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天润土地整理规划咨询有限公司 山东济南 250013
摘要:在水利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问题,软基为常见的一类。软基即软土地基,具有含水量高、渗透性弱的特点。当软土地基现象出现时,建筑物重量过重,易发声不均匀形变,导致建筑物下沉或坍塌。因此,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关键在于基础地基的稳定性,以此保证工程的建设质量,保障生命财产安全。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前期,需要深入了解软土地基,及时发现其存在的破坏力,保障水利工程的正常运行。如果未严格检测水利工程施工质量和标准,缺乏对地基的重视,将会造成地基失稳,影响水利工程的排水性和渗透性,提高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促进水利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引言: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是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基础,工程施工管理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地基的牢固与否。软土地基的处理在地基处理中是最具有难度的,因为大量的技术涵盖在了软土处理之中,只有选择正确的处理方法才能做好软基建设。软土的含水量高而且土质空隙较大,并且抗剪强度低、压缩性高。水利工程大多存在于湖泊沼泽以及沿海河滩等地,而这些地区软土大量存在,所以扎实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尤为重要。软土层的特性较为复杂且各个层面之间也存在差异较大的物理力学差异,分布状况也无法准确判定,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软基处理就成为了核心技术难题之一。应用得当的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可谓是对水利工程建设保驾护航。
1、软基基础对于水利工程的危害
1.1水利工程建设施工难度增大
软基地基给水利工程建设首先带来的问题便是施工难度增大。我们在平时的陆上建筑施工中就经常会遇到软基基础,这种软基基础大多数是由石粉碎石和含水量较高的泥沙混合而成的一种土质。这中土质在隧道挖掘或者地下设施的建设甚至地上的公路铁路建设中都是十分棘手的问题。一方面这种软基基础没有很好的支撑能力,挖掘时容易发生坍塌;另一方面在处理过程中会发生多种无法确定的情况,建设的投入将可能因为这一问题导致成本翻倍,所以许多陆上工程尽量会选择避开软基基础地区。但是水利工程建设中软基基础缺失经常能够遇到的,并且由于水利工程的选址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建设施工地质不是那么容易就可以随便更换的,所以水利工程建设中必须要解决软基基础的施工困难问题。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在陆上施工尚且有一定的难度,何况在湍急的水流中去解决这一问题。可想而知软基基础对于水利工程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将会使建设过程中遇到更多的不确定因素。
1.2导致水利工程稳定性差
水利工程在软基基础上修建,容易导致工程的稳定性差。我们都知道河流中的软基基础较多,许多大河流域经过长时间的泥沙淤积,形成了相当多的软基基础,这些基础中土质的含水量较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并且河流水域地区长时间有水流流经,我们即使避免了建设过程中的软基问题,保障建设过程中攻城的安全性和质量,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水流侵蚀,某些地方还是会出现软基基础,这对于已经建设完成的水利工程来说是一个极大的威胁我们将无法保障水利工程在今后的使用中是否能够依然保持稳定性。同时水利工程建设都会有工期的要求,我们在既保证工期又要保证施工质量的同时完成对软基地基的解决是十分困难的,如果中间环节没有处理好,软基基础没能做好硬化处理就施工进行建设则会使整个工程在建设和使用中均会面临质量问题。
1.3容易引发连锁性的地质问题
软基基础因为含水量较大,导致其稳定性差,同时对周围地质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我们在施工建设过程中,必定会对软基基础进行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无法判断软基寄出的覆盖范围,我们可能会对周围其他地区产生影响。比如当清理完施工现场的软基土质之后,其他地区的软基土质可能会产生移动,在没有任何准备的情况下,我们无法发现地下的地质运动情况,当其它地区的软基土质减少之后地表可能会因为地下的土质流失产生塌陷。许多水利工程都是依托地形建立在峡谷中,这些地区周围都是山林,如果出现周围地区的塌陷,那么会对整个水利工程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如果水利工程周围建设有居民区,水利工程带来的连锁反映还可能影响到周围居民的生活和出行。
2、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2.1旋喷注浆法
在水利水电施工过程中,旋喷注浆法主要通过电化学、液压等方式,将凝固的浆液灌入软基中,属于常见的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在喷射前需要明确灌浆成分,灌浆的种类主要是水泥浆液和树脂类浆液,其中水泥浆液的成分是水泥沙和粘土浆,树脂类浆液则是聚氨酯类等。注浆的方式分为定喷、摆喷等。喷射注浆过程中,需要有效控制旋转速度,加快速度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旋喷注浆法在水利工程软基处理技术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软土地基的承载能力,避免地基沉降现象发生。
2.2表层处理法
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中的表层处理法是指,在软土地基中添加材料后,使用先进的方法排出地基中多余的水分,通过处理软土地基表层的方法。有效运用表层处理法,有利于增大软土地基的强度,降低软土地基中的水分含量。但是,在技术使用的过程中,在排出地基水分的同时也要注意处理沙土,以保证软基基础处理技术使用的正确性。在水利工程施工时,结合现场的施工情况,设置一个排水沟方便软土地基排水。软土地基的土层含量少而水含量高,在地基中添加砂垫层进行沙土处理,处理沙土的目的在于改善软土地基的土质状况,增强其稳定性。
2.3夯实法
夯实法的应用在于借助机械的压力对软土地基进行夯实处理。由于软土地基含水量高,土壤颗粒间隙大,通过夯实法的技术应用,通过外力作用缩小地基中的土壤颗粒间隙,排出土壤中的水分,以此达到固结土壤,提高软土地基承载力,避免建筑物下沉或坍塌的目的。在水利工程施工中软基基础处理技术,夯实法具有成本低、效果佳、工具简单、要求不高的特点,适合应用于后层淤泥质和淤泥外的大部分土质中。但是夯实法也存在施工进度较慢、周期长等缺点,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的整体进度。因此,需要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选用夯实法软基基础处理技术。
3、结论
软土地基处理是整个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水利工程的地基是否稳定决定了工程是否安全,而且关系到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水平。软土地基因为它比较薄弱的承载能力,很容易使周围结构受到影响。如果处理不得当,就会导致周围结构变形,甚至断裂。这样就使得整个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受到严重影响,不仅会带来经济利益上的损失,甚至会危及到人员的生命安全。安全生产从来就是一个不会过时的话题,只要有生产工作的存在就会有安全性的提出。近年来,国家对水利行业的投入逐渐加大,各地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也纷纷上马,而安全问题也逐步在水利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凸显出来。只有打好有力的地基才能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稳固的地基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基础,而作为普遍存在软土地基的加固方案,就需要结合工程的需要和施工的实际地质条件来进行选择。当方案最终确定后,还要选择合适恰当的方法,并且要对质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顺利施工。水利工程施工的时候,软土地基会有很多的处理形式和技术,各种各样的软基基础处理技术,最终目的都是要改变和完善软土层性质,来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在选用方案时只有根据软基的土质来确定,才能起到更好的经济效果。施工单位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从而使软基处理的效果得到有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张迎春.软地基处理技术在水利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4(19):105.
[2]欧阳三根.水利工程软基垂直防渗技术[J].江西建材,2013(01):127-128.
[3]范海涛.对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的处理技术探索[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1):172.
[4]陆伟.石灰搅拌桩处理软土地基技术探讨[J].治淮,2013(04):41-42.
[5]黄建和.水泥土搅拌桩在九江市堤防基础处理中的应用[J].人民长江,2001,32(02):11-12.
论文作者:于宪美,吕振昌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9
标签:水利工程论文; 基础论文; 水利论文; 地基论文; 土地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土质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