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王文娟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王文娟

(江苏省常州市儿童福利院;江苏常州213000)

【摘要】有效的康复训练和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并促进患儿身体技能和智力等方面的发育。本文选择本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自2016年5月-2018年11月治疗的院内80例脑瘫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康复训练和综合护理干预,以期探究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脑瘫患儿的治疗效果。笔者首先分析了综合康复护理的具体方法和康复训练技巧,然后讨论护理结果。可见,综合康复护理和训练能够提升护理满意度和护理效果,并优化脑瘫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进行广泛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脑瘫患儿;康复训练;护理效果;评价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24-0275-01

脑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多发于患儿出生前或出生后1个月内,由于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导致患儿大脑发育受到影响,或出现脑损伤等情况,最终导致一系列的运动性和智力性障碍综合征。脑瘫患儿多表现为姿势异常,智力低下,伴有癫痫和行为异常等症状。脑瘫疾病是继小儿麻痹症后的有一个致残性疾病。结合脑瘫疾病的临床特点,需要尽早发现并及时采取有效治疗。综合性康复训练就是治疗脑瘫患儿的有效手段。现将具体康复护理方法及护理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自2016年5月-2018年11月共治疗院内脑瘫患儿80例,经临床诊断均符合1988年全国小儿脑瘫座谈会标准。80例脑瘫患儿中有男48例,女32例。年龄在3个月-7岁之间,我科对所有患儿均进行了药物、针灸、功能训练、矫形器配戴等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了对患儿的康复护理。

2 护理方法

2.1生活护理

保持病房环境卫生,光线充足,且温湿度适宜。其次,康复治疗师对患儿进行康复训练后,由护理员按照患儿的具体发育情况和护理效果情况,有针对性地适当延长训练时间,以促进患儿运动功能的发育。护理员应尽可能地培养患儿进食、洗漱、穿衣、脱衣、洗浴、如厕、学习和游戏等日常生活能力,促进患儿身心发展。

2.2饮食和姿势护理

(1)姿势技巧

在患儿进食时,护理员应调整姿势,引导患儿采用半坐位,头部轻度前屈的姿势,以减少呛咳和误吸等危险情况的发生。护理员可以将患儿双手伸向前方,使其髋关节充分屈曲,将背部靠直,以便于进食。对于重度脑瘫患儿而言,护理员还可以采取面对面进食的姿势,护理员坐在椅子上,将患儿双腿分开坐在自己腿上,使患儿后背靠在用三角垫支撑的直角上。接下来,护理员用手固定患儿胸部进行喂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营养状况

在营养护理中,护理员应积极改善患儿的营养不良或者过度肥胖的状况。对于营养不良的患儿采取少食多餐,增加热量、高蛋白和丰富纤维素物质的饮食。针对营养过剩而肥胖的患儿应积极控制饮食,对高热量和富含碳水化合物、脂肪的食物控制摄入。并且护理员还应保证患儿训练前一小时不进食和过度饮水,可以在康复训练后给予患儿适当的水和果汁等营养补充。

(3)脑瘫患儿的抱姿

护理员应根据脑瘫患儿的不同类型采取针对性地抱姿。

痉挛型脑瘫患儿的抱姿: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护理员可以将患儿双腿分开,再弯起来,双手分开,头略下垂的姿势抱起患儿。护理过程中以这种抱姿抱孩子能够刺激患儿的情感。其次,护理员还可以让患儿面向外,从患儿双腋下伸手抱住患儿大腿内侧,分开双腿,让患儿脊背部靠在护理员胸腹部,以此训练患儿的脊柱,提升患儿对头和躯干的控制能力,更有利于提升患儿智力和认知能力。

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抱姿: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的康复护理过程中,护理员可以分开患儿双手,将双侧腿靠拢,髋关节屈曲接近胸脯。然后,护理员用下颌骨、上臂和肩部控制患儿头部,让患儿头部处于中间位置略向前倾。护理员可以让患儿维持这一姿势并抱在身体一侧抑制患儿角弓反张等异常姿势。

弛缓型脑瘫患儿的抱姿:弛缓型脑瘫患儿一般伴随身体软弱无力、四肢肌肉张力低下等症状。护理员需要将患儿肩背部靠在自己胸前,然后把患儿双腿蜷起来,使患儿保持一个稳妥的依靠。

2.3心理护理

护理员应与患儿建立互相信任的关系,消除患儿对治疗和训练的恐惧感。以激励、温柔的语言与患儿交流。可以根据患儿的类型和年龄情况适当创设游戏,初步建立患儿对护理员的依赖感,从而引导患儿树立自信,改善心理状况,积极配合康复训练和护理。

3 康复训练指导

3.1头部控制和抬起训练

护理员将患儿以俯卧姿势放在枕头或者被子上,以驱动患儿自主练习肘支撑抬头,始终保持患儿头部处于正中位置,可以根据患儿的表现情况适当延长保持时间。

3.2翻身训练

护理员给患儿取卧位姿势,使患儿屈曲一侧髋和膝关节,带动侧下肢向上抬起诱导患儿抬头或身体扭动。护理员还可以用玩具诱导患儿转动脑袋,将脸转向另一侧。这时将患儿另一侧手臂向上抬起屈曲下肢,使其翻至仰卧位。可根据患儿的训练效果引导其做连续翻滚动作。

3.3坐位和爬行训练

护理员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坐位平衡训练,练习患儿独坐的能力。爬行训练时,可以将患儿平时喜爱的玩具放在前方引导其上下肢协调运动爬行。护理员可以将一侧上肢和对侧下肢移向前方辅助患儿爬行。

3.4立位训练和步行训练

护理员让患儿双膝与双肩同宽,大腿和小腿成直角,髋关节伸展给予适当扶持。当患儿保持膝立姿势后,护理员逐渐松手完成膝立位到单膝立位的转换。站立位相对初步进行康复训练的患儿来说有一定难度。护理员应将患儿双足与双肩同宽,引导患儿先由抓站向独站过渡。在此过程中,护理员应保护患儿的膝关节和踝关节。最后,在步行训练时,护理员应注意正确的步行姿势引导,逐渐提升步行速度和行走距离,以提升康复训练的效果。

4 结果

我院儿童康复治疗中心80例脑瘫患儿经过康复训练和护理后,相对未实施康复训练前,其运动能力、智力水平、生活自理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

5 讨论

脑瘫患儿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所以医学界普遍认为应该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通过早期的康复训练和康复护理,积极调动患儿主观能动性,使其从被动运动逐渐转换成主动运动,进而提升患儿的运动发育水平。同时,我科护理员经过生活、饮食、姿势、心理等护理措施,配合采取积极有效的康复训练手段,有效提升了患儿的身心发育水平,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了社会和家庭负担。

参考文献

[1] 何利霞,王芳琳,罗玉虹,杨丹艳,谢红梅.康复护理对脑瘫患儿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05):191-193.

[2] 乔美芳,夏玲芹.对脑瘫患儿实施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12):252+256.

论文作者:王文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  ;  ;  ;  ;  ;  ;  ;  

脑瘫患儿的康复训练与护理效果评价论文_王文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