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霞[1]2003年在《我国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对于一个农业人口众多的国家,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需要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要完成这一任务,需要由农村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和成人教育叁者通力合作。其中,农村职业教育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还很薄弱,很不适应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 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需要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但是,学术界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重视不够,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专着、文章都比较少,尤其是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更是寥寥无几。本文力图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理论研究相结合,通过对1978年以来20多年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历程的梳理,总结其发展的经验与教训,发现目前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探求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本文在前言中论述了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正文分叁个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以时间为顺序,分四个发展阶段论述了我国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即我国农村职业学校的恢复和初步发展阶段:“燎原计划”实施后的迅猛发展阶段;农业类专业滑坡阶段以及高校“扩招”后两极分化现象的出现阶段。在每一阶段的论述中,既结合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参照当时国家提出的一些政策、法规文件和工作实际论述其发展状况,也总结了历史经验。 第二部分从四个大的方面提出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即农村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滑坡:许多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差.办学质量低;农村职教体系不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保障服务体系不健全等。在论述各种问题时,都具体地分析了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 第叁部分是在以上关于农村职业教育历史进程的梳理、现实问题的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发展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建设性意见。主要从六个大的方面进行了论述:①转变观念,走出几个思想误区:②实现农村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挥办学主体多元化的作用;③加强农村职业学校的自身建设:④加强农村职业学校的保障服务体系建设;⑤加强“叁教统筹”和“农科教”结合;③进一步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文康[2]2016年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是新型城镇化的应有之义,新型城镇化也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相关要求。农村职业教育只有遵循新型城镇化发展规律,顺应农民教育需求,适应经济发展方式,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本文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从宏观上阐述了新型城镇化与农村职业教育的相辅相成、辩证统一关系,分析了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当前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在充分借鉴国外发达国家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本文提出要转变教育思想,重视和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发展;调整服务方向,重新定位农村职业教育职能;坚持协同发展,构建城乡统筹的农村职教体系;加强政府统筹,完善农村职业教育保障体系;注重内涵发展,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推进校企合作,发挥企业在农村职业教育中的作用等六个对策来促进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徐中仁[3]2004年在《我国新时期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历史、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西部大开发和农村城镇化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西部农村职业高中的改革和发展,是当前西部农村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而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到底要确立什么的培养目标,则是西部农村职业高中改革发展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只有明确了西部农村职业高中的培养目标,才能对该地区职业高中办学进行有效的方向指引、目标调控和质量评估。但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比较薄弱,故本文选择了我国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有关问题进行研究。本研究回顾了我国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历史演变过程,并以个案研究的方式,对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现存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调整的对策和方案,以期对当前我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全文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导论。主要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缘起和研究现状,阐述了研究思路和基本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历史研究。简要论述了建国以来职业中学特别是70年代末以来职业高中培养目标演变的历史,并对其历史演变规律进行了分析; 第叁部分,现存问题研究。主要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个案,从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认同感、适应性、可行性叁个维度分析了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现存问题; 第四部分,阐述了我国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调整的理论与依据, 第五部分,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调整的对策和方案。从多元价值取向出发,提出了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应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确立多元化培养目标。 第六部分,结语。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改进的方向。
王世军[4]2005年在《我国当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要使广大农民达到小康水平,进而实现农民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的目标,从根本上讲,只有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素质。而要发展农村教育,就必须重视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但是目前我国在农村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需要研究解决。学术界对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研究重视不够,系统地研究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成果不多,尤其是从历史和现实相结合的角度去进行研究的成果更是寥寥无几,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和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 本文力求将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理论研究结合起来,通过全面的文献研究、深入的调查研究及相关的理论分析,梳理了我国当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其中的历史经验与教训,探讨了我国当前农村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现存问题及成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并根据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解决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现存问题的理论观点与对策建议。 全文除前言外共分叁部分: 前言首先概述了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和目的,其次结合文献综述探讨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及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最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研究重点与难点及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对建国以来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以大的历史事件为标志,将其划分为五个历史阶段:即我国新型农村教师队伍的初建时期;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探索改革时期;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遭受严重冲击时期;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恢复和发展时期;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标准化、法制化建设时期。并分别论述了这几个历史阶段我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状况和经验教训,以期对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的建设有所借鉴。
刘文菁[5]2009年在《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有13多亿人口,其中7亿多在农村,农村、农业和农民问题是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叁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村经济发展问题,而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农村的教育。新形势下,研究农村教育和经济协调发展问题,既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我国农村发展内在规律的本质要求。关于农村教育的概念,国内外学者作了大量的研究和讨论,目前已基本达成共识,即农村教育是包含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框架体系,并被认为是一个历史的范畴,是城乡二元结构时期的产物。但是,农村教育也有自己内在的发展规律和表现特征,农村教育的发展既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推动力。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使人们认识到了人力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进而促生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逐渐替代物质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发展教育是保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农村教育和经济作为农村社会的两大主要系统,二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既可以推动农村社会不断发展进步,也可以促进农村社会功能的增强和结构的优化。因此,农村教育和经济的协调发展是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通过对我国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和经济发展协调性的分析,可以看出,影响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因素既有外部的(诸如国家和地区的相关政策等),也有内部的(诸如不同结构的家庭对教育的投入等)。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的实证分析验证了人力资本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农村教育既然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那么,对于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的内容,在不同国家的不同发展时期其发展的侧重点也不同。目前来说,发达国家更侧重于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发展中国家侧重于农村基础教育的研究;欠发达则侧重于成人教育的研究。通过对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性的现状分析和国外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经验的借鉴,结合我国的具体实际,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是促进我国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唯一措施。
姚兴云[6]2009年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若干社会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大约8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长期以来,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一直是党和国家关注的焦点。目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工农业发展失衡,农民增收缓慢,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扩大,“叁农问题”更受党和国家的关注。如今,“叁农问题”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的发展,阻碍了中国现代化进程。20世纪60年代,韩国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计划。该计划的实施加快了韩国城镇化、工业化的步伐。但却由于对农村、农业、农民的忽视导致了工农业发展失调,城乡、工农差距加大,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落后,农业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低,大量的农村人口流入城市等问题,从而导致当时韩国的“叁农”问题非常突出。为了顺利实现社会的转型,解决“叁农”问题,韩国在70年代以后,实施了包括农村经济、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各个方面在内的“新村运动”,成功实现了社会转型,实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目前,中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正处于摸索阶段,中国目前出现的社会问题与韩国70年代存在的社会问题极为相似。借鉴韩国建设新农村的成功经验,对于彻底解决“叁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积极的意义,可为中国政府提供有效的社会政策依据,以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健康发展。本文主要运用文献法和比较法,从社会政策的视角对中国与韩国农村建设中的社会保障、人口与生育以及教育等政策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历史变迁及演变的规律,分析了中国与韩国农村建设中各项政策取得的成绩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从目的性、主要内容、采取的措施、立法体系、财政投入、资源配置等方面对中国与韩国农村建设中的各项政策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中国与韩国农村建设中的社会政策在实施目的、基本内容、立法、制约因素等方面较为相似,在经济基础、立法体系建设、中央政府的财政支持力度、取得的效果以及管理水平方面存在着差异。与中国相比,韩国教育事业立法体系的完善程度高于中国,社会政策的财政支持力度更大,社会政策的管理体制与监督机制也更加完善,从而促进社会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此获得对中国农村政策建设的有益启示有:不断完善农村社会政策立法体系,制定向农村倾斜的社会政策和建立高效、合理的社会政策管理体制。这对于改革农村社会政策管理体制“效益低下、机构重复、立法滞后、职能交叉、政出多门、政事不分”的现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此基础上,本文最后提出,今后中国农村社会政策的制定应充分借鉴韩国农村建设中社会政策在立法、财政投入、管理机制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在解决控制人口出生率的同时抑制人口老龄化,在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以及覆盖面的同时防止国家财政入不敷出,转变国家和农民的教育观念,以实现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以及成人教育协调发展,以便更好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服务。
张尧[7]2016年在《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是实现农业生产方式创新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小农生产方式发挥着主导性、基础性的作用,它是目前制约农村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力量。当前,改造小农生产方式,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在尊重农民意愿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推进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改革方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农业生产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深入分析农业生产方式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构的影响,这对于进一步丰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理论建设、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论文采用文献研究、历史研究、综合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而“农业生产方式——社会风险——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本文的研究思路,通过对建国后不同时期农业生产方式带来的社会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不同社会风险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影响,并运用社会保障“叁体系”解释框架剖析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在化解不同社会风险时的内容、结构与层次体系的特征,继而引出当前新型农业生产方式变迁带来新风险及其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需求问题。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研究厘清和解读农业生产方式与农村社会保障的互动与变迁过程,通过对新中国成立以后,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下农村社会保障的制度变迁、现实特征等进行研究,得出不同的农业生产方式面临不同的社会风险,而农村社会保障内容体系、结构体系和层次体系也呈现出不同内容:农村社会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在内容体系上呈现出社会救助向社会保险、生存型向保险型的转变过程;结构体系的演变呈现出由农村特殊群体向农村全体居民覆盖的历程;层次体系的演变呈现出在责权关系上国家由无意识到被动提供社会保障到主动参与的转变历程,初步形成了国家、社会、个人相结合的社会保障责任框架。英国、法国和日本叁个国家实现现代化农业生产方式时间较早,其转型期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构经验对我国当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具有重要借鉴作用。研究选取农业发达的英国、法国和日本,研究其农业现代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构建。研究认为:典型国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相应的经济社会前提条件,是面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内在要求而出台的政策,其发展经历一个由社会救济到社会保险的过程,具有鲜明的由生存权向发展权演化的过程;其层次体系存在一个显着的从国家责任到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责任的变化过程,强调多主体共同参与。此外,因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状况的不同,社会保障制度的道路选择也存在显着差别,同时强化法律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和约束作用。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迈进了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新阶段,传统农业社会的风险被工业社会的风险所取代,但是传统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不能化解工业社会的风险,仍用原有的社会保障制度去应对新生产方式的风险,将会带来严重的社会后果。这时就需要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出现,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变迁成为必然。综合以上研究的成果,本研究认为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决定了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叁体系”分析框架出发,为适应农业生产方式的变迁,我国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就是要构建一个完善的叁支柱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其中,农村兜底型社会救助制度是基础,重点是建立综合性社会救助;农村基本型社会保险制度是主体,重点在于农村两个基本保险待遇和责权关系的调整以及新制度的构建;农村服务型社会福利制度是重要补充,重点在于提高待遇和扩大覆盖面。
邹晓春[8]2005年在《国定贫困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职业教育发展探索》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有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简称国定贫困县)592 个,涵盖了全国72%以上的农村贫困人口,并且主要集中在我国中西部“老、少、边、穷”地区。农村地区年收入低于627 元的农民还有2000 多万人,627 元被认为是中国的温饱线。①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加快我国这些最贫困县域的人力资源开发,实现当地人民群众脱贫致富显得尤为迫切。贫困地区②的人力资源开发需要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叁者通力合作才能完成。其中,直接服务于农业、农民、农村的职业教育又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教育的基础非常薄弱,很不适应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需要。要发展贫困地区的职业教育,就需要加强对贫困地区职业教育的研究。但是,对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还未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方面的论着、文章都比较少,特别是对贫困地区农村职业教育进行研究的论着、文章更是寥寥无几。本文以近年来勇探办学新路子并取得较好成效的国定贫困县龙胜各族自治县的职业教育为考察对象,较全面地评析了龙胜县职业教育的实践探索,总结了龙胜县初步构建县域“大职教”体系,促进县域教育发展、经济社会进步的经验。笔者相信提升为理论的这些经验总结,成为在贫困地区、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可供共享的资源。同时,在深入了解和研究龙胜县职业教育发展历史的基础上,剖析影响甚至阻碍其职业教育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然后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和国内外职业教育发展的经验,尝试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对策,这些对策与建议具有继承性、针对性、整体性、实效性和可操作性,对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职业教育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文在前言中中论述了对本课题进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以及主要的研究方法。正文分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先对20世纪90年代以前龙胜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作一个比较全面的调查与分析,这包括它的地理位置、行政建制、人口与民族、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情况,以及龙胜县职业教育发展的初步阶段及特点。这是全文的基础。第二部分着重分析20世纪90 年代以来,龙胜县职业教育实践探索及所取得的成效。这是全文的重点。第叁部分提出了当前龙胜县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即布局分散,未形成对有限教育资源共享机制;师资队伍薄弱;职教经费十分缺乏,办学条件亟待改善;专业设置论证不充分,适应性差;招生困难。这是全文的关键。第四部分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龙胜县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这是全文的核心。
王怡[9]2010年在《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一环。要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需要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农村职业教育共同完成,叁者缺一不可。2006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整合农村各种教育资源,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随着建设和谐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任务的提出,农村职业教育越发显现出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功能,农村职业教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要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就必须加强对农村职业教育的研究。然而,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比,目前研究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的论文和专着较少。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职业教育一直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本研究立足于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客观史实,梳理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总结其发展的特点,挖掘了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以期对当下农村职业教育改革有所借鉴。本论文主要试图将视角转向到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采用文献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分为四大部分进行了研究。第一部分以史实为依据,分叁个阶段回顾了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六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为农业恢复和发展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1949-1978);为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1978-2000);为培养新型农民服务的农村职业教育(2001-今)。第二部分归纳了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特点:1.整体发展持续推进,进程缓慢曲折;2.地区间发展不平衡;3.学校教育与生产实践相结合;4.依靠政府统筹,联合社会力量。第叁部分总结了新中国六十年来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成就主要包括了农村职业教育空前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存在的问题有主体需求度低、农村职业教育保障体系不完善、农村职业学校改革滞后,办学质量不高等。第四部分在前一部分分析农村职业教育存在问题的基础上,联合当下实际,对农村职业教育提出了叁点建议:转变观念,依靠农村;健全保障机制,改善生存环境;加强农村职业学校自身建设。
徐建军[10]2013年在《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农民工就业培训是我国发展工业化、城镇化的关键环节,它在提高农民收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近叁十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行和深入,剩余劳动力从农村向城市流动的自由度大幅增加,对他们进行全面系统的培训,不但可以有效促进劳动力转移的效率,还可以使之成为城镇建设和发展非农产业的主要力量之一。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并不高,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相对应,城乡“二元教育”结构的特征也十分鲜明。因此,对我国当前农民工就业培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对农民工培训的模式构建提出系统化建议,将有利于国家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对研究农民、培训等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人力资本理论、劳动力转移理论、供需均衡理论等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了归纳和评述。其次,对我国当前农民工就业培训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现状分析中,包括我国政府对农民工培训出台的基本政策、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和“雨露计划”等重要措施的执行效果、农民工培训开展的进程等方面;对于农民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包括农民工自身存在的问题,政府在管理、监督和服务上存在的问题,培训市场、培训机构以及整个培训机制存在的问题等方面。第叁,从农民工培训市场的核心机制——市场供求机制入手,通过自身实地调研取得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深入研究我国农民工培训领域存在的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结症所在。在培训需求方面,在对全国农民工培训基本状况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借助笔者在成都市的调研数据,对农民工培训需求进行了详细分析;在培训供给方面,重点分析了我国当前现存农民工培训机构的主要类型,培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内容,并对培训供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对我国现存的农民工培训模式进行了研究,包括对政府主导型、学校主导型、企业主导型、校企联合型和社区主导型等五种培训模式的总结,和对东莞模式、富平模式和河北农大模式的研究。第五,对国外、特别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培训模式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中包括美国模式、加拿大模式、德国模式、法国模式、日本模式、韩国模式等等。在此基础上,对这些模式各自的优缺点和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第六,对我国未来时期农民工培训模式的构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在这个章节中,主要分析了模式构建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制度设计和“主体主导——信息反馈”培训模式构建等四个方面。最后,对我国农民就业培训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果有以下几个方面:1、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中存在一定的问题。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乡流动人口的增加,我国农民工参与培训的人数和规模也在逐步增大。政府出台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加强了对农民工培训的财政经费投入,实施了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雨露计划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具体项目,逐步推进了农民工技能培训事业的开展,提高了农民工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水平,大幅提高了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在具体工作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重要的问题。例如,在培训的客体方面,农民工对参加培训的观念较为保守、缺乏培训信息获取渠道,经济条件不充裕、拿不出学费等等;培训主体方面,政府部门的农民工培训立法还不够完善、培训资金来源不足,同时还存在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培训管理体制落后等问题;培训市场则存在信息传导不通畅、信任度不够、培训机构的运营机制不规范等问题。2、我国农民工培训市场上存在“有效需求不足”的情况。本文首先对全国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归纳,然后以成都市农民工培训需求的实证调研分析为重点,发现农民工在理论上、逻辑上和思想上存在的、巨大的就业培训需求,并没有有效地转变成行动上的有效培训需求。存在“有效培训需求不足”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方面:其一是农民工主观意识上的局限,其二是客观上的培训制度还不够完善。3、农民工培训市场“有效需求不足”的根本原因是市场的“有效供给不足”。政府培训机构、大中专职业技能学校、企业培训部门和各类民营培训机构是当前我国农民工培训的主体。通过对这些培训机构的运行机制、管理模式、投入机制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发现这些培训主体均存在各自的问题:政府主导型培训机构覆盖面积较小,投入的财政资金有限,各部门之间协调合作的效果不理想;普通企业通常不将农民工视为长期的、值得重点培养的员工,并最终形成“重用轻养”的情况;正规的大中专职业技能学校和社会上民办的培训机构通常收取较高的学费,成为农民工入学的一个“经济阻碍”。在结合供求分析之后,进一步得出,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相附相依、同时并存。更进一步,这个困境的根源则在于培训主体的资金投入不足,需要政府资金加大扶持和资助力度。4、总结了国内开展成功的农民工培训模式的特点。在对国内各种现存的农民工培训模式进行分类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东莞就业培训模式、北京富平就业培训模式和河北农大技能培训模式。并且指出这叁个模式各具办学特色,分别是政府主导型、校企联合型和学校主导型培训模式的重要代表,他们的办学成功之路值得其他同类型的培训机构进行参照和学习。更为重要的是,本文给出了这叁种模式的实现条件或适用性。5、在对国外培训的办学特征和模式优点进行系统剖析的基础上,本文发现有完善的培训立法、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联系紧密、培训机构组织多元化、培训内容以市场为主导、重视师资配置等五个方面十分值得我国参考和借鉴。北美培训模式中的美国模式和加拿大模式、欧洲模式中的德国模式和法国模式、东亚模式中的日本模式和韩国模式,是当前国外培训开展成功国家的主要培训模式,它们对我国农民工培训的开展均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6、通过全文对国内外农民工就业培训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提出了我国未来时期农民工培训的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制度设计。制度设计是我国培训事业有效进行的根本,对此本文提出要重点建立健全法治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主体主导——信息反馈”的农民工培训模式构架,并且指出:这种模式的核心要求,就是培训主体能够对培训市场和就业市场反馈的各种信息,及时准确地分析,并且有效修正原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本文可能存在的创新点有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指出农民工在理论上、逻辑上和思想上存在着巨大的就业培训需求,但并没有有效地转变成行动上的有效培训需求;同时,当前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和“有效供给不足”相附相依、同时并存;这个困境的根源则在于培训主体的资金投入不足。第二,详细分析了东莞模式、富平模式、河北农大模式叁种典型的成功案例。在此基础上,指出了叁种培训模式的实现条件或适用性。第叁,本文指出,制度设计是我国农民工模式成功构建的根本,需要重点建立健全法治机制、投入机制、管理机制和考评机制四个方面的内容。同时,本文提出了一种具有普适性的“主体主导——信息反馈”的农民工培训模式构架。
参考文献:
[1]. 我国新时期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现存问题及对策研究[D]. 王霞. 西南师范大学. 2003
[2].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文康. 东华理工大学. 2016
[3]. 我国新时期西部农村职业高中培养目标的历史、问题与改革对策研究[D]. 徐中仁. 西南师范大学. 2004
[4]. 我国当代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研究[D]. 王世军. 西南师范大学. 2005
[5]. 农村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 刘文菁. 中国海洋大学. 2009
[6]. 中国新农村建设与韩国新村运动的若干社会政策比较研究[D]. 姚兴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7]. 农业生产方式变革下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完善研究[D]. 张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6
[8]. 国定贫困县龙胜各族自治县职业教育发展探索[D]. 邹晓春. 广西师范大学. 2005
[9]. 新中国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研究[D]. 王怡. 东北师范大学. 2010
[10]. 我国农民工就业培训模式研究[D]. 徐建军. 西南财经大学. 2013
标签:职业教育论文; 农村教师论文; 农村论文; 农村改革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职业教育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职业高中论文; 农民工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