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源#183;探究#183;展望——兼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新世纪的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成人教育论文,发展趋势论文,普通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自50年代初开办夜大学起,已走过了四十几个春秋,发展至今,她与传统的普通高等教育中的本专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形成了“三足鼎立”共同发展的格局。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我国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对提高国民素质和促进经济建设都起了积极作用,实践已显示出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日益受到党和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学员的重视,为社会所接受和肯定。因此,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普通高校的重要历史使命。为讨论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笔者拟从溯源入手,探究其规律,展望其发展趋势。
一
成人教育最早源于14—16世纪文艺复兴时代。英国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T.莫尔要求教育平等,提出了广泛的自学和成人教育思想,第一次试图消灭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之间的对立。随着17—18世纪宗教改革、工业革命和民权运动的发展,成人教育开始出现于欧洲。1798年在苏格兰的诺丁汉设立成人学校。19世纪中叶以来,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实施了以成人学校教育、大学推广教育、成人教育社团和成人教育馆(所)为主要形式的成人教育。
在中国,有组织的成人教育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变革的产物。1911年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设立社会教育司,推行成人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成人教育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关于改革学制制度的决定》,确定了各级成人学校在人民教育事业中的地位。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进一步肯定了“成人教育与儿童教育并举”的办学方针。
我国大规模开展成人教育始于八十年代。1980年,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关于大力发展高等学校函授教育和夜大学的意见》。1987年,国务院批转了国家教委《关于改革和发展成人教育的决定》。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这些文件都明确提出了成人教育在经济、社会科技、教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要求积极发展成人教育。事实上,我国成人教育自改革开放以来确有长足进展,为国家建设做出了贡献,受到欢迎。近年我国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工作,也可以从一个方面反映我国成人教育的蓬勃发展。据国家教委1995年公布的有关资料,在我国1,080所普通高校中,有829所学校举办了函授、夜大学。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函校、夜大学在校生106.9万人,全日制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79.9万人,两者之比为1:2.6。1980年至1994年,函授、夜大学共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163.4万人。
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的大学教育中,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一步加强。美国丹佛大学在校生10,400人,普通全日制学生4,700人,而边工作边学习的学生竟有5,700人。据美国两位继续工程教育专家的文章《新太平盛世美国的产业》所报道,美国成人中的20%(约5,000万人)在上各类正规、非正规的大学,本世纪内现有劳动力中的75%(约1亿人)为了适应工作的新要求而需要培训或再培训。据80年代中期的统计,欧美发达国家在正规大学招收的普通生中,有过一段职业经历,年龄过25岁的成人已占相当高的比重,(美国占42%,英国占32%,前联邦德国占47%)。80年代中期前苏联各大学招收的夜大学、函授学生数已达44.9万人,占大学生招生总数的四成。80年代美国四年制大学中,约有3/4的大学开设有夜间或周末学位课程。印度的大学于1962年开始招收成人学生,并以年均15.2%的速度快速增长,而同期正规普通生的年增长速度仅为3.7%。
二
历史的回顾告诉我们:成人教育是指按人和社会的全面发展的需要,有目的、有组织为所属社会承认的成人的一生任何阶段所提供非传统的,具有自身特色的教育活动。它是终身教育中成人阶段一切教育的综合体(总和),是与未成年人全日制学校教育相对称的一种独立的教育体。而就普通高校而言,传统的全日制本、专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之外的所有教育活动都应属成人教育的范畴。按这一界定,综合近年我国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强化了学校的教育功能
普通高校开展成人教育延伸了其固有的传统教育功能,尤其高层次的成人教育(包括短学程的大学后教育、在职人员的硕士学位与博士学位教育等)进入大学教育领域,则标志着传统大学教育功能在质点上的扩张,它是对已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实施“深度加工”或“再次开发”的过程,因此,将会对大学自身的长远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收益。同时,它将有利于发挥学校的优势和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提高学校的规模效益,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教育经费的不足,稳定教职工队伍,改善教学条件,并且在联系社会与服务社会等方面,为大学传统功能的发挥带来益处。
(二)教学内容注重针对性与实用性
成人教育的内在功能在于促使成人的社会化、个性化发展;其外在功能体现为均衡性特点,即经济、政治、文化等功能的体现均较明显。这是因为,成人教育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有着紧密的内在联系。成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既依赖于外在诸功能整体作用,又推动着外在诸功能的整体发展。成人教育的对象往往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因此通过成人教育,既要促进他们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发展,又要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此,教学内容必须具有一定的针对性与实用性。传统教育其教育计划以学科为中心,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刚化,缺乏弹性和适应性。而成人教育教学计划的制定应以社会与个人的需求为依据,采取因人而宜、因才施教、因需施教的教学原则,要求学用结合,学以致用,讲求实效。克服某些传统教育体制和内容与社会需要间存在的某种程度的脱节现象,即所谓的“滞后效应”。
(三)教学方式不拘一格,灵活多样
大学传统的教育方式是全日制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而成人教育的教学方式却不可苛求划一。因为成人教育的教育对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境、教学条件都不尽相同,甚至还有地域、时空的差异等等。它的教学方式就应在它的大系统中不拘一格,灵活多样,并使得成人教育的教学活动更具动感,更富色彩。特别是一些新技术的引入,如计算机技术在教学中的广泛应用,就已开始打破千百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并且使得类似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远程教育那样的新教学方式在一些国家悄然兴起。
(四)密切社会联系,促进学校发展
如果说,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那么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就必须具备良好的社会性。成人教育的社会性包括两方面涵义:一是成人教育要为社会服务;二是要依靠社会办成人教育。成人教育为社会服务,主要表现为成人教育要根据社会、经济、科技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确定培养目标、设置课程、编制教学内容。成人教育要依靠社会,主要表现为学校应主动从社会、经济、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中汲取营养,以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当然,学校只有得到社会的支持,成人教育才会真正受欢迎、有实效。普通高校积极开展成人教育,不仅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联系,而且也有利地促进了学校的建设与发展。
三
面向21世纪,展望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发展趋势,大致有三:
(一)继续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决定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多模式
继续教育最早出现于西方工业化国家,他们尤其重视继续工程教育。继续教育在我国的兴起始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作为高校的代表,清华大学于1985年成立了全国第一所继续教育学院,率先把大学后继续教育作为学校一项重要教育任务。10年来,清华大学共举办继续教育性质的各类进修班、培训班、研讨班700余个,培训学员近4万人次。清华大学在继续教育方面的成功实践与可喜成果表明:一方面,社会(包括用人部门和具有大学后文化程度的科技人员)对继续教育有很大、很热切的需求,继续教育的工作任务繁重而紧迫;另一方面,高等学校在开展继续教育方面具备条件和优势,应当成为继续教育的主力军和重要阵地,应当把继续教育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纳入学校发展建设规划,加以大力发展。
大力发展大学后继续教育是全球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趋势,它也恰恰决定了普通高校的成人教育必须走多模式办学的道路,即不仅要进一步以教学质量为核心认真抓好成人学历教育,而且必须解放思想,开阔视野,创造条件积极开展继续教育。
(二)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决定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终身化
1965年,法国著名成人教育家保罗.郎格郎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最早迎合了当代社会、经济、科技进步与发展的需要,所以在不长的时间里,它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的许多国家所接受,成为当代影响最为深广的国际性思潮,并正在从一种教育思想转变为以成人继续教育为主要突破口的范围广阔的教育实践。
终身学习的思想在欧州也许早在70年代即有人提出,但并未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由于近年世界科技、文化、经济和社会的重大发展,才引起各国的重视。1994年8月西方七国首脑会议首次正式建议:“通过较好的教育,培训和发展一种终身学习的文化,对人力增加投资”。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于1994年11月30日至12月2日在意大利罗马举行了“首届世界终身学习会议”(罗马会议)。会议筹备者为会议准备的报告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认为人们如果没有终身学习的概念,就将难以在21世纪生存。作为参加罗马会议的唯一中国代表,前天津大学校长吴咏诗教授认为:“终身学习概念的发展与实现将是教育面向21世纪的重大发展”,“终身学习应该是一种社会行为,与其说它是一种教育概念,不如说它是一种生活方式”。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思想不仅对我国传统的教育思想提出了挑战,而且也对教育和社会的有关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中,普通高校将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它们应该充分利用自身师资力量雄厚、仪器设备齐全、实验手段先进、学术气氛浓厚等有利条件,了解和重视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发展,及时转变观念,调整组织和工作方式以主动适应并促进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发展,进而实现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终身化。
(三)“产学研”合作决定普通高校成人教育的开放性
“产学研”合作或称“教学、科研、生产”联合体是近几十年出现于东西方高等教育领域的新鲜事物。“产学研”合作开创了高校办学的新途径、新模式,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产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美国高校的“产学研”合作形式有两类在世界上很有影响。一类是以高等院校为主体创办联合体,如麻省理工学院创建的“MIT工业协作规划”形式。另一类是以大学、科研院所等一批智力密集型单位为核心,带动四周大批高新技术产业化,象斯坦福大学周围的“硅谷”形式。美国白宫科学技术委员会在1993年的《科学与技术》白皮书中写道:“工业界应该使大学重新获得迎接存在于工业和国际市场中的挑战和机会的能力。反之,大学也应使其工业界伙伴重新获得训练有素、生气勃勃的年轻人才和大学的科研成果,以利于美国工业在竞争激烈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界上继续保持领先”。
不难预见,当教学、科研和生产的发展过程融合为一个整体时,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就会越来越快地冲破各自的界限,而构成一无可限量的合力,并可形成科研获得新知识、教学传授新知识、生产应用新知识的良性循环。无疑,置于这个社会大系统工程中的普通高校成人教育,必然更具活力,更富开放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