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农业变革看内蒙古农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农业论文,内蒙古论文,英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内容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英国在近代战后农业的变革和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也提供了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内蒙古农业生产要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加深对农业重要地位的认识,政府正确的决策和农业政策,是农业迅速稳定持续发展的保障;要加快农业技术改造,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业劳动者素质;要扩大经营规模,实现农业集约化。
[关键词]农业 英国 内蒙古 发展 集约化 劳动力素质
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超过劳动者个人需要的农业劳动生产率,是一切社会的基础,并且首先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①]西方发达国家从步入资本主义之初,就十分注重本国农业的发展。首先解决的是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问题,即土地所有权的变革和建立资本主义大农业。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坚实的基础,否则工业化速度必将受到影响和阻滞。即使在现代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各国仍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资金、技术的投入方面做出极大的努力,以保证农业的高产出、高效率。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今天,尤其是如何发展农业的问题,西方发达国家的许多经验是值得借鉴的。
英国曾是最典型的资本主义国家,其工业的成就同农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本文拟就英国的农业变革作分析研究,以期得到某些启示。
一
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确立的过程,就是农业的资本主义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农业资本主义化的道路经历了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各国情况千差万别。列宁曾将农业资本主义道路归结为“美国式道路”和“普鲁士式道路”两种典型,而英国所走的是一条独特的道路,它通过圈地运动,用暴力手段牺牲自耕农的利益,超越自由农民占有制而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英国封建农奴制瓦解后,土地制度仍然是封建主义的。封建土地所有制以王室领地、教会领地、公有地和封建贵族领地的形式保存着。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时遇到的土地所有权形式,是同它不相适应的。同它相适应的形式,是它自己使农业从属于资本之后才创造出来的;因此,封建的土地所有权,克兰的所有权,或马尔克公社的小农所有权,不管它们的法律形式如何不同,都转化为同这种生产方式相适应的经济形式。”[②]英国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正是这种土地所有权形式的转化。
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的第一次圈地高潮中,新贵族用暴力强占公有地和农民的小块土地,扩大自己的地产。随之而来的价格革命、宗教改革也使新贵族、资产阶级获得土地。这些变革促使英国土地所有权关系发生变化:公有地、教会领地、王室领地、大封建主领地面积不断缩小,农民不断被夺去土地的租佃权,新贵族的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据资料统计,1561~1640年间,王室领地减少一半以上,同期乡绅的土地增加五分之一[③]。资产阶级革命前的几个世纪中,大约有50多万英亩公有地被圈占。在1640年英国发生资产阶级革命之前,圈地运动主要靠私人暴力进行。王室、大封建贵族、大主教持坚决的反对态度,因为圈地破坏了封建经济的基础,英王曾先后多次发布法令,制止圈地的进行。因此,这一时期圈地的速度较为缓慢。
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后,长期国会曾通过废除骑士领地制,没收国王领地和反动贵族土地等一系列法令,基本上摧毁了王室和大贵族的封建土地所有权。1688年政变后,英国确立了新贵族和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立宪君主制政权,利用手中拥有的权力,在国家政权的支持和拥护下,圈地运动加速进行,并于18世纪达到高潮。据统计,1717~1820年间,英国议会通过了3450个圈地法令,圈占土地达400万英亩以上[④]。1845年根据议会法令成立一个圈地委员会,专门负责批准圈地申请和敦促执行圈地令。19世纪英国经济学家汤因比指出:“圈占公有土地在1760年前已经进行了几百年,但从没有象1760年以后那样迅速,众所周知,1710年至1760年间圈占了334974英亩土地,而1760年至1843年间有近7百万土地被圈占。”[⑤]
圈地运动虽然造成“羊吃人”的悲惨景象,但它在英国资本主义发展中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首先,它以暴风骤雨之势,冲击了英国封建社会秩序,横扫了农村中过时的一切传统关系,无情地摧毁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度,确立了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削除了历史遗留下来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农村公社公有制度。有人称之为英国独特方式的资本主义的土地改革。其次,造成土地的集中,形成大地产制。公有地被圈占,剥夺了茅舍农和一部分小自耕农的生活来源,使他们破产,自耕农中的绝大部分也因为土地被剥夺,失去生产资料,只有少数自耕农上升为地主或租地农场主。马克思认为:“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⑥]但据考证,自耕农消灭的时间要晚一些。不论时间早晚,事实上英国的自耕农作为一个社会阶层被消灭了,自耕农及其小块土地被圈地运动所吞噬。
圈地运动摧毁了条块分割的分散小土地制,使土地联成一片,集中到少数人手中,资本主义大地产制最终形成和确立。据1873年统计资料:大不列颠耕地的2/3属于占有1000英亩以上的地主;在英格兰和威尔士,1/2土地属于4200名地主,1/4土地属于360名拥有一万英亩以上的土地巨头;在苏格兰,24名地主占有土地总数的1/4,350名地主占有土地总数的2/3[⑦]。因此,马克思说:“在这一方面,英国是世界上最革命的国家。……凡是同农业的资本主义生产条件相矛盾或不适应的,都被毫不怜惜地一扫而光。”[⑧]马克思把这种变革称作“农业革命”。
“农业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也为英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首先,圈地建立的资本主义大农场、牧场,为农业技术革命提供了条件。在18世纪以前,英国的农业耕作方法还是很落后的,为改变这种状态,政府采取措施,鼓励农业技术革新。不久,英国出现了农业技术改造的热潮。象图耳发明的播种机和新的耕作方法;唐森德发明的四年轮作制,使土地得到充分利用,粮食丰产,又能提供充足的饲料,以备牲畜过冬;农民贝克威尔改良了绵羊和牛的品种……农业技术革新在发明农业机器,改进耕作制,改良牲畜品种,改良土壤,疏干水地等方面不断发展和深化,由于土地所有者和租地农场主都想增加收入、赚大钱,因此他们不惜大量投资,在自己的农牧场上大搞农业技术改革实验,同时修筑道路,开凿运河,以改善交通条件。到十九世纪中叶,英国农业已拥有较为先进的排水技术,耕地面积增加;从使用农家肥到使用化肥;拥有从犁耕到播种、收割、打谷等一系列农业机械。农业技术的进步和农艺学的科学应用,使英国农业耕作集约化成为可能,从而大大提高了农业生产力,土地投资不断增加和积累,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提高,成为欧洲之首。粮食总产量大幅度提高,基本满足国内消费,粮价平稳,并稍有下降;畜产品尤其是肉类产量增加;农业劳动生产率持续上升。正如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所说: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更加集约化,投在土地及其耕作上的资本有了空前的积累,农产品获得了英格兰农业史上空前未有的增长,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大大增加,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的财富日益膨胀。”[⑨]
其次,农业革命为英国经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极好的基础,为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由于圈地运动使农民同土地分离,造成一支自由的雇佣后备军,其中一部分进入资本主义的农场、牧场,成为农业雇工,大批的则流入城市,满足了工业发展对劳动力的需要。农业的发展为工业化准备了大量的原始资本。通过农业税收、农产品出口、农村银行吸收存款、土地所有者的直接投资等渠道,积累大量资金投入工业。据统计19世纪初,全国总资本约有一半来自农业。农业的发展使粮食、畜产品、工业原料大增,为城市人口提供了充足的食物供给,也为工业化提供了原料,使一些与农业有关联的工业部门,如食品、制酒、皮革、面粉等发展起来。农业的发展还为资本创造了国内市场。城乡人口生活必需品和消费品的需求大大增长,农业机械的广泛应用都为工业发展开辟和扩大了国内销售市场。总之,农业革命是英国近代化的先导和基础,它为工业革命的到来和加速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和优越的条件。
英国农业的迅速发展与圈地形成的资本主义大土地所有制密不可分,这正是问题的关键。众所周知,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方面更为彻底,而且基本上按照农民和小私有者的愿望解决土地问题,建立了自由农民土地占有制。这种小农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但它的积极作用是短暂的。小农制下的农民,经常处于分化、贫困和破产的边缘,负债累累,对土地的投资少得可怜,无钱置办农业机器,无法采用先进的、科学的种植方法,无线置办农业机器,不可能进行大规模的土壤改造和水利设施建设。正如马克思所说:“在小块地制度下,土地对于所有者全然是生产工具。但是土地的肥沃程度随着土地被割碎的程度而递减。使用机器耕作土地,分工制度,大规模的土壤改良措施,如开凿排水渠和灌溉渠等,都愈来愈不可能实行,而耕作土地的非生产费用却按照这生产工具本身被割碎的比例而递增。”[⑩]因此,农民的贫困和土地的分散造成法国农业长期迟滞不前,与同期的英国相比要落后得多。近代法国工业发展一直相对缓慢,原因固然很多,但小农经济长期存在,农业的落后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德国等其它国家的情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重要结论。尤其是与法国相毗邻的德国,其农业资本主义化虽然走的是改良的道路,给农民带来了巨大的痛苦,但容克的大庄园却给德国农业的资本主义化和工业近代化创造了优越的条件。这是德国后来居上的重要原因之一。
综上所述,可见在所有制确立后,农业能否迅速发展,其重要因素是要改变和摧毁小农经济的经营方式,要将分散的、条块状态的小土地占有变成为市场而生产的大土地经济,建立大型农牧场,只有这样集约化经营才能实现,先进的农业才能建立,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才有可能。这是所有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历史进程充分证明的真理。
二
英国工业革命完成以后,作为“世界工厂”的英国,十分重视工业发展,而忽视了农业,特别是废除“谷物法”和实行自由贸易之后,英国依靠广大的殖民地提供廉价粮食和工业原料,因而造成本国农业的衰退。这种状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有所改变。
战后英国在世界上的经济、政治地位日趋下降;殖民体系瓦解,失去了广大的殖民地,也就失去了廉价农产品和工业原料的来源,加上各个国家之间竞争激烈,依靠进口粮食和原料严重影响了本国经济的发展。英国政府逐渐认识到发展本国农业的重要性,从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发展农业,迅速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有些人称之为“第二次农业革命”。
战后英国历届政府颁布了包括《农业法》(1947年颁布)在内的一系列农业法令,旨在鼓励和保障农业的发展。象实行农产品保证价格制度,即差价补贴制度。政府对大部分农产品规定了保证价格,当这些农产品的全年平均价格低于保证价格时,其差额部分由政府补贴。这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了农牧场主,免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保证生产的顺利进行。
此外,政府还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如兴建大型农业设施,改良土壤和牲畜品种改善等技术改造提供补助金或奖励金。为保护本国农业在税收方面提高了进口农产品的税率。政府以优惠的条件向农业发放贷款,支持农业发展。英国政府采取的正确政策很快收到明显效果。英国农业在1952~1970年间,平均增长率为2.5%,超过了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农业产量不断提高。1973年,英国加入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后,农业发展又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战后,英国农业显著发展的原因除去政府采取正确的政策外,和农牧场规模的扩大、专业化趋势的加强也有密切关系。自60年代以来,英国农业集中化趋势不断加强,农场兼并加剧进行,农场数量日益减少,而每个农场的平均占地面积增大。据资料统计,1964~1982年间,农场数量减少41.3%,减少的全是占地面积小的农场,其中面积不足20公顷的农场减少60.4%,而面积越大的农场增加越多,占地200公顷以上的农场增长153%(11)。经营规模的扩大,使农业能发挥规模优势,也有利于采用新技术、新设备,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农业的专业化主要是因地制宜,形成各种不同类型的专业农场,如乳类、肉类、园艺作物等,各自从事专门性生产。
农场大型化,经营规模扩大,专业化趋势加强,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条件。40年代末,英国农业基本实现耕作机械化,农业机械向大型、高效和配套方向发展,已形成庞大而齐全的农机体系。新技术在农业中的实用也进展很快,如电子技术、遥感技术的应用,使农业现代化水平有很大提高。农业现代化促进了集约经营,集约经营又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1982年英国每个农业劳动力平均一年的农畜产品量仅仅次于美国而高于其他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英国农业发展的原因还包括农工一体化的发展。60年代以来,形成几种形式的农工综合体,比如农工联合企业、合同制农业企业、同业生产者的联合企业等。农工一体化的发展是将农作物生产前后的各种服务,如农机、化肥、农药、饲料等生产资料的生产和供应,各种农业服务公司及商业、金融、运输、农产品加工等全部联合起来,结成一个庞大的农业生产系统。各种农工综合体的发展有力地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和社会化,把现代化的工业生产方法和管理技术应用于农业中,加快农业的技术改造,增强生产的计划性和组织性,使产销顺利进行,提高效益。
此外,战后英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世界上居领先地位的农业科研和推广机构。仅国家开办和政府资助的科研机构达70个之多,研究领域涉及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方面。在教育和科学部门之下设立有专门的农业研究委员会统筹全国农业科研工作。英联邦农业局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农业科技情报中心之一,负责向全国的农场主及时介绍世界各国最新的科研成果。该中心从世界8500种期刊中摘录有关资料,每年将15万条左右的信息介绍给本国农业部门。为推广科研成果,英国各地方建立有多层次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时向本地区提供指导和咨询服务。英国十分重视对从事农业人员的教育,不断提高其文化素质和技术水平。国家要求每一位农场主都必须经过考试取得技工称号,才能得到较高的工资和稳定的地位。各地举办有各种不同类型的培训班,从业余培训到有高校学位的多层次农业教育体系,以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科研、推广和教育体系的完善,保证了英国农业的高速持续发展。
总之,战后英国农业已改变了原来衰败的面貌,有了重大的发展变化。农畜产品产量显著增长,如1982年与1950年相比,小麦产量增长近3倍,大麦增长5倍多,牛羊肉、牛奶增长1倍,其它农畜产品增长幅度也很大。由于农产品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使农产品自给率大大提高,大多数农畜产品都能够自给。英国由缺粮国变为粮食出口国,而且在农业现代化水平、单位面积产量,农业劳动生产率等方面都跃居世界先进行列。
纵观英国近代的现代农业和发展状况,不难看出,影响农业发展的因素是复杂和多方面的,但其中以下几点不可忽视:首先,政策因素,政府对农业的重视程度和所采取的政策;其次,土地的集中化即农业经营规模之大小;再次,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实行集约经营与教育的发展。
三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80%的人口在农村。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富足是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内容,农业的作用至关重要。内蒙古在全国属于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有着自己的特点。解放后实行的土地改革和民主改革,解决了生产资料所有制问题,大大调动了农牧民的生产积极性。以后实行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农村走上合作化道路,所有制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促进了农牧业生产力的发展。(由于内蒙古的特点,我们常常称农业为农牧业)1947~1957年间,内蒙古农业总产值年均增长率为9%,增长1.4倍。但由于自1958年“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要标志的‘左’倾错误严重地泛滥开来”(12),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受到挫伤和束缚,阻碍了农牧业经济的发展,出现了粮食产量下降,农业总产值递减的现象。1966~1976年十年动乱中,农牧业经济受到更为严重的破坏,农业成为国民经济中极为薄弱的环节。以上事实从正反两方面说明政府的决策和农业政策对农业经济发展的决定性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自治区对农业的重视和政策的正确,内蒙古的农牧业经济发展很快。进入90年代后,成绩更为显著,粮食和畜牧业的总产量及人均产量都创历史新水平。内蒙古由多年的粮食调入省区成为调出省区。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到2010年,自治区的总体目标是要完成“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两个提高”。如何抓住机遇,正确引导,加速农业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关键。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提出下面几点看法。
首先,需要进一步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在工业化的今天,农业无论在社会总产值中还是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都呈下降趋势,这是世界各国带有普遍性的规律。它常常使人产生一种错觉,似乎农业的地位不再重要。“无农不稳”是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农业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也日益需要政府的保护和支持。发达国家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很低,有些只占2%左右,但政府对农业的保护水平却大大高于发展中国家。过去我们常常把农业生产的风险甩给农民,牺牲农民的利益。今后,国家应当制定相应的政策,风险主要由国家来承担。
政府应当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内蒙古和全国一样,在“五五”、“六五”、“七五”三个五年计划中对农业投入曾一度下降,近些年来,农业投入呈上升趋势。在基本建设投资中农业所占比重1986年为2.7%,1991年上升为4.5%,超过全国水平。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因此,千方百计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开发大型农业工程,是今后的重要任务。在深化改革过程中,为建立长期有效的激励机制,政府在其它各项政策上也需要做出相应的决择,保证农牧业稳定增长。如在土地制度中进一步明确土地所有权,强化土地经营权,建立土地流转机制;在建立和完善农村市场经济体系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价格政策,完善价格导向,以保护农民利益;在农业税收和信贷方面制定适合我区具体情况的政策;进一步减轻农民的负担,严禁各种形式的不合理摊派;健全保险制度,解决农村福利问题等等。总之,要有稳定的切实可行的政策和规范的政府行为,要有健全的法律保障机制体系,以调动和保护广大农民的积极性,才能实现农牧业健康、快速、持续地发展。
其次,加快农业技术进步和发展教育。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传统农业主要靠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农业产量。现代化农业增产的主要手段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变粗放式经营为集约经营。目前,内蒙古地区垦殖耕地的潜力已经越来越小,今后农业的增长主要应当依靠单产的提高,而单产的提高来源于技术的进步,农业技术水平越高,单产水平也就越高。
世界各国在农业技术物化要素的投入上都大多根据本国情况选择不同的方式。人均耕地少的国家多选择生化技术投入方式,如良种、化肥等生产要素;人均耕地较多的国家多采用机械动力技术,如拖拉机等农用机具。我国是人均耕地比较少的国家(1.5亩),但内蒙古人均耕地数量高于全国(3.5亩),而且内蒙古各地情况不同,差别较大,在农业技术的选择上可酌情分类处理。
农业技术投入有一部分是依附于人的,即农业生产者从事生产时的技术投入,这些技术所选择的效率大小同劳动者的素质密切相关,也影响着物化要素的利用率。国内外的资料表明,劳动力素质越高,经济增长的可能性越大,在一般情况下,农业经营效果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劳动力素质的高低。因此,努力提高劳动者的素质是一项重要任务,发展教育是其主要途径。
内蒙古地区劳动者素质相对比较低,农村教育存在着较多的问题。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失学、辍学严重,文盲人数有所上升,尤其是在偏远落后地区。据资料估计,文盲、半文盲人数达到40%~60%。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内蒙古的当务之急,自治区应当制定出有关的具体政策和措施,扶助农村教育,在资金投入上给以必要的倾斜,发展基础教育,认真执行义务教育制度,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师待遇,推行农牧民的成人教育和扫盲教育,举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积极进行智力开发,提高农业劳动者的素质。
再次,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经营效益。农业发展中技术的投入与适度的经营规模密切相关,土地经营的分散化,会影响诸多生产要素的有效投入,使集约化无法实现。目前,内蒙古地区生产规模一般较小,主要以家庭为单位。近几年在土地调整过程中,已出现经营地块的集中倾向,形成一批占地较多的家庭农场,这是很好的现象,但以家庭为单位分散经营的总体格局未能改变。现在南方一些经济发达的省份已经提供了这方面的经验和模式,但内蒙古有自己的特点,显然不能照搬这些模式,而且规模经营是农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在不具备适当条件时是不能实现的。因此,扩大经营规模是今后内蒙古农业发展的一项任务,也是改造传统农业的必由之路。但在过渡的途径和经营方式的选择上要适当,要谨慎从事,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消极等待,必须因地制宜,还需要恰当的政策诱导,必须克服传统农业的种种因素,尤其是农民的传统习惯和小生产者的心理因素,但又必须防止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营的规模化和集约化是农业发展的必然方向,内蒙古应当在这方面做出努力,探索和寻求一条适合内蒙古地区特点的道路,加快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科研项目“世界诸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与内蒙古现代化”论文之一。
ANALYSIS O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E IN THE LIGHT
OF THE CHANGES IN BRITISH AGRICULTURE
Sun Ling-Hui
(History Department,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SYNOPSIS Agriculture is the base of national economy,which has beenfully proved by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in British agriculture inmodern times and the post war period which we should learn from.If Inner Mongolia agriculture is to be further developed,we must first of all increase our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agriculture;The government must adopt correct agricultural policies to ensure rapid,steady and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trans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techniques must be speeded up,education in the country developed,the quality of agricultural workers raised;operating scale must be enlargedso as to realize intensive agri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e Britain Inner mongolia development intensivequality of manpower
注释:
① ②《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885、696页。
③刘祚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史》,新知识出版社,1956年版,第32页。
④[英]莫尔顿:《人民的英国史》,三联书店,1962年版,第265页。
⑤[英]汤因比:《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讲义》,伦敦1920年版,第14页。
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1972版,第791页。
⑦《华东大学学报》(哲学版),1984年第1期,第89页。
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2册,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263页。
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1973年版,第743页。
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1973年版,第96页。
(11)所引数据根据英国《农业统计年报》有关年份算出。
(12)《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805~806页。
标签:农业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三农论文; 土地政策论文; 农业技术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扩大基础论文; 经济学论文; 农村论文; 经济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