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心理健康论文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心理压力论文,高校教师论文,心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455(2001)01-0116-06

近年来人们日益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但对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缺乏关注。目前高教系统正在进行全面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引起的震撼也前所未有。改革给高校教师带来了新的发展和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和压力,一些教师由此产生了种种心理困扰。那么,高校教师如何在压力中维护心理健康呢?在此,我们从“心理”这一层面,对这一群体给予关注。其实,“心理”也应该是我们改革的最终落脚点。任何改革的最终目的都应该是使人获得更好的发展,包括心理的成长和成熟。

一、高校教师的心理压力

(一)心理压力的来源

作为高校教师,其压力的来源是多方面的,包括环境、工作、家庭等各个方面。改革既增多了压力的来源,又增强了压力的强度。

从社会环境来看,心理压力来源于社会文化的不断变迁。文化的急剧变迁对人的心理生活会产生巨大的冲击与震动,叫作“文化震荡”。托夫勒在《未来的震荡》中说:文化震荡是“人们在一个极短的时间里承受过多的变化之后感到压力重重,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的现象”。(注:托夫勒:《未来的震荡》,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页。)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在最短的时间内以压缩的方式体验现代社会的急速变迁,强烈的反差带给所有的中国人以巨大的压力体验。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要不断适应这种文化转型,迅速学习和思考新的文化,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因此他们在文化变迁中有着更深层次的压力。

从高校环境来看,改革使高校成了一个竞争激烈的场所,压力也迅速增加。以往高校是一个安稳的象牙塔,教授、副教授等头衔一朝加冕,荣耀终身,因此,压力相对较小。改革后破除了“职务职称终身制”,收入也拉开了档次,例如改革试点高校清华大学最高和最低收入相差5-6倍以上,上百名教职工失去了原有的岗位;上海交大最高年薪20万……在这种环境中,不管是有岗的,还有没岗的,不管是收入高的还是收入低的,都会有巨大的压力。

从工作性质来看,高校教师的工作特点使他们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在改革进程中尤其如此。高校教师的工作是培养人才的复杂的脑力劳动,既要教学,又要科研,创造性很强,造成了脑力上的高消耗;高校教师的工作时间和生活时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工作压力不容易消除;高校教师在学校要充当多种角色,容易产生角色冲突等等。

(二)心理压力与身心变化

当我们承受心理压力时,身心系统会随之发生一系列的变化。如图1所示。心理压力会影响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过程,而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也在影响或改变着心理压力,对心理压力有着“放大”或“缩小”的作用,其中,认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适度的压力能引起我们的积极反应,例如集中注意、激发斗志、促进思考等。压力过度则可能引起我们生理上、心理上、行为上的消极反应,产生种种身心失调的现象。这些身心失调反过来又“放大”了心理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最后可能导致心理危机。

例如,某个教师没有业绩而面临降级的危险时,他的心理压力很大。这种心理压力可能使他产生这样的认知:“我能力不行,别人都比我强。”这种认知会让他产生自卑、不安、无助、抑郁等情绪,这些消极情绪又影响了生理,产生失眠、疲劳、食欲不振等种种不适。反映在行为上,他就可能工作懒散、交往退缩、酗酒或试图逃避目前的环境。而所有这些,又会让他更加没有自我控制感,更加不能适应改革的情境,从而“放大”了心理压力。久而久之,他的心理就有可能陷入危机状态。如何从危机状态中走出来呢?可以从认知、情绪、行为和生理任何一处入手加以改变。

(三)心理压力的应付方式

面临压力,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应付方式。应付即指人们为了防止生活压力对自己的伤害而做出的努力。有人把应付分为主动认知、主动行为和回避型应付3种模式。主动认知应付模式表现为:从有利方面看待压力,回忆和吸取过去的经验,考虑多种变通方法等。主动行为应付模式表现为,不等待而采取积极行动,做有益于事态发展的事情。回避应付模式表现为:封闭情感,自我忍受等。

应付还可分为情绪定向应付和问题定向应付。情绪定向应付是与我们内在的自我防御机制有关,以情绪体验和情绪表现为其特征,如伤心痛哭、借故发火、自我安慰等;问题定向应付是指去处理引起压力的事件本身,分析问题、思考解决问题的,最后动手解决。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主动认知和主动行为模式能缓和压力事件所造成的不良影响,而回避模式加重压力事件对身体的不良影响;问题定向应付比情绪定向应付更能减少心身症状和疾病。而在压力面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采取回避模式和情绪定向应付,所以女性比较容易忧郁、焦虑、不安,也容易得神经衰弱、胃溃疡等心身疾病。

二、面临改革的自我心理调适

(一)有效驾驭压力

如前所述,改革必然会带来压力,面临压力,我们不能逃避,而要学会驾驭。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心理健康,适应改革的环境。

首先,形成“压力免疫”。这是通过改变对压力的认知来帮助人们应付压力反应的方法。在应付压力之前,首先要对压力有明确的认识和接受的态度,认识到压力及其反应不是个性的弱点和能力的不足,而是人人都会体验到的正常心理现象。个体还应了解压力反应的机理,从而可以更好地觉察压力所引起的身心变化。然后,个体要学会对自己所处的情境作积极的控制和评价,形成对情境的理智反应,从而避免单纯依靠个体本能的心理防卫机制对压力情境作混乱而无效的解释与应付。例如,因怕被淘汰而焦虑时,可以作出如下陈述:“改革也许会给我带来困境,但我能控制它。”因利益受损而愤怒时,可以告诫自己“要冷静,一切会好起来的”。最后,个体要把学会的这种陈述方式和控制方法应用于实际的压力情境之中。经过压力免疫的人,面临压力往往能有效地进行反应。

其次,采取积极的压力应付模式。具体来说,就是要自觉调整自己,把回避模式转向主动模式,把情绪定向应付转向问题定向应付。例如,面临人事制度改革,有的教师消极等待,有的怨天尤人,有的找领导哭闹,这都是对压力的不适当应付。如果能转变观念,主动参与竞争,不断提高自己,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方式。

再次,主动寻求社会支持。在心理学上,社会支持是指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有了它,就意味着知道有可以信赖的人在尊重、照顾和爱护自己。当一个人在遇到心理压力时,他能够从这种社会支持关系中获得有效的帮助。如夫妻、父母、朋友等都是社会支持力量。寻求社会支持是我们应付压力的有效手段。当个体受到压力威胁时,他人的帮助和支持可以使其恢复信心。研究表明,社会支持水平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主观幸福度越高,心理症状越少。(注:闻吾森等:《社会支持、心理控制感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年第4期,第258-260页。)因此,要重视家庭生活,重视和亲朋好友的交往。

(二)善于调节情绪

情绪调节是个体管理和改变自己或他人情绪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情绪在生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达到良好的、适应的、可管理的状态,从而提高活动效率。所谓机制是不需要个体努力和有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过程,策略是个体为了调节情绪有意识、有计划地努力。策略的长期使用可能成为新的机制。

情绪调节包括哪些方面呢?最近,有心理学家(Gross,1998)提出将情绪调节分为原因调节和反应调节。(注:黄敏儿、郭德俊:《情绪调节的本质》,《心理科学》2000年第1期,第109-110页。)原因调节是对引起情绪的原因进行加工和调整,由浅入深依次包括情境选择、情境修正、注意分配、改变认知等。如高校改革中,有的教师觉得压力大而“跳槽”,这是一种“情境选择”,回避改革情境,从而避免产生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反应调节是个体对已经发生的情绪在生理反应、主观体验和表情行为3个方面进行调节,例如通过放松训练降低肌肉的紧张度和焦虑水平。

对于高校教师而言,如何在改革中调节情绪,使自己处于最佳状态呢?依据上述理论,我们认为,以下几个方面是非常关键的:

首先,学会控制情境。改革带给我们一种新的情境,如果不能正确理解这一情境的意义,我们就无法选择、修正和控制。而面对不能控制的情境,我们就会产生情绪问题。因此,控制情境的首要一点就是要认清高校改革的迫切性,了解改革的基本思路和措施,做到“有备无患”而非“措手不及”。控制情境也包括客观分析自己,正确定位,以适应情境。据闻,在一些试点高校中,有的老师试图通过各种方式阻挠改革的推进,有到领导处哭闹的,有不上课的,有愤然跳槽的,有冲到上级机关告状的。这些教师还没有形成对情境的控制能力。而有的教师对照改革方案,客观评价自己,为自己确定合适的发展目标,并调动情境因素,积极实现这一目标,那他最终就能实现对情境的控制。

其次,运用积极认知。改变认知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调节策略,认知评估是情境与情绪之间重要的中介变量。任何事情都有两面,积极的认知就是在看到事物不利方面的同时,更能看到有利的方面,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容易使人增强信心、情绪饱满。而有些教师在看问题时容易“想不开”,情绪也陷入低落。其实,换一种看问题的角度,会使自己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例如,收入差距拉大后,有的教师觉得不公平:“我都50多岁了,辛苦工作了那么多年才熬到了副教授,他才30岁,怎么挣得比我还多?”这种不公平感往往来自“不患寡而患不均”的认知,对于公平和平等的认识存在偏差。其实,改革是给每一个教师以平等竞争的机会,但绝对不会保证每位教师得到平等的收入。收入拉开档次是必要的、合理的,对此,教师应有正确的认识。

再次,注意行为调节。不良情绪已经发生的时候,可以通过一些行为上的改变而加以调控,这属于反应调节。也许这些行为是琐碎的,但却是获得良好情绪的有效途径。例如,参加文体活动;改变面部表情,对自己微笑;改变行走姿势,抬头挺胸,昂首阔步;进行肌肉放松训练;听听音乐;整理书桌或衣柜,让一切井井有条;找个朋友尽情地倾诉;散散步做做深呼吸;计划一次远行等等。这些行为能宣泄情绪,或转移注意,或产生积极暗示。经常运用,能增强自我对情绪的调控能力。久而久之,它们就会成为个体的反应机制。

(三)勇于改变自我

在改革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态度是不利的,应该勇于改变自我,更好地适应环境。

首先,要追求真正的安全感。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提出,逃避不安全感是人的一种本能,但获得安全感有不同的方式,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倾向性。有4种是非生产性倾向,包括:(1)接纳倾向性,表现为期待外界的援助;(2)剥削倾向性,表现为对他人巧取豪夺,信奉强权即真理;(3)贮藏倾向性,表现为设法贮藏和占有财富,根据财富的多少来评价自己的安全性;(4)市场倾向性,这种人把价值看成是依赖他在市场上竞争的成功,本人也成为出售的商品。这4种倾向性会形成不健康的人格,也无法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因为他们都是依赖外界的力量。一旦外界的力量不存在了,他们就会更加惶恐不安。例如,一个具有市场倾向性的人,如果在竞争上岗中失败了,他马上就会全面否定自己的价值,陷入极大的恐慌和不知所措之中,甚至导致心理崩溃。他的安全感完全靠外部的力量来维系,因此是十分脆弱的。

和非生产性倾向相对的是生产性倾向,一种健康的人格倾向,这表现为一种自发性或创造性,而不是强迫性,它依赖自我内部的力量而不是外界。即使自己一无所有,一文不名,他仍然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力量。这是一种真正的安全感。

改革必然会使人们的不安感和危机感加重,人们也会通过各种方式去寻求安全。根据弗洛姆的理论,我们应该思考一下,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感呢?

拥有金钱、房子、稳定的工作、社会地位,这无疑会使人感到安全,但这种安全是外界赋予你的,是一种外部安全感,它随时可能会失去。我们更应该追求一种内心的安全感。这是一种真正的安全感,是相信自己能够处理任何事情的安全感。这种安全感,除了你自己能给予自己之外,别人,以及身外的事物,包括爱情和婚姻在内,都不能给予。

真正的安全感来自于内部,来自对自我的发现和认识,来自于你能不断地自我成长,并开拓自己的领域。始终有一个目标在召唤和引导着自己,始终相信自己能适应环境,你会觉得这是一个安全的世界。一个拥有真正安全感的人,喜欢尝试新的事物,喜欢冒点风险;而一个缺乏的人,就会惧怕未知世界,即使拥有一切,他仍会感到不安。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勇于改变自己的人是最安全的人。

其次,要不断撕开消极的自我“标签”。我们随时随地可以听到类似这样的话:“我不行”、“我性格内向”、“我害怕与人交往”、“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其实,这些评语与结论都是我们自己附加给自己的,心理学家称之为“自我标签”。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无形地给自己身上贴满了这种标签,因为这种标签而束缚了自己的生活,不敢改变自己。很多时候,标签是一种不想改变的借口。年龄越大,自我标签越多,越不想改变自己。要学会采用一些积极的词汇来描述自己。例如把“我不行”变成“我应该试试”,把“我记性不好”变成“我应该尽最大可能记住它”。撕开消极标签是改变的开始。

再次,要树立“学习永远不晚”的观念。不少人随着岁月的流逝,逐渐丧失对新知识的热情、对学习的兴趣,这使他们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其实,对环境最好的适应就是不断学习。高校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更应不断更新知识。知识的丰富是一种强大的内部力量,是获得真正安全感的途径之一。在一个高校师生座谈会上,学生问一位老教师:“老师,您是教了30年书,还是只教了1年,只不过重复了30次?”问题异常尖锐,值得每位高校教师深思。

三、高校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

要使教师能接受改革,积极适应,单让他们进行自我调适是不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不负责任的。学校有责任和义务帮助教师更好地适应改革,促进心理健康。因此,高校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并把它纳入到改革措施之中。

所谓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根据心理活动的规律,采用各种方法与措施,以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及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几年,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但许多人所理解的心理教育仍局限于对学校的学生,而没有把它放入一个更广阔的范围去思考。其实,心理教育不应仅仅局限在学校领域,也不应仅仅针对学生,它是面向大众的大教育,应纳入一个组织乃至一个社会的总体规划之中。心理学是一门生活的哲学和生活的艺术,而心理教育的深层目的也是为了发现、追求和建立一种更好的生存方式。心理教育能使一个人超出机械、平庸的生活,使人更有活力、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一个人生活的质量,提升人生的价值。

现代企业把用人和育人紧密结合起来,非常重视对员工的培训,而心理培训和心理辅导是其中重要的内容。例如,惠普(中国)有限公司把心理学融入企业文化中,他们聘请北京同仁医院心理咨询科的医生每周上门为员工进行心理咨询或测试,帮助员工战胜自卑,挑战自我,更好地发展。员工反映不错,尤其是工作努力、上进心强,但人际关系不好,精神压力很大的人,在接受心理辅导后,感觉都很好。(注:黄新东、王晓新:《精神健康: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改革报》1999年12月17日。)又如,广州宝洁公司准备裁员,除了给被裁的员工以相应的经济补偿外,公司还专门给他们进行了一系列培训,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心理训练,笔者曾应邀给他们作了“性格分析”、“过渡时期的心理危机与心理成长”等讲座。这无疑是一种对员工很负责的做法,也是属于心理教育的范畴。

现代高校作为一个组织,无疑也应该加强对教师的心理教育,尤其是处于改革和转型之中。这几年,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讨论得相当多,其实教师同样需要心理教育,如果教师的心理存在严重问题,又怎么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呢?而从管理的角度看,学校有责任帮助教师度过变革期的心理危机。

如何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呢?从广义上来说,应该在学校内部营造一种良好的心理环境,这种环境能促使人们不断地进行自我调适,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良好心理环境的营造,与学校的方方面面都有关系,如物质条件、规章制度、管理措施、工作职责、人际关系等,总之,做任何事情,多从“心理”这一层面加以考虑。从狭义来看,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我们针对教师,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一些心理测验与调查,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举行心理讲座或座谈会,增加教师心理宣泄的途径,等等,以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促进教师的心理成长。

心理成长是一个贯穿一生的过程,体现了人在有价值的方向上的变化。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而言,改革既是发展事业的机会,也是一次心理成长的机会,一次促进自我完善的机会。在这个意义上说,一次有效的改革过程本身也就是一次有效的心理教育过程。

标签:;  ;  ;  ;  ;  

高校教师面临改革的心理压力与心理调适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