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绿色建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绿色、节能、可持续发展的建筑设计理念在各类建筑中的应用不断加深。发展绿色建筑是解决我国城市建设中能源和资源消耗过多问题的重要途径,近年来由于我国城市化的推进,各地机场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日益增多,绿色航站楼作为绿色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越来越受到重视,如昆明机场航站楼、北京新机场旅客航站楼、上海虹桥T1航站楼、成都天府国际机场等航站楼均引入了大量绿色技术。
关键词:绿色航站楼;建筑设计;要点
1机场航站楼能耗情况
能源是机场正常运营动力来源,能源中心为机场航站楼、空调暖通、飞机跑道等各种设备提供热电冷服务,因此其能源消耗量巨大。从机场整体分区角度来看,每一个分区能源消耗情况均有不同。航站楼分区作为乘机旅客主要活动区域,客流量庞大,需要同时运行室内空调、照明系统、中央空调以及弱电设备等,在机场耗能中位于各分区能源消耗量的首位。所以,航站楼建筑融入节能设计,对节约机场能源损耗、减少污染物排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绿色航站楼项目概况
某机场二期扩建旅客航站楼位于海口市美兰区海口机场。项目建设规模29.6万m2,建筑基底面积10.47万m2,建筑高度34.3m,建筑占地面积约12.28万m2。项目用地面积130327m2,建筑占地面积122162m2,总建筑面积为295892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75240m2,地下建筑面积20652m2。航站楼呈集中式构型,结构形式采用混合结构,下部结构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屋面及支撑为钢结构。中心区域设有基础隔震,降低地震破坏力。建筑底部全部采用桩基础。建筑高度34.3m,中心主楼为地上四层、局部地下一层构型,指廊采用地上三层的构型,不设地下室。
3绿色航站楼绿建技术应用
3.1机场地形
通常来讲,机场选址多数会避开斜坡、陡坡,因为高度不同的海拔与地表对机场航站楼能源消耗影响也不尽相同。结合海拔高度不同问题,其高度与空气温度呈负相关。当海拔高度相差100m时,航站楼建筑温度相差0.5℃,直接影响了航站楼建筑内部空调温度的调节。并且山顶与山脚散热速率不同,使得早晚温度差异相对较大。针对处于山脚位置机场航站楼,无论是寒冷还是炎热地区,都要密切关注晚间降温带来的影响。这一点,与临水地区、临海地区对机场航站楼影响基本一致。所以,为了确保航站楼建筑能够处于最佳程度被动节能,首先要考虑地形因素重要性。
3.2建筑遮阳
航站楼这种大型公共建筑多采用玻璃幕墙结构。特别在夏季炎热地区往往需依据围护结构上孔洞朝向选用不同的遮阳方式,一般来说外遮阳较内遮阳效果好,还可采用可控遮阳等新式日照调节系统。遮阳隔热会影响通风,因此需综合考虑遮阳构造。立面遮阳设计除构造设计外,还可以利用外廊、雨篷等建筑构件,并对垂直绿化进行综合处理,保证立面形态处理和立面遮阳设计有机结合。
3.3节能与能源利用
(1)高效制冷系统。航站楼集中空调系统总冷负荷约为44540kw,空调冷源由能源中心提供,采用高效离心式冷水机组,COP≥6.25,比标准要求提高6%,具有很高的节能性,这也体现了航站楼绿建技术的先进性。
(2)建筑设计优化。航站楼采用X构型设计,充分利用冬季日照,避开主导风向,玻璃幕墙设置通风窗,在夏季和过渡季充分利用自然通风,采用大屋檐的外遮阳构件结合里面可调节内遮阳,有效降低太阳辐射的影响。
(3)空气源热泵热水系统。航站楼结合海南气候特点,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采用空气源热泵系统提供生活热水,比例达70%,具有节能性和经济性,有利于以较低的投入实现较高的节能效益。
3.4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1)节水器具。航站楼采用国家一级节水器具,达到了高效节水性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旅客用公共卫生间采用光电感应式延时自动关闭、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感应式高效节水型小便器和蹲便器,大便器选用自带水封型。客房及CIP休息间采用陶瓷阀芯停水自动关闭水龙头;两档式节水型坐便器。建筑能耗和水耗是衡量建筑运行效果的主要指标,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和设备是城市生活用水的主要节水途径之一。
(2)中水回用系统。航站楼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采用中水用于车库地面及道路冲洗、绿化灌溉等。充分利用非传统水源可以有效节约淡水资源,缓解市政供水压力。
(3)节水灌溉系统。航站楼室外绿化给水采用全自动节能微喷灌,同时设置土壤湿度感应和雨天关闭系统。绿化用水是建筑运营后期用水的重要部分,采用节约的灌溉方式,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本项目采用微喷灌属于微灌技术,是通过低压管道和滴头或者其他灌水器,以持续、均匀和受控的方式向植物根系输送所需水分,比地面漫灌省水50%~70%,比喷灌省水15%~20%。
3.5室内环境质量
(1)空气过滤器系统。航站楼在采用增强新风通风、新风监测报警的情况下,常规空调区域安装MERV13或性能更好的空气过滤器,对新风和室内回风进行净化过滤。该技术有利于保持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与室内人员的健康息息相关。
(2)室内空气质量监控系统。航站楼在人员密集公共区域设置二氧化碳浓度检测装置,实现报警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在其附近设置甲醛、PM2.5传感器,在行李机房与隔震层内设置与排风设备联动的一氧化碳浓度监测装置,通过采用室内CO2浓度监控,根据人员密度的变化情况控制新风量,有利于节约空调采暖能耗。同时监控并保障良好的室内空气质量可以提高人员的舒适度、幸福感和生产力。
(3)室内自然采光模拟。航站楼主要功能空间通过采用浅色饰面等有效的措施控制眩光,眩光值满足《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要求。此外,主要功能空间约有70.12%的采光系数标准值达到《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50033-2013相关功能房间采光系数标准值的要求,确保航站楼主要功能空间的采光需求。
(4)专项声学设计。为确保航站楼的声学舒适度,有针对性地对航站楼进行了专项声学设计,进行混响时间控制、噪声控制以及扩声设计。
混响时间控制。航站楼为较大的公共交通枢纽站,是典型的容积超大且具有坚硬反射面的室内空间,因此很容易形成较长混响时间,造成空间内语言清晰度下降,即便不是听不懂,也是很难听懂;声音清晰度、辨识度较差;解决方法是加入吸声处理的总量;同时还必须考虑美观性和耐久性;针对有反射面并要语言清晰度的大空间,采用赫姆霍兹共振器、薄膜吸声体和填充吸声体增强低频吸收;采用各扬声器间具有适当延时的分布式扩声系统;对于有混响的空间则采用强指向性的低声级扩音系统。
噪声控制。a.环境噪声控制。避免环境噪声干扰,墙体隔声量Rw≥50dB,为确保能达到要求,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面需双面抹灰,抹灰层厚度满足25mm,与墙体相连的门、窗的隔声量Rw≥40dB;机房与公共空间相邻的隔墙不安装配电箱、消防箱,避免削弱墙体隔声;由于机房门不能采用声闸做法,因此单门计权隔声量应≥40分贝。b.设备噪声控制。为控制航站楼内空调噪声不高于NR-35,需妥善控制风口风速,避免气流噪声超标;送、回风均应采取消声措施,消声器以阻性片式为佳,安装位置最好在机房内;各层的机房需对墙、顶做吸声处理;与机组连接的管道须采用软连接,管道在机房内采用弹性支撑,穿墙洞口须采用弹性隔声材料密封;通往大厅、扩声控制室等房间的送、回风管道均应采取消声、降噪和减震措施。封口处不宜有引起再生噪声的阻挡物;对于由空调通风设备传入大厅的机械噪声及气流噪声,需由设备专业按照该环境馆允许噪声指标要求采用相应措施。
结论
综上,本文对机场航站楼的节能设计中采用的许多绿色环保的技能技术进行了分析,并启示建筑行业的人们,在未来的建筑施工中,应该多多掺入环保节能的绿色技能技术,为我们的建筑行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参考文献:
[1]徐均库,徐磊.绿色机场建筑设计[J].智能建筑以及城市的相关信息,2018,(16-24).
[2]宋小博,吕蕾,苏帧,樊粤宽.基于环境意识的绿色的机场建设[J].科技致富的向导,2018,(20-32)
论文作者:向志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5
标签:航站楼论文; 建筑论文; 遮阳论文; 机场论文; 节能论文; 噪声论文; 采光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