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清喜,何伟新

湖南省道县中医院 425300

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总结一次性针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与小针刀治疗效果的对比结果。方法:设置两组进行实验,观察组(一次性针头组)和对照组(小针刀组),并临床收集了301例病患,实验采用安全随机的方法,观察组146例,对照组155例,分别进行治疗手术,1个月后回访观察,对照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疗后观测指标,统计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果。结果:小针刀实行手术与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实行手术疗效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说明一次性针头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与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效果等效。结论:一次性针头可以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

关键词:小针刀疗法;一次性针头;肩关节周围炎

肩关节周围炎主要是指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组织的病变,主要痛点在肩关节周围,包括关节囊、滑囊、韧带以及肩部内外二层肌肉[1]。起病多因肩关节周围组织,如肌膛、滑囊等受冷冻、外伤、感染所致。肩关节周围炎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仍是目前影响中老年人生活和工作而临床尚无特效方法的骨伤疾患之一[2]。其主要症状为颈肩持续疼痛,患侧上肢抬高、旋转、前后摆动等活动受限,遇风遇冷感觉有沉重隐痛。发作严重时可疼痛难忍,彻夜不眠,或多或少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2000年,我们开始用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自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临床接收的肩周炎患者,根据受试例数不低于60例的规定,本实验确定病例301例。采取安全性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观察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一次性针头组):146例,其中男69例,女77例,年龄41~71岁,平均(54.7±5.8)岁。对照组(小针刀组):155例,其中男81例,女74例,年龄42~76岁,平均(55.2±6.0)岁。两组在性别、年龄、体重、病情、病程、生命体征等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依据

(1)诊断标准 依据1987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写的《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3]:①发病年龄多为中年人或老年人。②肩痛:钝痛有放散痛,夜间加重,局部有多个压痛点。③肩关节疼痛,僵硬,活动受限,以上臂外展、上举、内旋明显。④X线检查,无明显阳性所见。

(2)排除标准 ①颈椎病;②肩关节结核;③钙化性肌腱炎;④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⑤压痛不明显,或压痛不局限;⑥合并有内脏器官急重症患者,患有出血性疾病的患者,孕妇,产妇。

1.3 疗效评价

临床治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恢复正常。显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功能活动明显进步。好转:治疗后,四至七天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但随后症状体征又出现。症状体征和功能或有所改善,或无明显改善。未愈:症状,体征和功能同治疗前相比无变化。

1.4 治疗方法

所有符合诊断依据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治疗观察。

1.4.1 小针刀治疗法

(1)确定手术部位:在肩关节周围找准病变部位,并搞清该处的解剖结构后,在进针部位用紫药水做一记号,局部络合碘消毒,覆盖无菌小孔巾。(2)定向:皮下用利多卡因浸润麻醉,刀口线与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将刀口压在进针点上。(3)刺入:右手拇、食指捏住针柄,其余三指托住针体,稍加压力不使刺破皮肤,使进针点处形成一个长形凹陷,刀中线和重要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这样,神经血管就会被分离在刀刃两侧。当继续加压,感到一种坚硬感时,说明刀口下皮肤已被推挤到接近骨质,稍一加压,即可穿过皮肤。(4)小针刀手术方法:采取纵行疏通剥离法,即刀口线与肌肉韧带走行方向平行刺入至接触骨面时,按刀口线方向疏剥,按附着点的宽窄,分几条线疏剥,不可横行剥离。术后,每个手术部位注射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混合液1毫升。术后进行功能恢复锻炼。(5)疗程:治疗1次,1月后随访。

1.4.2 一次性针头治疗法

先用一次性注射器抽吸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混合液5毫升。(1)确定手术部位:与小针刀治疗法相同。不需覆盖无菌小孔巾。(2)定向:皮下不需利多卡因浸润麻醉,一次针头斜面与大血管、神经及肌肉纤维走向平行。(3)刺入:左手拇、食指将施术部位的皮肤绷紧,右手拇、食指捏住针头与针管的套接部,快速刺入皮肤。(4)一次性针头的手术方法:一次性针头刺入皮肤后,缓慢进针至有痠胀感处,再刺至骨,或刺透有痠胀的部位,顺肌肉韧带方向,利用针尖锐利的侧缘进行疏剥。退针至无痠胀处,稍改变针尖方向,再刺一针,操作同前一针。两针相距约1毫米。根据具体情况,一个手术部位操作数针。数针排列呈一条直线,并与肌肉韧带平行。术后,每个手术部位注射利多卡因与维生素B12混合液1毫升。术后进行功能恢复锻炼。(5)疗程:治疗1次,1月后随访。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对比用Ridit检验。

*痊愈率=痊愈例数/总例数*100%

*愈显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经等级资料Ridit’s检验,提示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观察组疗效等于对照组疗效。

3 讨论

肩关节周围炎的致病机制较复杂,局部原因为关节周围结缔组织、肌筋膜的退行性病变引起。Duplay(1896)认为肩峰下滑囊炎是造成本症的原因。Pasteur、Lippmann(1943)则证实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是本症的病因。Depalm指出本症的早期病变在关节囊(关节缩小),到晚期则波及到关节以外的其它组织,呈进行性的纤维化,其中肱二头肌腱虽不是本症的主要病因,但据其病理变化来说,它是肩关节疼痛、肌肉无力和关节制动的原因。肩外的原因如:颈椎椎间盘的变性,由于颈脊神经根被刺激或压迫,可有肩膀痛和肩肌痉挛,从而发生活动限制和肩关节粘连[4]。肺结核及胃肠障碍或颜面疾串而引起的关联痛。涉及肩关节周围组织发生病变。高血压症及代谢性疾患,引起肩关节周围的肌肉充血和异常紧张。交感神经过度紧张型者。多数患者是由以上各种原因重合而发病。此外,肩关节周围的肌肉长期、持续地紧张、使局部处于充血状态,以及过劳、寒冷、疲劳、精神刺激和外伤质都是致病的诱因[5]。关节软组织的粘连是引起肩关节功能障碍的主要病理变化之一。因此,能够有效解除粘连的针刀疗法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常用方法[6]。

小针刀疗法施术部位有小小的切口,以前,针具为多次使用的,现在为一次性使用,无菌条件要求较高,一般要在手术室内实行手术治疗。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施术部位只有针孔,针具为一次性使用的,无菌条件要求相对较低,在治疗室内就可以实行手术治疗。一次性7号针头的价格比一次性小针刀要便宜很多。病人对小针刀刀具比较陌生,易产生紧张心理,相对一次性针头来说,容易发生晕针。小针刀对组织的损伤大,特别是对神经、血管发生损伤的危险性大。既使伤到血管、神经,立即退针,一次性针头的损伤也相对小一些。2000年至今,笔者用小针刀进行手术治疗,有两例病人发生晕针;而用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进行手术治疗,没有发生一例。病人容易接受一次性针头进行手术治疗,而用小针刀就需要跟病人做很多解释工作。用小针刀进行手术,施术部位一般疼痛三、四天,用一次性针头施术部位一般疼痛一、二天。

4 结论

本文观察了肩关节周围炎进行治疗的两种手术器具的临床疗效,其疗效差异无显著性,也就是说,对于某些疾病,是可以用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实行小针刀手术的。并且,一次性针头有易被患者接受,手术条件要求不高,组织损伤小,不易发生晕针,术后疼痛小等优点。所以,对于某些疾病,特别是病变部位比较浅的无菌性粘连性疾病,用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实行小针刀手术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5

[2]颜东.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近况[J].颈腰痛杂志,2000,21(2):164

[3]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编.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89:726~727

[4]裘法祖.外科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839

[5]李仲廉.临床疼痛治疗学[M].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45

[6]颜东.肩关节周围炎的治疗近况[J].颈腰痛杂志,2000,21(2):165

论文作者:李清喜,何伟新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29

标签:;  ;  ;  ;  ;  ;  ;  ;  

一次性针头替代小针刀治疗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观察论文_李清喜,何伟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