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电力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宏懿

分析电力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宏懿

(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邵阳供电分公司 湖南邵阳 422000)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电力招投标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能够有效解决电力单位在招投标中遇到的困难,提高招标质量。

关键词:电力;招投标;管理;问题;对策

1电力投招标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

在工程的管理领域中起着十分作用的是电力招投标的管理,它为电力工程的实施以及合同管理打下了夯实的基础。所以,在电力工程的招投标过程中制定相关的合同是十分重要的,工程的实施是按照合同进行的。在很多发达的国家,他们都特别重视合同的制定,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我国在这些方面做得还有待提高,导致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为了保证我国的建筑行业能正常运行,我国应该加强相关部门的监察工作,逐步完善相关的制度,从而促使我国建筑行业的繁荣昌盛。

2电力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招投标管理部门收取的费用不合理

现阶段,国内在举行招投标活动时,首先需要邀请各施工单位参与招投标活动。为寻求顺利中标,各施工单位通常会选择购买相关招投标工程的招标文件以及相关资料,部分招投标管理部门首先在招标文件的价格制定方面总是根据文件的重要程度划分为几千上万的不等价格。而各施工单位最终购买的招标文件和相关资料,无论是否中标,都不会予以退款。其次,招标单位为谋取经济利益而向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各施工单位收取巨额保证金。某些招标单位不仅规定项目繁多的工本费和资料费用,还乘机制定各类名目以收取不合理的费用。相关资料分析,凡是参加招投标活动的各施工单位,除必要的投标成本外,还需要额外支出关系联络费用以及保证金,而这些费用通常需要几十万元至几百万元不等。如果施工单位的投标方案难以在各施工单位中脱颖而出,施工单位为寻求中标所花费的巨额投标成本均会成为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资金。

2.2评标的委员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在招投标管理单位举办的活动中,参与评标的评委多是来自于相关行业的具有较高威望的专家,但是这些评委却不能够发挥应有的作用。对于招标单位而言,评标委员会的最终判定结果仅仅只是招标单位最终选择投标人的参考性意见,并不具备决定性的作用。部分招标单位为寻求更高的经济效益,通常会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符合自身经济效益的评标专家,即掌握评标委员会。招标单位在聘请评标专家时,通常不再考虑专家的专业性,而是重点考虑专家是否符合自身的需求。此外,如果评标专家无法按照招标单位的需求进行评标,招标单位通常会对评标专家进行贿赂,以确保评标专家的言论和评标的最终结果偏向于内定单位。

2.3综合评标的标准和相关规定不统一

在评标的过程中,为保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通常需要事先制定评标的相关标准,评标委员会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评标。然而在实际的招标过程中,招标单位往往会采用对自身有力的标准。招标方在进行评标标准相关规定时,对投标方的业绩标准制定不同。此外,招标方会根据自身的经济效益选择评标标准公开的时间,有时在投标截止日公开,有时在投标人确定后公开,但是更多的是,招标单位采取不公开的策略。

2.4招投标价格的影响因素

招投标价格是参与招标的单位在招投标活动中所涉及价格的总称,主要包括标底价格、投标价格以及决标价格。在电力工程的招投标活动中,招投标价格是招投标活动能否顺利举行的关键性因素,也是招标方的基本标准。在招投标活动中,能够拿出最合理的价格、提供优化资金预算方案及更多技术支持的单位,就会成为最终的中标者。然而,在现实的招投标活动中,常常有投标方压低投标价格以达到顺利中标,但是该施工单位却并不具备承包电力工程的施工技术,因此也不能满足招标单位的需求。

2.5招投标市场管理不规范

现阶段,我国的电力招投标市场较为开放,凡是举办招投标活动,均会吸引几十上百家施工单位的参与。然而,招标单位需要明确的是,不同的施工单位,其技术水平承建能力是不相符合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参与投标的施工单位众多,竞争激烈,因此难免出现倾轧等不公平的现象。一般而言,招投标单位需要严格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但是在实际的招投标活动中,由于招标方和投标方往往只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其结果会适得其反。此外,政府对于电力招投标制度的管理也依旧存在缺陷,电力招投标市场的监管不到位,其相关政策和措施形同虚设。

3电力招投标管理常见问题的应对措施

3.1统一招标文件

招标单位在举办招投标活动时,常常制定各类费用来获取经济效益。针对招标方费用收取不合理的问题,相关政府机构首先需要成立调查和监督机构,对招标方的各类文件和工本费用的制定进行明确的调查,再针对实际情况制定统一的价格。此外,政府还需要出台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对招标方举办的招投标活动中出现的工本费用、文件费用、保证金以及关系联络费用等项目进行严格的调查。对不符合法律法规的费用进行限定和取缔,并借助法律的手段强制相关招标单位进行招标文件等价格和发行渠道统一的规定。

3.2打击内定现象

在招投标活动中,市场中总是存在扰乱市场现象的投标方和招标方。针对内定现象的存在以及所谓内定机构的存在,政府必须采取有效的法律手段予以沉重地打击。此外,对于招标活动中存在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漏洞,政府不仅需要完善自身的法律法规,也需要加强对电力招投标活动的监管,以严厉打击招标方管理部门和工作人员的受贿现象。此外,招标单位还需要进行内部自我完善和管理,通过内部人员的相互监督来减少中介机构的存在以及受贿现象的存在。

3.3选择合理的评标方法

电力工程的招标管理涉及社会生产的各领域,具有复杂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评标标准。评标方式是电力招投标活动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评标方法的好坏关系到电力工程建设的质量,只看价格或者只看技术都是不合理的评标方式。采取综合性的评标方式,就是需要评标委员会在评标的过程中充分考虑电力工程施工技术的难度、规模以及工程预算等方面因素,以此来确定综合评分最高的中标者。这样不仅能够有效保证电力工程的施工质量,还能够减轻招标方和投标方在后续合作过程中的摩擦和纠纷。

3.4完善管理制度

完善招标单位的管理制度,首先需要在招标单位设立完善的招投标管理部门,并根据招标单位的实际情况,针对招投标部门不同的管理目标和管理内容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以避免招投标管理部门业务重叠等现象的出现。此外,针对招投标管理部门的相关手续费用的收取,政府也需要采取相应的法律手段进行统一的规定,并运用相关的法律手段严格控制费用乱收取的现象,以确保招投标单位管理部门手续费用收取的合理性。此外,针对招标部门和投标部门的相关管理,政府要对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再进行精细化的划分,以确保工作人员都能够明确自己的相关责任,提高招投标管理部门的责任意识。

3.5精细化招标管理工作

我国电力工程招标管理工作过于粗疏也是导致招标工作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水平十分必要。当期互联网经济发展十分迅速,电力工程招标管理工作可以顺应这一潮流,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在”互联网+”的思路指导下,全面推行电子化、网络化的招标管理方式。另外,在以上基础上,还可以建立招标信用管理体系,考核投标人、评标人的信用,降低串标等不良招标事件的发生几率。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市场经济背景下,招投标作为一种对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手段,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应用。从目前的发展情况看。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在电力招投标管理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招投标活动的有效展开。对此,电力企业和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充分重视起来,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对问题进行针对性解决,以保证招投标管理的可靠性,促进电力行业的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漠.电力企业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大科技,2014,12:23~26.

[2]潘小云.浅谈电力企业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常见对策分析[J].商品与质量,2015,04:56~58.

论文作者:李宏懿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  ;  ;  ;  ;  ;  ;  ;  

分析电力招投标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论文_李宏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