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中心医院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湖北恩施 445000)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市三所综合医院收治的44例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指导,对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分析。结果: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SDS进行对比,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指导,其优势明显,能最大程度减少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3-0213-02
抑郁症是当前临床研究中常见的症状,属于精神性疾病,和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有一定的联系。高龄产妇产后患有抑郁症的几率比较高,由于产妇自身心理压力比较大,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关注和护理后,则会导致心理压力增加,无人倾诉,超过自身负荷后,演变为抑郁症。针对其特殊性,在临床研究中需要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从现状入手,做好心理护理和指导工作。为了分析心理护理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选择44例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护理指导,对患者的病情和症状进行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4年7月—2016年7月我市三所综合医院收治的44例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2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年龄在36~45岁,平均年龄(38.5±1.5)岁,其中初产妇5例,经产妇17例。观察组患者年龄在35~44岁,平均年龄(39.3±2.8)岁,其中初产妇6例,经产妇16例。根据上述数据可知,两组患者的常规性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组间数据可以进行研究和分析。
1.2 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方式,按照临床护理流程要求进行。观察组给予心理护理,如下:
1.2.1心理指导 在实践阶段需要以热情亲切的态度和患者进行互动和交流,给予患者更多的心理安慰,鼓励患者发泄自己的情绪。在指导阶段和患者进行适当的互动和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陪伴在患者身边,及时倾听患者,进而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1]。
1.2.2认知干预 适当的认知干预和指导能减少患者承受力,可以向患者解释术后抑郁症的相关知识,由于患者比较敏感,需要改变不正确的认识,积极改善自身心理状态,配合接受预后护理和治疗。
1.2.3放松疗法 在护理阶段采用音乐和松弛疗法给予患者护理,缓和心理压力,使患者在健康和良好的范围下接受治疗。家属要陪伴在患者身边,借助社会和家庭支持系统,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进而缓解心理压力。
1.3 临床效果评价指标
在本次研究中对两组患者的护理前后的SAS、SDS以及护理满意率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在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当 P<0.05说明比较结果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的SAS、SDS对比
本次研究中对对照组和观察组的SAS、SDS进行对比,实践证明,护理前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如表1。
表1 对照组和观察组护理前后的SAS、SDS对比
3.讨论
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比较高,对患者自身有严重的影响,针对具体护理阶段存在的各种问题,在实践阶段给予心理护理和指导,能满足患者自身需求[2]。
产后抑郁症不仅对产妇自身有一定的消极影响,同时也影响婴儿的认知,因此必须引起重视,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减少消极因素对患者的影响。高龄产妇的心理压力比较大,担心分娩不顺利或者分娩后产生其他并发症,无形中增加自身压力,医护人员需要对患者的病症进行了解,向患者介绍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的重要性,进而推升患者接受治疗的依从性[3]。
护理后,观察组的SAS、SDS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90.9%,对照组的护理满意率为72.7%,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和指导,其优势明显,能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满足患者自身要求[4]。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和指导在高龄产妇产后抑郁症中有重要作用,能提升其认知度,值得推广应用[5]。
【参考文献】
[1]李彩华,缪节慧,周婉靖,温海燕,陈聪智,刘俊梅.护理干预对剖宫产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4,34(01):99-102.
[2]陆亚萍,钟晓仙.心理护理对产后抑郁症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2,10(14):1373-1375.
[3]袁娟书.产褥期护理干预对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22(03):299-300.
[4]李招兰,刘玲红,邓冰.心理护理干预对45例产后抑郁症患者康复的影响[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18(13):116-117.
[5]陈雯.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效果分析[J].环球中医药,2015,S1(03):166.
论文作者:周琼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产妇论文; 产后论文; 心理论文; 高龄论文; 对照组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