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医科大学,广东 广州 511436)
摘要:本文以广州大学城大学生网球社团社会化建设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实地调查和访问专家,找出了存在的问题,结合职业俱乐部的发展经验,提出了其社会化建设的路径:1 创新驱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体育与教育深度结合,逐步将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2 加强网球项目的推广,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做活网球产业的市场。3 针对高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例如:广东省高校网球联合会。4 参照国际网球协会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竞赛积分系统。5 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更多参与专业指导。6 遵循网球项目发展规律,迎合市场需求,实现自我发展。
关键词:广州大学城;网球社团;社会化建设
兴趣社团是学生活动的主要载体之一,其中体育社团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大学生体育社团是一种体育文化现象,是具有共同需求和共同兴趣爱好的大学生通过自由选择体育项目而结成的带有社团性质的自立性体育组织。大学体育是学校体育的终点,同时也是终身体育的转折点。体育社团就像一道桥梁,其社会化程度越高意味着大学生认识和参与社会的程度越深,对其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1 现状:
1.1 研究现状
在中国知网输入“大学生体育社团”为主题,检索出802条结果,在此结果下以“社会化”为主题检索出7条结果,其中关于“网球社团社会化”的研究文章为0篇。综上所述,大学生网球社团社会化的研究尚属空白,本文从社团的社会化建设作为切入点,以点带面,期待为大学体育社团的发展提供参考,为高校体育社会化做出有益的探索。
1.2 广州大学城的网球社团
广州大学城一期共有10所高校,分别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药科大学、星海音乐学院和广州美术学院,加上二期的暨南大学和广州医科大学,共计12所高校。据调查,这12所高校都有网球俱乐部或者网球协会的社团,并且定期组织活动,一般以学期或者年度为周期,很多学校不仅有学生社团活动,还有工会组织的职工网球活动,更有当地居委会组织的一年一度的“友邻杯”系列体育活动,其中包括网球项目,可谓丰富多彩。
1.3 广州大学城的网球场地设施
大学城一期位于小谷围岛上,二期位于一江之隔的新造镇,规划和建设用地充足,体育场地设施完备,很多是2010年广州亚运会场馆,据不完全统计,网球场地近百片,场地充足,有利于网球运动的开展。
1.4 广州大学城的网球师资
中国网球运动是从香港开始,经广州传入内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广州,网球运动历史悠久,群众基础深厚,学校网球运动开展广泛,特别是广州地区的高校,深受网球文化的熏陶。在广州大学城,网球是广受师生欢迎的运动项目,是体育教学的核心课程,是校园文化的优秀载体,是社会活动的明星项目,师资队伍雄厚。
1.5 广州大学城的网球赛事活动
广州大学城网球社团既有校内社团活动,主要以协会传帮带和定期的比赛,又有校际之间的比赛,比如广州大学城网球公开赛、华南农业大学的“华农杯”、广州医科大学的阳光体育节系列活动--校际网球邀请赛等,还可以参加每年一届的广东省大学生网球锦标赛、中国大学生网球锦标赛华南分区赛和全国总决赛,又有四年一届的广东省大学生运动会网球项目比赛。又有毗邻广州奥林匹克网球中心的地理优势,可以参加广州市各种业余比赛。
1.6 广州大学城网球项目的组织架构
高校运动项目分为教学、竞赛和社会活动。在教学方面,广州具有悠久的网球运动历史,师资完善,可以满足网球项目的推广和初步需求。在竞赛方面,一定规模的各级赛事,又可以满足更高一层次的发展需求。在这种背景下,高校网球联合会呼之欲出,但是缺少牵头单位、政策和文件上的支持。所以,急需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
综上所述,广州大学城网球社会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如下:1 社会影响力不足,群众参与度不够。2 社会资本介入较少,资金相对短缺。3 缺乏针对性的组织机构和完整的积分体系,校赛、校际比赛、市级业余比赛和省赛、国赛衔接不够。4 体育与学校教育结合不足,在校大学生很少参与网球学校和俱乐部的专业培训。
2 发展路径
2.1 创新驱动,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体育与教育深度结合,逐步将竞技体育融入学校体育。
2.2 加强网球项目的推广,引入更多社会资本,做活网球产业的市场。
2.3 针对高校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例如:广东省高校网球联合会。
2.4 参照国际网球协会的做法,建立完善的竞赛积分系统。
2.5 按照“引进来,走出去”的原则,更多参与专业指导。
2.6 遵循网球项目发展规律,迎合市场需求,实现自我发展。
参考文献:
[1] 仇军,钟建伟,郭红卫. 体育社会化的理论及其研究进展[J].体育科学,2008(5).
[2] 王淮光,曾庆肃.我国体育社会化现状分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7(1).
[3] 雷震. 中国体育社会化前瞻[J].体育文化导刊.2008(2).
[4] 吴声洗,吴贻刚. 论我国现阶段体育社会化的内涵及条件.1998(1).
[5] 丁建生. 体育社会化的内涵与外延.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1(2).
[6] 孟祥生,刘良超. 校园篮球对促进当代大学生社会化进程的研究[J]. 运动.2015(4).
[7] 汤春花,刘合群. 大学体育社会化与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 2001(5).
[8] 高云. 试论校园文化建设对大学体育社会化的影响[J].南京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6).
论文作者:龙继军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4
标签:网球论文; 广州论文; 体育论文; 社团论文; 大学城论文; 大学生论文; 项目论文; 《科技新时代》2019年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