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本阅读指导论文_岳春蓉

初中生物课本阅读指导论文_岳春蓉

四川省南江县沙河中学 635600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课本是我们教学的蓝本,学生自主学习的资料就是课本。课本全面展示了生物实验、现象、各种实验数据、分析过程,我们在教学中要以课标为导向,以课本为依据,引导学生仔细研读课本。但是部分老师认为课本讲的是基础知识,需要做大量课外习题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客观地说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效果不佳,脱离教材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认为阅读课本不能提高学生能力是因为指导学生阅读方法错误。我们不能做课本的奴隶,要做课本的主人,研读课本不是局限于课本,需要从课本中解脱出来,提高对教材的驾驭能力。我执教初中生物以来,认真研究生物课本阅读指导教学,立足于学生的科学认知能力,以课标为导向,引导学生全面收集、整理、优化课本知识,不仅熟练地掌握了教材,而且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本文谈谈指导学生课本阅读的详细做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对课本的研究能力和教学水平。

一、正确认识课本的作用与意义

课本是我们教学唯一的依据,是业界资深教育教学专家依据新课标编写的,具有科学性、前瞻性、权威性。说它具有科学性,是因为课本编写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通过观察、实验、分析、总结得出结论,把微观知识形象化、实物化,全方位展示知识探索过程,符合辩证唯物主义从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科学的情感。生物课本出现的知识也是我们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为今后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入科学学习方法。

前瞻性,因为教材的编写过程中充分地考虑了生物科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把最近成果融入教材中,让学生的认识随着科研进程不断提高,更新知识,获取最新科研信息,比如克隆技术、基因重组、物种更新等,让学生清醒认知科学发展是无止境的,需要一生付出。在教学思想深入上也体现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多媒体的运用,把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中,多媒体可以进行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规范的实验步骤、实验过程、实验结果,全方位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

权威性,课本都是权威专家团队参与编写,初中学习哪些生物知识都是精心筛选的,知识精度很高,课本的语言十分科学、准确,叙述十分严谨,层次分明,课本的编写同时参考世界各国初中教材的编写,具有权威性。

课本与课标是互相联系的,课标是宏观上的导向,课本是课标的具体化和细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我们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必须把新课标的精神注入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领会课本背后的精神和思想,不能仅仅停留在课本文字的叙述上。

二、不同教学阶段课本阅读指导

1.预习阶段的阅读方法。

我们在预习阅读中可以先采取猜想阅读法。什么是猜想阅读呢?就是看到新课的课题后,先不看课文内容,思考一下本节课要讲哪些内容、怎么讲,通过自己思考,能否通过所学的知识推演新知识。再看课本内容,如果自己想的问题的解答与课本中所讲解的一样,说明不是预习的重难点;如果课本讲的与预想问题有冲突,这就是预习阅读注意的地方。比如教学植物细胞时,学生可以思考:动物有哪些细胞结构?与植物细胞有什么区别?在阅读课本时学生就会牢牢记住动植物细胞的区别:植物细胞有但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细胞壁、叶绿体、液泡。

2.课堂阅读。

课堂阅读是在预习阶段阅读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把注意力放在预习阶段的疑问上,仔细听老师讲解,把与老师不同的见解记录在教材旁边,还可以把相近知识点进行比较阅读,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精准地掌握知识。例如两栖动物受精离不开水,幼体生活在水中,用腮呼吸;成体可以生活在水中,也可以生活在陆地,可以用腮呼吸,也可以用肺呼吸。这样就不会把乌龟看作两栖动物。

3.做习题后的阅读。

做习题后,通过习题可以透彻理解概念、定理、公式,做题时是对知识的再认知,后头再阅读教材,有很多收获。在阅读时要引导学生对新认识批注在课本对知识的阐述中,深化思维。

三、全方位阅读,突破章节界限

1.利用课本目录表阅读。

课本的目录表就是知识索引表,可以看到目录表后逐章逐节回忆教材中所讲的知识,逐个提问,自问自答,如有回答不出来再去教材中相关章节,直到回忆到知识细节。这样通过尝试,记忆效率大大提高。阅读教材目录表可以跳出课本的章节局限,把知识整理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一幅幅知识纵横交错的网状图清晰地烙印在学生大脑中,知识点全面覆盖,解答习题时会从不同角度来分析问题,对生物知识进行全面整合,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2.专题阅读。

为了更好地掌握生物重难点知识,我引导学生进行专题阅读,就是把重点与难点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类,仔细区别它们的相同点,精准掌握知识。首先把课本中难点、重点、相近知识的相关章节找出来,进行集中阅读,列表分类比较,全方位地分析。外周神经中的传入神经纤维把感觉信息传入中枢,传出神经纤维把中枢发出的指令信息传给效应器,都是以神经冲动的形式传送的,而神经冲动就是一种称为动作电位的生物电变化,是神经兴奋的标志。

总之,课本是我们教学的重中之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高度重视,引导学生全面阅读课本,整合课本中的知识脉络,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全面调动学生阅读教材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课本阅读就会突破瓶颈。

论文作者:岳春蓉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9年10月总第19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1

标签:;  ;  ;  ;  ;  ;  ;  ;  

初中生物课本阅读指导论文_岳春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