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古代妇女宗教活动对她们的影响论文_刘娟

浅析古代妇女宗教活动对她们的影响论文_刘娟

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课部 陕西 户县

【概述】我国古代妇女的社会身份定位了她们的活动范围就是从一个父系家庭进入到另一个父系家庭。她们的一切都必须要依靠父系家庭,在家当姑娘时依靠自己的父母,出嫁依靠的是自己的丈夫,丈夫去世要依靠自己的儿子,所以妇女从无自专之道,从来没有自己能给自己做主的时候。那么问题就出来了,在整个的父系家庭的封建社会的长河中,也有一些女性有自己的个性,想按照自己的规划活一回,但是世俗社会不允许,那么她们只能寻找另外一个路径,这个路径就是从事宗教活动,也就是出家为尼。只有通过这种残酷的方式实现自己为自己做主的想法。她们从事宗教活动只是想给自己提供另外的一种社会身份和精神上的满足。

【关键词】三从四德、古代妇女、宗教活动、自我价值

佛教从东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对我国人民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在精神层面上滋养着无数的善男信女们,使他们通过信仰佛教甚至遁入空门去实现自己的精神追求。善男信女们信封佛教,那是佛教能够在精神层面上安抚老百姓,也符合当时统治阶级安定民心的需要。佛教鼎盛时期的南北朝,一度皇帝遁入空门的有之,不是有句诗“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就连我国最有名的石窟也是建成于那个时期,最有名的就是山西的云冈石窟、洛阳的龙门石窟。这些种种都反映了佛教在中国老百姓中的影响力。有男性和尚那么就相应的要出现女性和尚也称为尼姑,那么宗教活动对女性的影响到底有多么深呢?是不是那些没有做尼姑的女性就不受这种宗教活动的影响呢?这就要从古代妇女的身份入手进行分析了。

我们知道,中国的封建社会这个社会形态存在于中国很长时间,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称皇帝开始一直到清朝的宣统皇帝1911年退位,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那么这个社会形态对妇女的要求是什么呢?妇女在这样的规范下如何生存?

不难想象封建社会还是一个父系社会,男权至上的社会。妇女在父系社会中的基本身份是什么?无非就是女儿、妻子、母亲这三类角色的转换罢了。在待嫁之前是父母身边的好女儿;嫁人之后是夫家的好妻子好儿媳妇;再过几年后又是好妈妈。这就是女性一生的生活轨迹,也就规定了古代女性的活动范围就是家庭,从一个父系家庭走入另一个父系家庭。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对她们的规范“三从四德”中的“三从”。既然这些妇女的活动范围在家庭中那么就要遵守规范中的“四德”即德、言、容、功。这四德为什么是女性必须要遵守的规范呢?这还要从妇女的地位说起,妇女的地位用一句话可以概括即“从无自专之道”。她们一定要依附于她的夫家,她不占有生产资料,她的权威也是倚仗夫家的社会地位的,所以她必须要在夫家站稳脚跟才能安身立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那么对妇女的“德”要求就是要为人端正即可;“言”就要求知道如何去说话,如果不会说话就要学会听话;“容”要求妇女不追求你多漂亮,起码要求妇女衣着整齐,得体大方;“功”要求妇女勤劳,从事一定的劳动。妇女只有遵循了“三从四德”才能够生存下来,才能够一生平安。这样的结局对妇女来说也是一个圆满的结局。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妇女都会有这样的结局,那么就会有一部分的女性在正常的通道中得不到这些社会身份:女儿、妻子、母亲。所以这部分妇女就开始进行宗教活动,通过进行宗教活动让他们得到另外一种社会身份。妇女进行宗教活动有两个途径要么在家中带发修行,要么就出家为尼。带发修行的这类妇女她们应该有一个社会地位,她们并不想打破这个圆满的身份圈,所以这类妇女不作为重点去分析。另外一类就是出家为尼的妇女了。

其一,宗教活动给一部分妇女提供了另外一种社会身份。

尼姑这个身份本身就是插向父系家庭制度的一把尖刀,它撕开了这个圆满身份圈,将这个圆冲出了个口子,正是撕开了个缺口所以这类妇女可以获得在家庭身份以外的宗教身份,有了这个宗教身份就可以疏离家庭,让自己在家庭之外获得另外一种身份,从而让自己在这个身份的庇佑下终老一生,从而也获得另一种圆满。

尼姑这个身份的确定是要抛弃她们在父系家庭中所获得的身份,所以有了这个身份就必须要遵守宗教的规范,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戒律。尼姑必须身无旁骛地专一礼佛,按照清规戒律去修行完成自己的使命。所以这一身份的获得同样也是要割舍掉人之常情的,再不是世俗之人而是佛家弟子,一切要以佛事为重的。

其二,她们参加了宗教活动能够给她们提供精神上的满足。

尼姑在礼佛的过程中其实正是给她们提供了精神上的慰藉,让她们可以看到一个更高远的精神世界。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我要通过这种方式来拯救人类,我入地狱的同时也是在拯救整个人类,这样博大的胸怀,这样宽容的心胸是一般世俗妇女所悟不到的。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能出家为尼的妇女必是经历了常人没有经历的痛苦,她们在现实世界遭受了各种的凄风苦雨,尝尽了人间的辛酸;遭遇了世间的白眼,因此这类妇女才有了遁入空门的想法,逃离出这个让自己痛苦的世俗,进入到“四大皆空”的佛界,用这个行动来反击那些让她们在世俗社会中生不如死的人们。所以这样的行为,这样的宗教活动就是一个有效的武器来保卫自己,也是一种力量让自己勇敢地生存在这个凄苦的人世间,也是给自己一个精神支柱能有勇气继续生存。所以妇女的这种宗教活动从某个角度来说也是对世俗社会无声的控诉,控诉父系社会只会给妇女身上强加禁锢,让这些无形的绳索锁住妇女追求美好的能力,让妇女在遵守这些规范的同时禁锢妇女的独立人格、禁锢妇女的社会活动、禁锢妇女追求自己美好生活愿望等。

第三,这类妇女在进行宗教活动的过程中也意味着改造世界的可能。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妇女在进行礼佛活动中不断地改造自己的偶像,进而改造这个宗教领域的神。举个例子来说,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吧,那个给孙猴子设计紧箍圈观世音菩萨就是以女性的形象示人的。其实在佛教传入中国时,观音菩萨的形象是个男性身份,经历了在中国的推广后渐渐以女性形象示人,这个功劳要归功于遁入空门的妇女的宗教活动的影响力了。

总之,我国古代妇女的宗教活动就是一种抗争的过程,这种无声的抗争反映了古代妇女为了追求自我价值甘愿“以身相许”给佛。所以我们要对古代妇女有一个新的认识,她们只是通过这个途径来实现自我价值罢了。

论文作者:刘娟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4

标签:;  ;  ;  ;  ;  ;  ;  ;  

浅析古代妇女宗教活动对她们的影响论文_刘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