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混凝土预制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马斌

探讨混凝土预制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马斌

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68

摘要:在现代的建筑工程的基础工程中,通常会应用到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进行建筑的基础工程施工,随着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不仅使灌注桩免受地下环境的影响,而且还使得建筑基础结构的荷载能力大幅度增强,并且还使灌注桩的施工机械化程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因此,为了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的质量和促进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发展,就必须加大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的研究力度。

关键词:混凝土;预制桩基;施工技术;管理

预制桩施工是在施工现场预制或者预制构件厂,将预制的桩基运用机器设备在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将其沉入土中。该种施工技术具有许多优良特点,如不受潮湿环境影响、不受地下水影响、能承受荷载能力强、施工进度快等。其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技术是我国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桩基类型。下面就该施工技术作以简要阐述。

1混凝土预制桩基的施工技术概述

在建筑桩基进行施工的过程中,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在其中的地位十分的关键,尤其是针对软土地基或是具备特殊承载力的建筑物而言,是非常普遍的一种地基处理方式。其主要就是依照设计之中的相关要求来在工程施工现场来进行预制配筋混凝土桩,应用沉桩设备来将桩基打入到土中去。混凝土预制桩可以承载相对较大的荷载、耐久性强、施工效率高等等的优势,目前的应用范围十分广。但是其受到来自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大,其通常适宜用在工程施工过受到外界因素较小的施工场所。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工艺及管理

2.1施工准备

在预制桩施打之前,应进行场地平整及周边障碍物处理,定桩位及埋设水准点。依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把桩基定位轴线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准确地测定出来,并作出明显的标志。在打桩现场附近设置2~4个水准点,用以抄平场地和作为检查桩入土深度的依据。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方,并应进行桩帽、垫衬和送桩设备机具的准备。

2.2预制桩制作、起吊、运输以及堆放施工技术

2.2.1预制桩的制作

预制桩的制作方法有很多,如:叠浇注法、并列法以及翻模法等。施工环节主要包括布置施工现场、准备施工工作、帮扎钢筋、浇注混凝土、拆模和养护等。同时,还要及时清理场地的杂物,压实处理地面,保证不均匀沉降现象不会在施工场地出现。另外,在施工过程中,也要深入分析多个角度,在保证十分合理的桩体设计的情况下,再进行施工。一般,较短的桩多在预制厂生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打桩现场附近或打桩现场就地预制的,多是较长的桩。分节制作桩时,应在满足桩架制作场地条件、有效高度、运输与装卸能力的要求的条件下,确定单节的长度,而且,要避免桩尖处于硬持力层或接近硬持力层时的接桩,尽量使上节桩和下节桩同一纵轴线上进行预制,减少上下节钢筋和桩身的偏差。

2.2.2预制桩起吊

预制桩在起吊时,必须确保设计强度达到70%以上的混凝土才允许起吊,只有在设计强度达到100%时,才允许打桩与运输。在起吊的过程中,必须按照原有设计位置对吊点位置进行绑扎。如果没有吊环,要根据桩基础长度来确定绑扎点的位置与数量。若绑扎点或吊点小于3个时,要根据正负弯矩相等的原则来确定绑扎位置;如果绑扎点大于3个时,则由吊点反力相等原则,确定吊点的位置。

2.2.3预制桩的运输

混凝土预制桩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吊,达到100%后可进行运输。如提前吊运,必须验算合格。桩在起吊和搬运时,吊点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吊环,设计又未作规定时,绑扎点的数量及位置按桩长而定,应按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进行捆绑。钢丝绳与桩之间应加衬垫,以免损坏棱角。起吊时应平稳提升,吊点同时离地,如要长距离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运输,可采用平板拖车或轻轨平板车。长桩搬运时,桩下要设置活动支座。经过搬运的桩,还应进行质量复查。

2.2.4预制桩堆放技术

针对混凝土预制桩来说,预制桩堆放要严格按照一下规范要求进行;确保堆放场地要十分平整,而垫木位置的确定要结合吊点位置,同时确保二者在同一条竖直线中。如果为管桩堆放,那么还需要在垫木中增设三角木,避免管桩到滚动。通常情况下,堆放层数不可以超过4层,并且由于预制桩规格大小不同,还应分开堆放,避免在使用时,容易混淆使用的规格。

2.3打桩施工

打桩施工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阶段:首先,在将打桩机位进行确定之后,首先要把桩锤与桩帽一同吊起,而且要求锤底高度要比桩顶高,同时将其固定到桩架中,便于吊桩施工。而吊桩指的是借助桩架中滑轮、卷扬机等把桩吊装成垂直状,同时将其送入到龙门导杆当中。当桩和地面分离时,借助拖拉绳稳固其下半部,有效避免会撞击到桩架或者是相邻桩。当把桩送入到导杆中之后,首先要将桩顶进行稳固处理,事先将桩尖和桩位相互对准,并且将桩身予以扶正,最后将桩插入到土中。一般来说,要求桩锤偏差不能大于1%。在将桩放置到指定位置之后,还需在桩顶防止一定量的弹性垫层,例如:草纸或者是草绳等,并且在桩顶中放置好桩帽。与此同时,要求桩锤、桩帽以及桩身三者都必须在同一条直线当中,减少偏心现象出现。而受锤重压力影响,使桩进入到一定深入的土壤中,在沉降停止后,再进行检查,待检查合格止,才允许继续进行打桩。当桩进入土中达到一定深度之后,才可以使桩尖不至于发生较大偏移,这样一来,要适当增加落锤距离,不断进行锤击。在施工阶段,要准确记录贯入度,如果为单动汽锤或者是柴油锤来说,最终要取最后入土深度,要确保贯入度值必须满足设计要求。

2.4接桩

拉架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受到其自身高度的限制、打压桩工艺,在单根桩相对较长的时候,就得要把桩分成几节预制,在打桩的过程之中,逐步的将每一节进行接长。为了在最大限度之上来有效预防出现继续打桩的时候倒是桩出现偏离的情况,另外在进行接桩的时候,保障上下之间的桩之间的偏差要合理的控制在10mm以内。

3打桩的质量控制

3.1在打桩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打桩机的工作情况和稳定性,要经常检查桩架的垂直度。打桩入土的速度应均匀,锤击间隔时间不要过长。

3.2打桩过程中,应注意观察桩锤回弹情况,如发现桩锤.口弹较大,说明桩锤太轻,预制桩下沉困难,必要时应更换桩锤。

3.3在打桩时应随时注意贯入度的变化情况。当贯入度骤减,桩锤回弹较大时,此时应将锤吉落距减小,加快锤击。贯入度由很小而突然增大,则表明桩决与桩身可能遭到损伤,或接桩不垂直、接头破裂,或下遇软土层、土穴,亦应停止工作,检查原因。

3.4桩停止锤击的控制原则。准确确定在什么情况下、依据什么数据决定停止锤击对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是十分重要的。严格按照《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执行,必要时施工控制贯入度应通过试验与有关单拉会商确定。

3.5在打桩过程中发生桩身断裂、桩位偏斜时,须将其拔出重打。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工程之中,为了在最大限度之上来充分的保障桩基的质量,相应的人员还得要积极的学习与混凝土桩基相关新工艺;另外,在进行混凝土桩基的过程之中,就得要将施工之中的各项关键点明确下来,将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工作做好,只有这样才可以保障整个桩基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李金凤.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5)

[2]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J].林国栋.企业技术开发.2014(16)

[3]浅谈混凝土预制柱施工过程与注意事项[J].王义强,王炳禄.科技促进发展.2014(S1)

论文作者:马斌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31

标签:;  ;  ;  ;  ;  ;  ;  ;  

探讨混凝土预制桩基施工技术与管理论文_马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