
[2] 严书翰.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历史经验[J] .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06(1)
[3] 姜秀华.改革开放 30 年中国社会建设理论的演变[J]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1)
[4] 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1,10,25
[5] 周振国、田翠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理论研究[M] .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2007
论文作者:李孟杰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6
标签:社会论文; 理论论文; 中国共产党论文; 民生论文; 思想论文; 中国论文; 提出了论文; 《文化研究》2015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