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探微论文_王麟

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探微论文_王麟

东北林业大学工程咨询设计院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园林建设的发展也突飞猛进。园林植物拥有一套相对完善的生态系统,科学搭配园林植物、优化植物设计,不仅能够为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的良好感受,还能实现净化雾霾、保护环境的目的。人类是一种重视感官的生物,合理的园林植物色彩搭配能够引起人们情感与心理上的共鸣,通过发挥植物色彩的感染力与传达力,可以美化人的生活。

关键词:园林植物设计;色彩应用;人的情感心理;探微

引言

园林植物在城市发展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美化功能和净化功能,可以缓解城市生态系统的疲劳与压力,起到保护环境与舒缓心情的作用。本文主要阐述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希望可以为园林设计人员提供一些具有实际参考价值的建议,优化园林植物设计,满足人的需求,调动人的情感。

1园林植物色彩对人的情感心理具有重要影响

1.1红色的影响

红色在颜色类别中属于暖色调,红色在中国传统观念中代表着吉祥如意,将其应用于园林植物设计中,可以有效刺激人们的视觉感官,有利于调动人们活跃、朝气的心理情感。园林设计人员在应用红色植物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能大面积铺设红色,主要原因是红色过多会产生严重的窒息感,因此设计人员可以将红色植物应用于园林花圃与园林出入口处。例如,对于较为空旷的地方,可以使用素心花、千日红、红花紫荆、红色虞美人等红色花朵进行填充,既能有效缩小空间,又能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1.2黄色的影响

黄色同样属于暖色调,色彩层次较为繁复,具有淡黄色、明黄色、暗黄色等多种色彩分类,将其应用于园林植物设计中,可以增强园林的整体明亮感。淡黄色的花卉带有一点幼稚的感觉,给人以新生、天真的印象,明黄色具有极强的光明感,可以给人以明亮、娇艳的感觉。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在草地和花坛中添加淡黄色花卉,例如黄金菊、金茶花、金盏菊、鸡蛋花等,起到画龙点睛的装饰效果;在灌木丛与草地前增加明黄色的花卉,比如黄刺玫、黄瑾、连翘等,强化园林植物景色的明快感。

1.3白色的影响

白色是中性色系,既可以被当成冷色调,又可以划归到暖色调中,主要取决于应用环境,经常给人以干净、明亮、纯洁、简单的感觉。大自然中拥有很多白色植物,能够开出白花的植物大约占植物总数的1/3,由于白色植物的适应性较强,可以根据应用环境改变自身给人的感觉,所以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当园林设计整体感觉偏暗淡和压抑时,园林设计人员可以利用白色花卉进行色彩调和,降低植物的色彩对比度,促使园林设计向明快、舒缓转变。例如,设计人员讲白兰与其他颜色鲜艳的花卉进行调和,既能压制园林整体的明艳感,又能突出某一种色彩给人的直观感受;白桦适配性较强,与冷色调植物或者暖色调植物都可以进行搭配,可以帮助园林科学调节人的情感心理。

2植物设计的情感效应

植物设计主要是指在园林绿地中种植园林植物,在遵照生态学以及园林特性的基础上,按照植物生长规律以及艺术法则进行园林植物设计。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各种园林要素进行有机地配合,最终创造出符合人们审美要求的园林风景,兼具生态科学性以及实用性。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的过程中,花朵与树叶是比较明显的园林色彩,形成季度景观。一方面而言,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另一方面也要兼顾植物配置的有效方式,展现出更加丰富多彩的优美园林景象。就当前而言,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升,人们对美的需要也在提高。追求自然美以及真实美是当前人们比较注重的。体验优美的环境,最终获得愉快且舒适的情感体验,得到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在进行园林植物造景过程中,其需要考虑实体环境,同时善于挖掘人们的心理需求,在满足人们情感需求以及对美的追求上设计园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当人的心理比较平静,情感处于舒缓状态时,人们会产生更加向往清风、明月以及花朵等。而当人们的情感比较饱满,具有壮阔澎湃感时,人们更加向往大海以及葱郁的树群。植物能够让人们产生这些情感的主要原因是植物具有线条美、动态以及静态美,植物景观还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影响。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景观创作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地考虑到人们的情感需求,兼顾到环境景观对人们审美氛围的影响程度。当植物园林景观造成以后,人们会调动自身的各种感官去欣赏这些景物,并相应地在心里形成相应的反应,最终产生各种心理感受。

3色彩应用在园林植物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3.1坚持调和性原则

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应坚持调和性色彩应用原则。如果园林色彩设计过于单调,会令人产生厌倦感和空虚感,如果植物色彩过于复杂,则会使欣赏的人产生审美疲劳,不仅无法平静内心,还会更加烦躁。为了能够营造出舒适、平静、优美的园林环境,帮助人们平复心情、陶冶情操,园林设计人员应对植物色彩进行调和,促使园林给予来访者以心理上的愉悦感。调和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三点:①同色调和是指设计人员将属于同一色调但具体颜色不同的植物科学搭配在一起,由于同一色调的植物在色彩纯度与色彩明度上具有共通性,所以对不同层次的色彩进行组合,可以增强植物色彩的递进感,给人以活泼的心理感觉。②类似色调和指的是将三原色与其他相近色彩搭配,由于类似色的色彩明度、色相之间的差异较小,搭配在一起能给人以极强的协调感,例如红色与橙色、黄色与绿色、蓝色与紫色等。③对比色调和是指将色彩明度、与彩度相差较大的颜色相互搭配,令园林色彩在横向与纵向上产生错落感,实现重点突出某一色彩的目的,比如将白色植物与紫色植物交替种植在一起,可以利用白色突出紫色,也可以利用紫色衬托白色。

3.2统一性原则的应用

园林设计人员进行园林植物色彩搭配设计时,需要遵循色彩应用原则,如此才能保证园林植物色彩设计与人的情感心理需求的一致性。园林设计人员要坚持统一性的色彩应用原则,选择风格相近、形状相似、颜色和谐的植物进行搭配,将色彩应用的统一性与变化性充分结合,避免园林植物色彩过渡单调和过于繁杂。统一性原则是指在园林植物色彩设计中,设计人员要对所有涉及到的色彩进行统筹兼顾,确保植物色彩与园林自然环境、周边社会环境以及城市整体风貌相统一,从而激起人们内心中生动与自然的情感。例如,对于时尚元素较多的城市,园林设计人员可以选择色调明快且富有朝气的颜色,类似与红色与黄色植物;对于全年气温较高的城市,园林设计人员在选择色彩时就要大量应用冷色调的植物,像是白色、蓝色等。

3.3秉承均衡性原则

园林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植物色彩设计时,需要秉承色彩应用原则的均衡性原则,着重突出植物色彩的层次性与协调性,科学控制色彩的重复度,促使园林带给人们一种和谐平静的心理情感。园林设计人员在规划植物种植面积时,要合理选择植物的色彩、种类、数量,对植物色彩的明度、彩度、纯度、色相进行控制,适当缩小明度较高的色彩,大面积铺设明度相对较低的植物,如此便可以同时实现画龙点睛与色彩均衡的目的。不同的植物色彩给人的心理感觉也不一样,设计人员在选择园林道路两旁的植物色彩时,应充分考虑空间与时间之间的关系,将植物的色彩重复度控制在50~75m范围内,避免因色彩重复度过高给人们带来视觉与心理上的审美疲劳,确保植物色彩的设计韵律与人们对色彩的心理情感需求相符合。

结语

人类社会在不断地向前进步与发展,在此过程中,人们对周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合理地应用色彩能有效地装点园林,相反,其会破坏园林景观的美感,给人带来一种不协调感。人们在面对不同情感基调时,其情绪也会变得多样化。因此,在设计园林植物的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选择比较合适的植物,应用恰当的色彩,促使人们产生较为强烈的情感。

参考文献:

[1]陈乃林.浅谈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J].房地产导刊,2016

[2]胡来宝.刍议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和人的感情心理[J].门窗,2014:11

论文作者:王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园林植物设计中的色彩应用与人的情感心理探微论文_王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