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

陈明华

【提 要】 民族院校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要注重加强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与融通。要坚持以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为原则,推动二者渗透融通。通过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的教育场景。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 民族院校 中华民族共同体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在2014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1]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2018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提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在历史、心理、社会、制度、政治、文化等层面取得一致性或共识性的集体身份认同。[3]民族院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和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重要场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涵,赋予了新时代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任务和新使命。同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提供了广阔的认识视角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坚持民族院校特色性教育的同时,围绕如何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如何深刻认识二者的共通性和逻辑关联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二者有效融入和同向发力,对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关联

(一)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铸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现实基础

作为民族院校一项根本的政治任务和办学使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始终是民族院校要高度重视的工作,并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经验和优势。首先,民族院校具有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天然优势。在民族院校,各族师生交流汇聚、多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不仅构筑起异彩纷呈、包容多样的文化百花园,也为各族师生提供了一个难得的互鉴互赏、开放包容的生活家园。按照主体间性理论,公民的主体性不是原子式的个人主体性,而是主体间性。“共生”是主体间性的核心。共生包含着差异,基于差异才需要个体相互尊重,相互依存,和谐共生。[4]在这里,各族师生居住生活、工作学习,通过日常频繁的交往交流以及学校有意识的教育引导和情感疏导,更易在彼此内心建立起一种相互信任、彼此接纳的认同感,久而久之形成一种更为稳固持久的情感,并转化为一种维护和谐民族关系的积极力量和行动自觉。

其次,民族院校构建了立体化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体系。除思想政治理论课外,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民族院校和民族地区高校针对所有专业本专科学生开设的必修课。[5]通过该课程使各族学生了解和掌握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观点、中国共产党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和法律法规等知识,为引导各族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除课堂主渠道外,民族院校植根大学生实际,通过主题教育、社会实践、党团建设、网络教育等载体和形式,广泛深入地开展各种教育实践活动,积累了丰富经验,提供了成功范例。

此外,在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实践过程中,民族院校结合学生特点和学校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诸如:建立了以“大德育”观为指导的全员育人机制;以针对性帮扶为主要特点的“一对一”“多对一”帮扶机制;以聚焦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和干部挂职锻炼为主要形式的社会服务体系。这些已成为民族院校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经验和独特优势。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多维契合性

首先,价值目标高度契合。无论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二者的价值目标均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旨在通过多种教育载体和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如通过加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教育,使各族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实体,并不是把56个民族加在一起的总称,因为这些加在一起的56个民族已结合成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实体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具有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共休戚、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6]。这有助于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祖国观、文化观,有助于培养国家统一意识、主权神圣意识和领土完整意识。通过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觉醒到生成再到发展的学习,帮助学生了解国家利益、民族利益和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有利于引导和激励大学生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

其次,教育内容深度相容。按照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对共同体的划分,共同体是一个包含血缘共同体、地缘共同体与精神共同体的集合体。因此,“中华民族共同体是融血缘、地缘与精神为一体的民族共同体。”这种共同体也是中华各族人民追求的“文化之家”“精神之家”和“祖国之家”[7]。在民族院校广泛开展的各类思想政治教育,如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法制教育等,不仅是对大学生在理想信念、价值观念、文化认同方面的形塑和养成,也有利于调适各族学生在自身民族身份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内在张力,引导各族学生超越狭隘民族认同、宗教认同的窠臼,强化内心深处对共同价值和规则的遵从。这为筑牢各族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了牢固的思想基础。

再次,教育载体与方法显著共通。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无论是教育载体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二者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互鉴性,均强调要把握规律性,着力凸显时代性、创新性和时效性。除强调传统课堂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育人载体的“提质优化”外,面对教育环境新变化和教育对象新特点,也更加注重对实践育人、文化育人等的开发利用以及网络育人、心理育人等领域短板弱项的“补齐和增效”。同时注重挖掘和培育各学科、各环节、各领域的育人要素,积极释放全员育人的育人势能。

此外,在教育方法的运用上,除传统的理论灌输法外,实践体验法、典型案例法、情景模拟法、角色扮演法等也广泛运用于各种教育主题中,成为改进教育手段,提升教育实效性的重要推动力。

微课的运用应当穿插在数学教学的不同阶段。在课前,教师可以在微课平台上上传相关的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借助微课平台,利用相关课件资料完成课前预习,对即将学习的知识进行初步了解;在实际数学课堂上,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因材施教,设计该堂课程的具体内容,以微课的形式对重难点知识进行讲解,从而使学生对该部分知识能够更好地消化,以此提高教学效果;课后,教师可以将课后作业发布在微课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练习总结进行自我反思,从而巩固知识。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原则

(一)共同性与差异性相结合的原则

进行标贯试验85次,实测锤击数N’=1.0~2.0击,平均为1.1击;经杆长修正后N=0.7~1.7击,平均为0.9击。取样13组,共13件进行统计分析。详见附表4和土工试验报告附表。建议其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为fak=60kPa。

科技处下设科技开发科,现有1名专职管理人员,各二级学院、重点实验室有专门的科研分管领导及科研信息员,负责本单位本部门的科研管理工作,技术经纪人1人。学校二级单位现有专职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共44人,学历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

这种共同性强调要以“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为总目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做指导,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中国梦宣传教育,使各族学生深刻认识各民族在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和共同性,引导到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共建美好家园的行动中来。

同时,要善于利用民族院校多样化教育资源,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创新发展。要结合各族学生学习基础多层次、需求多元化和来源广泛性等实际情况,在不降低标准的情况下,针对不同课程的特点,实施分层次、分类别、分阶段的教学改革,保证不让一名少数民族学生掉队。同时,开发适合不同群体学生需求的教育载体和形式,充分运用课堂理论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情景化教育、隐性化教育、生活化教育等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积极开发建立主渠道、第二课堂、网络阵地等立体化教育载体,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与非民族院校相比,民族院校在教育对象、教育环境、教育场域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在二者融入的过程中,既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也要正视共性,增进一体,尊重差异而不强化差异,保持民族特性而不强化特性。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思想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随着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飞速发展,各种知识和信息呈“井喷式”增长,在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知识结构和认识视野的同时,面对鱼龙混杂的“海量信息”和形形色色的“理论”与“主义”,如何加强理论甄别和实践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特别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国际力量格局的深刻变化,在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等敏感领域,西方发达国家加紧对我国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宣传和渗透,使大学生群体出现了不同程度地理想信念迷惘、责任意识缺失、道德失衡、心理疾病等问题,造成了价值理念的冲突和道德取向的错位。[8]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党领导人民在探索中寻求的适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是中国具体化、实践化了的马克思主义。十八大报告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做出了明确阐述,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1]这一内涵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诠释,共同构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部内容。

当前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中,部分高校还存在着几种不良倾向:一是回避倾向。部分教师对涉及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或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或囿于知识能力不足或出于怕出问题心理,对一些民族理论与政策存在少讲、绕着讲甚至不讲等倾向;二是替代倾向。即简单套用一般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来代替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或者将其简单等同于民族团结教育、“五个认同”教育,忽视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经验的研究、提炼和总结,缺乏对不同教育主题之间逻辑关联性的研究,影响了教育实效性。三是过时倾向。固守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路径来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忽视教育新载体、新手段的开发和运用,对当代大学生接受心理、认知习惯等了解不深,把握不准。

因此,强调二者的融入要切实加强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结合,注重理念与方法上的探索创新。一方面,加强教师培训学习,强化对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的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引导教师潜心教学、钻研业务。另一方面,根据当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接受习惯,开发和运用各种网络新媒介以及学生喜闻乐见的教育方式,不断拓宽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保障二者同频共振、协同发力。

(三)协同推进与交叉渗透相结合的原则

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是彼此联系、相互渗透、共同作用的统一体。在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或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过程中,两者在教育资源整合运用、教育主体协同配合、教育内容统筹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体制机制障碍,影响了教育合力的生成。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就有无数互相交错的力量,有无数个力的平行四边形,由此产生出一个合力,即历史结果,而这个结果又可以看作一个作为整体的、不自觉和不由自主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9]

因此,在构建评估体系时,应认真做好评估的反馈工作,明确反馈的时间表和具体人员分工,及时做好信息收集和情况反馈,并根据评估的结果,确定整改时间和整改任务,及时调整和解决二者融通过程中的问题。同时,对经过评估反馈,对在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实践中认为科学可行的经验做法,加强总结提炼,并可通过榜样示范、试点推进、重点引介等方式可以广泛推广和使用。

新年零时到来前 1分钟,101大楼LED组成的超长灯网亮起,呈现出“新年快乐”及多位台湾文体明星形象的多种酷炫图案,给人以极大的视觉冲击。伴随整齐的倒数声,烟火秀在1日零时正式开始,在激动人心的巨响后,烟花骤然绽放,璀璨了整个天际,赞叹声四起,原本坐着的民众也都站了起来,用手机、相机记录跨年,表达祝福。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现路径

(一)强化教育载体的多维渗透,引导教育向广度深度发展

1.加强课堂教育的融通渗透。课堂教育是民族院校对各族学生广泛实施民族团结教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载体。当前民族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某种程度上还存在着“大而全”和学科分散化等问题,缺乏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专门性、体系化的教育内容和设计。要在教育目标设计和任务要求方面,重点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加强课程设计和内容优化,着力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内涵,深入挖掘其内在精髓,向学生讲清、讲透、讲深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相关理论,为各族学生奠定扎实的理论和认识基础。

2.建立育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判断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融通的效果如何,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育人效果评估反馈机制至关重要。该评估反馈机制应主要包括评估机制和反馈机制。其中评估的内容应主要包括:融通的内容是否合适?方法是否可取?过程是否顺畅以及融通的目标能否实现。

A大学交通运输学院三年级本科生,因为学校只给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的大学生开设英语课程,所以按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分数(及格分数为425分),以500分为界把学生分为两组。调查问卷发放165份,收回157份,回收率95%。, 没有填写英语四级分数的问卷被视为无效问卷, 共获得有效问卷123份,有效答卷比例75%。其中英语成绩500分以下为51份,为了平衡分界线上下的人数, 只选取100份问卷人数为研究对象, 500分以上任意抽取50人,500分以下50人。

1.建立协同育人工作机制。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是促进各德育主体有机融合,实现互动共享的重要保障。要积极建立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从德育构成要素来讲,这些机制主要应包括:思想政治教育组织协同、队伍协同、载体协同、制度协同等机制。同时,为防止和减少协同育人机制中“有名无实”“推诿扯皮”等现象,应进一步强化相关主体的职责划分,优化部门间党政联席会议机制、考核评定机制和责任分担机制等。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而言,一方面,围绕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建立校级层面的研究中心和协同育人机构。通过顶层设计,将其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党的建设和部门考核体系中,高位推动协同育人落到实处。同时,建立育人资源共享和成果联合申报等机制,加强对人、财、物、信息资源以及研究成果等方面的资源共享。联合开展项目研究和课题攻关,激发知识、人才、信息等创新要素活力。

2.加强实践育人融通渗透。近年来,随着国家兴边富民政策、精准扶贫战略的实施,民族院校注重加强对广大教师服务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作的引导。通过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建立校地合作机制,开展科技指导和社会服务等形式,积极投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践。各族学生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支教、家访等形式,不断深化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增进彼此的情感和认识。应紧扣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主题,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中华民族和各民族关系是一个大家庭与家庭成员等知识和理念主动植入实践教学、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创新创业等实践育人形式中。深化产学研合作基地、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积极拓展家校协作、府校协作、校际协作等育人机制,引导各族师生主动参与实践,开展实践,在实践中体悟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的历史与现实图景。

3.强化网络思政融通渗透。一是建立或开通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专题网站、微信、微博等新型宣传教育载体,拓展宣传教育途径。针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主要内容和特点,依托微信、微博、QQ群、手机报、APP等新载体优势,开发符合学生欣赏习惯和接受心理的微视频、微电影和网言网语网文,让大学生想了解、愿接受,增强教育的创造力、感召力。二是固牢网络意识形态安全防线。当前网络已成为意识形态渗透的主战场,历史虚无主义、西方“普世价值论”等一些错误思潮乘虚而入,成为分化和解构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隐患。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切实加强网络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加强校园网、自媒体平台等网络新媒体管理,建立校园网络舆情危机预警与处置机制,积极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另一方面,加强网络宣传教育与网络志愿者队伍建设,努力培育一批掌握网络平台技术,熟悉大数据时代网络传播规律的网络工作队伍,培养一批传播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的网络宣传队伍和网络志愿者。[10]

(二)搭建“共居共学共事共乐”平台,创设人文化、生活化和实体化教育场景

目前,随着工业发展的速度不断的加快,同时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带动下,变频器也在各个领域得以广泛的普及应用,所以在使用中,要根据自身运用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应用,同时还要进行变频低压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分析,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变频器的调校与维护水平,而目有利于保证变频器的安全、可靠运行,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益,促进企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

2.搭建“共学”平台,打造学习共同体。一是加强学校顶层设计,鼓励教师通过工作室、科研小组、创新团队、文化社团等组织和形式,吸纳各族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联合开展课题研究、学科竞赛、文艺创作、科研合作等形式,积极搭建师生相互学习的“共学”平台。二是完善“帮学”机制。针对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学业基础相对较差的实际,通过建立教师帮扶学生、老生帮扶新生、先进生帮扶后进生的教师结对子、学生“一帮一”学习互助小组等形式,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帮学机制。三是发挥班导师和专任教师独特育人功能,持续推进“大思政”为导向的全员育人机制建设,充分发挥他们在职业规划、学业指导、成长成才方面的育人优势,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相对稳定的“导学”队伍。

3.拓展师生“共事”空间,营造相互融入的良好氛围。一是发挥党团建设的阵地作用。积极鼓励少数民族学生担任学生干部,广泛吸纳少数民族优秀大学生入党,充分发挥他们在党团建设、班级建设中的作用。二是畅通各族学生参与大学治理的途径和渠道。规范学生代表大会、团员代表等制度,充分发挥其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积极作用。完善校长开放日、师生见面会等制度,特别对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重大政策或制度,要广泛听取学生意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积极搭建师生在科研创新、文化交流、创新创业等方面的合作交流平台,引导广大教师善于利用学生勤工助学、社会实践、论文指导、学业指导等方面的“共事”机会,营造相互尊重、彼此信任的良好氛围。

4.创造师生“共乐”舞台,实现情感互通互信。一方面,广泛搭建师生“群乐”“共乐”的“文化百花园”。积极开展民族歌舞表演、民族风俗文化展示、民族知识大赛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并通过创作网络微访谈、微电影、微视频等新形式,及时推送少数民族优秀文化成果,营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良好氛围。[11]另一方面,因材施教,创造各族学生人生出彩的“梦想大舞台”。要坚持以生为本,围绕各族学生成长、成才的实际需求和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困难,加强顶层制度设计,着力在经济助困、心理助心、发展助成和就业助力等方面开展耐心细致的工作,让各族学生没有成长发展的后顾之忧,都有平等发展、追求卓越、实现自我的幸福体验。

(三)健全协同与融通有效机制,提升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⑮[美]詹姆斯·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唐正东、臧佩洪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1页。

对学生的评估主要是改革传统的学生成绩以期末考试为主,平时考试成绩为辅的评价方法,采用阶段评价、过程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以实际参与教学任务为主的评价模式。包括学生自评、小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语、校内专家评语,得出综合成绩。

首先,建立立体化、多维度的融通评估机制。重点需要把握的是:一要明确评估主体。要建立包括领导、教师、学生代表在内的多元评估主体队伍,适时引入第三方专业评估机构参与评估。二要实现评估方式的多样化。可采取校内评估与校外评估、集中评估与专项评估、实地评估和网络评估等多种方式,提高评估的客观性和科学性。三要确定明确的评估标准,积极建立全方位的评估考核体系,力求内容全面、指标科学、方法合理。

其次,建立有效的育人反馈机制。二者融通的效果如何,需要开展有效的评估。该评估成效如何,不仅与评估内容设计是否科学、程序是否公正以及结果是否客观有关,更重要的是与评估结果能否真正起到促进和改善教育实效性的目的。

因此,一方面要加强二者之间的协同推进。加强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进一步优化教育协同互动机制、有效整合多方教育资源,着力贯通各种教育主体多维发力的要素环节。另一方面,加强二者在各方面的交叉渗透。充分挖掘课内外、线上线下、主课堂与专业课、学生组织与社团等各方面的育人资源,通过教育引导、项目牵动、平台共建、活动开展等多种方式,发挥各种资源和影响因素的积极性,努力形成强大的育人合力。

注释

1.扩大“共居”,以空间互嵌促进交往交流交融。推动建立各族学生相互嵌入的寝居结构和生活场景。以不同民族身份、生源地为主要划分依据,合理参照学习状况、兴趣爱好等因素实行混合编班、混合分寝。打破少数民族学生习惯性的“抱团思想”和“排斥心理”,以寝室和学生生活园区为单位,通过群体间日常性的居住生活、经常性的学习交流、文化娱乐,以及学校有意识开展的“民族团结进寝室”“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等活动,促进各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

[1]人民日报评论员:《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人民日报》2014年10月10日。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

[3]哈正利、杨胜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基本内涵探析》,《中国民族报》2017年2月24日。

本统计结果表明,鲁迅小说中,名词、动词和形容词三类占总词频数的接近48%,但是数量在前三位的依次是动词(25.23%),名词(17.54%)和副词(13.00%),三者覆盖全部语料的55.77%。若按照一般语法分类,把方位词(2.23%),时间词(1.26%)和处所词(0.59%)归为名词,顺次未出现变动,而覆盖率则接近60%(59.85%)。排在这三者之后的是助词(9.54%)和代词(8.78%),其后是,形容词(5.23%)。

[4]冯建军:《公民身份认同与学校公民教育》,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193页。

近年来,财政部驻浙江专员办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切实明晰职责定位,紧密结合驻地实际,突出财政金融监管的政治性、专业性和权威性,关注金融业发展面临的方向性、长期性问题,努力为加强财政金融监管贡献浙江经验。

[5]李鸿、朴婷姬:《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述论》,辽宁出版社2014年版,第1页。

[6]费孝通:《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页。

[7]王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其构建路径》,《中国民族教育》2018年第4期。

[8]任艳妮、叶金福:《大众传媒环境下大学生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习惯研究》,《科学·经济·社会》2013年第4期。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697页。

[10]张利国:《民族院校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研究》,民族出版社2018年版,第240页。

[11]张利国、闫沙庆:《高校开展民族团结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年第1期。

【中图分类号】 D6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47(2019)04-0024-06

【DOI】 10.19632/j.cnki.11-3953/a.2019.04.004

(作者为大连民族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责任编辑 陈景彪

标签:;  ;  ;  ;  ;  

在民族院校进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教育的几点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