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探究实践论文_龙红伟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探究实践论文_龙红伟

山东省汶上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汶上 272501

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土地开发项目在不断的完善增多,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土地开发项目的管理。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越来越重要,有效实现区域内耕地占比平衡,保证区域内整体耕种面积平衡。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主要是对林地、道路和农田进行统一规划和改造,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耕地面积,减少土地资源浪费。文章从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土地开发;整治规划;设计测量;措施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谋求经济发展,很多土地没能得到合理开发。部分农田被用来养殖、林地用来畜牧,这些不合理使用导致土地稀缺和行业紊乱。为缓解此类问题,必须切实做好土地整理工作,进一步合理规划土地使用。工程测量工作是土地整理工程的核心环节,对其进行优化可以显著提高土地整理效率。

1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

1)统筹城乡发展国土空间综合整治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通过对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进一步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为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开辟一条可行的道路。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可以提高对闲置土地的利用率,加快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改变传统土地面貌,实现对资源的优化利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快对农村经济结构改革进程,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和统筹城乡发展。2)推进新农村建设近年来,我国新农村建设工作力度提升,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成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之一。这对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和落实基础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土地整治工作,可以使农村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资金,利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农村地区教育、文化和体育等方面的建设与完善。

2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工作

2.1对土地开发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在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要首先做好开发项目可行性研究,前期的基础性研究,对项目测量工作的精确度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原有1∶10000的地形图,同时需要结合项目区土地的利用情况进行相应参考。例如,要将现场实际考察与现有的考察结果有机结合在一起,利用数据库进行比较分析,对项目区的特定地物进行定位,采用GPS技术对道路和一些电力设施等地物进行针对性测量,充分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另外,针对项目区的范围界限进行划定,通过GPS精准定位,获取主要位置的经纬度坐标数据和平面投影。

2.2工程的前期决策、设计阶段

测量工作为工程的前期决策和设计阶段提供了更为完整和准确的信息。国土空间综合整治的目的是为了实现对土地重新利用,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通过对地块进行全方位的测量,所得到的数据成为土地规划设计的重要依据。同时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还能够进一步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补充调查,即叫停没有完全发挥出该地块功能的土地使用项目或是对其利用功能进行转换,及时解决影响土地使用的因素及存在的问题。而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该地块的测量结果作为依据,通过测量所得到的结果来对该地块的权属和界线情况进行了解和掌握,从而采取针对性措施来解决相应的问题。

2.3完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机制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是当前我国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点工作内容之一,对实现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良好的工作机制,可以保证工作顺利稳定开展。因此,必须提高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快完善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机制,提升工作开展水平。首先,应结合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地区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保证建议的实用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其次,针对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地区复杂和繁琐的工作内容,应建立系统化的工作机制,保证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作开展的顺序与协调性。提高对实际问题的把握程度与处理效率,切实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作用。最后,建立健全各种机制,加强资金在新农村规划、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以及土地培育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综合利用。

2.4控制测量

传统的大地测量、工程控制测量采用三角网、导线网等方法来施测,不仅费工费时、要求点间通视,而且精度分布不均匀,在外业不知精度如何。采用常规的GPS静态测量、快速静态、伪动态方法,在外业测设过程中不能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测设完成后,回到内业处理后,发现精度不合要求,还必须返测。采用RTK进行控制测量,能够实时知道定位精度。如果满足点位精度要求,用户就可以停止观测,而且知道观测质量如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作业效率。把RTK用于土地整理边界测量、道路控制测量、电力线路测量、渠系建筑物控制测量,不仅可以减少人力强度、节省费用,而且提高工作效率。测一个控制点,在几分钟甚至于几秒钟内就可完成。

2.5土地项目初步设计阶段的研究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的初步设计阶段主要是对项目的地形地貌进行测量,这一测量过程是核心工作内容。在进行实际测量过程中通常会使用不小于1∶2000的比例尺,设计的工作底图主要将全要素地形图作为参考。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地形测量主要是:控制好测量阶段。在测量阶段对测量精度要求比较高,在基础控制最弱点的误差不大于5cm,项目区的地块是由一系列地块组成的区域,在布设测量的时候,需要统一选点,能够有效提高测量的效率和精确度。另外,在进行碎步测量阶段,对地面高程精确度的测量要求比较高,同时相关的影响因素也比较多,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需要将基站架设在项目区的中心地段,移动站和基站之间的距离不超过10km,要能够充分保证测量的精度。例如,PTK测量技术通常被应用到测量工作中,但是实际应用还存在很大缺陷,会受到特殊条件的影响。一些区域有高压线,需要采用传统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利用专业性的测图软件计算工程量。

2.6工程竣工验收阶段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工程竣工验收较为严格,主要针对项目实施情况、整治后的效果及建设中资金使用情况等进行严格审核。需要项目严格按照规则设计进行实施,建设质量要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各项指标都需要以测量结果作为支撑。在某种程度上,开工前和工程竣工后的两次测量结果之间的差异即可以代表土地开发整治的效果。

2.7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的实践

1)在测量工作中需要结合项目实际在进行土地测量的过程中,项目区域范围内的一些建设用地是不被纳入规划设计的范围内,在实际测量工作中,需要将不在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利用外围轮廓进行划分和标注,准确测出其面积,对于一些零散分布的建筑用地和房屋等地表物需要做好数据测量。2)确保测量区域的准确测定在进行实际测量过程中,要确定测量区域,将项目区界线作为基础,结合实际地形地貌延伸需要扩展的测区范围,同时测量区域的地形地貌对规划设计有很大影响,对于延伸到外部的道路和线状地物,需要加强其与周边的联系。

结语

当前我国土地开发和利用还不够合理,切实做好土地整理工作非常重要。目前,我国已经开始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要通过系统的土地整理和调查,提高土地利用率,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土地测量能为土地整理项目全周期提供技术指导,其测量数据和资料是非常重要的工程数据。做好测量工作,可以提高土地整理效率,从而为后期土地规划与开发做好铺垫。相关从业人员一定要重视和优化土地测量工作,从而完善土地整理和提高我国土地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乔玲玲.土地开发整治中测量工作的探讨[J].中国高新区,2017(3):119.

[2]宁纯子.丘陵山区土地整治规划及设计研究[D].南昌:江西财经大学,2014.

论文作者:龙红伟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

标签:;  ;  ;  ;  ;  ;  ;  ;  

国土空间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的测量工作探究实践论文_龙红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