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_王正红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_王正红

(云南省巧家县第四中学)

摘要:虽然说,当前的中学物理教学为了能适应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需要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很多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并且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是,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仍然偏低,影响到物理教学有效性提高的诸多不利因素仍然存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影响因素;策略;探析

新课改在初中教学中的不断深入,为初中物理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机遇。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初中物理教学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阻碍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就应该认识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转变教学观念,利用创新型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并在为学生传授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实践技能的提升,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结合自身多年初中物理教学经验,基于现如今初中物理教学现状,针对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展开了以下研究。

一、教学现状

1教学内容偏多,教学时间不够

新课程改革明确提出要给学生减少学习负担,减少学生在校的时间,给他们留出更多空间自己支配,这样一来,学生接受课堂教学的时间就大大缩短了,分配到物理教学的时间也就更少了。但是物理教学的内容并没有相应的减少,这就造成教学时间和内容之间的矛盾突出,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只能把应该详细讲解的知识简略化,不能做到深入讲解,影响了教学的有效性。

2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落后

很多学校物理教学都存在这样一个通病,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认为教师是学习的主体,采用一言堂的教学模式,没有走出应式教育的影响,只追求学生考试分数的提高,忽视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这种做法不仅有违物理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特点,也容易造成学生因枯燥的教学失去对物理的兴趣,制约着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3教学内容局限于书本,缺少延伸

书本是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载体,教师和学生的活动都是围绕教材展开的,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果把书本的位置看得太重,就会收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如果只是局限于书本内容,教学活动就会十分呆板,无法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物理教学的效果也就可想而知。

二、教学策略

1更新初中物理教学理念。初中物理教师必须要积极更新教学理念,树立起新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明确教学的过程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之间的一个双向动态的过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做课堂的主宰,要做课堂的引路人,要做学生学习的辅导者。初中物理教师要坚决走出过去传统的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将学生看成是主体,要积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主动性和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实际应用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要重视学生对于物理知识的具体应用方面的能力的培养,尤其是要鼓励学生对于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物理现象能通过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如此以来就可以很好地培养中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一方面,初中物理教师还必须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学知识同现实生活密切联系起来,比如学习杠杆原理的时候教就可以联系到学生经常见到的杆秤等等,这样就会引起学生强烈的探求欲望,从而不断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最终使得教学有效性得到逐步提高。

3断优化和整合初中物理课堂教学。首先,初中物理教师要做好物理教学备课工作,对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及教学思路都要精心设计。其次,在课堂教学中要积极鼓励学生能表达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物理实践课教学中,更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从而有利于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4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物理,本身就是一个需要进行实践的科目,如果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实验进行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学课堂更加生动有趣,也可以让学生们积极学习和探究物理知识,还可以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在实验教学课堂上,教师应当将学生们进行分组实验,并且教师应当允许学生们在课堂上犯错,允许同学们在课堂进行大胆的实践和创新,让同学们在实践教学课堂上深入了解现象和问题,培养同学们自主探究和动手实践的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实验教学,教师们也可以在实验中发现学生们的一些问题,比如一些操作太过不规范,教师可以在实验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纠正,而且这样的方式更容易让同学们记住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在实验课中观察出同学们的动手能力的差距,以及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这些信息,教师们可以适当调节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进度以及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5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和发现,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理论来源于实践,同时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实践也可以检验理论。所以物理教学实践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不能仅仅是停留在纯理论性教学的层面上。要在让学生掌握了牢固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尽力使得所授知识能联系到学生身边的熟悉的相关物理事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另外,因为物理学科同人们的生活是密切相关的,所以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去学会观察和发现,对看见的有些物理现象要鼓励学生能自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好奇心,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课改后的初中物理教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创设真实、有趣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课堂体验,在增加其对物理知识感知的基础上,促进他们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还要为学生营造探究性学习环境,在生生交流和师生互动的学习氛围中,促进其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提高,从而增强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瑞军,《初中物理教学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教育教学论坛》,2011年第13期.

[2]]俞海阳,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存问题及对策探析,《中学物理》,2016年第32期;

[3]李华,《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刊)》,2012年第6期.

论文作者:王正红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12月中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及策略论文_王正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